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艱辛的路

辛亥大英雄 五五一章 艱辛的路

1921年的開始就轟轟烈烈。

首先是國際上傳來一個個爆炸消息,華盛頓海軍條約第一階段談判不歡而散。中美都對英日同盟提出批評,葉祖圭更表示隨着中英關係步入正常化的時刻,英國卻繼續維持同盟無疑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而且從艦船噸位到人員素質都遠不如近鄰的情況下,不能接受限制海軍發展的任何條約。爲將中美拉回談判桌,英國最終放棄英日同盟關係,日本也知道這個聯盟維持不了多久,只能失望的接受。但英日兩國之間因爲互相需要,所以繼續保持特殊良好關係的大趨勢還沒出現變化。

緊接着就是奧斯曼消亡,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隨後是《里加條約》簽署。由於俄國紅軍進攻華沙失敗,莫斯科和波蘭之間的戰爭走到盡頭,這場戰爭中斯大林因爲失去領導權和列寧及託諾茨基之間產生矛盾,失敗後他公開表示自己是“唯一不同意進軍華沙”的中央委員,就此推卸一切責任。身體日漸變差的列寧無心和他爭辯,爲儘早結束內戰最終答應簽署《里加條約》,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西部大片肥沃土地割讓給波蘭,從而結束了戰爭狀態。歷時大半年的戰爭導致百萬軍民死傷,整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都滿目瘡痍。

東方威脅依舊,重建又需要天量資金,束手無策的莫斯科不得不放任兩地獨立自治,成立烏克蘭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這也導致周邊地區各國紛紛不穩。最後又掉頭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國簽署新和平協議,任由其自治獨立。

歐戰的影響其實還遠未消散。

國內同樣深陷冰火兩重天中。

先是1920年底青海大地震,導致青海、甘肅、陝西多處嚴重受災,有四個城市被地震直接摧毀,470餘萬人無家可歸。雖然民國政府出動16萬軍隊救災,還緊急從內地運輸大量帳篷和糧食,楊秋、黎元洪和胡惟德等人也親赴災區視察。依然因爲交通不利,衛生差,天氣嚴寒導致22萬人死亡。

大地震預示着中國進入了足足四年的自然災害高發期。南京爲此還仿英國模式建立政府公共危機管理部,應對全國突發性災害事件。高興的是地震後不久,全國終於進入緊張地第二個五年國家建設計劃中。隨着幣改深入。民元發行總量開始急劇攀升,僅《民外合約》簽署收回白銀後至1921年年5月,財政部就連續發行30億民元紙幣和20億不記名國債。正如舒米切爾描述的那樣,沒多少人會收藏紙幣,喜好存錢的傳統使這些紙幣大部分都回流至央行手裡。

資金有保障後,中央財政部僅年初四個月就下撥各類資金10億民元,加上地方財政總計撥付建設資金22億民元,全國各地都涌現出大量新建項目,這些項目又將之前因爲破產倒閉失去工作的工人吸收大半。外部世界的和平刺激了國家建設速度,但楊秋爲首的新一代富有遠見的民國政治家卻很清楚。中國還遠沒到能真正向世界喊不的時刻。

沿着隴海線前進的火車上,兩撥年輕人針對不久前的《民外條約》互相爭辯,吸引了不少眼球。左邊那羣人衣着光鮮,一看就出自富戶人家,率先發難道:“副總統此次就是錯了。何必再爭。”

“佈列斯特和約靠我們和英美打贏德國,才答應作廢,我們又能靠誰呢?”

“幾年後洋人就能製造出很多產品,到時候國人的錢都要被他們賺光了。”

右邊的學生卻沒他們那麼鮮亮,大部分都是普通布衫,不少人的衣服上還留有補丁。一看就是受免費教育政策實現了大學夢想的普通學子。不少人胸口還佩戴者青年會的會徽,反駁道:“這位兄弟,你不知道他們掙得是民元嗎?他們掙的錢還是要用在國內的,哪怕是買一船煤回去,錢也要留下。”

“但這會對我們的工業衝擊,民族產業會萎縮。”

