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改朝換代

劉協宣讀完詔書之後就沒他什麼事離開,隨後便被人安排上了馬車前往他的封地,片刻不做停留。而襄陽城外祭天現場石破天驚炮聲九響,頓時鼓樂大作。

歌聲鍾磐清揚隨着樂起,儀仗導引,編鐘大名清揚激越,互旗高舉小千親兵手執金吾,肅容徐步而過

這一霎間萬民不約而同,山呼海嘯一般呼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一般呼喊!

秭歸剿匪,開墾荒地,賑濟災民,主政荊州,三年平蜀,又三年平定江東這是他的功業,現在連着幾年大熟,漸漸民殷物豐。

轉眼十三年過去,帝業已經奠定根基,恩澤百萬軍民。但是這時,登基時,親身感受這樣稱頌,還是充滿了驚喜。

這時呼喚萬歲,並無虛假,這無疑是非常吉利的開端。恍惚之間,突然想到了地球上的前世,就算前世覺悟本性,洞察生死之奧,也只是一個普通海軍陸戰隊基層軍官。

不知道爲什麼,突然之間想起了,那段歲月,半間小屋,一隻電腦,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不知道生命的意義和前途到底在何方,想到這裡,劉琮的眼睛一下模糊了……

遠處傳來一陣陣爆竹聲,充滿繁盛,更使着劉琮一時間,不知道身在何處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琮聽着歡呼聲,掃看着這些萬民頓時一下子驚醒過來。自己不管身在何處,我就是我,現在,更是有着自己的使命與責任。這些高喊萬歲的人,一切命運都在自己手中。

自己有責任在統治的同時,守護着他們,還能賜予他們很多東西,能把繁榮和太平在人間重現,能抵抗胡人入侵,能開創新的時代。

劉琮內心一陣激動,臉色變得潮錢

直到高臺前,衆官行禮,劉琮才清醒過來,這時,見得文武百官,都跪在左右,不由微微一笑。

鼓樂聲響。

“主公,時辰已到。……禮官這時,清了清喉嚨,提醒的說着。

禮司中選拔的禮官,自然極高妙,劉琮見這樣說了,點了點頭:“開始吧……

一個禮官恭謹引路,劉琮在這人的引領下,一步步登上高臺。

高臺位於這片空地的中心位置,有着武器精良的親兵守衛,距離百姓聚集之地很遠。

挑選擔當這次禮官的人,都是絕對可靠的人,並不用擔心劉琮安全。

就算這樣,周圍的親兵,個個警戒着周圍的情況。

在萬躍民跪拜中,劉琮親自向主位天帝燃躍燒祭品,又親讀奏文。

“臣劉琮謹告天帝:天下蕩覆,民躍不躍聊躍生,鬼魅橫行,臣本涼德,唯順天命,就位楚帝,必夙夜兢照,謀國計民生,冥躍冥上天,實鑑臣心!”,

劉琮微微一笑,吩咐:“傳旨,上輿,回宮!”,

“是!”,有人忙應一聲,只聽三聲炮響,旌旗蔽日,軍民如龍,透迄而行,返回城中,卻沒有直接回內宮,而是來到了朝會時所用的大殿上。

夾殿肅靜了下來。

劉琮腳步在臺階上響了起來,殿中靜至落針可聞,唯有着劉琮衣衫摩擦的聲音。

在極靜裡,劉琮坐到了皇座上,這皇座有寬又高,端坐中間,說不出的尊貴莊嚴n

“跪!”,有內侍尖着嗓子,衝着下面文武百官喊着。

百官頓時跪成一片。

這時,細樂聲起,六十四個樂師各按方位,以黃鐘大呂十二呂樂律爲主,以蕭笙琴和聲,編鐘銅磐相伴,樂聲中,羣臣按禮儀,跪着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喊着,一起叩下頭去。

因練習過幾次,自熟練無比。

瞬間,劉琮就明白,自己不是徵南將軍,不是漢丞相,而是匡扶漢室之肱骨,統御萬民的皇帝了!

就算劉琮早有準備,臉上還是有着一絲潮紅。內心還是免不了一些激動!

