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時代因我而改變

稍停,時穿神態的得意的輕搖馬鞭,繼續說:“比如這橘與枳的差異,不是由環境決定的,是由二者的基因差距決定的,它屬於遺傳學內容……哦,罷了,說這些你聽不懂。咱們還是說茶吧。

向來,最好的茶葉都怎麼炫耀的,說那茶樹生長於高山之山,雲霧常年纏繞——這說的是茶樹的生長環境。它生長於晝夜溫差很大,溼度很大的山區,越是位於高山之頂,因爲晝夜溫差大,茶葉內富集的茶葉鹼、葉酸含量越高,茶的味道越好。

所以,凡是符合這條件的地區,都能生長茶樹,且越是海拔高度高,長出來的茶樹越好——哪怕它因此生長緩慢導致茶葉產量少,但架不住質量好賣的價錢高呀……放心,福建、蘇杭的茶樹栽在海州山區,變不成香蕉樹!”

緊接着,時穿用手在身前一劃,得意地問:“我過去聽說白虎山是貧瘠之地,比如說羅望京進士,因爲家在白虎山,被人很看不起,可現在白虎山變成什麼樣子?”

原本白虎山區土地貧瘠,當地農民只能湊合過日子,但現在有了時穿這個變數,白虎山的農夫算是開竅了,時氏族人在白虎山北坡廣種葡萄樹,這幾年雖然處於大規模移植階段,未曾見到效益。但即使是這樣,時氏族人憑着葡萄園微薄的產出,日子也能過得比單純種糧食要好。

接下來,黃家又在白虎山開闢茶園……葡萄這東西是洋玩意,茶葉卻是中國獨一。不會種葡萄不算什麼,不識得茶葉,是個中國人都要鄙視你。白虎山附近農夫見了黃(色色小說?都市小說家的手段,免不了要想:咱家雖然伺候不了葡萄樹,可海州城是天下六大茶市之一,茶葉的加工手段並不缺乏,如此,不如與黃家一起湊個熱鬧,在荒山上種些茶樹。畢竟茶樹是經濟作物,收益遠比種糧食要好得多。

至於糧食嘛,雖然大家秉持多年以來養成的習慣,手中無糧心中慌亂。但因爲這一年來,崔莊附近的農夫都被玫瑰園影響的,全改行種花花草草了,而白虎山附近受其影響,都在專心種葡萄,連帶着,海州城成了天下知名的糧食交易市場。如今許多漁夫已經不打漁了,他們搖着十來噸的小船,從蘇杭一帶快速轉運稻米來海州。

這些年來,需求旺盛的海州糧食,無論多少稻穀都能吃得下去,乃至於稍稍大一點的中產之家,乾脆置辦一艘不大不小的海船,從高麗,從交趾(越南)、占城運來廉價的四季稻來賺錢。糧食這商品雖然利潤微薄,但好歹販運路途近,只要順風順水,一個月折騰一個來回不成問題。資金週轉率高了,一年積累下來,也不亞於長途販運的利潤。

因此,近幾年雖然各地災害頻發,海州的糧價只在最初的時候出現小小的波動,等到貿易流轉量上來了,整整一年內,海州的糧價基本沒有波動,而更讓農夫放心的是,如今施衙內的捕鯨量也上來了,每個月他的貨棧向外出售上百噸乃至數百噸的肉食,這些堪比牛肉的鯤肉,甚至賣的比糧食還要賤。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既然家中糧食不缺,地裡再種什麼,純屬農民的自覺性了。

於是,先是整個崔莊、整個白虎山,漸漸的,甚至連雲台山區也被波及,最終,這股風潮抵達韓山一帶——也就是雲臺山南麓。從這年春耕開始,山區的農夫不再以打獵與種糧爲生,他們也開始嘗試着在貧瘠的土地上種一些經濟作物,比如茶葉、花草……

現在是初春,大地剛剛回暖,糧食還沒有播種下去,但去年移栽的茶苗已經開始發出綠芽。慣例,清明節之前採摘的“雨前茶”可是當年最貴的茶葉,如今所有梁山好漢的騷擾,但膽大的農夫已經來到茶園,開始照料新栽的茶樹,更有些懂行的農夫已經開始給茶苗施肥,以便讓茶樹多發嫩葉。

