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

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

權哲身的這番話,讓孟鬆麓有些不太好意思,顯然孟鬆麓還不是個帝國主義分子。

只是權哲身這麼一說,孟鬆麓也着實不知道該怎麼接話,只好訥訥笑道:“趙兄之言,興國公其實倒不是沒說過解決之法。既要天下大同,便要各擅所長。”

“譬如你國不擅織布,那爲何非要織布呢?可以幹別的嘛。總有一些東西,是貴國擅長而天朝不擅的,亦或者貴國更賤而天朝頗貴的。”

權哲身只是呵呵笑笑,心想那也未必。就算是種稻米,天下誰人不知,蘇常乃魚米之鄉?難道這裡種稻的手段,不比我們高嗎?可你們這邊卻可以主副倒置,也不曾見你們發揮優勢繼續種稻米。

不過他也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把內心的不滿藏在心底,又道:“孟兄,我雖蝸居邊遠小國,卻也聽聞蘇南富庶。這南通原本名聲不顯,如今按你說,已越揚淮,不過十數年改革之功。原本江北也是多災之地、以鹽聞名。不比蘇南那等自來富庶處。”

“如此,還煩請孟兄引我遊歷一二,見見鄉村城鎮、百姓民生,亦可學習一二。”

對這個要求,孟鬆麓倒是也沒想着拒絕,只是解釋道:“我說這南通州超淮越揚,既是這南通州逐漸富庶,也是因着漕鹽二事致淮揚衰敗。若論起來,終究不比江南。”

“不過,趙兄既想看看,倒或許可以得其中一二道理。”

答應下,便藉着一烏篷,沿河漸上。

南通城的老城區,如今已經隱沒在城牆外興起的許多建築之後,一些在老城區周邊佈局的新興市鎮,已然成型。

“自前朝起,人口滋生,城市漸擁。前朝便有人說,如今開闢新城是爲第一要務。如今南通許多作坊,皆不在老城中,而至運河兩側方便水運之處,漸成市鎮。”

“此地名爲唐閘,前朝成化年間在此築閘,因着這裡有人姓唐,遂有此名。這裡有四大作坊,所僱工人,不下數萬。”

“其一便是軋棉廠,蘇北之棉,運抵此處,在這裡脫棉籽。”

“其二三便是以棉籽爲料的榨油廠、以棉油爲料的皁廠。”

“最後,便是梳洗羊毛的作坊。”

“梳洗所用、油皁所用的鹼,這裡倒是不產,皆自松江運來。這幾年蘇北墾荒,墾荒公司亦養殖毛羊,以爲呢絨紗布所用。”

“不過如棉紡紗、毛紡紗等,工廠仍在江南。”

這些新興起來的大型工場,也算是孟鬆麓嘴裡“超越揚淮”的根源。

伴隨着運河修通,顯而易見,這裡還會更加繁華。

數萬人在這裡生聚成爲市鎮,這數萬人的吃喝拉撒,有可以帶動更多的產業。

這裡不是大順的棉紡織業中心,但卻是大順棉花的集散中心。

其實這也真怪不得揚州、淮安,蘇北適合大規模種棉,地理條件在這擺着,上海又是大順的出口貿易中心。

就算揚州、淮安,想要轉型,又怎麼可能爭得過南通?資本會傻乎乎地跑到揚州去建立棉花處理廠嗎?

肯定是選擇蘇北棉花產地最近、距離出口地也近的地方。

劉鈺逼迫的揚州淮安衰敗,其實也就是把一個需要五十年自然衰落的過程,強行在五年之內完成,自然造成了諸多的問題,靠着暴力手段強行壓住。

孟鬆麓介紹的這幾處大廠,應該算是大順此時最大的幾座工場。但其實真正掙錢的產業,都在松江。

比如不管是清洗羊毛還是製造肥皂的鹼,作爲產業鏈的上游,就根本不在南通設廠。

至於爲什麼不在實際上原材料條件更好的海州設廠,則是因爲這種原始的制鹼法的副產物,可以用作漂白。

蘇南的許多工業,可能不怎麼用鹼,但是很需要這種副產物的漂白劑。

很多產業,看似放任資本的自由選擇,實際上還是被暗中操控的,利用上下游產業鏈,連監視或者審查產出數量,防止無序擴張。

孟鬆麓對這幾座大型工場還是比較自豪的,雖然這些工場不是他的,可也並不妨礙他在談論起這些工場的時候驕傲地揚起頭顱,即便甚至這些工場在一些地方和他的理念頗爲不和。

他正想介紹一些這片新興工廠區的幾處特別地方,比如“惡童感化院”、“盲流教習所”、“女工紡織教習所”等,不想權哲身對這裡毫無興趣。

權哲身考慮了一下現實,這四個工廠,自己看了毫無意義。

且不說朝鮮國是否適合種棉花,只說就現在這個情況,怕不是就算種了棉花,搞成這樣,搓出來的棉花多半也會被大順買走,再織成布匹賣回朝鮮換更多的棉花。

學這些東西,那不是自尋死路?

賣點稻米已經夠慘的了,要是棉花日貴,豈不是兩班貴族皆種棉花而不顧百姓死活,到時候豈不是更亂?

這蘇北原本是一片草蕩鹽塗,自是可以這麼搞。朝鮮國如何有這樣的地方?

