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

太陽掛在湛藍的天空。

二百多匹馬奔馳在前往耒陽的馳道上,揚起陣陣黃煙。天眼在頭頂上翱翔,大家都不自主的在奔跑中時常望一眼它的雄姿。

馳道上不時有幾名行人路過,雖衣衫襤褸,面露菜色,看見劉靖的大纛迎風招展,跪地拜見,但並不慌張。

兩旁的莊稼地裡只有幾名農夫用人拉犁,大批農田荒蕪。

拋荒比想象中的嚴重!

耒陽。

黃天霸率領牟貴等,縣令唐文俊率石凱等掾屬在城門外迎接。

劉靖一行人進了城,街旁跪着黑壓壓的百姓。

“拜見大人!”聲音傳遍全城,此起彼伏。

“這位老人家,每日可否吃上一頓飯?家裡的田地是否開始春播?”劉靖上前攙扶起一位發須花白的老人,親切的問道。

“回稟大人,庶民一家老小託大人的福,能吃上一頓飯;但種子還沒着落,大夥心裡發慌。”老人說着,抹了一下眼睛。

“父老們,你們都回家去吧,把田地平整好,種子不日就會運來,太守大人(劉表)一定會讓大家把地種上,不能耽擱了春播。”

“多謝大人!”

縣衙。

“唐縣令,耒陽縣現有多少百姓?有多少人吃不上一頓飯?有多少人沒有田地和種子?”

春播是當前最重要的大事,當領導不是那麼輕鬆的!官越大,肩上的責任越大,對官員個人的能力要求越高。

“回稟大人,耒陽城內城外現有百姓八千六百餘人,大人每日派人運來二百石賑濟糧,下官派人分發到每人的手上,夠吃一頓。城外無主的田地很多,但沒有種子,百姓只好讓田地空着,下官也很着急!”

“從春種到夏收大概要一百多天吧?”

“是,大人!”唐文俊肯定很驚奇劉靖怎麼知道種莊稼?他要知道了劉靖的經歷,下頜肯定掉到地上。

“需要的種子數量報到韓軍司馬(韓琦)處,等購買的種子一到,你們立馬派人去取,要讓百姓把地都種上。本官給耒陽一百萬錢,你們把城牆修繕一下,出力的百姓一天有二餐飯吃!”

“多謝大人!”

“明天本官會派人把錢送來,一定要好好使用,每筆花銷都做好帳,不得有誤。”

“是,大人!”

“黃軍侯,到軍營去走走。”瞭解降卒的實際情況,一直沒時間。

“末將在前面爲大人帶路!”

劉靖一行人騎馬來到轅門,門口的士卒急忙跪拜。

劉靖跳下馬,把繮繩丟給張成,上前攙起一位面露菜色的老兵。

“大家都起來吧!”

“多謝大人!”

“這位軍士,叫什麼名字?”

“回大人,屬下什長王……王強。”說話有些結巴,大概是緊張的緣故。

“王強,今年多大了?什麼地方人?家中還有何人?”

“回稟大人,屬下三十,兗州樑國人,家中還有老母和一個女兒,不知咋樣?”王強答道,說着說着,淚花閃閃。

“想回家嗎?”

“回稟大人,說不想是假,屬下真的想家一趟,看看老母!”

“你回家後還回桂陽郡來嗎?”

“回稟大人,軍營裡一天兩餐飽飯,大人還給大家發軍餉,屬下現在不是叛逆了!屬下想把大人發的軍餉帶給母親大人,讓母親高興、高興,但屬下又怕回家了,大人不要屬下了。”

“各位將士,春耕開始了,一年之計在於春!你們應該回家去看看父母、家人,幫家裡種種地。願意回家的,每人領一千錢路費,回去好好種地!在家裡活不去了,就回桂陽郡來,軍營是大家的家!願意回來的,可帶上家眷,這裡多的是拋荒的田地。在這裡種地的,只要有人在軍中服役,可以免除田稅!只要度過今年的難關,大家會有好日子的!想回家的,去向軍候告假吧!”

“叩謝大人!”