這一切變化因時穿而始,故而時穿很得意的指點山河,說:“人類的進步就在於此,不斷創新才導致發展。瞧,只要敢創新,窮山也能變成聚寶盆。”

這時候,田野中飄蕩着馬糞的味道,以及說不出的汗酸味。這時候本該百花開放,但因爲今年大寒,山區更是天氣寒冷,所以空氣中沒有花香。

遠處,一組斥候拍馬而回。時穿命令士兵剎住腳,等候這組斥候的回報。

這幾天不停的行進,但隊伍裡的戰馬照料的格外好,這主要是因爲時穿。他自己帶了三匹優秀的戰馬“試煉”,爲了照料這些戰馬,印度籍馬廄總管親自帶着幾名印度僕人隨行。如今財大氣粗的時穿錢多好說話,一路走來戰馬喂的都是精飼料,隨行的大將不免也沾了光。可憐有些大將的戰馬原本餓的瘦骨伶伶,這幾天在印度馬廄總管的照料下,那些戰馬也恢復了精神,斥候們感覺到胯下戰馬腳蹄的輕快,馳騁起來也更加興奮。

斥候隊長跑到時穿跟前,一個漂亮的空翻跳下了戰馬,輕快地說:“總教頭,已經打探過了,前方就是茴香堡,他們安然無恙。據他們說,數日前確實有一隊人馬,約五六百人的樣子,各個都騎着戰馬,隨行的還有百餘輛大車,都向着山裡去了,據當地茶農們說,這夥人沿途秋毫未犯,因而並未驚動當地官府。”

時穿點點頭:“那就是了,咱們先去茴香堡。”

茴香堡駐紮的是火槍隊,因爲凌飛不在,這裡的統領暫時是一位時家三十六族弟。原本堡裡的火槍隊員共有六百名,一半屬於沭陽劉氏的佃戶家屬,另一半屬於時穿農莊上的佃戶子弟,但梁山好漢入侵沭陽後,劉太公緊急調走了兩百名屬於劉家的莊丁。

這些走的人沒有帶走火槍,而是帶了無數霹靂彈,可惜,在於梁山馬賊的交鋒中,這些人表現極不好,臨陣慌亂不說,打起來沒個頭緒,還誤傷不少自己人,以至於劉太公將這支隊伍徹底拋在腦後。後續事件上,壓根沒想起召喚他們過來幫手。

按照時穿的交代,凌飛挑選的火槍手都是佃戶家十七八歲的孩子,而後躲在茴香堡裡進行了半年的封閉訓練。山區少有人煙,平常凌飛喜歡把隊伍拉進山裡進行實彈演練……可惜,軍隊不是收藏品,閉門演練的結果是:遇到正式戰鬥,他們把平時演練的結果都忘了。

幾匹探馬波朗朗地越隊而出,向着茴香堡奔去,過不一會兒,茴香堡上吹起了軍號……他們到還沒忘記相互識別的軍律,一陣軍號問答後,三十六郎騎着一頭驢,滿臉熱淚的奔出,大呼:“哥哥,你可來了。”

茴香堡的存在,即是時穿守禦韓山山口,避免被人揹後偷襲的戰略佈局,也是監管位於沭陽的五千畝土地,籠絡當地佃戶的力量。三十六郎的軟弱與哭泣,讓時穿很有點不悅。可這廝是自家人,當着海州大將的面,實在不好訓斥,於是,時穿陰着臉,也不迴應三十六郎的問候,催馬進入茴香堡。

這座石堡同樣是座棱堡,它修建於韓山山口西側,黃爸動用廂軍修築的山區大路,就從堡前蜿蜒而過,這條山路是個倉促工程,道路沒有經過硬化處理,只是將山區平常獵戶走的路進行擴大整修,少數路面上撒了點碎石,偶爾的山澗裡搭了座木橋而已。不過,這條路修通後,沭陽百姓前往海州,又多了一條選擇,而且因這條路的貫通,使得山區百姓能更容易的出售獵獲物,所以這條路也成了黃爸的一項政績。

韓山不是一座山,它是雲臺山餘脈在沭陽的延伸。明代之後,隨着沭陽開發,韓山部分山頭被削平成了良田,而後才與雲臺山斷開。而在宋代,韓山地區植被很茂密,附近大大小小的山樑密佈,因而通向雲臺山的山口也不止一座。那羣梁山好漢不一定非要從茴香堡前穿過,但因爲黃爸修了這條山路,所以這裡成了通向海州最便捷、也是最隱秘的路線。梁山好漢們不懼危險,從堡前強行通過,一是因爲他們膽大心細,二是因爲……堡中的守衛實在懦弱。

