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

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

瓜州,皇帝行營。

這裡向東便是嘉峪關,西北就是入西域的必經之路星星峽。

涼州陷來四十年,河隴侵將七千裡。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

自唐之後,這裡已經千年沒有漢人皇帝來過了。

前朝在這裡的關西七衛也不過是羈縻之地,丟了也沒什麼影響,打下去還浪費錢,沒有也並不影響天朝的合法性。

乃至大順建立之後,自比李唐,然而對於收復甘肅這樣的事,朝中依舊還有許多反對之聲。

大儒王夫之曾言:是故山禽趾疏,澤禽趾冪,乘禽力橫,耕禽力樅,水耕宜南,霜耕宜北,是非忍於其泮散而使析其大宗也,亦勢之不能相救而絕其禍也……華夏之於夷狄,骸竅均也,聚析均也,而不能絕乎夷狄。所以然者何也人不自畛以絕物,則天維裂矣。華夏不自畛以絕夷,則地維裂矣。

大意是說:山間的鳥都有爪子,而水上的鳥,都有腳蹼。這就是天道爲了防止他們自相殘殺的緣故。華夏正統適合在中原地區,就像是有爪子的鳥,沒有腳蹼,就不應該去有水的地方。

他的本意只是申明一下華夷之辯,但這番話卻被人曲解。

雖然大順整日自比李唐,引得一些年輕人慷慨激昂。

但是對於一些長大了、不再慷慨激昂的人而言,難免就有些覺得勞民傷財了。

他們曲解了王夫之的話,認爲王夫之的意思是說:天朝正統只適合在漢地諸省,其餘的地方都是夷狄該居住的地方。華夏應該和夷狄隔絕,而不是和他們接觸,所以應該修長城隔絕夷狄。

在一些人看來,西域、蒙古,根本不適合華夏,爲什麼不建個長城把他們隔絕開呢?爲什麼要花錢去攻打這些無用的地方呢?

花錢不說,打下來也基本收不到稅,收的稅還要江南華北出。

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的想法是對的。

儒家不適合那些邊疆區,也基本不可能教化。山林的鳥都要爪子,水邊的鳥都有腳蹼,儒家適合農耕區,卻不適合遊牧區。

既然那裡不能講儒家,又怎麼能算是天下的一部分呢?是故丟了也就丟了,天下的合法性只要中原就夠了,那些地方並不能代表天下的合法性,大順也實在沒必要在那些方向用兵。

只是大順起家於西北,對西北這裡的事,就難免格外關心。加之太宗皇帝的遺訓,大順收復了河套,移民甘肅,終於把勢力伸出了星星峽,在哈密駐軍屯田。

這些年圍繞着青海、雪山等地,頻頻發生戰爭。

即便這裡已經不再是前朝關西七衛的羈縻,已經擁有了州縣府治,可這裡依舊不算安全。

皇帝行營於此,隨行的兵將很擔心。

擔心準部繞青海,圍攻瓜州,萬一打出來一個土木堡,那就萬事休矣。

雖然兵將們很自信能打的贏準部,可戰場上的事,誰也難說,戰場沒有什麼萬無一失。

大軍屯於此地,這裡堆積着西征的大部分軍糧。沿着星星峽向西,便是大順經略西域的前哨,哈密城。

這些天源源不斷的兵將朝着哈密進發,沿途驛站也在不斷輸送軍糧,都說準部的大軍就在前面,大軍要集結兵力,緩慢推進。

前面築城,後面戰兵跟隨,做足了充足的準備才行,萬萬不能輕敵冒進,以至被準部大軍鑽了空子,切斷從輪臺到哈密的補給線。

至少,在昨天之前,西路大軍上下都懸着這樣的擔心。

可是隨着今日報捷的消息從北線傳來,這種擔心化爲了泡影,不斷有騎兵沿着道路疾馳,把消息傳到前方,催促進兵。

準部的主力在阿爾泰山以北被殲滅,哈密以西是空的,之前不過是準部的疑兵之計!