劉靖給黃天霸準備三百萬錢作爲返鄉的路費,叮囑他帶領留下來的士卒在耒水西岸築堤挖渠,開墾田地,閒時抓緊軍訓。

沒有吃飯,劉靖就離開了,黃天霸和士卒送出一里多遠,揮手告別!

-----

便城。

孫威率領劉能保和鄧志;縣令李重生率王德等五名個掾屬到城外迎接。

縣衙。

便縣城內、城外現有百姓一萬一千六百餘人,一日用糧二百五十石,百姓吃一餐,士卒一日兩餐!

劉靖給便縣留下一百萬錢,囑咐修繕城池。

又在孫威的軍營表演了一番,推心置腹,感情投資,效果一樣好!給孫威的部下留下二百萬路費或遣散費。

------

漢寧。

縣令林川率掾屬出城門拜見。

漢寧城內外有百姓一萬二千一百餘人,劉靖給林川留下一百萬錢用作修繕城牆。

這三縣屬於桂陽郡管轄,春耕屬於太守劉表着急的事,但劉靖已把這裡當成自己的故鄉,要儘自己的努力,讓這裡的百姓活下去,生活好起來。以後劉靖想有所作爲,這裡就是他的後方。

再說劉靖還兼着討賊校尉之職,負責桂陽和湘東兩郡的治安。劉表已是劉靖的叔父,幫劉表就是幫自己。

-----

夕陽西下,牽馬走過耒水浮橋,運送賑災糧食的大車來往不斷,浮橋暫時保留了下來。

劉靖放飛天眼,讓它先回虎嘯山去,它依依不捨的在衆人頭頂盤旋兩圈,展翅向南飛去。

------

郴縣。

“大人回來了!”城樓上的一名士卒喊了一聲。

“拜見大人!”

拜見大人……此起彼伏!

劉靖拱手紛紛向大家打招呼!

一個人能得到這麼多百姓的尊重,還求什麼?人活着,不就是爲了名和利?兩者都得到了,夫復何求?

街道兩旁跪倒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走行緩慢。

周明、王國、鮮于雨、鄭秋生、謝進金(傷已康復)、歐陽洪和劉歡喜等聞訊陸續趕來。

“末將們不知大人回來,有失遠迎,請大人治罪!”

“大家請起!”

“謝大人!”

一行人陪劉靖前行。

“子昕,軍中一切可好?”寒暄一番,其實郴縣的一切動向劉靖都瞭如手掌,每日有信使來往於兩地之間。

“回稟大人,大人平定叛亂,城中百姓沸騰,將士盡力,一切都好!”

“太守大人駕到!”

劉靖看見一輛熟悉的馬車朝自己過來,前後跟着一羣衙役。

“小侄拜見叔父大人!”劉靖小跑幾步,來到車前。

“叩見太守大人!”

劉表急忙下車,攙扶起劉靖,“賢侄如今也是行太守了,不必行此大禮!”

“沒有叔父的栽培,就沒有小侄的今日。”劉靖一臉真誠。

劉表抓住劉靖的左臂,高興的說道:“走、走!隨叔父到府中說話!”

“叔父大人,待小侄和周都尉打個招呼就走。”

“好,叔父等你。”

王密率義從營回營,士卒放假一天,回家看看;韓豐帶衆人回家去,告訴老爺、夫人,說我們回來了。

韓段和張成陪劉靖去太守府。

-----

郡府。

穿過三道衙門,來到後院,太守的家,劉靖是第一次到這裡來。

庭院中央有棵高大的榕樹,枝繁葉茂,濃蔭遮住了整個院子,樹幹老態龍鍾,盤根錯節,四周由石頭砌了一個精緻的花壇。

北、東和西面各有三間磚瓦房,西面是傭人的住所和竈房,北面住家眷,東面是書房、客廳和飯廳。

幾個丫鬟來往穿梭。

張成、韓段留在外廳休息。

劉靖隨劉表來到飯廳,氈毯上放着三張精緻的木案,上面擺好了三副碗碟。

脫鞋踏上氈毯,席地而坐,丫鬟端上熱茶。

這時,一股香粉撲面而來,款款走進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髮髻高挽,面容俊秀,紫色裙服,婀娜多姿,帶着甜甜的微笑。

劉靖忙起身,劉表介紹,原來是夫人

這就是劉琦的親生母親陳氏?不像有病之人!

