一一0

西界封神 一一0

大衛又說道:“將伊示波王首級裝殮,埋在阿布內元帥墓旁。再遣使通報便雅憫長老拿單——告知:謀害小王的真兇已經伏法,無需多慮。”

自有人各領王命,分去辦理。希伯侖得知王斬了弒主叛國的降將,還削其手足,懸掛城樓示衆,無不拍手稱快。

便雅憫支派也很快得到猶大使者傳來消息,拿單長老聞訊,立即連夜啓程奔趕希伯侖。次日辰時,到了城中,求見大衛。

猶大王聞知便雅憫長老親來造訪,急忙召聚一班文武及北國諸首腦,一齊會見於殿上。他看這拿單鬚髮花白,身着粗布長衫,拄着一根木杖——儀態打扮與迦得相差無幾,只是面容更加蒼老。大衛暗忖:這些以色列的有德長老、祭司怎麼都差不多……

他不暇多想,快步上前問訊道:“長老遠來辛苦!小王有禮了。”

拿單急忙還禮道:“老朽特來致謝王,爲我幼主伊示波,申冤雪恨!斬了那兩名叛將惡賊——摘了便雅憫的極大羞辱,敝派上下無不感王大恩!”

小說.

大衛笑道:“長老言重了!巴拿、利奇布做出這等悖逆之事,凡我族類——人人得而誅之!何需感恩答謝?”

拿單說道:“老朽此來,還有大事稟報我王!”

大衛看他鄭重其事,問道:“什麼大事?長老不妨明言。”

拿單一字一頓清晰說道:“便雅憫支派願奉王爲以色列之主——統管國中十二支派。我王但有所命,便雅憫人無有不從!”

北方衆人見前王的嫡系支派也願尊大衛爲王,再無疑慮。一齊喊道:“以色列王……以色列王!”

迦得捋須笑道:“從前掃羅做王的時候。就是我主帶領以色列民出入——我王早就廣得人心。如今衆望所歸。天命所在啊!”

大衛卻問道:“眼下掃羅家還有子嗣麼?”

拿單答道:“大王子喬那丹遺有一子,名叫麥菲瑟,今年十一歲了。當年書珊城外我國大敗於非利士——當兵敗噩耗傳到示羅,合城震動!百姓紛紛北遷。他的乳孃抱着小公子跑得太急,摔在地上,結果麥菲瑟腳上落下殘疾,現在行走有些一瘸一拐……”

大衛嘆道:“大王子昔日待我尤厚!今日因他之故,本王要格外恩待此子——傳我旨意:着麥菲瑟接管便雅憫支派。凡掃羅家之田地財產,都歸其所有。因其年幼,由拿單長老暫代看管。再從書珊調去便雅憫上將阿希則、亞哈濟引兵三千,輔佐長老。以防人心思變,或有亂生。”

拿單見他爲掃羅家存留地土產業,很是寬慰,喜道:“我王真乃有道明君!這般仁義,國祚定然久長!”

當下各派首領都諫言:事不宜遲,要膏大衛爲以色列王——迦得笑道:“如此隆重盛大的封王典禮,不可草草。目前還有以法蓮支派。尚未奉我主號令。待傳諭該派領袖到了,再讓我主受膏也不晚。”

拿單笑道:“長老不必再另行通告以法蓮了。該派戶沙將軍已曉諭老朽——言其派中軍民唯便雅憫馬首是瞻。我已命人前往以法蓮山地。告知我派已尊大衛爲以國全地之主!”

亞比亞瑟等亞杜蘭舊臣聞言,盡皆大喜——大家都是一樣的心思:由我主大衛掌管以色列十二支派,這一國人多勢衆、兵精糧足!周邊各族再也不敢隨意來犯,眼看建一代霸業指日可待——

衆支派長老聯名寫好文書,遍告全境:從但直到別是巴,凡希伯來人共推大衛做以色列王。三日後舉行受膏封王盛典,遠近族人可來觀禮。

自從掃羅敗亡後,以國六、七年間無王統治,那些祭司、長老隨己意管理各自支派,而阿布內擁兵雄倨北方,大衛執掌猶大,更有南北分裂的趨勢。隨着阿布內、伊示波相繼亡故,如今不但南北合一,免去了同族相殘。十二支派更是共舉雄才偉略的大衛,坐這以色列的王位——這天大的喜訊立時傳遍以國全境。

掃羅執政後期,民間就有擁大衛爲王之意——隨後大衛治理猶大一脈,成就斐然,有目共睹。百姓如願以償,得了久盼的明主做王,個個歡欣雀躍、奔走相告。這消息也傳到了耶路撒冷……

“耶布斯五鷹”受多益重金相邀,在示劍周邊密林裡大肆活捕黑熊野獅,以引出南方守將阿瑟黑等人。五兄弟本來一腔豪情壯志,意欲一出手便名揚天下,爲北國建一番驚天動地的功業。不料甫一交鋒,老三就慘死刀下。四兄弟拼命奪回他的屍首,狼狽逃回耶路撒冷。僅過了幾日,就連連收到震撼訊息——先是阿布內率先擁戴猶大,被封爲鎮北侯,但這侯爺還沒當兩天,就丟了性命!接着北國小王爲巴拿、利奇布所害,掉了腦袋……眼下以色列十二支派同心合意,立大衛爲全族首領……

四兄弟在耶路撒冷掌管萬餘耶布斯人——這一族早在以色列人之前,就是迦南地居民。摩西過紅海之後的希伯來人領袖:約書亞。未能率領族人盡驅這裡的原住民,因此耶布斯人得以一直混居在以國當中,卻也不屬以色列的任一支派。兩家相安無事過了幾百年。眼下五鷹一着不慎:本以爲能夠開拓疆界,一雪先祖前恥,不料如今進退維谷,左右爲難。

老大頗有見識,深知目前形勢對本族前景極爲不利,忙召聚三個兄弟商量如何決策……

老二暴烈如火,首先叫道:“三弟在示劍亡於大衛的手下,此仇不共戴天!現在猶大空前強盛,必不容我族再雜居其境內!兄弟們想要死戰,還是乞和?”

老五也是一樣的性情中人,昂然說道:“既是不共截天之仇,怎能乞和?只有死戰到底!”

老大看這兩個兄弟一副力戰不屈、視死如歸的架式,而老四卻獨在一旁默然不語——他知衆兄弟中,以四弟最有見識,於是問道:“二弟、五弟都力主與猶大死戰!不知四弟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