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八章 探子

雞頭關矗立在雞頭道靠東側寬闊的平臺上,兩旁懸巖峭壁,直衝雲天的林木遮天蔽日,身處其中,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也感到有些陰冷,守關的士卒穿着夾衣,晚上睡覺要蓋被子。

要塞長二百餘丈、寬四十餘丈,呈長方形,城樓、墩堡和營房等一應俱全;城牆由條石堆積而成,高五丈,有東、西兩門,關內現駐紮一千五百士卒,守關軍司馬凌璀,洛陽人,二十六歲,顯得很老成,劉靖叮囑一番。

瓦亭關,地處隴山東麓邊緣,羣峰環繞,深谷險壑,易守難攻,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有涇水南出彈箏峽(俗稱三關口),與涇水相伴。

涇水清澈透明(涇水入渭水處涇渭分明),水流湍急。

軍侯雷親,二十多歲,虎虎有生氣,北地郡人,帶着一曲士卒駐守。

絡盤關(後稱六盤關)就建在山頂上,控制着瓦亭向西越過隴山(六盤山)的“隴山鳥道“。山道狹窄處不到兩尺,只能一人小心行走,一面懸崖峭壁。濃霧瀰漫時,只能看着前人的後背跟着走,稍不小心就會跌落深澗,粉身碎骨!大車不能通行,只能下馬步行。有一曲士卒駐守,軍侯馬楞,二十三歲,長安人。

蕭關,位於隴山以東,高平城東南部,因關口附近蕭蒿茂密而得名。蕭關創建於漢文帝時期,在當時是關中與隴東的交通要衝,被古人稱爲“靈武咽喉,西涼襟帶”,位於秦長城和蕭關古道的交匯點上,北面有瓦亭關,西面爲絡盤關。三關口是瓦亭關、絡盤關和蕭關的要隘,從彈箏峽到三關口長二十餘里,山勢崎嶇,峭壁迂迴。關城建在高平川水(現爲清水河)西岸寬闊的臺基上。戰國秦長城由西向東,橫跨高平川水,越過蕭關古道,沿河設塞,築城建關。出關向北達北地郡、河西走廊;入關沿涇河直抵長安。

瓦亭關、絡盤關和蕭關隸屬蕭關都尉。

蕭關高處設有三座烽火臺。

要塞有內、外兩城,城牆、城樓、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一應俱全,常駐有二千士卒,現有四千人,蕭關都尉段護國,字子魁,四十多歲,長安人,絡腮鬍須,中氣很足,在這裡守關已二年。

屯騎營左部軍司馬萬懇,三十餘歲,結實,話語不多,南陽人,手下有二個軍侯:李成和雷鳴,都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一臉的陽光;李成揚州人,雷鳴是豫州人。

要塞內儲存了五萬石糧食,三萬多件刀、矛和長戟等,二萬張長弓、三十萬支箭矢、五百桶火油,滾木雷石堆積如山。

高平城,漢武帝欽定的天下第一城。戰國秦長城劃了一個優美的弧形自東北向東南繞城而過,距城最近處僅十里左右,橫跨高平川水,越過蕭關古道。高平城在高平川水上游西岸開闊的臺地上建築而成;土石壘積的城牆高五丈、厚十丈,高大厚實,有內、外城,東西各兩道城門,南北各一道城門,護城河寬十丈,是蕭關道的必經之處。

高平川水發源於隴山東麓,向北流經固原等,在泉眼山鳴沙堡注入河水(黃河),兩岸地勢平坦,水草豐富,是當地百姓放牧的理想場所。

安定太守林嬰,五十多歲,兗州東郡人,發須花白,額頭上佈滿皺紋,但眼睛炯炯有神。

安定都尉傅國,三十歲,是傅燮的族人,肩寬體闊,手下有五千郡兵。

屯騎營右部軍司馬鄧滸,和傅國的年紀差不多,京兆尹人,手下有三千北軍。

“林太守,高平川水上怎麼沒有商船行駛?”劉靖看着空曠的河道向林嬰問道。

“回稟徵西將軍,聽說要打大仗了,船主們都把船拖到岸上去了。”林嬰拱手答道。

“這裡有多少艘商船?”何不在河水上建立一支水軍?現成的水卒,商船改造成樓船早已輕車熟路。

“回稟徵西將軍,共有十艘。”

“傳本帥將令,本帥徵用這十艘商船,給船主補償。”

“下官遵令!”

三艘大船,七艘中等船,大船補償一百八十萬錢、小船補償一百二十萬錢,船主們一臉感激,把船工們也帶來了!

商船交給張藝,讓他在半個月之內改造完畢。

從船工和當地漁民中徵召了二百名水卒,從舟橋營中抽出二百人,由假軍司馬秦可統領。

半個月後,高平川水上將會出現一支水師。

這時代的將領還沒有認識到海軍的重要性!