“小侄劉雲天拜見叔母大人。”

“賢侄快起,總聽老爺誇獎賢侄,今日一見,高大英武,果然不同凡響!聽說賢侄還沒成家,不知哪家小姐有這福氣?”爽快、透着親切。

“多謝叔母大人誇獎!”

“賢侄在這多吃點!”說完告辭。

丫鬟開始上菜。

“賢侄回來了!”門簾掀起,一個熟悉的身影走進來,發出爽朗的笑聲。

原來是叔父劉愷。

“小侄拜見叔父大人。”

“快快請起,賢侄已是荊州湘東郡的行太守大人了,老夫沒看錯!”叔父扶劉靖起來。

“多謝叔父誇獎。”劉靖扶叔父坐下,從酒樽裡用長勺先把二人的酒爵斟上,然後給自己斟上,雙手把爵舉起。

“小侄敬兩位叔父大人一爵。”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酒足飯飽。

大家起身,淨手,隨劉表來到客廳,丫鬟端上熱茶,告辭出去,室內飄着一股淡淡的茶香。

“不知賢侄今後有何打算?”劉表問道,眉宇中透着一絲憂慮。

劉愷也瞄着劉靖。

“不知兩位叔父大人對小侄有何建議?”劉靖不假思索的問道。

“賢侄乃曠世之才,文韜武略,爲人處事,堪稱上品,將軍之材!現在我朝正處多事之秋,用人之時!賢侄可幫朝廷治理一方,保一方百姓平安。”劉愷說道。

“賢侄,大家不是外人,你二月不到就得到桂平、湘東兩郡上上下下的愛戴,前途無量。大將軍有書信傳來,舉薦叔父進京出任北軍中侯,監督北軍。老夫打算向朝廷舉薦賢侄出任桂陽郡太守,不知賢侄意下如何?”劉表說道。

看來歷史步伐並沒有受到劉靖的影響,劉表出任北軍中侯。初平元年(一九零),孫堅殺死荊州刺史王睿,朝廷遷北軍中侯劉表出任荊州牧。

那當今的荊州刺史王敏命運是怎樣的?王敏和王睿是什麼關係?不能多問,只能看事態的發展。

要劉靖當桂陽太守?那湘東行太守之職怎麼辦?沒有劉靖的大力支持,湘東郡的百姓吃飯都成問題!當了桂陽太守,劉靖就不得不辭去討賊校尉之職,那些降卒如何處理?劉靖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支軍隊就這麼送給別人去了?

劉靖面色平靜,但大腦飛速轉動,權衡得失。

“多謝叔父大人提攜!兩位叔父大人是否願聽小侄對天下大事的理論?”

“賢侄請講,錯了也沒有關係,這裡沒有外人!”劉表說道。

“不是小侄撥弄是非,製造聳人聽聞的事端!小侄觀天下大勢,宗室勢力日漸衰落,士人明哲保身,外戚、中常侍如日中天,把持朝廷;天子闇弱,官員腐敗。長此以往下去,我大漢劉家的江山將會遭受滅頂之災!”劉靖面色嚴峻,停頓一下,看看兩人的反響?兩位平靜似水,波瀾不驚,不愧是人中豪傑!對天下大勢洞察秋毫,瞭如指掌,只是不說出來而已!說出來了會被認爲大逆不道,搞不好誅滅九族!

“外有鮮卑、烏桓和羌人等侵擾邊境,佔我草原,搶我財物、人口。小侄遊學邊疆多年,發現邊境駐軍極少、裝備陳舊,軍餉常常被拖欠和剋扣,士氣低落!只可憐邊疆百姓痛不欲生,苦不堪言!我大漢軍隊爲什麼不能保護邊疆的百姓?”

兩位叔父低下頭,默默無語!

