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

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

這種爭論,當然也是啓蒙運動的一種。

只不過,俄國的統治方式、貴族勢力,使得沙皇沒辦法對各路言論下死手,都是自己人。而蹲在村社裡除了打仗基本沒見過外面世界的農奴,自然也就沒機會參與這場爭論。

於是,可以預見地,沙皇解決不了問題,又因爲都是親戚和關係戶也不能解決討論問題的人,必然會搞出來養蠱似的爭論。

溫和派,最終會湮滅在養蠱風格的各種極端派之下,最後炸個死無全屍問題不大。

而羅蒙諾索夫的第二封奏疏,就可以看出這種極端化的苗頭。

此時歐洲的絕大多數大學,是不可能不設置神學系的。

包括盧梭寫徵文的第戎學院,建立是經過教皇英諾森十三世的“御”批,才建立的。

而英國這邊,今年也批准建立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前身,而這個大學就是個純粹的神學院;殖民地自己建立的普林斯頓大學,也是標準的基督教曙光長老會長老培訓班。

這種請求批准建立莫斯科大學,同時又要求莫斯科大學根本不設置神學院的奏請,本身就是極端激進的,甚至激進到在歐洲算是驚世駭俗的地步。

在奏請書上,羅蒙諾索夫附上了一首小詩。

【各種神奇的科學,越過高山、大海和江河。科學把手伸向俄羅斯,對偉大的君主說:科學願意竭盡全力,把純粹智慧的新成果,交給俄羅斯的人民】

在這首小詩下面的辦學請求中,羅蒙諾索夫這樣建議:

大學不設置神學系。開辦之初,設置法學系、哲學系、醫學系、數學物理系。

大學面向所有納稅階層招收學生。

大學設置預科班,面向受教育不足的非貴族學生,包括農奴身份,在預科班接受教育後再轉入大學,從而避免貴族弟子壟斷大學名額。

這些大膽的建議,得到了批准,並且很快營造出一種欣欣向榮的、當然也或許是曇花一現的景象。

很難說,是成功還是失敗。

於羅蒙諾索夫,他從未否認過自己是個農民的孩子,沒有貴族身份,並將此視爲俄國擺脫愚昧的象徵。

然而在他的辦學理念下,以及他試圖營造的這種“有教無類”的啓蒙思潮下的第一批受益者。

wωw_ ttκΛ n_ C○

比如農奴出身的著名畫家,費奧多爾·羅科托夫。

他進入彼得堡藝術學院的時候,身份還是農奴。

當他從學院畢業,融入上流圈子後,很快就有一個“他是某位貴族的私生子”的流言在上流社會流傳,尤其是他給女皇畫完肖像之後,更是升格爲了“他大約好像或許是戈利岑公爵的私生子”。

這事兒吧,其實大順這邊,從形式上也差不多。

從明朝開始,編族譜的事兒,就層出不窮。

但形式相似,意義卻大不一樣。

中國的歷史太長了,姓氏分離,以及從漢高祖布衣斬蛇之後,每隔一二百年就來一波階級流動。

百家姓,從趙錢孫李,到第五言福……往上編族譜,哪個姓還沒有個三五個達官顯赫?哪怕是生僻的第五姓,還有東漢帝國大司空第五倫、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五琦。

就大明、大順來說,自己姓啥,往上攀附,找個當過大官、貴族的祖宗,只看你願意出多少錢給那些生員考證。

這玩意兒,當所有人都是“貴族”、“顯赫”的後代的時候,就等於所有人都不是。

所以,即便形式相似,但實質大不相同。

但不管怎麼樣,標準俄語語法,和沒有神學院的莫斯科大學,都是俄國特色的啓蒙運動的開啓標誌。

同樣的,類似的這種各國特色、依託各國傳統和歷史、不同的經濟基礎、不同的情況的啓蒙運動,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在各國迸發着。

在普魯士。

腓特烈二世,此時正發起“征服自然運動”,要以人對自然的征服,不費一槍一彈,得到一個新的省份。

開發運河,抽乾奧得河沼澤的水,遷徙了大量小農前往奧得河沼澤區、殘酷鎮壓了奧得河沼澤排幹墾殖運動裡受損的漁民階層,爲普魯士增加了大約兩萬戶小農階層,並提供了穩定的兵員和稅源。

原本歷史上,這場依靠科學征服自然的奧得河沼澤征服運動,負責“測量數據、成本覈算和利潤計算”的人,是歐拉。而現在,總負責人,是工程師馮·希姆萊。

科學與數學,不再是國王王冠上的點綴,亦離開了純粹的戰爭,而是開始應用在對自然的征服上。

在瑞典。

在大順參與建造了大順科學院的瑞典東印度公司職員錢伯斯,回到瑞典後,應瑞典國王的要求,爲瑞典王后璐維莎·尤里卡,在斯德哥爾摩郊外的德諾丁爾摩,建造了“中國宮”作爲禮物。

當然,錢伯斯懂建築,卻不懂禮法,於是璐維莎·尤里卡的回憶,還是比較奇葩的——我吃驚地看到了一個真正的神話世界……近衛兵穿着中國的服裝,王室侍從則打扮成中國文官的模樣……國王安排了中國的芭蕾舞表演,伴隨着土耳其音樂……

雖然一個正常的中國人無法理解,這芭蕾舞表演、土耳其音樂,是怎麼和中國風搭配起來的。

但不管怎麼樣,在大順和瑞典交流日多的情況下,【中國成爲折射這個時代的快樂、美好氛圍、國家富庶、制度優越之追求的一滴水珠,因爲它遙遠,且在傳說和現實之間,並是一處便於想象的樂土】。