朝那城(現彭陽縣境內)位於高平城東南面四十里,北依羅家山,南靠高平川水,四周羣峰環抱,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土壘城牆高四丈,厚七丈,護城河寬五丈,城內有一萬多百姓,有一千郡兵把守,軍司馬郭義。

汧陽軍營。

“大帥,末將按大帥的吩咐,在隴關烽火臺上建立了一座瞭望塔,塔頂設有鷹樓和鮮豔的紅旗,譚棟和秦虎正在那裡訓練天眼。水師到達汧水入渭口時,我們再派人護送譚棟和天眼上船,這樣我們和水師就建立了空中聯繫,叛逆決不可能想到這點。”孫嵩笑着稟報。

隴山東西長一百餘里,山路崎嶇不平,騎馬從汧陽到隴縣要花一天的時間。

涼州遼闊,不時能在天空見到一隻展翅飛翔的鷹,天眼雖然比它們大不少,也不是特別顯眼。

天眼經歷幾次實戰後,變得十分警覺,高空飛翔,一般的箭矢傷不了它。

“稟報大帥,手下們在山腳下抓住了三名叛逆的探子。”刺奸從事鮮于雨大步走進大帳,一臉欣喜。

“帶進來!”

一名發須花白的老人和兩個十七、八歲的青年被五花大綁的帶了進來,三人面頰青紫,衣衫破亂,赤着腳。

一聽徵西將軍的大名,三人急忙跪地磕頭求饒,簌簌發抖,連連叫冤。

是不是抓錯了?一點不像想象中的間諜!訓練有素的間諜雖然面色慌張,但眼神鎮靜,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你們上隴山幹什麼?難道不知道徵西將軍府頒佈的嚴禁靠近的軍令?”劉靖厲聲問道。

“回稟徵西將軍,庶民爺孫三人是隴里人,想上山打些獵物,賣到城裡的商戶換些錢糧;恕庶民無知,不知道大人的禁令!”

“公常,隴裡是否有這三人?”

“回稟大帥,末將查過,他們確實是隴里人,但里長說他親自挨家挨戶告訴過禁令!”

“那你們怎麼說不知道?”

“請徵西將軍饒命!庶民剛纔撒了謊!但庶民的家裡沒有糧食了,想打些獵物換些糧食。”老者的淚水流了出來。

“稟告大帥,這老傢伙說的都是假話,末將親自到他們家裡查過,家裡還有半缸米。”鮮于雨一臉氣憤。

“你們是不是想給對面的叛逆送信?把知道的都說出來,本帥念你們爺孫三人不是主犯,可以饒你們一死!”

“徵西將軍,庶民冤枉啊!”老者大聲喊道,兩個青年低着頭簌簌發抖。

“他們的衣服搜了沒有,裡面有沒有夾層?”

“稟告大帥,末將將他們全身都搜過,沒有發現密信。”

祖孫三人不聽禁令,私自進山打獵,這種不守律法的百姓很少見,說話前後矛盾,嚴重值得懷疑!要是以前,劉靖可能把他們放了,但自從在渭橋上被可憐兮兮的“祖孫倆”刺殺後,再也不敢以貌取人了!但他們的情報藏在什麼地方哩?沒有鞋子?衣服裡沒有?髮髻?對,三人高聳的髮髻沒有檢查!

“把他們的髮髻散開檢查。”劉靖大喊一聲,祖孫三人渾身發抖。

“末將遵令!”

田武、典韋和許褚三人上前,不容分說,揪着頭髮將三人按在地上,拔下木質髮簪,頭髮散開,從老者的頭髮裡掉下一個小圓筒,典韋拿起,雙手遞給劉靖。

“徵西將軍饒命,不關庶民的兩個孫兒的事情,都是廷掾萬大人命令庶民做的,他派人把庶民的兒子抓了,要是不送信,他就把庶民的兒子殺掉,庶民迫不得已!”老人淚眼漣漣,泣不成聲。

劉靖展開一小塊帛。

稟報大帥,徵西將軍劉雲天已到汧陽,正在視察各關口,吳嶽山下有六、七萬大軍正在訓練,可能近日入關。

弟子萬子祺敬上

六月二十三

“賓碩,命令全城禁嚴,抓捕廷掾萬子祺及其同夥。”

“末將遵令!”

萬子祺,叫萬成,三十多歲,中等身材,面容俊雅,面色平靜,一看就是城府很深之人。

“萬子祺,你知罪嗎?”鮮于雨怒喝。

“下官何罪之有?”

“你可認識他們?”祖孫三人被帶上來,萬成瞄了一眼,眼睛中閃過一絲驚慌。

“回稟徵西將軍,下官不認識他們!”

“回稟徵西將軍,庶民認識他,就是他帶人抓了庶民的兒子。”老人氣憤不已,用手指着萬成。

“這封寫給叛逆王國的密信可是你寫的?”鮮于雨拿出證據。

“回稟徵西將軍,下官不認識叛逆王國,也沒有寫什麼密信?”

“本帥不怕你不說!來人,大刑伺候!”

一番嚴刑拷打,萬成遍體鱗傷,統統交待了!

