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徐庶獻計

“各位愛卿,龐愛卿結合各方面的情報,預測叛逆劉綜打算逃往玉山島,當務之急是如何阻止叛逆劉綜逃脫?提前發起進攻已經刻不容緩,以免留下後患,消滅叛逆劉綜及其有生力量是我們的目的,徐愛卿有何高見?”

只要能殺死劉綜,皇上劉靖還樂於見到歷史上的遼東王公孫度率領五萬大軍佔據北海島,倭人的侵略本性世人皆知+方爭鬥起來,公孫度找大漢購買兵器,他也賣,消減雙方的實力也符合大漢的基本國策。

皇上劉靖直接欽點徐庶發言。

徐庶和魯肅上次離開洛陽時,皇上劉靖就將遼東半島有關國家的地圖和相關的文件送給了二人,叮囑他們,忙碌之餘,研究一下遼東半島的局勢,二人哪能不知道這是皇上給他們出人頭地的機會,這幾個月,二人工作之餘,沒有少花時間一起研究地圖和周圍國家的政治格局,並走訪到過遼東半島和倭島做生意的商人,瞭解當地的實際情況。

“回稟皇上,以微臣之見,爲了不給叛逆劉綜從容逃跑的機會,大軍應該立即出發,宜早不宜遲!爲了渡海安全着想,在青州東牟大營待命的三十萬步卒,即刻趕往黃縣,從那裡乘坐海船,渡過渤海海峽,從遼東登陸,騎兵從陸路趕往遼東,兩路大軍匯合徵北將軍(王國)和鎮南將軍(鞠義)的大軍,積聚五十萬大軍就可以渡過浿水,對沿途的番汗、增地、渾彌和訥邯等城池不管不問,直插朝鮮(樂浪郡治),包圍城池,直接與叛逆在朝鮮城下決戰續二十萬大軍隨後跟進T微臣之見,叛逆公孫度帶走了五萬精兵,叛逆剩下的二十多萬士卒中有十五萬被徵募不久,沒有經歷戰乘殺,叛逆都想逃走,無心戀戰,在大漢精銳的面前不堪一擊!”

出道早,經歷生死磨難的徐庶比龐統更加的成熟和老練,接過兵朝從事劉巴遞過來的教鞭,在沙盤上劃了二道賄,水陸兩路大軍的行蹤清清楚楚,出其不意,五十萬大軍直奔朝鮮而去,如行雲流水,與叛逆在朝鮮城下展開決戰,不給叛逆瘍的機會,手段毒辣,叛逆是逃是戰?誰逃誰戰?左右爲難?

程昱、賈詡、荀攸和荀彧頻頻點頭,他們四人除了荀彧四十歲不到,荀攸四十三,賈詡五十三,程昱已經五十九了,在這個平均壽命四十歲,五十知天命的時代,程昱和賈詡已經不能在馬上長時間顛簸了,該回到朝堂上出謀劃策,在京城頤養天年,年青一代除了龐統、劉巴和李嚴外,還沒有發現特別突出的謀士,魯肅和徐庶的出現正好彌補中間的斷檔,承上啓下,皇上英明!

黃忠、劉民、武虹、鍾繇和文聘等人也是頻頻點頭,對徐庶刮目相看,爲了順利渡過浿水,班師回朝的舟橋左中郎將黃平和舟橋右中郎將馬洪休息十天後,就率領左、右舟橋營趕着四千多輛大車趕往西安平城,在馬訾水上展開針對性訓練,熟悉環境,枯水季節,浿水如何阻擋得住大漢最強悍的兩大舟橋營?

如今,鎮南將軍鞠義、安夷將軍趙雲、安東將軍許褚和振威將軍太史慈率領三萬精銳步卒和三萬虎豹騎鎮守的西安平城,已經成爲一座軍營和糧草輜重的集散地,開春之後,這裡將作爲皇上劉靖御駕東征樂浪郡的大本營。

“奏稟皇上,以微臣之見,四大狐再組建一支四十艘大型樓船的艦隊,渡過黃海,沿着海岸線航行,前往玉山島,做好兩手準備,伏擊運送叛逆的海船,讓叛逆葬身大海!”

徐庶明白皇上劉靖不想讓叛逆劉綜及其家人還活在世上,施展絕戶手段,一舉摧毀襄平朝廷,活着的跟隨者再想找一個劉家宗室就不那麼容易了,從此陷入內耗。

“魯愛卿有何補充?”

皇上劉靖也給魯肅一個機會,揚州三十萬移民的安置工作已經初步完成,魯肅和徐庶的工作業績得到太尉孫嵩、司徒荀攸、司空劉焉和大司農張昭的一致好評,餘下的安排移民生產和建築房屋的工作,移交給青州府和東萊太守府,太尉府全面負責,大司農府和少府出錢,讓魯肅和徐庶跟在他身邊出謀劃策,展露軍事才華,得到軍中大佬們的認可,以後好在軍中繼續工作,魯肅有戰略眼光,皇上劉靖抽時間好好的培養一下,放眼世界,展望未來,以後代替他爲大漢擴展生存的空間,放在地方擔任一郡太守太浪費了。

“微臣奏稟皇上,微臣贊同徐中郎將的戰術部署,直接在朝鮮城下決戰,宜早不宜遲!微臣補充一點,大軍渡過浿水後,分出一支十萬人的精兵帶着十天的乾糧,翻越蓋馬大山,直撲柳平港口,襲擊逃跑的叛逆,繳獲或摧毀叛逆的海船,與大漢的艦隊配合,兩手準備,讓叛逆插翅難逃!”

