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孫策死因

本來歩流銘的身世已經讓劉琮很是詫異,沒想到孫策的死因還另有說法,連忙讓歩流銘坐下慢慢說給自己聽。

“孫策殘暴不仁,征伐江東時,稍有不順從者便是滿門殺戮。當時弄得天怒人怨。家父爲吳郡太守,乃是朝廷冊封自然不願屈從這個惡魔。奈何當時郡中都尉是孫堅舊部、丹陽人朱治。孫策舉兵來伐時,家父率兵抵抗,朱治這廝居然罔顧百姓死活,帶兵造反,刺殺家父……”

看歩流銘一臉嚴肅,滿身正氣義憤填膺的樣子不像是在說謊,劉琮的印象中許貢也不是什麼好鳥啊。

不過歩流銘說的一個事實很重要,那就是孫策在平定江東時大開殺戒,殺了不少英雄豪傑和名門世族,結怨甚廣,而且很喜歡輕騎外出狩獵。曹操的謀士郭嘉曾說過:“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衆,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郭嘉郭奉孝一生識人斷謀很少有失誤的時候。孫策所殺的人如揚州刺史劉繇、會籍太守王朗、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甚至廬江太守陸康(陸遜叔祖父)都被孫策打得抱頭竄鼠。歩流銘與孫策有殺父之仇,他說孫策是暴徒是惡魔一點不奇怪。

當年孫策在曲阿之戰大敗劉繇之後,百姓們聽到孫郎兵到,都膽戰心驚,魂消魄散,避之不及,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

不過劉琮更好奇的是孫策到底是怎麼死的,在劉琮的一再催促下,歩流銘終於說出了實情。原來當年,孫策派屬下絞殺許貢時,卻還是留了個心眼,沒有殺害當時名動天下的許劭許子將。

許劭(150---195)字子將,汝南平輿人。東漢末年著名的人物評論家。據說他每月都要對當時人物進行一次品評,人稱爲“月旦評”。據《後漢書??許劭傳》,許劭曾經評價曹操爲“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而《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引孫盛《異同雜語》雲:“(曹操)嘗問許子將(許劭):‘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後人說曹操是“亂世奸雄”,典出於此。

歷史記許劭初爲劉繇幕僚。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若樊子昭、和陽士者,並顯名於世。故天下言拔士者,鹹稱許、郭。劭從祖敬,敬子訓,訓子相,併爲三公,相以能諂事宦官,故自致臺司封侯,數遣請劭。劭惡其薄行,終不候之。

天下大亂,司空楊彪闢,舉方正、敦樸,徵,皆不就。乃南到廣陵。徐州刺史陶謙禮之甚厚,劭不自安。遂復投揚州刺史劉繇於曲阿。

孫策孫然魯莽,但許劭大名他惹不起,所以只得放了。

而許劭感念許貢舊情,建議其子許會改名混跡於許貢門客當中躲過追殺。而許會自幼習武,又有許劭等人從旁指點,自然知道形勢比人強,便隱姓埋名尋找機會。

而刺殺孫策,許會更是親自參與其中,當時四人圍攻孫策,孫策身受重傷,不停的呼救,而孫策部下都在附近,三名門客爲了保護許會逃脫毅然拔劍面對十數名猛將。

以四人之力合圍小霸王孫策,劉琮對於歩流銘的膽識和武藝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樣的一個負有血海深仇的年輕人終於逮住了機會,當然會爆發,孫策被偷襲,以一敵四,最終重傷也是能夠理解的。

而根據歩流銘的說法,其實他也只是刺中了孫策兩劍,其他三名門客圍攻孫策時,也只不過刺殺孫策大腿幾處。反正孫策的部下出現的時候,三名門客爲了保護他逃跑,沒有再繼續針對孫策。