如今根本用不到集結兩萬輔兵、三萬戰兵,消耗巨大的後勤向前推進了。

皇帝的命令是集結一萬戰兵,八千輔兵,在輪臺築城。

前出的軍隊從五萬減到不到兩萬,對於後勤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於行軍速度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行營中,皇帝爽朗的笑聲不斷在大帳中迴盪,隨大軍出征的大將大臣們也是歌功頌德之聲不斷。

事實上,一天之前,皇帝的內心還是動搖的。

之前劉鈺分析的準部最可能的戰略意圖,皇帝深以爲然。他也覺得,若是準部用兵,只有此一個辦法,才能死中求活。

然而一直有消息,準部的大軍就在哈密以西。

疑兵之計,使得皇帝很難做出判斷。

如果逼着北線趁着準部大軍在西的機會,迅速翻山,萬一這是疑兵之計怎麼辦?萬一大軍真的在北線怎麼辦?

他對劉鈺的話,只信了一半。

穩妥起見,他也沒把話說滿,只說讓劉鈺在前線可以便宜行事。

贏了,那是他指導戰略有方,早就預料到了準部的策略,力排衆議組建了青州軍;輸了,那也只能“揮淚斬馬謖”了。

對於不到兩萬青州兵加輕騎,可以和準部三萬野戰獲勝這件事,皇帝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可萬一獲勝的誘惑,又實在太大。

前線的消息一直不明,皇帝陷入了猶疑,可最終還是頂住了各種壓力,讓北線繼續便宜行事,而不是一定要迅速翻山。

雖然催促了兩聲,但也沒把話說死,只是說若北線無有大軍,可迅速翻山築城。

幾天前,北線傳來了消息,劉鈺遭遇了準部的主力。

皇帝也是徹夜難眠,一方面盼着劉鈺真的能夠在北線一舉擊潰準部的主力,既可省錢,又能彰顯皇帝的決策正確;另一方面,也實在擔心青州軍是否真的有這樣的實力,打仗是隻能以成敗論英雄的,平時隊列走的再整齊,若是打不贏,那便無用。

劉鈺一直在說,隊列能走的整齊,意味着有紀律,有紀律又吃飽飯發軍餉,實在沒有不贏的道理。按說這道理是對的,可戰場上的事,誰又能說準呢?

直到今天清晨,加急的快馬飛奔而來,傳來了北線大勝的消息,行營上下都沸騰了。

準部主力被殲,小策凌敦多布戰死,大策凌敦多布被俘,這樣的消息很快在全軍上下傳開。

那些一直擔心恐懼出現“土木堡”的大臣們也放下了心,而那些一心渴望憑着這一戰封爵立功的悶悶不樂。

仗打到這個份上,誰都會打了。

哈密出兵輪臺,根本不需要擔心準部主力,那就完全可以削減出征的人數。削減出征的人數,就能省下極大的開銷,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行軍。

在輪臺站穩腳跟,劉鈺翻越阿爾泰山,南北對進,準部就算還能集結起來一些殘兵,卻也離敗亡近在咫尺了。

大臣們的頌歌中,李淦還沒有迷失自我,揚了揚手中劉鈺加急送來的奏摺道:“諸卿,如今平準一戰,已無大戰。只是西域安穩,這纔剛剛開始。”

“劉鈺奏摺上說,他要帶着青州軍翻山,經阿拉山口直插伊犁。趁着準部混亂,讓其無法集結,直搗黃龍。”

“但之後的事,就不是大軍所能解決的了。他說,要趕緊安排一些懂測繪的,沿途跟隨大軍,繪製詳細的西域地圖;要在伊犁河谷地選擇地方築城,儘快移民。至於大軍,總不能一直在這邊耗着,一日數萬兩的花銷,戶政府也實在承擔不住。”

“諸卿且先看看關於大策凌敦多布的事。”

說罷,將奏摺傳於跟隨的大臣勳貴,詢問一下他們的意見。

是徹底剷除準部?

還是允許準部臣服?