“胡說!全國統計人口已近五萬萬,這麼多嘴巴要吃飽穿暖,靠我們自己要到何年馬月?只要國富民強,再擴大十倍又有何懼?我們要做的是監管好他們,而不是閉關鎖國。”

“要想監管談何容易,這些洋人搞工業已有百年曆史,造出來的東西也比我們好,犄角旮旯比我們熟悉,與其到時候頭疼醫頭還不如不開放。”

“五萬萬國民的大國!豈能由着洋人繼續訛詐?滿清時洋人外資什麼德行大家不知道嗎?要說搞建設我們這些人都可以上,何必要求洋人來?所以開放外資實乃不智之舉。”

“”

漸漸地,左邊那羣反對開放的年輕人佔了上風,不少普通人都被他們的論調吸引,認爲洋人都不是好東西,所以不該放外資進入國內,至少也是慢慢來還是那麼大量。

一直在角落裡的詹天佑聽到這裡,既欣慰又皺眉。欣慰的學生們都開始關注國家發展,皺眉的是很多人還沒明白一些事情,思想還處滿清末期不敢主動走出去迎接挑戰的時代。

旁邊的年輕助手也有些不服氣,起身剛想幫那些國社學生幾句,卻被他拉了回來:“是什麼人?”

“是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組織的西北採風團。”助手憤憤不平:“部長您聽聽,簡直是信口雌黃嘛,把我們民國當成滿清相比了!沒有外資注入,我們去那裡引進設備。”

“呵呵。”詹天佑笑着擺擺手:“這種事何必去爭,他們不是要去西北採風嗎?去了就知道這個國家倒是什麼樣子了。”說完後喝了口水。不再管這種辯論,攤開圖紙從包裡隨便拿出一個硬邦邦的白饅頭,邊吃邊開始工作,問道:“海岸南線準備得怎麼樣了?”

詹天佑出門一般不會乘坐包廂,而是和普通人一樣擠在沙丁魚罐頭似的車廂。國家建設太需要錢了,鐵路又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堅持以身作則。但這樣做也有麻煩。就是一路上都很吵雜,幸好左右座位上都是助手和工作人員,還有楊秋派來的警衛員。所以避開不少麻煩。

年輕助手知道他的脾氣,也乾脆不管辯論,介紹道:“南線上我們先選定7個動工點。基本上每個省都有。最大困難是廣西和福建,山連山水連水,施工難度不比隴海線差多少,江蘇、山東和浙江相對容易。北方最大麻煩就是長白山地區,這裡海拔太高,嚴教授已經去實地勘測,準備看看是繞路還是開鑿涵洞。”助手開始講解環中國鐵路南線的情況,這條鐵路已經得到楊秋和財政部的全力支持,並撥付500萬還派空軍和陸軍工程兵幫助進行先期測繪工作。這可是他的畢生願望,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出錯的大工程。所以聽得非常仔細,每每有不清楚的就要詢問上幾遍。

“隴海線被地震破壞的情況如何?”

環中國鐵路比較還遙遠,詹天佑此次出來主要是親自檢查隴海線西段項目,由於地震導致多處路基垮塌,他非常的擔憂。要知道隴海線是涉及西北國家安全的大項目。南京和國防部已經嚴令一定要在1923年底通車。

“東哈薩克齊至星星峽的路基全部動工,連雲港至潼關速度也很快,就是寶雞至天水這段路問題太大。之前修建的路基和鐵路橋受地震影響發生不少移位,好些地方還出現裂縫。前面施工人員的意思是乾脆重新選線,避開地震帶以免將來造成更大破壞。”

滾滾鐵輪聲中,詹天佑的眉頭漸漸擰了起來。將吃到一半的饅頭收入公文包中。隴海線最困難就是天水至寶雞這一段,火車需要翻越秦嶺六盤山,山高水險深峽嶙峋,光是各類水泥鐵路橋、開鑿涵洞就需上百公里,技術要求之大世界罕見!此次地震破壞最大的也是這段,但是否重新選線他也不敢立刻下決定,要知道光這段已經投入1億民元,如果重新選線就意味着前期投資全部泡湯,還肯定會延誤工期。

長途旅行似乎消耗大家太多精力,爭得面紅耳赤的兩派年輕人也都消停下來,直到列車抵達漢中,活力纔再次展現出來。

由於漢中至天水這段鐵路還沒修好,所以想要前往甘肅或新疆需要從這裡換馬車。當詹天佑起身後,眼尖的學生立刻認出這位赫赫有名的鐵路部長,呼啦一下就把他圍了起來。

“詹部長,前面的鐵路還要多久能通車?”

