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舟橋營到了

Ps:叩謝書友說的來看法不昨晚給本書投了第二張月票

----

八月上。

董卓被殺、劉靖佔領晉陽的消息傳到雲中,鮮卑大王魁頭打起了退堂鼓,這次進軍雲中,鮮卑人準備充足,接連攻克了白道城、高闕兩座關城及成樂和武進二座縣城,佔領武泉、北輿、原陽和定襄四座城池,殺死一萬多守軍,俘虜了五萬多百姓,繳獲了七萬多頭牲畜,大家帶來的大車裝滿了財物,報了一箭之仇。董卓許諾,只要齊心協力趕走劉靖,就把雲中和九原送給鮮卑人,哪曉得他這麼快就被殺死了劉靖一旦騰出手來,雙方一場苦戰,兩敗俱傷,那就得不償失,見好就收

“大王,一旦大家撤回大漠,劉靖必會分頭找大家報仇大王不如趁漢人的援軍還在路上,集中力量,把雲中城外的五萬漢騎吃掉,讓劉靖沒有足夠的騎兵到大漠找大家報仇。”拓跋潔汾擔憂退到大漠,大家分道揚鑣,劉靖前來報仇,中部鮮卑將首當其衝。

“拓跋大人言之有理,大家都在這裡,趁此良機,攻佔雲中城,除了能消滅漢騎,還能抓走十幾萬漢奴,城內的財物足夠大家再運一次。”西部大帥蒲頭的領地緊鄰朔方郡,這次他殺死了三千多守軍,劉靖肯定不會放過他,族人必將遭殃,只能往大漠深處遷移。

“拓跋大人言之有理,請大王帶領大家和漢人大戰一場,重整鮮卑人的雄威”西部大人賀拔也來了精神,他這次雖然不願意來,但大王有令,他沒有辦法,除非自己不想當人西部大人了,既然已經得罪了劉靖,開弓沒有回頭箭

東部大帥素利覺得打和走都可以,這次只傷亡了一千多人,可以帶走一萬多俘虜和七百多車的財富。也做好了準備,好好地和劉靖打一場,爲戰死的好友闕機報仇雪恨。

魁頭看三部都同意了,望着大帥奚鬥盧靈和堂兄扶羅韓。

“大王,劉靖雖然殺死董卓,攻佔了晉陽,傷亡一定不輕,還有呂布和李儒拖住了他的後腿,我們可以一打,大王爲了保險起見,讓族人先把俘虜和財物送回大漠,就是劉靖率部趕到,我們撤退也來得贏。”奚鬥盧靈贊成衆人的建議,現如今,他和扶羅韓統率二萬彈汗庭騎兵。

扶羅韓也點頭。

“依屬下之見,大王攻打城池,不如去襲擊劉靖的援軍,漢人意想不到,猝不及防一旦聞訊援軍被我們消滅,雲中城的漢人還不逃之夭夭?城內的漢奴和財物就成了大王的囊中之物。”大帥軻比能一看大王下定了決心,又出了個主意。

“大王,軻比能計策高妙,荀彧肯定想不到我們會去襲擊他的援軍,據守待援”拓跋匹孤對軻比能一臉的佩服。

大帥素利、日律推演和宴荔遊也表示同意。

魁頭來了興致。

----

雲中城。

大地籠罩在月光下,軍營沉浸在夜色之中,急促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

“稟報荀(彧)大人,父王和馬(洪)都尉帶着舟橋營過來了。”劉去卑一臉欣喜地跑進大帳,他今晚負責帶着匈奴營在芒幹水巡查,驅趕鮮卑人的斥候,不能讓鮮卑人知道於夫羅和舟橋營來了。

荀彧、王國、張輝(雲中太守)、劉資、馬騰、趙雲、劉宣和孫青(雲中都尉,孫嵩的兒子)坐在帳篷裡等候多時,一起站了起來,露出久違的笑容。

荀彧和王國帶着五萬騎兵爲了救援雲中,攜帶乾糧,過樓煩關,借道雁門郡,向北疾馳,趕到雲中。

樓船都尉馬洪帶着三百四十部大車的橋船,在一曲騎兵的護送下,過偏關、渡河水,向西而行,在武都與於夫羅會合,在咸陽渡口過了河水,趕到芒幹水西岸,一路走了近半個月。

雲中城位於芒幹水和白渠水之間,東、南和西面環水,北面被鮮卑人堵住了,樓船都尉鄧猛身邊只有三艘樓船,運送大軍和馬匹過河就顯得杯水車薪,只能巡視芒幹水,送斥候過河偵查。鮮卑人攻打成樂和武進的消息傳來時,大家也不能前往救援,眼睜睜的看着城池被攻破,百姓淪落爲奴隸,大家憋壞了

“快快迎接大單于”荀彧大喜。

一行人趕往河邊,把於夫羅請進城內。

“皇上已派左將軍(黃忠)率領六萬步騎朝雲中趕來,還有十天左右就能趕到這裡,鮮卑人瘋狂了半個多月,舟橋營來了,也該讓鮮卑人吃點苦頭了”

“請大人吩咐”衆將領一聽荀彧要採取行動了,一臉的欣喜。

“斥候回報,北輿城成了鮮卑人的糧草輜重的中轉站,鮮卑人搶來的大批財物和百姓都在城內,他們準備運回大漠鮮卑人以爲我們成了甕中之鱉,據守待援,我們就跳出他們的包圍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讓鮮卑人也嚐嚐大漢鐵騎的厲害事不宜遲,以免夜長夢多,衆將領聽令”