安頓好的隨行大將,時穿屏退左右,喚過三十六郎詢問當時的情景。只聽三十六郎嚅囁的回答:“哥哥,劉太公調走兩百人後,咱堡中守衛力量不夠,莊丁們夜夜不安……後來,聽說調走的人被梁山賊一衝而散,許多人即使投出了手中的霹靂彈,也投進自家人堆裡,所以我讓莊丁把霹靂彈都收了起來,存進庫房。

此後,外面消息斷絕,大家人心惶恐,好在堡內糧草充足,大家還能待得下去……忽一日,梁山賊寇千軍萬馬奔馳而來,幸好我們當時關閉了堡門,我急急叫大夥兒上牆守衛,梁山賊寇縱馬盤旋許久,見找不到破綻,便穿城而過……”

時穿看着三十六郎那自鳴得意的臉,真是很無語——他還覺得自己守住了茴香堡,很得意

反覆吸了幾口氣……好吧,在正牌指揮官不在場的情況下,一羣沒上過戰場的莊丁菜鳥,能守住自己的家門沒讓強盜進來,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春耕已經開始了,咱們的佃戶下地了嗎?”時穿深吸一口氣,問。

“不知道——前幾日劉太公催促大家下地,可我擔心梁山賊就躲在附近,等我打開堡門然後突擊,所以我沒讓大夥兒出去……大郎,這個時候,謹慎爲上,不是嗎?好在大郎終於來了,我算是可以交託重擔了——大郎,茴香堡完整在此。”

“唉——”時穿長長一聲嘆息:“罷了,你以十人爲一隊,派出二十支小隊出去,通知大家可以下地耕作了。剩下的事,交給我來。”

三十六郎一副卸下重擔的快樂模樣,歡歡喜喜的跑出去。不一會兒,堡內響起斷斷續續的嘈雜聲,一支支小隊從開了一條縫的堡門鑽出去,去通知附近佃戶下地耕作——按規定,他們不能攜帶火槍出去,只能攜帶隨身佩劍以及兩顆手雷。

等堡內安靜下來,幾位相熟的大將過來找時穿彙報:“承信郎,我們詢問了堡丁,看架勢梁山賊似乎並沒有奪城的意思,他們甚至不知道茴香堡的存在,見到這座塢堡豎在路口,也被嚇了一跳。而後在堡門前盤旋許久,才分批渡過堡前空地——你家三十六郎爲怕激怒梁山賊,在此期間反覆要求牆上堡丁:一箭不發。”

時穿撇了撇嘴,嘆息一聲,反問:“你覺得這座塢堡如何?”

幾位大將相互遞了個眼色,回答:“甚是兇險——我們反覆測量了,自堡前穿過的大路,雖然在弓箭射程之外,但絕對在牀弩、投石機射程之中,若是堡內裝備上這些東西,梁山賊想通過這條大路,那得用屍體鋪成一條路才成。”

時穿輕笑一聲,說:“所以我纔不肯把我家的武器擴散——沒有堅定的守衛者,再好的武器都是送給敵人的。”

崔莊雷火兵的存在,也就是“瞞上不瞞下”。江湖混的大將都知道,密州淩氏兄弟投了時穿,圖的就是時穿改良的火藥配方。他們也知道時穿改良火藥配方後,順便改造了突火槍以及梨花槍,使之更有威力。而這一切其實不是秘密,至少張叔夜也知道。

可是官府做事,講究“無例不興,有例不廢”——朝廷採用《武經總要》的火藥配方,那是有例子在前,這種火器已經成了官府體制,不能輕易廢除;而時穿的火器雖然威力巨大,但進入軍中沒有先例,況且時穿的火藥配方,最終的燃燒殘餘物都是各種酸——硫酸、硝酸。所以槍管制作麻煩,機件複雜且不說,事後的保養任務也很重。所以,即便是張叔夜,在詢問凌鵬之後,也放棄向朝廷推薦“淩氏火槍”的意圖。

真實的歷史上,從現代墓葬挖掘可以看出,兩宋墓葬中陪葬的身管武器中,有不少人已發展了鐵製、銅製身管武器——這種形狀已經很接近火槍了,但直到南宋滅亡,大宋官軍並沒有在突火槍的形式上再前進一步。就是因爲“無例不興,有例不廢”這一傳統。

這個時候,時穿不說堡內守衛者使用的什麼武器,但他這麼一說,大家都明白了。一位大將吃了一驚,問:“全是?……堡裡這四百號人全是雷火兵?……奶奶的,什麼時候雷火兵像弓箭兵一樣普通了,那咱今後還怎麼混啊?”

