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四章 討伐曹操(四)

上蔡城西門。

“叛逆曹操濫殺無辜,天怒人怨,朕受天命,親率三十大軍征討。沿途百姓端茶送水,熱烈歡迎,朗陵、陽安、北宜春、慎陽、安城、灌陽和吳房都已棄暗投明,兵不血刃。朕除減免各縣一年的稅賦外,還承諾不徵召當地一個民夫,也不huā當地官府一個銅錢。朕知道沈縣令爲官清廉,深得本縣百姓的愛戴,不想大開殺戒,故親自前來,希望沈縣令爲守城的士卒和無辜的百姓着想,打開城門,朕在此承諾,沈縣令及城中官員去留自由。”劉靖高亢洪亮的聲音在空氣中jīdàng,威嚴而不失誠懇,城上城下鴉雀無聲。

“叛逆篡奪皇位,窮兵黷武,挑起戰火,還假仁假義,令人恥笑!本官深受皇恩,誓與城池共存亡!叛逆想奪取上蔡,就從本官的軀體上踏過去,不要在此多費口舌!”沈重三十多歲,一身盔甲,大聲怒罵,完全不給劉靖一點面子。

“沈重,古話說得好:順者昌逆者亡!朕一聲令下,四萬大軍同時攻城,小小的上蔡將陷入一片火海,刀劍無情,難道你不顧城中三萬百姓的xìng命?他們願意陪你去死嗎?沈重,他們爲了你死,你心安理得嗎?”劉靖厲聲問道,他知道這時代,有不少士人的骨頭很硬,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爲了自己的清名,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還青史留名!好說歹說是沒有用的!他最恨這種假仁假義的忠義之徒!

沈重沒有迴音,城上陷入一片寂靜。

“朕再次鄭重的奉勸城上的士卒,打開城門,繳械投降,朕承諾不殺一人!一旦開戰,朕將下令格殺城內大小官員和守卒,誅滅三族!百姓想活命的話就待在家裡,不要走上街頭!朕再給半個時辰考慮,希望你們好自爲之!”劉靖調轉馬頭,疾馳而去。

半個時辰一晃就過去了,沈重果然不是個東西(事後得知,他知道抵擋不住,已下令將一家老小殺死,做好了決死的準備,絕不會容許城內的官員和守卒投降)!

龐統矗立高高的帥車上,望了一眼整裝待發、躍躍yù試的將士,熱血沸騰,身體微微顫抖,手中的令旗向前猛揮。

咚咚……鼓聲震天。

轟隆隆……二百架樓車和四百架連弩車向四門衝了上去,特種車營左部中郎將吳啓成和右部中郎將黃天青坐在馬上,一臉的輕鬆。

咻咻……城頭上飛下漫天的箭矢,妄圖阻擋前進的洪流。

光有視死如歸的精神是不行的,戰爭靠實力說話,歷史書是統治者編寫的!沈重將遺臭萬年。

簌簌……連弩車開始怒吼,八千支碗口粗的弩箭幾乎同時飛起,鋪天蓋地,城牆上慘叫聲四起。

咻咻……樓車很快的就掌握了制空權,濃烈的血腥在空氣中飄dàng,刺jī將士的神經,jī發心中積鬱已久的獸xìng。

殺呀……安北將軍吳騰(步兵營)攻東門、平西將軍劉豹(越騎營)攻南門、建威將軍顏良(幷州營)攻西門、司隸營中郎將高順攻北門,四股洪流向護城河奔涌而來,大地晃動,塵土飛揚。

劉靖許諾,誰先打開城門?所部獎勵五百萬!殺死沈重,個人獎勵十萬!

吳騰、劉豹、顏良和高順剛提了一級,都想打場好仗報效劉靖,在三十萬大軍的面前攻打一座小小的縣城,落在最後面,那還有什麼面子?又有重賞,四人親自上陣,一陣鼓動,手下將士憋足一口氣,個個奮勇爭先,都想第一個登上城頭,打開城門。

上蔡位於汝南的北部,戰略位置重要。北面有定潁,東臨平輿,西靠汝水(汝水在定潁城東一分爲二,主幹經上蔡、安城而過;支流澺水經平輿和葛陵,徑新蔡城,東南流注入汝水),隔汝水和灈陽毗鄰。從定潁沿汝水北上,可以攻佔堰縣、定陵(兩城屬潁川郡),窺視昆陽,威懾呂布(呂布和張繡率領三萬大軍奉命從陽翟趕到昆陽,與曹洪的二萬守軍會合,攻擊葉縣)。從上蔡過澺水,能切斷平輿和陽翟的聯繫,沿澺水從北向南攻擊平輿,一馬平川。

劉靖早就計劃把上蔡作爲糧草輜重的中轉站,爲了保留城牆和城樓,沒有動用投石車和火箭,更沒有動用秘密武器。

顏良第一個登上西門城頭,盯上了在城樓上指揮的沈重!虎頭大刀左砍右劈,殘肢斷臂飛舞,血漿飛濺,手下無一合之將,眨眼間把沈重身邊的二十個義從殺得乾乾淨淨,擋住了去路。沈重端起大刀怒吼着衝了上來,被顏良一個回合削掉了腦袋,無頭的軀體被踢落城下。

高順所部分工明確,配合默契,第一個打開了城門,大軍洶涌而進。

吳騰和劉豹爬上城頭,看到高順率部已向軍營和縣府衝去,搖搖頭,自嘆不如,把遺憾發泄到四散而逃的殘兵身上。

高順佔領縣府和軍營的消息傳來,劉靖看了一眼手錶,二十七分鐘!