種大米倒是還好,萬一出現了災荒,還可以不出口,儘可能自己吃飽、救濟百姓。

可要是改種棉花,真要是出了事,怕不是要死個幾十萬、百十萬人?

“孟兄,這些工場,雖新奇,但恐救世之道不在其中。看亦可、不看亦可。”

“以孟兄之言,上國也有穀賤傷農、米賤傷農之爭。想來,這些開工場的,必是喜歡米賤谷賤。”

“上國雖富庶,終究還是耕織爲主。這米賤傷農的事,又是怎麼解決的?”

孟鬆麓壓住還準備繼續介紹這裡的心情,嘆了口氣道:“米賤傷農事,一直不曾解決。只是,興國公改革之後,米賤之害,不如均稅之利。然而均稅之利,利在良民,至於佃戶,多有退佃逃亡者。”

這個問題,權哲身是相當的感興趣。

因爲既然都是儒生,那麼誰纔是王朝的支柱,兩邊的態度是一致的,就是那些良民,也就是自耕農、良丁、社會中堅力量。

權哲身感興趣的,是稅改怎麼能做到真的有利於百姓?

爲啥他們那邊的稅改,越改稅越重、越改良丁越慘?很多政策,看起來挺好的,比如還米制,趕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貸出去稻米,按照12%的利息,已經相當低了,這怎麼看都是善政,可最後搞起來全成了惡政。

將這個疑惑拋出,換來的是孟鬆麓長久的沉默。

孟鬆麓自己也不好回答這裡面到底是怎麼回事,涉及到的可不只是稅制改革這麼簡單,而是波及到諸多問題。這要說起來,恐怕就得從興海運、廢運河、取消勞役、社會分工、大搞基建容納過剩逃亡人口、以專業的基建人口搞工程等等開始,很難說清楚。

再者,如同蘇北的一些水利工程,朝廷實際上也沒出多少錢。純粹是種棉花的那羣人出的,可這些人出的錢,本質又是從哪來的?錢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吧?

再往下說,想着剛纔權哲身感嘆的大順棉布傾銷朝鮮國的事,孟鬆麓覺得自己還是不要說清楚的好。

說的太多,說的太破,甚至如同興國公在松江府和商賈們談話時候那樣過於直白,似也容易叫藩屬驚詫,離心離德。

孟鬆麓心想,這條從阜寧到南通的運河,你們朝鮮國的人,也算是出了二三十里的力。

話不好講清楚,只好道:“自興國公改革以來,畝稅皆以錢論。其實,真論起來,南通周邊許多良民所納稅賦,皆由女子織機裡出。”

“自蘇北種棉開始,科學院又推廣了鐵輪織機。一些豪商,便買織機,佈於鄉間。又提供紗線。等到織成,再收回布匹,給予勞薪。”

“一般良民,每年所納稅賦,女子織布足以繳納。至於糧賤,對這些良民自耕者而言,影響確實不大。他們也不需要急着賣糧,大部分都是自己吃了,原本吃些瓜菜,現在多吃幾頓米,也就是了。”

“織布給錢,錢正納稅。省了商人趁着新糧下來米賤時候壓價,良民怨聲倒是不大。”

“影響大的,主要還是佃耕之人。”

權哲身奇道:“如孟兄所言,既是女子織布,以副爲主、以主爲副,那佃耕女子,難道就不會織布?”

孟鬆麓苦笑道:“時代變了。南通地主,見棉日貴,收地不佃,而是種棉。”

“這佃戶欲租,奈何地主不租。全靠織布,若無土地自耕,生活艱難。是以他們只能背井離鄉,前去做工,出賣勞力。”

“此事又涉及棉種問題。如今賣的貴的,是蘇北改良的扶桑洲長絨棉。原本木棉土棉,並不甚值錢,且難成長紗,不好做大布。是以租佃以收租,這幾年日漸少了。驅趕佃戶,反爲常態。”

“只不過,因着驅趕之後,總還有條活路。即便不能做工,還可以被人買走,遷往關東、南洋各地。是以倒是不曾出什麼大亂。”

“如今南通周邊,留下鄉村的,或爲地主長工;或爲自耕女織良民。租佃爲生者,所剩無幾……”

“最窮的都被趕走了,鄉村自然富庶了。”

“反正如今取消了人頭稅,人多人少,與稅無關。各地官吏,也樂於將窮苦佃農驅趕出去,並不喜歡他們留在本地。”

(本章完)

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971章 割袍(上)第16章 震動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398章 主心骨第1000章 扶植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80章 抓與放第72章 參謀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702章 備戰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052章 定性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165章 備戰(四)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559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251章 壓力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51章 小小批評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60章 思維差異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32章 佈置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971章 割袍(上)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264章 金刀計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023章 割裂(一)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932章 覺醒(四)第96章 未雨綢繆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597章 下西洋
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971章 割袍(上)第16章 震動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398章 主心骨第1000章 扶植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80章 抓與放第72章 參謀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702章 備戰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052章 定性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165章 備戰(四)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559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251章 壓力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51章 小小批評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60章 思維差異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32章 佈置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971章 割袍(上)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264章 金刀計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023章 割裂(一)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932章 覺醒(四)第96章 未雨綢繆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597章 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