對於孫策此後不治而亡,歩流銘也是十分疑惑?難道是蒼天有眼,孫策命該如此嗎?而

更加詭異的是明明有十多名孫策部下見到歩流銘倉皇逃跑,作爲一名刺客應該有必死之心和不怕死同歸於盡的覺悟,當時孫策只是受傷,遠沒有到必死的程度。

歩流銘的逃跑和三名門客的掩護,孫策的部下應該不難猜出歩流銘的身份,可不知道是過於擔心孫策的傷勢還是爲什麼,這些人選擇了集體無視從戰鬥現場逃跑的歩流銘,而且事後也沒有進行追捕,而是號稱三名許貢門生刺殺孫策。

再後來,孫策就不治身亡了,而歩流銘則從容的逃到了益州,在漢中安頓下來。不得不說歩流銘是幸運的,當時孫策那些部下,每一個都不是歩流銘能夠抵擋的,而且其中幾人還擅長弓箭。

就算歩流銘當場逃脫,已經是江東霸主的孫策想要事後找到他並不困難。所以歩流銘一直懷疑孫策並不是自己和那三名門客殺死的。

聽歩流銘說完,劉琮也是陷入了沉思。這個說法太新鮮了,如果再繼續深度挖掘下去……這可是一個分化江東的好題材。劉琮心中想着縱橫天下,早晚與江東孫權有一戰,如今歩流銘與孫策有殺父之仇,正好爲己所用,將來還能作爲討伐江東的先鋒。

稍稍平靜之後,劉琮拜年對歩流銘說道:“不管過去如何,以後你就是歩流銘,直到江東孫氏滅亡的那一天!”

“主公?”歩流銘何等聰明,短短的一句話聽出了劉琮的心思。

他之前一直擔心自己的身份暴露之後,劉琮會出於孫劉聯盟的原因將自己交給孫權,現在看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平靜下來的歩流銘站起身來說道:“主公,此去漢中路途十分艱險,而張魯也早有防範,勢必在沿途層層駐守。

況主公意在益州,屬下以爲不取漢中爲妙,今天下大勢,諸侯當中曹操獨大,主公荊州已經與之接壤。若是先去漢中,勢必全線與北方毗鄰。倘若此刻劉璋與孫權在背後使壞或者聯合曹操,則主公四面是敵。不如就此南下,先圖劉璋……”

劉琮萬萬沒有想到歩流銘會如此轉移話題,想必他此前原本是要跟自己說這個的,自己因爲劉琮對歩流銘倍加信任這才牽出了身世和孫策的死因。

這個歩流銘不簡單啊,法正、龐統等人看出自己的真實意圖不算什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縣令能有如此眼光,着實厲害啊!

“主公?屬下冒昧妄自猜測實在該死……”看到劉琮半天沒反應,歩流銘連忙自我反省,莫非主公怪自己嘴快?

“無妨,無妨,就依你言,後面不能再在漢中消耗兵力了。只是你有打算回江東嗎?算了這是後話從長計議……”

劉琮的內心當然巴不得歩流銘立即返回江東,在調查孫策真正的死因的同時將種種疑點公佈於世,必定會引起孫權集團的互相猜忌。這是分化江東的一招妙棋。不過鑑於歩流銘剛剛投誠,也算得上一個人才,治理上庸正好需要。

若是匆匆返回江東被孫權擒住就可惜了,而且現在還不是與孫權翻臉的時候。不過有了這份打算,將來劉琮還是希望歩流銘返回江東,如果再有黃權派人配合,那麼必定事半功倍。

想不到孫策死了十年了,還能拿出來炒作,劉琮覺得自己有點腹黑,不過爲了擊敗敵人,這種離間、分化手段太重要了!而且從歩流銘的描述和自己的記憶看來,孫策和陸遜的叔父並不和睦,孫氏在江東得罪的豪族並不少。

如果再能從陸遜身上做點文章,那麼江東孫權集團便會加速分化!