“是啊,我們還想從這裡直接坐過車去西北呢。”

“會很快的!國家已經調集全部力量來攻克這段天塹,沒什麼能擋住我們中華民族前進道路的!”

“好!啪啪。”

詹天佑的豪言惹來學生們的鼓掌,在車上反駁楊秋政策最厲害的年輕人走了過來。他戴着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非常有氣派,介紹自己道:“鄙人胡適見過詹部長。”

胡適?詹天佑挑挑眉毛,想起這兩年喧鬧的新舊文化之爭,問道:“你就是北京大學的胡適?”

“正是。”

詹天佑看了眼,長相英俊,風度翩翩,又在美國留學多年,讓他不自覺生出親近感,若不是火車上他屢次說楊秋政策有誤,或許還要再高看幾分。

胡適也第一次見到南京部長級人物,他早有心從政可始終不得門入,奈不住寂寞問了一句:“詹部長,我們在火車上的話您都聽到了吧?能不能談談您的見解呢?”

“我的見解?呵呵。”詹天佑雖然身爲部長,但卻從來不干涉政治決定,這是他答應楊秋出任鐵道部部長的承諾。何況他心中現在只有中華大鐵路夢想,所以搖搖頭指指前方:“前面會有你們的答案的。”

胡適等學生和年輕人不太懂,恰好此時來接詹天佑一行的軍用卡車到了,他乾脆讓卡車把大家都帶上,一路搖晃着向前寶雞前進。

“少尉大哥,我們還有多久到寶雞?”

一路上歌聲不斷的幾個女學生顛簸得渾身難受,拉住帶隊的少尉詢問還有多遠。少尉哪見過這麼多大城市裡的女孩子,扭扭捏捏紅着臉安慰她們,直到一片五顏六色的帳篷海洋出現在眼前,才大鬆口氣:“我們到了。”

“哇快看!那是什麼?真漂亮。”

“對啊,好多顏色。”

“這裡怎麼會有這麼多帳篷?是不是施工隊的?”

“等等,這是老天爺啊!”

隨着車隊駛近,剛纔還因爲首見美麗的帳篷海洋,興奮的高聲呼喊的女學生猛然捂住嘴巴,大眼睛瞬間就紅了起來。

一羣羣如灰褐色蟻羣般衣衫襤褸的人羣出現在眼中,士兵們正在發放少的可憐的口糧,孩子們光着身子緊緊拽着大人的手,眼神膽怯的望着這羣衣着鮮亮皮膚細白的城裡人。

這哪是什麼鐵路施工隊的帳篷?根本就是個地震災後的大難民區!

“下車吧。”詹天佑深吸口氣,臉色嚴肅起來:“你們都是成年人了,在車上不是一直討論國家建設和政策嗎?這裡有你們需要的所有答案。”