前者,需要扶植葉爾羌、哈薩克。

後者,則需要一支能壓得住西域的大軍,以及更多的移民屯墾。

李淦比較傾向於後者,劉鈺打贏了準部大軍,難能可貴的是更想到了日後西域的安穩,這是個可以出將入相的人才。

大順是復了唐時出將入相的傳統的,雖然沒有真相,但天佑殿說起來這名字還是聽着如相的。

衆大臣看着奏摺小聲討論的時候,李淦卻在心裡算着一筆賬。

青州軍打贏了,贏的如此簡單。

劉鈺兌現了他當初的承諾,練出了一支有制之軍。奏摺上也說了,一旦抵達了伊犁,便請交出青州軍的軍權,因爲剩下的事,副將張瑾完全可以勝任了。

青州軍贏了,贏的如此簡單,如同一個砝碼,讓劉鈺以前說的種種,都變得沉重起來,更有分量。

大順……應該軍改。

京營保持七八萬的數量,各地營兵集中訓練,只需要一支大約二十萬的軍隊,就能夠完全不用擔心邊疆和內地的事。

青州軍真的很省錢,少了甲、換了火槍,而且可以以一敵三。

這既是可喜的,也是可怕的,因爲劉鈺學的都是西洋人的東西,這就更讓懸在李淦頭頂的那團陰影沉重且黑暗。

以往天朝,打到這一步,放眼四周,便可馬放南山了。西域既定,還有什麼值得征伐的呢?只要朝貢臣服就好了。

可現在,北面有個龐大的羅剎,按劉鈺說的,也是青州軍的戰力水準。

南洋上,荷蘭、英國、法國、西班牙……還有在澳門的葡萄牙,一旦將來有一天真如劉鈺所言從東海威脅,那該怎麼辦?

李九思當日說,京營打不過青州軍。現在看來,何止是打不過,只怕青州軍完全可以以一敵二甚至更多。

那西洋人呢?

以前,皇帝將信將疑,朝中無人相信,都在等着看劉鈺的笑話。

現在,劉鈺不是在證明自己可以立功,而是在證明西洋人的威脅很可怕,大順再不變革,就要落後了。

八十年前,大順的軍制還能與西洋人持平,短短八十年便有如此差距,日後呢?

要軍改,是要下個大決心的。

阿爾泰山北麓這一戰,終於讓皇帝下了決心。當初金水橋問對的建言,如今似乎都實現了。

統一訓練,參謀定計劃,選拔考覈軍官廢棄舞刀弄槍而考實學算數物理,勳貴掌軍……這是一整套體系。

而這套體系最關鍵的籌碼,戰鬥力,已然被證明了。

軍改,也和西域的事息息相關。

如果選擇了後者,叫準部臣服,效漠南蒙古事,那麼就需要修築一些棱堡,駐紮一支軍隊。

這支軍隊的人數不能太多,分散各處,但集結起來後以萬人爲宜。

這支軍隊要能做到兩千人左右就能解決一個部帳的紛爭,且不會被看似人數衆多的遊牧民擊潰。一旦出現問題,就要立刻壓制解決,否則等大軍集結,黃花菜都涼了。

要以步兵爲主,輔以騎兵,因爲精銳的騎兵太貴而便宜的騎兵又拉到和和遊牧民一樣的水平。漢人帝國的強勢之處在於火器,捨棄火器不用,那是不智的。

以往,這樣的要求太高了。

而現在,青州軍這樣的可以快速訓練、以步兵爲主力、兩千人就能解決部帳紛爭、不用擔心行軍被襲的軍隊,就是最合適的。

簡直就是漢武時候的大黃弩對匈奴騎的翻版。

看着大臣們還在嗡嗡地討論着準部如何處置的事,李淦卻想,軍改,一定要改。

學校,要建,哪怕試行,也不能讓所有的軍官都出自良家子;武德宮,要改,一些考覈要適當廢棄;良家子和勳貴、文臣的平衡,要再考慮。

科舉……科舉萬萬不可輕動,只能先改武德宮,慢慢增加非良家子的數量,把武德宮慢慢改成並行的科舉。

科舉考經書,武德宮考實學算數幾何物理,保證足夠的人才儲備。

(本章完)

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64章 笑與悲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63章 軍歌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931章 覺醒(三)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861章 哄一鬨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130章 暴論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939章 自覺(一)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932章 覺醒(四)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430章 權謀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355章 對罵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63章 軍歌第933章 覺醒(五)第946章 旗手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247章 海參崴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65章 報捷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1228章 開戰(七)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53章 選擇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67章 論跡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138章 良家子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99章 報捷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32章 佈置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33章 邊軍第703章 海戰(一)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045章 平衡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
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64章 笑與悲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63章 軍歌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931章 覺醒(三)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861章 哄一鬨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130章 暴論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939章 自覺(一)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932章 覺醒(四)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430章 權謀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355章 對罵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63章 軍歌第933章 覺醒(五)第946章 旗手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247章 海參崴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65章 報捷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1228章 開戰(七)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53章 選擇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67章 論跡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138章 良家子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99章 報捷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32章 佈置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33章 邊軍第703章 海戰(一)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045章 平衡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