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52章 江陵遇刺都103章急援江夏第62章 縣尉逞兇第376章 陸遜歸漢第348章 曹真潰敗第57章 捨身護嬌第375章 諸葛論勝第367章 名士張昭第255章 暗藏妙計第50章 鳳雛要跑第289章 各懷心思第438章 雄圖二分第141章 周密部署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284章 智激關羽第261章 魏延兵敗第40章 說服劉表第39章 外圍造勢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134章 周密部署第363章 劉繇後人第401章 金蟬脫殼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163章 戰亂中的家務事第422章 冒險東進第376章 陸遜歸漢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291章 劉璋抉擇第360章 大膽試探第156漲曹操出招第145章 營救徐母第316章 皇帝失蹤第212章 豔婦當餌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150章 劉備逃脫第407章 佳人來訪第158章 騎兵上場第55章 洪湖剿匪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309章 偷襲許昌第19章 江陵來使第84章 對戰張飛第37章 文聘表態第432章 裡應外合第436章 欲擒故縱第116章 演習歸來第4章 重整旗鼓第63章 韓依破局第55章 洪湖剿匪第49章 少年廖化第395章 伏擊程普第117章 初闖許都第363章 劉繇後人第71章 臨沅惡霸2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225章 劉璋慌亂第426章 會師建業第32章 路見不平第226章 天賜良機第339章 尋找突破第84章 對戰張飛第377章 魯肅追擊第39章 外圍造勢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40章 說服劉表第244章 深藏野心第36章 郡守之爭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15章 夷陵縣令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271章 另闢蹊徑第146章 營救成功第359章 荀彧請辭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302章 危機書信第377章 魯肅追擊第369章 魯肅蒙冤第308章 戰略轉移第409章 香豔按摩第51章 精兵特訓第180章 欲嫁小妹第116章 演習歸來第420章 收穫頗豐第218章 少年鄧艾第388章 初次交戰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244章 深藏野心第339章 尋找突破第291章 劉璋抉擇第411章 物是人非第206章 隔牆有耳第236章 孫策死因第131章 未雨綢繆第369章 魯肅蒙冤第349章 星夜突擊
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52章 江陵遇刺都103章急援江夏第62章 縣尉逞兇第376章 陸遜歸漢第348章 曹真潰敗第57章 捨身護嬌第375章 諸葛論勝第367章 名士張昭第255章 暗藏妙計第50章 鳳雛要跑第289章 各懷心思第438章 雄圖二分第141章 周密部署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284章 智激關羽第261章 魏延兵敗第40章 說服劉表第39章 外圍造勢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134章 周密部署第363章 劉繇後人第401章 金蟬脫殼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163章 戰亂中的家務事第422章 冒險東進第376章 陸遜歸漢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291章 劉璋抉擇第360章 大膽試探第156漲曹操出招第145章 營救徐母第316章 皇帝失蹤第212章 豔婦當餌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150章 劉備逃脫第407章 佳人來訪第158章 騎兵上場第55章 洪湖剿匪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309章 偷襲許昌第19章 江陵來使第84章 對戰張飛第37章 文聘表態第432章 裡應外合第436章 欲擒故縱第116章 演習歸來第4章 重整旗鼓第63章 韓依破局第55章 洪湖剿匪第49章 少年廖化第395章 伏擊程普第117章 初闖許都第363章 劉繇後人第71章 臨沅惡霸2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225章 劉璋慌亂第426章 會師建業第32章 路見不平第226章 天賜良機第339章 尋找突破第84章 對戰張飛第377章 魯肅追擊第39章 外圍造勢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40章 說服劉表第244章 深藏野心第36章 郡守之爭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15章 夷陵縣令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271章 另闢蹊徑第146章 營救成功第359章 荀彧請辭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302章 危機書信第377章 魯肅追擊第369章 魯肅蒙冤第308章 戰略轉移第409章 香豔按摩第51章 精兵特訓第180章 欲嫁小妹第116章 演習歸來第420章 收穫頗豐第218章 少年鄧艾第388章 初次交戰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244章 深藏野心第339章 尋找突破第291章 劉璋抉擇第411章 物是人非第206章 隔牆有耳第236章 孫策死因第131章 未雨綢繆第369章 魯肅蒙冤第349章 星夜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