人人都知道雷火兵裝備昂貴,即使以崔莊的富饒,明面上崔莊只有六十名雷火兵。而且據傳聞,一名雷火兵的訓練費用,足夠養活一個百人步隊。難怪大將們知道堡內的事情,驚愕的下巴都快掉了。

“恐怕以後,雷火兵會變得比弓箭兵還要普通”,時穿冷峻的回答:“訓練一個弓箭兵,至少需要一年他才能摸着門路,可訓練一個雷火兵,三個月他就能打得很準——可這些都沒有,一個沒有戰鬥慾望的雷火兵,也就是拿火槍當鋤頭的農夫而已……”

大將們沉默片刻,一位大將卻說:“這已經不錯了,我剛上戰場時,四肢僵硬,腿腳壓根不聽使喚,心中竭力想揮刀,可就是指揮不動手腳。這座小塢堡中只有四百人,從無殺人經驗,卻在兇名卓著的梁山賊寇面前,能守住不失,已經很不錯了……什麼,剛纔承信郎說雷火兵會變得比弓箭手還普通?!嘻嘻,大郎,我拜你爲師如何?俺也不要別的,只要師傅贈我一杆火槍,教授我使用就成?”

時穿噗哧笑了:“我徒弟如果同院子裡的大白菜一樣普通,那不是不值錢了嗎?”

哪位大將一拍胸脯,回答:“大郎,咱好歹廝殺過,見過血、割過頭顱,我當時要在你的堡內,統領這四百雷火兵,梁山賊若想就此通過,至少要留下三四百具屍體,纔對得起你的重託。”

“嗯,有理——拜師的事情,咱回頭再說。今日在茴香堡歇宿了,咱們明日繼續哨探,等這一仗打完,回到海州咱們再談拜師收徒的事情。”

“好來,師傅,你瞧好吧”,這句話,居然被二十位隨行大將齊聲吆喝出來,看來……人品大爆發啊。

次日,時穿安排好堡內事宜,讓那位謹小慎微的三十六郎繼續關閉堡門守衛,而後帶着大隊人馬繼續入山。

越是深入山區,人煙漸漸稀少。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大隊人馬走過的痕跡也更加明顯了。

追蹤了兩天,沿路的景象表明,那羣梁山泊好漢並未刻意掩飾他們的行蹤,五六百匹戰馬遺留在道路邊的馬糞就是最好的路標。

初春正是積雪消融的時候,土地比較鬆軟,馬蹄踏上去,留在地面上是一串串像烙印一般的雜亂蹄印。一位大將看着這明顯的蹄印直搖頭,感慨說:“梁山好漢們偌大的名聲,怎麼如此容易追蹤?過去折在他們手裡的好漢都是吃屎的嗎?怎麼次次讓他們逃過去。”

時穿微笑着回答:“你馬上就會知道他們的虛實——下令:全體警戒。”

時穿發令的口吻不急不慌,於是,斥候大將們也保持這種輕鬆的態度,慢悠悠的整理着自己的兵器,一名大將還調侃的回答:“那還有什麼說的,他們不是一個人,三十六個頭目個個本領不凡,平常聚在一起行動,一兩個大將單槍匹馬過去捉拿,可不是找死嗎?”