“當今天子高高在上,每天沉迷於女色和搜刮奇珍異寶,不理朝政;任用奸佞之徒,宦官、外戚掌權,上欺皇上,下壓百官!上效下仿,官府腐敗,官府和豪門勾結,欺壓百姓,巧取豪奪,囤積糧草,擡高糧價,百姓無地可種,稅務繁雜沉重,苦不堪言;辛苦勞作一年,上繳賦稅後,所剩無幾,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遇到天災,只能賣兒賣女,流離失所,四處乞討,百姓沒有活路,只要有人出來站高一呼,揭竿而起,百姓紛紛加入,天下大亂也!”

劉靖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說完又停頓一會,看看兩位叔父的面色,兩人頻頻點頭,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好在桂陽郡有叔父大人治理,百姓信任叔父大人,沒有跟隨黃巾反叛,上下齊心,終於平息了叛亂!”

劉表微微點頭。

“民富則社稷興!雖平息了叛亂,但情況並沒根本改觀,據小侄瞭解,湘東郡、桂陽郡幾十萬百姓完全靠官府的賑濟,每日一升米不到,田地荒蕪;如錯過今年的春播,夏收無望,百姓如何活下去?反叛又起!”

“賢侄所言極是!叔父正爲這事煩心,不知賢侄有何高策?”劉表一臉憂愁,有些急切地問道。

“是呀,前段時間,八萬災民消耗了城中存糧,老夫的兩家米店中的陳糧也所剩無幾,就是有錢一時半刻也買不到糧食,周圍郡縣的谷價已經從去年初的一百二十錢漲到如今的二百二十錢!這段時間還在漲,已漲到了二百四十,城中的百姓已買不起糧食了。”劉愷也憂心忡忡。

糧食成了頭等大事!

“這都是小侄惹的禍……”劉靖一五一十告訴他們劉靖採購了四十萬石糧食的前因後果。

“賢侄絕頂聰明,賢侄救了幾十萬災民的命!又幫了叔父的大忙!”劉表面容舒展。

“叔父大人,現在桂陽郡有多少災民?”

“有七萬二千四百餘人。”劉表脫口而出,不同凡響。

“湘東郡的七個縣這次遭受了天災人禍,剩下七萬災民,全部需要官府賑濟,聖上撥下了二千萬賑災款,按郴縣如今的糧價只能購買八萬石糧,一日一餐也熬不到夏收。還有二萬多降卒及家眷,加上七千多士卒!光口糧都是個無底洞!”劉靖嘆了一口氣。

“對了,賢侄,那些降卒如何處理?”劉表有些急切,這大概也是他的一塊心病。

“除了湘東郡的二千七百多俘虜外,其餘的一萬六千多降卒,小侄承諾過照顧他們,讓他們跟着本官,討一口飯吃,小侄不能言而無信!小侄已經讓他們自己選擇,願意走的,發路費;不願意走的跟着本官屯田,養活自己。”

“屯田,這可是好主意!湘東、桂陽兩地人少地多,只要願意種地,不發生天災人禍的話,吃飽飯沒有問題。”劉愷眉頭舒展。

“小侄升遷太快,已受人妒忌。聽小黃門田章所言,大將軍、司空大人等朝廷官員已對小侄有微詞,要不是皇上恩寵,小侄不可能當上湘東郡行太守之職!小侄只想做個討賊校尉,打算辭去湘東郡行太守之職!”

“這萬萬不可!有多少人想着這個位置?”劉表不等劉靖說完就急忙勸道。

“是呀,賢侄,不要一時衝動,要三思而後行!”劉愷也慌忙勸道。

“請二位叔父聽小侄把話說完,小侄也思量多日,湘東郡經過這次浩劫,除了郡治城牆還沒有完全被毀外,七座城池全部毀壞,城內房屋燒燬不少,大小官吏殺戮一空,沒有了一兵一卒,留下七萬災民,全部需要賑濟,修繕城池需要耗費大量錢物,光吃飯這是一個無底洞!靠湘東郡自己解決不了,小侄一時半刻也解決不了!只能靠朝廷賑濟,但據小侄所知,朝廷現在連平叛的軍費都需要向少府借!小侄想奏請朝廷撤銷湘東郡,併入桂陽郡,成爲桂陽郡的七個縣。甩掉一個大包袱,朝廷求之不得!湘東郡併入桂陽郡,不需增加郡府官吏,也不要重新組建郡兵,小侄手下的將士也不需要解散,讓他們跟着小侄在原地屯田養活自己;小侄已備好湘東郡七萬災民三個月的口糧和種子,不增加桂陽郡的負擔,不知叔父大人意下如何?”