第313章 狂躁(上)第445章 日本坐不住了第815章 中亞大會戰(7)第470章 萊茵蘭第924章 日本的反擊(二)第838章 混亂如麻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第381章 準備第453章 給日本一張第904章 避不開了第357章 打服吳佩孚第356章 算賬的來了第364章 國社(三)第464章 大國之路(八)第370章 坦誠第807章 大戰起(二)第790章 四方雲動第727章 軍備競賽(四)第3章 必須反了它!第1004章 颱風(十三)第766章第90章 總司令第36章 給譚婆婆的暗示第805章 越來越大的漩渦第834章 血戰克孜勒奧爾達第717章 萌動(二)第91章 改制第539章 忍着第454章 移民和未來第219章 南線的隱憂第351章 東北,軍管!第178章 大選前的添頭第362章 帶回一座金山第422章 戰西線(三)第748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七)第775章 帝國之瘍(三)第223章 蔡鍔的手段第16章 秉文的暗示第103章 對賭第163章 唐紹儀的態度第139章 西南風雲起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786章 戰略空軍第431章 戰西線!(十二)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323章 男兒向天笑(一)第790章 四方雲動第323章 海東青出世第1056章 隕落,德國海軍!(下)第595章 南洋大暴動(二)第728章 軍備競賽(五)第826章 合圍(10)第714章 叛逃(完)第444章 背叛(完)第399章 訪美第1058章 改造暹羅計劃第584章 倒黴的民黨第120章 絕不會退縮!第915章 劍指日本第1046章 定盟第161章 航空和石油第223章 蔡鍔的手段第222章 釜底抽薪(下)第465章 大國之路(完)第907章 獨立辛秘(上)第427章 戰西線(八)第207章 南京的不安第566章 蔡鍔的遺憾第28章 初窺槍炮廠第395章 好處費第139章 西南風雲起第920章 突襲(五)第464章 大國之路(八)第125章 保稅區的想法第296章 太慢了!第646章 我是總統(上)第711章 叛逃(一)第135章 他們要幹嗎?第733章 戰略誤判(二)第473章 暗戰開始第491章 國家的角逐(一)第918章 突襲(三)第199章 雙面間諜誕生第240章 落幕(四)第180 海棠花開第514章 風高浪急第232 一億公債計劃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759章 南海狂瀾(一)第82章 新鮮血液第87章 殺人不用刀(上)第954章 首戰次大陸(七)第138章 輕輕放下第712章 叛逃(二)第16章 秉文的暗示第808章 大戰起(完)第191章 禍心(上)第585 南洋!南洋!第29章 上海事第599章 南洋大暴動(六)
第313章 狂躁(上)第445章 日本坐不住了第815章 中亞大會戰(7)第470章 萊茵蘭第924章 日本的反擊(二)第838章 混亂如麻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第381章 準備第453章 給日本一張第904章 避不開了第357章 打服吳佩孚第356章 算賬的來了第364章 國社(三)第464章 大國之路(八)第370章 坦誠第807章 大戰起(二)第790章 四方雲動第727章 軍備競賽(四)第3章 必須反了它!第1004章 颱風(十三)第766章第90章 總司令第36章 給譚婆婆的暗示第805章 越來越大的漩渦第834章 血戰克孜勒奧爾達第717章 萌動(二)第91章 改制第539章 忍着第454章 移民和未來第219章 南線的隱憂第351章 東北,軍管!第178章 大選前的添頭第362章 帶回一座金山第422章 戰西線(三)第748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七)第775章 帝國之瘍(三)第223章 蔡鍔的手段第16章 秉文的暗示第103章 對賭第163章 唐紹儀的態度第139章 西南風雲起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786章 戰略空軍第431章 戰西線!(十二)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323章 男兒向天笑(一)第790章 四方雲動第323章 海東青出世第1056章 隕落,德國海軍!(下)第595章 南洋大暴動(二)第728章 軍備競賽(五)第826章 合圍(10)第714章 叛逃(完)第444章 背叛(完)第399章 訪美第1058章 改造暹羅計劃第584章 倒黴的民黨第120章 絕不會退縮!第915章 劍指日本第1046章 定盟第161章 航空和石油第223章 蔡鍔的手段第222章 釜底抽薪(下)第465章 大國之路(完)第907章 獨立辛秘(上)第427章 戰西線(八)第207章 南京的不安第566章 蔡鍔的遺憾第28章 初窺槍炮廠第395章 好處費第139章 西南風雲起第920章 突襲(五)第464章 大國之路(八)第125章 保稅區的想法第296章 太慢了!第646章 我是總統(上)第711章 叛逃(一)第135章 他們要幹嗎?第733章 戰略誤判(二)第473章 暗戰開始第491章 國家的角逐(一)第918章 突襲(三)第199章 雙面間諜誕生第240章 落幕(四)第180 海棠花開第514章 風高浪急第232 一億公債計劃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759章 南海狂瀾(一)第82章 新鮮血液第87章 殺人不用刀(上)第954章 首戰次大陸(七)第138章 輕輕放下第712章 叛逃(二)第16章 秉文的暗示第808章 大戰起(完)第191章 禍心(上)第585 南洋!南洋!第29章 上海事第599章 南洋大暴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