……

北輿。

太陽冉冉升起,薄霧漸漸消散。

在百夫長的命令聲中,北門慢慢拉開,吊橋緩緩放下。

一位少年揹着長弓,腰挎彎月刀,稚嫩的臉上浮現傲慢和桀驁不順,一馬當先衝出城門,身後是長長的人羣,有二千多漢人,大多是女人和小孩,蓬頭垢面,耷拉着頭,赤着腳,女人抓着小孩的小手緩緩而行,不時朝南面望望,依依不捨,一臉的悲慼和無奈。

一百多個鮮卑少年坐在馬背上揮舞馬鞭,大聲呵斥,催促快走。

城洞傳來一陣男人和女人嬉笑怒罵,一長條的車隊緩緩過了吊橋,一羣健碩的鮮卑女人笑呵呵的揮舞鞭子,趕着牛車,車上裝滿糧食、衣服、布帛和農具,小孩們坐在車上,喜笑顏開,對騎在馬上的大哥哥們一臉的羨慕和嚮往。

領頭的少年是中部鮮卑軻部落大帥軻比能的弟弟、千夫長直羅侯,他奉大哥之命帶着族人押着俘虜和財物回大漠。

“千夫長,我們就這麼走了?還回不回來?”一個少年趕上直羅侯,有些不捨的問道。

“我們還會回來的,大帥攻下雲中城,我們再回來拖東西。驅趕這些兩角羊快走”

“遵令”少年催馬跑了回來,揮舞馬鞭大聲呵斥。

轟隆隆……地面突然劇烈晃動起來,遠處塵土飛揚,直羅侯的坐騎簌簌發抖。

遠處,絳紅色的旌旗迎風招展,黝黑的盔甲在朝陽下熠熠生輝。

“漢人突襲丟掉大車,帶着小孩朝東面跑,不要進城”直羅侯一看不妙,拔出戰刀,吩咐族人快跑,他預感漢人是來突襲平輿城的,城內還有一萬多族人,大家要遭殃了

“狗日的鮮卑人,不論男女老少,統統殺光”王國在雲中待了五年,對這裡的一草一木充滿感情,大多數居民都是從青州和兗州遷移而來的難民,剛剛過上幾天好日子,鮮卑人來了一路上,村村空無一人,空氣中散發着一股屍臭,看見女人和小孩被鮮卑人像牲口一樣驅趕,怒火中燒,下達了絕殺令

殺啊……

本章節由16k書友上傳

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勸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放棄盧龍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三章 兩不誤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六章 靜觀其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四章 討伐曹操(四)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虎入山林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迴歸自然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陽之戰(二)第五十二章 司馬懿發現了龐統的計謀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獻計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七章 救了劉表一命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八章 春暖花開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一一零章 自信的龐統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收復交州(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八章 步步爲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剷除中常侍(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一百九十六章 瓜分人才第一百七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魁頭和騫曼打起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爲表忠心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九章 天寒地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四章 宴荔游來贖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章 洛陽銀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放棄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進攻第一零六章 班師回朝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人到了冀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九章 搬請救兵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二章 突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六章 擔心的事發生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石多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八章 春暖花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套地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火光一片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五章 收復元氏城第七七章 佔據譙縣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七章 糧草先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厭詐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章 車騎將軍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三章 渭水水師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九章 孫子兵法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一百八十章 公孫度投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營失火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章 單打獨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弘農歸附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章 時間不等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橫空出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置身事外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四卷 新三國 一百四十八章 迫不得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四章 牛輔陣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四章 瓦亭關失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當一面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三章 惻隱之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勸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人到了冀州第二百十一章 恭迎鄭玄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二章 郭太求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四章 善罷甘休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亂第一零六章 班師回朝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八章 步步爲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六章 排山倒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章 劍拔弩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九章 三喜臨門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計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攻佔懷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恢復西域長史府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二章 見好就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沒有白跑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八章 卸了一個包袱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六章 黃天霸陣亡第一零一章 彭城朝廷滅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三)第五十九章 譙縣決戰(四)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章 小黃門蹇碩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章 郴縣之行(一)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計劃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邊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八章 心事重重
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勸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放棄盧龍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三章 兩不誤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六章 靜觀其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四章 討伐曹操(四)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虎入山林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迴歸自然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陽之戰(二)第五十二章 司馬懿發現了龐統的計謀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獻計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七章 救了劉表一命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八章 春暖花開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一一零章 自信的龐統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收復交州(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八章 步步爲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剷除中常侍(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一百九十六章 瓜分人才第一百七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魁頭和騫曼打起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爲表忠心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九章 天寒地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四章 宴荔游來贖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章 洛陽銀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放棄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進攻第一零六章 班師回朝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人到了冀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九章 搬請救兵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二章 突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六章 擔心的事發生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石多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八章 春暖花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套地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火光一片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五章 收復元氏城第七七章 佔據譙縣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七章 糧草先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厭詐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章 車騎將軍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三章 渭水水師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九章 孫子兵法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一百八十章 公孫度投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營失火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章 單打獨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弘農歸附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章 時間不等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橫空出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置身事外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四卷 新三國 一百四十八章 迫不得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四章 牛輔陣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四章 瓦亭關失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當一面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三章 惻隱之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勸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人到了冀州第二百十一章 恭迎鄭玄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二章 郭太求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四章 善罷甘休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亂第一零六章 班師回朝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八章 步步爲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六章 排山倒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章 劍拔弩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九章 三喜臨門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計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攻佔懷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恢復西域長史府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二章 見好就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沒有白跑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八章 卸了一個包袱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六章 黃天霸陣亡第一零一章 彭城朝廷滅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三)第五十九章 譙縣決戰(四)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章 小黃門蹇碩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章 郴縣之行(一)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計劃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邊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八章 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