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23日 星期二 戰場
09月23日 星期二 戰場
午夜,我被窗外怒吼的風聲所驚醒,窗外電閃雷鳴,樹葉搖曳作響,似乎窗外的世界正在毀滅。
清晨,我們穿着體能着裝跑到樓下集合。室外一片清新,天很藍,萬里無雲。馬路上,黃金的樹葉散落一地,積水一處處斑駁的嵌在地面上。
“一場秋雨一場涼!”清冷的微風拂過,帶走身上的熱量,我一哆嗦,身上泛起雞皮疙瘩。組織出操的班長道:“這天真涼!來吧,咱們暖和暖和去!”說罷,帶隊開始跑步。
今天都是室內課,地點在大禮堂。上課的教員是大校,走路腿有些不自然,看來是受過傷。這個教員講課倒是很有特點,沒有電腦,沒有教案,只是圍繞主題,侃侃而談。而這節課,睡覺的人並不多。因爲坐在臺上講課的教員在講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自己的經歷,那是真實的戰場。
真實的戰場,是荒地,抑或是廢墟。在勝利者眼中,那裡充滿了興奮與激動;在失敗者眼中,那裡充滿了憤怒和悲傷;在當事人眼中,那裡充滿血腥和殺戮;在過來人眼中,那裡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那是你死我活之地,想生存下去,只有保全自己,打擊敵人。因地制宜的疏散隱蔽能有效的保證自身安全。紙上談兵是沒有用的,只有經歷過才能適應。
教員講,第一次走上戰場,大腦一片空白,支配他的是上級的一聲命令。隨令而動,雙方交火。第一時間臥倒,然後慌忙射擊。待一梭子子彈打光,慌忙換上新彈夾後,才冷靜一點,開始瞄準後再射擊。而當第一次看到死屍時,那種感覺是天旋地轉,噁心欲吐。但這並沒有,人是適應力很強的動物,看的多了,習慣了,就好了。
戰場上固然要死人,但實際上戰場下的減員更爲嚴重。1914年8月至1918年11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因爲流感盛行而終止。一戰死亡人數850萬,而當時死於流感的人超過了2000萬。戰場,是食品供應不足之地,是藥品缺乏之地,是人員密集之地。在如此環境中要保證自身健康、要執行作戰任務不僅需要強健的體魄,更需要睿智的頭腦和縝密的思維。爲此,軍人需要接受科學的訓練,合理的演練,還有不科學、不合理的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