萬成是王國的門生,一段時間以來,汧陽周圍的情報都是他派人送的。

老人的兒子鄧豹被放了出來。

一時間,全城震動,騎兵在城內來回穿梭。

萬成及餘黨三十一人全部歸案,涉及到汧陽縣府的不少掾屬和衙役,右扶風黃琬、縣令李昕等慌忙前來請罪(舉薦失察之罪)!

命令他們把萬成及餘黨的家眷等全部抓起來,兩人立馬帶着大批縣卒和衙役在城內、城外大肆搜捕,萬家是汧陽的大戶人家,共抓獲了親戚六眷三百餘人。

嚴刑拷打,簽字畫押,全部斬首。

雖然殘忍,除惡務盡!

誰敢幫叛逆?這就是下場!

亂世用重典!

收繳了四千多萬錢,七萬多石糧食,家產充公,購買賑災糧食。

殺富濟貧!

想得到窮人的心,就得拿富人開刀!

“仲德,本帥聽說你能模仿他人的筆跡,你給叛逆王國寫一封信,就說本帥的大軍準備從蕭關出關,過瓦亭道,兩面夾擊!”

把叛軍調到北面去。

“末將遵令!”程昱嘿嘿的笑道。

“大帥,那叛逆王國和韓遂知道真相以後,不氣死纔怪?”荀攸一臉笑容。

“這次刺奸營立了一功,每人獎賞一月雙餉,抓捕祖孫三人的人員每人獎賞兩月雙響。”

“多謝大帥!”

鮮于雨高興的走了。

第五十章 鮑鴻運來了糧草輜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章 神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三章 單打獨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章 七星龍淵第八八章 報仇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九章 戰略反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厭詐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章 又見典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章 爺們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三章 小試牛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四章 討伐公孫瓚(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把錢花出去(一)第五十六章 譙縣決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九章 冀州首富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馬河襲擊戰(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八章 軻比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過年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三章 回馬槍第七十章 不死不休(七)第一百八十一章 晉陽之戰(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韜光養晦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六章 阻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橫空出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章 于禁獻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六章 處心積慮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一章 劉氏宗室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三章 挺進鄴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章 迎刃而解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裡阻擊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蔡邕回京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一零四章 魯肅歸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章 典韋的師傅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五章 田英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章 能工巧匠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一零二章 收復東冶(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收復交州(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一章 合肥侯登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第一一二章 收復樂浪郡(上)第九一章 滅頂之災(下)第六十五章 不死不休(二)第八七章 安南將軍麴義趕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二章 厲兵秣馬第六十章 譙縣決戰(五)第九九章 孫策突圍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復冀州和平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罵朱儁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邕到了涼州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七章 魚死網破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咸陽渡口之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九七章 乘勝追擊(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章 水師東進第六十五章 不死不休(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六章 東阿程昱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章 家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零美女白樺第二百零九章 貨幣戰(二)第四十七章 假小子黃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九章 遺詔被截第二百十五章 征討周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七章 休慼與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一章 討伐曹操(一)第七十三章 不死不休(十)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戰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西羌歸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二章 兒子出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章 家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四章 先發制人第六十三章 譙縣決戰(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被打亂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八章 不亦樂乎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陽之戰(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二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七章 點燃戰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當第九二章 乘勝追擊(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
第五十章 鮑鴻運來了糧草輜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章 神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三章 單打獨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章 七星龍淵第八八章 報仇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九章 戰略反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厭詐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章 又見典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章 爺們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三章 小試牛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四章 討伐公孫瓚(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把錢花出去(一)第五十六章 譙縣決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九章 冀州首富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馬河襲擊戰(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八章 軻比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過年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三章 回馬槍第七十章 不死不休(七)第一百八十一章 晉陽之戰(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韜光養晦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六章 阻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橫空出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章 于禁獻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六章 處心積慮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一章 劉氏宗室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三章 挺進鄴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章 迎刃而解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裡阻擊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蔡邕回京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一零四章 魯肅歸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章 典韋的師傅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五章 田英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章 能工巧匠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一零二章 收復東冶(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收復交州(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一章 合肥侯登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第一一二章 收復樂浪郡(上)第九一章 滅頂之災(下)第六十五章 不死不休(二)第八七章 安南將軍麴義趕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二章 厲兵秣馬第六十章 譙縣決戰(五)第九九章 孫策突圍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復冀州和平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罵朱儁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邕到了涼州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七章 魚死網破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咸陽渡口之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九七章 乘勝追擊(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章 水師東進第六十五章 不死不休(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六章 東阿程昱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章 家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零美女白樺第二百零九章 貨幣戰(二)第四十七章 假小子黃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九章 遺詔被截第二百十五章 征討周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七章 休慼與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一章 討伐曹操(一)第七十三章 不死不休(十)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戰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西羌歸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二章 兒子出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章 家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四章 先發制人第六十三章 譙縣決戰(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被打亂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八章 不亦樂乎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陽之戰(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二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七章 點燃戰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當第九二章 乘勝追擊(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