剛纔感慨的那位大將看了同伴一眼,馬上又擔心的回望了一下時穿的年輕隨從。時穿帶的三十名火槍手都十八九歲的模樣,這種年齡的小子能有什麼搏殺經驗,恐怕是跟茴香堡的莊丁一樣吧……那大將立刻忽略了這羣年輕人,嘆息着說:“咱這次出來,也纔有二十位大將啊,對面則是三十六位縱橫京東西路的強人,人下面還有五百多位伴當,如今山區道路狹窄,萬一撞上了,那可是連逃,逃……”

那位大將說着說着,舌頭彷彿打結了,另幾位大將一貫警醒,趕緊抽刀順着那位大將的目光望過去,馬上他們也是一副張嘴結舌的模樣:“這,這未免……”

此刻,時穿的年輕隨從們正在抖開隨身行囊,從裡面抽出鎧甲開始披甲,動作快的已經完成這一項目,開始取下火槍裝填彈藥——他們身上披的不是宋軍制式步人甲,那種魚鱗甲分量沉重,每件四十斤上下,能穿起這種鎧甲的步兵各個身材高大,而那種鎧甲不是十八九歲的孩子能擔負的。

時穿那羣隨從所披掛的,是一種類似明光鎧的鎧甲——換句話說,這是一種衝壓而成的板式鎧甲。與明光鎧稍有不同的是,這種鎧甲連掩心鏡部位也是與一體化的。其掩心鏡是一個比雞蛋大不了多少的圓形凸面鏡,厚度比其他部位稍厚一點,但整體也是衝壓而成——其實,這種形狀的鎧甲依然是唐代制式明光鎧,它出現於唐代後期(五代時期)。然而在中國國土上未曾發現它的實物留存,保存下來的這種“唐鎧”在日本,是日本國寶。

唐代之後就是宋代,趙匡胤滅了南唐才建立了完整的大宋,所以在場的宋人對這種從青唐甲演化出來的“末代明光鎧”並不陌生,當然,他們也知道製作這種鎧甲的技術已經失傳,即使不曾失傳,想必這種鎧甲也十分昂貴,沒想到時穿的隨從卻一次性從拿出了三十份這種鎧甲。

與這種鎧甲配套的是皮盔,這種皮盔是類似現代馬球運動中的騎士帽,它有一個小小的帽檐,帽檐兩側帶了兩個小鉚釘,似乎是用來懸掛面甲的。帽子頂部裝飾着一枚小小的探針……時穿的隨從在大將們眼皮底下披上仿版明光鎧,再帶上雅緻的騎士帽,其中有些小頭目模樣的雷火兵還給自己帶上標誌臂箍,更有一些囂張的人帶上了露指的皮手套,眨眼之間,那隊火槍手變的說不出的怪異。

按說,這種全身披掛的士兵,會給人一種殺氣騰騰的鋼鐵罐頭的感覺,但末代明光鎧卻不是純粹當作鎧甲用的,它還是晚唐神策軍的儀仗,所以這種鎧甲透露着一種說不出的秀美,再配上一頂文質彬彬的騎士帽,士兵們與其說像是上陣殺敵的武士,還不如說是用來擺譜的儀仗兵……