龐統進駐縣府,下令抓捕躲藏的官員和殘兵敗將,誅滅三族,除惡務盡!

既然上蔡的百姓敬仰沈重,決意與劉靖爲敵,仇恨的種子已經種下,劉靖就不會讓它們有發芽的機會,無毒不丈夫,何況是萬人之上的皇帝!耿臨、許褚和魏延率領三萬騎兵拿着沈重的人頭趕往定潁。

傍晚,消息傳來,縣令周晉打開了城門。

黃光榮率部連夜趕往定潁,接管城池,派人收集沿河的船隻。

-----

昆陽,南臨昆水(注入汝水)。

歷史上,光武帝劉秀在此打敗王莽手下大將王尋、王邑的四十萬平叛大軍,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昆陽大捷。

“叛逆耿臨佔據定潁,堰縣危險,我部攻打葉縣的時機已失!本將軍率部趕往堰縣,防止叛逆北上,這裡就就交給曹(洪)中郎將了!”呂布得到曹洪派人送來的消息,馬不停蹄趕回昆陽。路上想好了對策,派人稟報朱儁,不等朱儁下令,率領張繡趕往堰縣。

五天前,呂布氣惱朱儁沒有接受放棄汝南和潁川的建議,奉命從陽翟出發,一路慢慢吞吞,等趕到昆陽,聽說趙雲率部已趕到葉縣,知道強行攻打葉縣討不到半點好處,讓張繡和曹洪率部攻擊葉縣,但曹洪以奉命駐守昆陽,沒有接到攻擊葉縣的命令爲由,拒絕了!呂布也沒有什麼辦法(他沒有指揮曹洪的命令),只好帶着張繡前往葉縣城下挑釁,但趙雲據城堅守,高掛免戰牌,呂布也出工不出力。

“後將軍一路辛苦!”曹洪心知呂布保存實力的打算,但也不敢出言得罪,如今豫州危急,還需要他出力。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二十七章 后王坡決戰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六章 糧草被燒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裡阻擊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三章 一場激戰第一百八十章 公孫度投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西園軍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八章 潛伏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二章 厲兵秣馬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二章 被包圍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五章 生離死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三章 討伐曹操(三)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三章 陰魂不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章 七星龍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章 神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樂業第一零六章 班師回朝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一百八十四章 黃忠梟首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裡阻擊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二百零五章 停戰協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去留兩難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七章 點燃戰火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五章 生離死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馬河襲擊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二章 等候對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三章 小心爲妙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六十四章 不死不休(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三章 一場激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一章 接風洗塵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蔡邕回京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六章 情不自禁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四章 瓦亭關失守第一一二章 收復樂浪郡(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住劉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渭水對峙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七章 發現了煤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八章 春暖花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一章 劉氏宗室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章 劍拔弩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允來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三章 騎馬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六十章 譙縣決戰(五)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火光一片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二章 進入角色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一章 火車出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五章 嚮往的生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九章 疾風烈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二章 董卓的援軍來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剷除中常侍(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三章 應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一章 合肥侯登基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一章 辭職第二百二十章 漳水之戰(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章 迎刃而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一章 臧霸出場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九章 侍衛長紀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章 春和景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章 凶宅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四章 喜出望外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突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置身事外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三章 吳縣顧元嘆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七章 種植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三章 小心爲妙第七九章 紙上談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生入死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七章 猝不及防第五十五章 秋後算賬(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戰虎牢關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混戰在一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四十二章 鞏固勝利果實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章 劍拔弩張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二十七章 后王坡決戰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六章 糧草被燒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裡阻擊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三章 一場激戰第一百八十章 公孫度投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西園軍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八章 潛伏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二章 厲兵秣馬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二章 被包圍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五章 生離死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三章 討伐曹操(三)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三章 陰魂不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章 七星龍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章 神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樂業第一零六章 班師回朝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一百八十四章 黃忠梟首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裡阻擊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二百零五章 停戰協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去留兩難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七章 點燃戰火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五章 生離死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馬河襲擊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二章 等候對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三章 小心爲妙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六十四章 不死不休(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三章 一場激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一章 接風洗塵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蔡邕回京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六章 情不自禁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四章 瓦亭關失守第一一二章 收復樂浪郡(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住劉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渭水對峙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七章 發現了煤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八章 春暖花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一章 劉氏宗室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章 劍拔弩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允來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三章 騎馬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六十章 譙縣決戰(五)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火光一片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二章 進入角色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一章 火車出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五章 嚮往的生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九章 疾風烈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二章 董卓的援軍來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剷除中常侍(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三章 應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一章 合肥侯登基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一章 辭職第二百二十章 漳水之戰(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章 迎刃而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一章 臧霸出場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九章 侍衛長紀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章 春和景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章 凶宅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四章 喜出望外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突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置身事外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三章 吳縣顧元嘆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七章 種植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三章 小心爲妙第七九章 紙上談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生入死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七章 猝不及防第五十五章 秋後算賬(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戰虎牢關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混戰在一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四十二章 鞏固勝利果實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章 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