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能夠立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兩件: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的確,做人之難,難於從躁動的情緒和慾望中穩定心態;成事之難,難於從紛亂的矛盾和利益的交織中理出頭緒。而最能促進自己、發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在低調中修煉自己: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謙卑處世人常在: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爲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美國第九任總統鹹廉·亨利·哈里遜,出生於鄉間一個小鎮上。他幼年時性情孤僻,表情行爲看起來愚笨傻呆,因此鄉里一些好惡作劇的人,經常拿他來開玩笑。他們總是拿一塊鎳幣和一個銀角子,放在一起,叫他選取其中一個,而他總是選取那個不值錢的較大的鎳幣,因此,每次總是引起那些人的鬨堂大笑。一天,一位忠厚的老太太看到哈里遜又被大家取笑一通之後,便同情地對他說:“威廉,你爲什麼每次都選取那個鎳幣呢?難道你不知道,那個銀幣雖小,價值卻高得多嗎?”哈里遜只是笑而不答。後來經那位好心的老太太一再追問,他才慢慢吞吞地說:“是的,我當然知道。但你想想,我如果選取那個銀幣,他們還會跟我玩這個遊戲嗎?到那時,我不但得不到銀幣,就是鎳幣也得不到了。”
這故事說明大智若愚,實乃養晦之術:“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爲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做人術,實際上是精於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平和待人留餘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爲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時機未成熟時,要挺住:人非聖賢,誰都無法甩掉七情六慾,離不開柴米油鹽,即使遁入空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寬大爲懷,善哉!善哉!”不離口。所以,要成就大業,就得分清輕重緩急,大小遠近,該舍的就得忍痛割愛,該忍的就得從長計議,從而實現理想,成就大事,創建大業。
毛羽不豐時,要懂得讓步:低調做人,往往是贏取對手的資助、最後不斷走向強盛、伸展勢力再反過來使對手屈服的一條有用的妙計。
在“愚”中等待時機:大智若愚,不僅可以將有爲示無爲,聰明裝糊塗,而且可以若無其事,裝着不置可否的樣子,不表明態度,然後靜待時機,把自己的過人之處一下子說出來,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關鍵是心中要有對付對方的策略。常用“糊塗”來迷惑對方耳目,寧可有爲而示無爲,萬不可無爲示有爲,本來糊塗反裝聰明,這樣就會弄巧成拙。
深藏不露,是智謀:過分的張揚自己,就會經受更多的風吹雨打,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爛。一個人在社會上,如果不合時宜地過分張揚、賣弄,那麼不管多麼優秀,都難免會遭到明槍暗箭的打擊和攻擊。
出頭的椽子易爛:時常有人稍有名氣就到處洋洋得意地自誇,喜歡被別人奉承,這些人遲早會吃虧的。所以在處於被動境地時一定要學會藏鋒斂跡、裝憨賣乖,千萬不要把自己變成對方射擊的靶子。
低調做人既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智慧,一種謀略,一種胸襟。低調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低調做人,更容易被人接受。一個人應該和周圍的環境相適應,適者生存。曲高者,和必寡;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衆,衆必毀之。低調做人才能有一顆平凡的心,纔不至於被外界左右,才能夠冷靜,才能夠務實,這是一個人成就大事的最起碼的前提。
高調做事是一種境界,是做事的尺度。高調做事不僅可以激發人的志氣和潛能,而且可以提升做人的品質和層次。高調做事也絕對不等於"我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而是應該有一個既定目標。一個人只有有了目標,纔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其成事必然順理成章,其人生必然恢弘壯麗。
做人做事如此,感情的經營一樣要有愚的風範,其實很多時候只要不是那些背叛性的謊言,只要沒有觸及到各自的底線,大可不必刻意去揭穿它,更不用因此而耿耿於懷,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着一個彼此都不能也不可以觸及的真空地帶,就算你洞悉一切,你知道對方在撒謊,但仍然可以笑着說,我只是擔心你。潛臺詞就是我知道,但我不打算計較...聰明的人都懂得三分流水二分塵,不會把所有的事兒追究得一清二楚,就算你天生有一雙火眼金睛,世事洞明,到頭來傷了的不僅僅是眼睛,還會連累感情生活。只要把握住感情生活的大方向,不偏離正常的軌道,不偏離道德的航線,試試在小事上愚笨一次,說不定你會愛上這種愚笨的生活方式,因爲這種方式離幸福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