魯肅接過徐庶遞過來的教鞭,在沙盤上劃了一條賄,大軍直插柳平港!

黃忠、劉民、武虹、鍾繇和文聘等人眼前一亮,魯肅和徐庶二人的戰術不拘一格,與皇上劉靖一直倡導的穩紮穩打正好相互配合,左將軍賈詡前段時間在揚州訓練的三十萬大軍就是不怕水不怕山的山地兵,叛逆劉綜想從容逃走知心妄想。

“程愛卿、賈愛卿、荀(荀攸)愛卿、荀(荀彧)愛卿有何高見?”

“回稟皇上,微臣認爲徐中郎將和魯中郎將的戰術可行!”

“回稟皇上,微臣也認爲可行,到時候派建威將軍(顏良)和忠勇將軍(高順)率領十萬精銳直撲柳平港口!”

左將軍兼揚州牧賈詡也同意了,直接點名讓顏良和高順帶隊。

荀攸和荀彧也表示贊同。

“奏稟皇上,微臣願意跟隨建威將軍和忠勇將軍直撲柳平港口!”

徐庶向皇上劉靖請命。

“准奏!”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徐庶抓住了機會,擔任一支十萬大軍的軍師,就有一個施展軍事才能的舞臺,與將士們一起征戰沙場,指揮若定,在將士們的心中留下料敵如神的名聲比什麼都重要,皇上劉靖也不擔心劍客徐庶不心掛了,有義從營保護,也不是一般人能殺得了的!

“多謝皇上!”

“皇上,微臣也想上戰場!”

揚威將軍兼青州牧臧霸坐不住了,樂浪郡被收復,大漢就沒有大戰可打了,他一輩子就有可能是四品的揚威將軍了。

“皇上,微臣也想上戰場!”

“皇上,微臣也想上戰場!”

揚武將軍兼徐州牧闕宣和建武將軍兼兗州牧文聘也躍躍欲試,斷了一臂的平北將軍兼豫州牧黃光榮只能輕嘆一聲,武將的舞臺應該在生死廝殺的戰場上。

“不準!朕希望從樂浪郡班師回朝時,聽到豫州、青州、徐州和兗州境內沒有叛逆和匪徒存在。”

“喏!”

臧霸等人一臉的失望。

第二百三十章 調走劉靖的兵馬第一百七十六章 恢復西域長史府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五章 收復元氏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章文公連弩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四章 先發制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章 春和景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七五章 殺死袁紹 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罵朱儁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一觸即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章 緊要關頭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五章 挑釁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八章 劉靖的陽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抓獲了三條大魚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迴歸自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章文公連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六章 黃天霸陣亡第五十章 鮑鴻運來了糧草輜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四章 啞巴吃黃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章 高掛免戰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零美女白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四章 找錢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二章 兒子出生第二百十四章 又簽訂停戰協定第四十二章 鞏固勝利果實第七十三章 不死不休(十)第一零一章 彭城朝廷滅亡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迴歸自然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三章 南陽太守秦頡第四十八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咸陽渡口之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七章 典韋戰關羽(一)第六十七章 不死不休(四)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五章 達成妥協第八五章 居庸關危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二百章 傾巢出動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亂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虞被害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三章 桂平被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莊之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西園軍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勸降第二百十一章 恭迎鄭玄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二章 盛情挽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五章 春回大地第一百十三章 製作火藥(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庸關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二百十四章 又簽訂停戰協定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四章 金城遇趙岐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一章 遺詔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渭水對峙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六章 排山倒海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裡阻擊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九章 遺詔被截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八章 不死不休(五)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章 報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七章 名花有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復宛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莊之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九章 翻雲覆雨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章 水師東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二章 雜而不亂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九章 搬請救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章 緊要關頭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突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攻佔懷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四章 長阪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九章 公孫越刺死杜遠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四十五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四章 鎮南將軍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二章 交州整軍第二百零二章 收復盧龍塞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四章 發現了鹽塘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
第二百三十章 調走劉靖的兵馬第一百七十六章 恢復西域長史府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五章 收復元氏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章文公連弩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四章 先發制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章 春和景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七五章 殺死袁紹 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罵朱儁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一觸即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章 緊要關頭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五章 挑釁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八章 劉靖的陽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抓獲了三條大魚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迴歸自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章文公連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六章 黃天霸陣亡第五十章 鮑鴻運來了糧草輜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四章 啞巴吃黃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章 高掛免戰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零美女白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四章 找錢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二章 兒子出生第二百十四章 又簽訂停戰協定第四十二章 鞏固勝利果實第七十三章 不死不休(十)第一零一章 彭城朝廷滅亡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迴歸自然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三章 南陽太守秦頡第四十八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咸陽渡口之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七章 典韋戰關羽(一)第六十七章 不死不休(四)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五章 達成妥協第八五章 居庸關危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二百章 傾巢出動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亂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虞被害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三章 桂平被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莊之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西園軍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勸降第二百十一章 恭迎鄭玄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二章 盛情挽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五章 春回大地第一百十三章 製作火藥(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庸關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二百十四章 又簽訂停戰協定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四章 金城遇趙岐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一章 遺詔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渭水對峙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六章 排山倒海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裡阻擊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九章 遺詔被截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八章 不死不休(五)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章 報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七章 名花有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復宛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莊之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九章 翻雲覆雨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章 水師東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二章 雜而不亂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九章 搬請救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章 緊要關頭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突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攻佔懷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四章 長阪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九章 公孫越刺死杜遠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四十五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四章 鎮南將軍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二章 交州整軍第二百零二章 收復盧龍塞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四章 發現了鹽塘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