不光三個月,就是半年的口糧劉靖都備好了,先下手爲強!

毛爺爺說過,深挖洞,廣積糧!

“小侄分析得有理,朝廷和荊州刺史府也無錢重建湘東郡,只能同意;但這樣的話,賢侄的太守之職沒有了!難道賢侄不覺得可惜嗎?”

“小侄只想掌管一支軍隊,爲皇上保一方平安!”

得到太多,失去也會很慘!

真話、假話一半,你劉表進京當你的北軍中侯,不是說要舉薦自己當桂陽郡太守之職的嗎?到時,桂陽、湘東兩郡都成了劉靖的根據地!

這叫先棄後取!

“賢侄前途無量!”

“多謝叔父誇獎!”

“我大漢爲什麼總受外夷的侵擾?軍隊太少!爲什麼軍隊少?是因爲當今朝廷沒錢養軍隊!爲什麼朝廷沒錢?因爲錢都在皇上和豪族的手上!我大漢其實很有錢!叔父大人認爲小侄說得對嗎?”

“賢侄言之有理!”兩人點頭說道。

“四場戰鬥,我部共繳獲了一億八千餘萬!”少報了一億一千多萬錢!

停頓一下,看看劉表的表情,沒有變化,劉愷也平靜似水。

他們心中有數!

“小侄在湘東郡繳獲了八千萬,給湘東郡留下了四千萬錢用作修繕城池和購買糧食,賑濟災民;分給孫都尉部一千萬、周都尉部一千萬,自己留下了二千萬!給孫大人和周大人各一千萬託他們爲湘東郡購買糧食和種子。後來把郭都尉(郭睢)運糧的馬車和牛、驢、輜重馬全部買下,又花去一千零六十餘萬。”

“託蒯鵬舉和蔡德珪在南郡周圍購置賑災糧食和種子,花去四千八百萬。給叔父大人買糧二千萬。給將士發了三次雙餉、二次獎勵、二次撫卹金共三千二百七十餘萬!給酃縣六百萬,其它縣城各一百萬;耒陽、便縣、漢寧各一百萬,黃天霸部、孫威部各三百萬路費,爲黃光榮部準備了六百萬路費!加上購買藥材和軍服等開銷,總共支出一億四千餘萬錢!加上朝廷撥付下來的一千萬獎勵和二千萬賑災款,小侄手上還有五千萬!今年不需郡府掏一個銅錢!”劉靖一口氣說完,兩位老人聽着都有些發暈。

這些數字已在腦海中過濾了好幾遍,一個老教師常年備課練出的本領。

“賢侄的腦袋真好使!賢侄要是不當官,去經商的話,定會富甲一方!”劉愷微笑道。

“多謝叔父大人誇獎!”

“那賢侄如何打算?”劉表問道。

“小侄需要叔父大人幫忙?”停頓一下。

“賢侄需要叔父幫什麼忙?”

“幾場仗下來,缺胳膊、少腿的士卒有了四百多!這些人拿着一萬錢的撫卹金也會坐吃山光,幾年後不得不乞討,凍死、餓死街頭。小侄不願看到手下是這種結局!小侄想用皇上賞賜的錢買下虎嘯山,讓這些傷殘的士卒在山裡屯田,養活自己,相互照應,安度一生!小侄不需要郡府、朝廷爲他們出一個錢!叔父大人把虎嘯山賣給小侄,但出價不能太高,不然小侄就沒有錢養活更多的傷殘士卒了。”

“賢侄太厚道,實屬罕見!桂陽郡府可以把那座荒山劃給軍營,不需要賢侄掏一個銅錢,賢侄如何?”