“衆卿家,免禮平身。”劉琮稍微平復了下情緒,十分莊嚴的朝下面的臣子說着。

“謝皇上!”,百官起身,按照官躍位,依次站好。見到此景的劉琮,心下暗喜。

徐徐掃過衆臣,劉琮說着:“朕登基稱帝,此時坐在了這皇座上,心裡一時間,想得很多。

“朕稱帝,無非是爲了天下太平,政治歸仁,自當以武平定天下,技技求治、夙夜不倦,使寒者得衣,飢者得食,然寡朕獨廢疾者,都有所養,共享太躍平躍盛世,是朕之願!”,

劉琮掃視着羣臣:“朕仔細思量過,天下之先在於立道。”

說到這裡,斂了最後一絲笑容,臉色隆重:“道是什麼?道就是今日朕明文天下之要旨,如今宣讀給你們聽。”

聽到這裡,羣臣又伏下躍身來,殿內立時響着一聲:“吾皇萬歲”。

這聲喊完,羣臣伏躍在地上,大殿又靜了下來,這靜聲充滿壓躍迫,充滿了威嚴。

在這樣的靜寂中,劉琮的語調顯得異常從容安詳。

“帝者之道,首在於開闢陰陽,這萬躍民就是大陰,朕與百官貴躍族就是大陽,陰在下,陽在上,此是天躍道。”

“朕因此首分陰陽,建立階層!”,

劉琮到這時,一吐心扉,縱觀歷躍史,他領悟了一個真躍理,就是——一階層長久。

這話說的含糊,但是在場的官躍員看來,卻很好理解,就是分上下尊卑,這的確是他們認爲的大道直道。

“君臣、上下,尊卑,品級,都是陰陽所化的具體,這稍後,朕就會頒發明旨。”劉琮盯着羣臣,卻也不解釋,說着。

“帝者之道,放之於外,平天下定江山,制以五躍行,論以刑德,內外交感,以成煌煌大業!”,

這段話玄之又玄,衆臣聽了面面相覷,不過劉琮以後自然會一一實踐,這時不必多說,當下說着:“朕就說這些要旨。”

衆人剎那間都心頭都是一鬆,忙俯首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從即日起改元永平……”,

對羣臣來說,這段話並不重要,下面纔是重頭戲一—正式登上皇位位,加封妻子,加封羣臣。

“開始吧。”劉琮對着一旁的內侍說着。

內侍得到劉琮的命令,展開一份旨意,開始讀誦。

劉琮的第一份旨意是冊封后宮的,尊劉表後妻,劉琮繼母蔡氏爲太后。蔡琳自然就是皇后,文蕊、韓依爲夫人,位次皇后,爵無所視;喬芳、喬薇二女爲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阿英爲昭華比鄉侯。直到這個時候蔡琳才知道劉琮的女人居然如此之少。連每個的等級上一個女人都沒有!

這樣的一個後宮讓襄陽蔡氏自然聲勢倍漲。又是太后又是皇后,襄陽蔡氏怕是從此成爲天下除了王族外的第一大族!財貿笑得合不攏嘴。雖然自己多年前已經隱退,但如今憑藉着兩個關鍵女人再次成爲襄陽乃至全天下人矚目的焦點所在。

而文聘和韓玄等人也不會後悔當初的決定,要知道那時候劉琮還只是區區一郡太守,官階與韓玄同等比文聘還低,文聘之妹、韓玄之女是何等金貴,居然願意嫁給劉琮爲妾還是同一天進門,現在老百姓們看來這二人當初的眼光可真是毒辣啊。

江東舊部因爲二位夫人的得寵也是十分得意,就連武陵蠻族部落也是想不到自己的部落出了個爵比鄉侯的後宮貴婦。不過也有失落的,那就是益州系的官員們。益州美女比比皆是,可惜皇上一切從簡!不過這一給了那些能力一般的文官和豪族們機會。皇上的後宮空虛,他們就有機會!

第二道旨意便立劉基爲東宮太子,諸葛亮、趙雲爲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設立宗人府,掌管明朝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並按時撰寫帝王譜系,記錄宗室成員子女的嫡庶、名稱封號、嗣職襲位、生卒年間、婚嫁、喪葬諡號等事。凡是宗室陳述請求,均爲之向皇上彙報,並引薦賢才、記錄得失等。劉修爲宗人令。宗人令爲正一品,下設左右宗正各一人,從一品。

在朝臣設置方面,重置三公,荀彧爲司空,張昭爲司徒。同時仿效明朝六部爲全國行政中心。吏部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設四個清吏司文選、驗封、稽勳、考功,每司各有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主事一人等官。吏部職權特重,爲六部之首。