伴隨着璐維莎·尤里卡的中國宮羅成,也伴隨着大順西洋貿易公司和瑞典公司的合作加深。

那場被劉鈺吐槽爲“啓蒙編造理想國運動”的、借中國而諷時政的、在法國已經被盧梭開始炮轟而在瑞典方興未艾的啓蒙編造運動,也在轟轟烈烈的進行。

包括且不限於對唐律疏議的選擇性摘抄、對科舉制的美化性幻想、對中國皇帝整天微服私訪巡察百姓疾苦的胡編等等。

不過這種類似盲人摸象的故事,在歷史上是非常諷刺的。

歷史上,瑞典人胡編亂造的中國故事,可是不少,哪怕瑞典去過中國的人一抓一大把。

同樣的,歷史上滿清幹隆年間,對瑞典國記錄最清晰的、明確描繪國旗顏色、國旗形狀、國土物產、面積大小、去荷蘭多久、去英國大約多久、國旗是藍旗黃十字的中國人,是個瞎子,真正意義上的雙目失明的盲人,謝清高。

但不管怎麼說,此時瑞典所由中國宮引起的啓蒙運動,還是用瑞典特色的方式進行着。

剩下的,諸如葡萄牙、西班牙等天主教傳統深厚的國家,他們國內的啓蒙運動,也在今年出現了轉機。

而這場轉機,也正源於遙遠的東方。

…………

大順,鬆蘇。

爲皇帝南巡而做的盛大準備,早已就緒。

明天就是大閱的日子,天氣很好,一艘在劉鈺看來純他媽浪費錢、沒啥用的99炮的大順最大的戰列艦,停泊在港口,作爲明日皇帝大閱艦隊的旗艦。

這破船,也就能在渤海里用一用,可真要是被人打到渤海灣,那本身就已經敗了。

不過,這種大艦停泊在那,還是足夠駭人的。

軍艦的巨大陰影下,歐洲各國的使節團、駐華公司的負責人,在安靜地聽着劉鈺傳達朝廷的一些決定。

當然朝廷的決定,倒是很簡單。

一共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恢復對澳門的直接管理,驅逐所有的羅馬教廷各個教團的傳教士,並要求逗留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在今天之內,或者編戶齊民,或者離開澳門。

第二件事,就是大順將採取類似管轄和尚、道士的方式,對國內、包括南洋地區的耶穌教教徒進行管轄。大順禮政府將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對基督教進行官方管理,並且嚴格控制度牒的發放,而且內部晉升體系,和羅馬教廷再無任何關係。

這並不是對葡萄牙宣戰,大順只是不想把澳門租給葡萄牙了。

當然如果葡萄牙認爲這是宣戰,大可以在明天大閱之後,選擇開戰,來保衛他們所認爲的“殖民地”。

這種事,自然不必皇帝自己宣佈,但禮政府又可能說不明白其中的關鍵,故而還是劉鈺來負責解決這件事。

大順既然選擇了要獨霸南洋,並且要征服印度,那麼澳門問題就是個最好在戰前解決的問題。

解決問題,不是說攻下澳門,或者怎麼樣。

那簡直不要太簡單。

而是說,怎麼解決大順國內的基督教問題。

禁教當然是有成果的,但伴隨着開放和貿易,以及南洋地區、印度地區的交流,有些東西又是無法阻擋的。

就像是之前的日本,禁教禁的那麼早,馬尼拉那邊的各種教團,三天兩頭偷着上岸。

大順這邊,這個會、那個教團,也在各地進行秘密傳教。

況且,內部倒是好說,可南洋等大順無法做到嚴格管理的地方,以及之前遺留下的諸多教徒,都必須要解決掉。

單純的禁,伴隨着大順貿易額的不斷增加,東西方往來的日益密切,以及暗地裡不斷髮展的傳教,只靠單純的禁是禁不絕的。

與其讓他們悄悄傳播,不如找一個專門的坑,把他們都裝進去,馴化他們,否則是不好處置澳門、以及南洋的基督徒問題的。

這不是驅逐那麼簡單的,驅逐之後,他們肯定往南洋跑。儒家那一套東西,在南洋是傳不動的,搞驅逐的結果就是大順的幾個軍鎮,過些年就全都被染色了。

況且,南洋、印度,以及呂宋,還有一大堆的問題。基本盤核心區自然是要嚴防死守的,可邊緣區,便要換個辦法,一個進攻主義而非防守主義的辦法。

(本章完)

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1055章 小麻煩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807章 閹黨(上)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236章 中介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441章 瘋了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969章 舊怨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17章 許願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685章 試試看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184章 備戰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972章 割袍(下)第208章 記憶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974章 照舊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209章 變臉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625章 手段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81章 監獄船第1029章 不公第782章 身份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441章 分歧(七)第972章 割袍(下)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279章 特色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21章 紙上談兵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451章 “帝”(三)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10章 找茬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497章 急躁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
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1055章 小麻煩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807章 閹黨(上)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236章 中介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441章 瘋了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969章 舊怨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17章 許願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685章 試試看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184章 備戰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972章 割袍(下)第208章 記憶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974章 照舊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209章 變臉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625章 手段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81章 監獄船第1029章 不公第782章 身份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441章 分歧(七)第972章 割袍(下)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279章 特色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21章 紙上談兵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451章 “帝”(三)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10章 找茬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497章 急躁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