第448章 讓我向前,我偏向後第312章 黑暗中的窺探者第15章 九幽深淵第306章 仗着誰撐你腰第194章 改朝換代的日子就要來臨了第429章 歪樓要歪名人的樓第179章 爭風吃醋第72章 信不信我“惹”你一下第380章 你是我的人了第126章 找一個依靠第97章 寸步不讓人第299章 偷得,還是搶的?第210章 驚喜不斷第176章 未知心事屬他誰第91章 意味深長第408章 楊惟忠賣馬第384章 兄弟是用來誘騙的第427章 戰爭的腳步第452章 誓師出兵第159章 意亂情迷第338章 羅進士回家第420章 鼓勵包二奶?第339章 憑什麼陪你蹉跎第120章 立志做吃貨第289章 威震淮西的幫襯第282章 揮刀自衛第411章 有錢分,不用解釋的第92章 你打我一拳試試第39章 賣弄學問第68章 親親仇讎第191章 文鬥還是武鬥第264章 白虎臨城第452章 誓師出兵第258章 看咱點石成金第400章 欺負人欺負到爽歪歪第34章 天大的麻煩第106章 山寨衙役第287章 人爲財死第218章 騷擾不斷第291章 譁變的軍隊第118章 妖與妖之間的交易第18章 沒有餘糧第170章 趁火打劫第441章 與虎謀皮第376章 非着名賣國賊李逵的搏殺第359章 我見過兩位的海捕文書第354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285章 搶先動手第87章 藕斷絲連第407章 突然覺得這才叫生活第86章 喧囂撲面第12章 嬌癡不怕人猜第175章 一片血腥第122章 一堆二手貨第212章 這廝太目中無人第272章 失意的豆腐西施第25章 討好的媚態第297章 心甘情願第150章 時園的產出第12章 嬌癡不怕人猜第314章 一家有女第180章 將黑鍋往自己頭上扣第383章 再反了,又如何?第118章 妖與妖之間的交易第183章 奸計得逞的得意第85章 琳琅滿目第339章 憑什麼陪你蹉跎第397章 我在等新軍帽第389章 爺不伺候了你能怎樣?第170章 趁火打劫第197章 世間的錢財掙不完第108章 環佩叮噹第35章 蒼蠅也是肉第223章 贈妾第296章 絕不心軟第261章 三生不幸啊第427章 戰爭的腳步第210章 驚喜不斷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254章 過繼第394章 敵軍過百萬第126章 找一個依靠第254章 過繼第254章 神仙換崗第52章 一書出,天下驚第274章 把所有丟失的東西,都找回來第375章 怎麼站不住腳捏?第329章 遠方的兵變第325章 摟草打兔子第164章 旁門左道第361章 劉太公要買“菜刀”第102章 慾望啊慾望第247章 悲催的施衙內第365章 “大將”們的戰爭第52章 一書出,天下驚第408章 楊惟忠賣馬第328章 簡單任務第318章 甘露第68章 親親仇讎
第448章 讓我向前,我偏向後第312章 黑暗中的窺探者第15章 九幽深淵第306章 仗着誰撐你腰第194章 改朝換代的日子就要來臨了第429章 歪樓要歪名人的樓第179章 爭風吃醋第72章 信不信我“惹”你一下第380章 你是我的人了第126章 找一個依靠第97章 寸步不讓人第299章 偷得,還是搶的?第210章 驚喜不斷第176章 未知心事屬他誰第91章 意味深長第408章 楊惟忠賣馬第384章 兄弟是用來誘騙的第427章 戰爭的腳步第452章 誓師出兵第159章 意亂情迷第338章 羅進士回家第420章 鼓勵包二奶?第339章 憑什麼陪你蹉跎第120章 立志做吃貨第289章 威震淮西的幫襯第282章 揮刀自衛第411章 有錢分,不用解釋的第92章 你打我一拳試試第39章 賣弄學問第68章 親親仇讎第191章 文鬥還是武鬥第264章 白虎臨城第452章 誓師出兵第258章 看咱點石成金第400章 欺負人欺負到爽歪歪第34章 天大的麻煩第106章 山寨衙役第287章 人爲財死第218章 騷擾不斷第291章 譁變的軍隊第118章 妖與妖之間的交易第18章 沒有餘糧第170章 趁火打劫第441章 與虎謀皮第376章 非着名賣國賊李逵的搏殺第359章 我見過兩位的海捕文書第354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285章 搶先動手第87章 藕斷絲連第407章 突然覺得這才叫生活第86章 喧囂撲面第12章 嬌癡不怕人猜第175章 一片血腥第122章 一堆二手貨第212章 這廝太目中無人第272章 失意的豆腐西施第25章 討好的媚態第297章 心甘情願第150章 時園的產出第12章 嬌癡不怕人猜第314章 一家有女第180章 將黑鍋往自己頭上扣第383章 再反了,又如何?第118章 妖與妖之間的交易第183章 奸計得逞的得意第85章 琳琅滿目第339章 憑什麼陪你蹉跎第397章 我在等新軍帽第389章 爺不伺候了你能怎樣?第170章 趁火打劫第197章 世間的錢財掙不完第108章 環佩叮噹第35章 蒼蠅也是肉第223章 贈妾第296章 絕不心軟第261章 三生不幸啊第427章 戰爭的腳步第210章 驚喜不斷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254章 過繼第394章 敵軍過百萬第126章 找一個依靠第254章 過繼第254章 神仙換崗第52章 一書出,天下驚第274章 把所有丟失的東西,都找回來第375章 怎麼站不住腳捏?第329章 遠方的兵變第325章 摟草打兔子第164章 旁門左道第361章 劉太公要買“菜刀”第102章 慾望啊慾望第247章 悲催的施衙內第365章 “大將”們的戰爭第52章 一書出,天下驚第408章 楊惟忠賣馬第328章 簡單任務第318章 甘露第68章 親親仇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