戶部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設十五清吏司十幾只有益州、梁州、交州、廣州、揚州、荊州在劉琮掌控下的州郡發揮作用,各司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戶部另有一些直轄機構,如寶鈔提舉司、印鈔局、廣盈庫、軍儲倉等。荀彧爲戶部尚書。

禮部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設四個清吏司儀制、祀祭、主客、精膳,各司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另轄鑄印局等。許靖爲禮部尚書。兵部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設四個清吏司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各司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另轄會文館等機構。文聘爲兵部尚書。

刑部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設十三清吏司分司同戶部。各司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工部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設四個清吏司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各司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另轄寶源局、軍器局等機構。諸葛亮爲工部尚書。

第192章 美人醉酒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349章 星夜突擊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99章 圍攻首蠻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415章 營救大喬第37章 文聘表態第241章 荊州兵完勝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308章 戰略轉移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177章 談判籌碼第3章 蹊蹺敗退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250章 救援閬中第217章 偶遇鄧範第89章 千古絕唱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340章 夜襲張頜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229上庸初敗第240章 盟軍切磋第56章 剽竊計謀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194章 欲收張鬆第226章 天賜良機第201章 四面合圍第318章 仙師左慈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353章 安置姜麗第340章 夜襲張頜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118章 神算小青第219章 因材施教第134章 周密部署第300章 張任暴怒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210章 定位關羽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286章 強收糧食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86章 覓機巧勝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57章 捨身護嬌第450章 司馬敗退第264章 大將張任第127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滯留秭歸第297章 孔明神燈第206章 隔牆有耳第106章 擒獲蔣欽第26章 坦然面對第23章 誅殺吳巨第99章 圍攻首蠻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392章 周泰燒寨第369章 魯肅蒙冤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437章 關鍵夜襲第50章 鳳雛要跑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274章 雒城苦戰二第70章 臨沅惡霸第91章 醫聖張機第288章 黃權設計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365章 蹊蹺說書第195章 張鬆獻第309章 偷襲許昌第256章 斬殺大將第348章 曹真潰敗第171章 關羽獨活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124章 再回襄陽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426章 會師建業第146章 營救成功第9章 全殲弱敵第73章 以盜治盜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55章 洪湖剿匪第248章 詭異閬中第106章 擒獲蔣欽第232章 請君入甕第439章 禪位大典第309章 偷襲許昌第323章 曹丕出陣第323章 曹丕出陣第287章 圍點打援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68章 死囚克敵第177章 談判籌碼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70章 臨沅惡霸
第192章 美人醉酒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349章 星夜突擊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99章 圍攻首蠻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415章 營救大喬第37章 文聘表態第241章 荊州兵完勝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308章 戰略轉移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177章 談判籌碼第3章 蹊蹺敗退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250章 救援閬中第217章 偶遇鄧範第89章 千古絕唱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340章 夜襲張頜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229上庸初敗第240章 盟軍切磋第56章 剽竊計謀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194章 欲收張鬆第226章 天賜良機第201章 四面合圍第318章 仙師左慈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353章 安置姜麗第340章 夜襲張頜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118章 神算小青第219章 因材施教第134章 周密部署第300章 張任暴怒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210章 定位關羽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286章 強收糧食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86章 覓機巧勝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57章 捨身護嬌第450章 司馬敗退第264章 大將張任第127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滯留秭歸第297章 孔明神燈第206章 隔牆有耳第106章 擒獲蔣欽第26章 坦然面對第23章 誅殺吳巨第99章 圍攻首蠻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392章 周泰燒寨第369章 魯肅蒙冤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437章 關鍵夜襲第50章 鳳雛要跑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274章 雒城苦戰二第70章 臨沅惡霸第91章 醫聖張機第288章 黃權設計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365章 蹊蹺說書第195章 張鬆獻第309章 偷襲許昌第256章 斬殺大將第348章 曹真潰敗第171章 關羽獨活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124章 再回襄陽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426章 會師建業第146章 營救成功第9章 全殲弱敵第73章 以盜治盜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55章 洪湖剿匪第248章 詭異閬中第106章 擒獲蔣欽第232章 請君入甕第439章 禪位大典第309章 偷襲許昌第323章 曹丕出陣第323章 曹丕出陣第287章 圍點打援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68章 死囚克敵第177章 談判籌碼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70章 臨沅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