“多謝叔父大人好意!但小侄還是想自己出錢買下那座荒山,有官府的地契,最好能終身免除這些傷殘士卒的稅賦。也許哪一天?小侄戰死沙場,叔父大人又不在此處爲官,那座荒山就有可能被官府收回或徵收稅賦,小侄那些傷殘的手下還是有可能流落街頭,四處乞討!小侄不想看到這種事情發生,還是決定買下整座山,算是給他們留下一塊活命的田地!就是哪天小侄戰死沙場?他們也可以靠自己殘疾的身體耕種,能吃上一碗飯!就請叔父大人答應小侄的請求吧?”說着、說着,劉靖情不自禁,潸然淚下。

“賢侄不要說這傷感的話,叔父也流淚了!”劉愷抹了一下眼淚。

第二百零八章 貨幣戰(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四章 湘東郡行太守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混戰在一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五章 遇刺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五章 田英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四章 討伐公孫瓚(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八章 茶餘飯後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二百零三章 明年休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八章 萬馬奔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七章 責任重大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四章 先發制人第六十五章 不死不休(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五章 挑釁第八三章 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當第八六章 居庸關淪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虞被害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第九七章 乘勝追擊(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四章 風雲突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四章 改變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貨幣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八章 探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靖到了雲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章 涼州告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三章 小心爲妙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靖到了雲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巨馬河伏擊戰(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所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戰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章 敵人的弱點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二百三十章 調走劉靖的兵馬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二章 紀昌學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所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二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零三章 明年休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一觸即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被打亂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二章 見好就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六章 潞縣失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九章 公孫越刺死杜遠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七章 糧草先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亂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四章 湘東郡行太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把錢花出去(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邊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二章 等候對手第二百零三章 明年休戰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沒有白跑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一章 蔡琰走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西羌歸順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二章 見好就收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庸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七章 頭等大事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六章 情不自禁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三章 許家莊出事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三章 預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章 黃忠斬張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章 劍拔弩張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一章 接風洗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章 車騎將軍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六章 接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復宛城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遠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圖河渡口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計劃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一一零章 自信的龐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一章 顏良請客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回來了第九八章 朱儁自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樂業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靖到了雲中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二十章 仙人槍法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九章 翻雲覆雨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九章 搬請救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三章 知人知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六章 袁紹撤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三章 南陽太守秦頡第一百八十七章 甘寧斬殺白饒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章 家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厭詐
第二百零八章 貨幣戰(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四章 湘東郡行太守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混戰在一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五章 遇刺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五章 田英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四章 討伐公孫瓚(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八章 茶餘飯後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二百零三章 明年休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八章 萬馬奔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七章 責任重大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四章 先發制人第六十五章 不死不休(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五章 挑釁第八三章 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當第八六章 居庸關淪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虞被害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第九七章 乘勝追擊(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四章 風雲突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四章 改變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貨幣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八章 探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靖到了雲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章 涼州告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三章 小心爲妙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靖到了雲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巨馬河伏擊戰(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所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戰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章 敵人的弱點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二百三十章 調走劉靖的兵馬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二章 紀昌學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所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二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零三章 明年休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一觸即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被打亂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二章 見好就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六章 潞縣失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九章 公孫越刺死杜遠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七章 糧草先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亂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四章 湘東郡行太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把錢花出去(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邊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二章 等候對手第二百零三章 明年休戰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沒有白跑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一章 蔡琰走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西羌歸順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二章 見好就收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庸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七章 頭等大事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六章 情不自禁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三章 許家莊出事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三章 預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章 黃忠斬張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章 劍拔弩張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一章 接風洗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章 車騎將軍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六章 接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復宛城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遠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圖河渡口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計劃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一一零章 自信的龐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一章 顏良請客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回來了第九八章 朱儁自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樂業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靖到了雲中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二十章 仙人槍法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九章 翻雲覆雨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九章 搬請救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三章 知人知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六章 袁紹撤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三章 南陽太守秦頡第一百八十七章 甘寧斬殺白饒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章 家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厭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