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有福了

第452章 有福了

帶着人拉門進去後,劉鈺算是第一次見到了倭王昭仁。

稍微打量了一下,就是個剛二十歲的毛頭小夥子。

因爲算是一場私宴,故而只在室中舉行,而非在堂內。

若在堂內,宴會座次就會相當正式,這就不免扯到一些尊卑、禮法、貴賤的問題。

堂者,南北長而東西窄。

比如若在堂內,北邊的位置,按照劉鈺和趙百泉的身份,是一定要空出來的。昭仁如果在堂內設宴,自己南面,兩個人就可以直接拂袖而走了,坐下將來就是大麻煩。

但如果北面的位置空出來,就等同於昭仁已經承認北邊的位置他沒資格坐。

現在還未談完,免得扯皮,索性選了室內小宴。

室者,東西長而南北窄。

只分賓主,昭仁便坐在北邊,讓劉鈺坐了西邊,聖堂大學頭林信充、關白一條兼香在南邊,隨劉鈺而來的趙百泉,以及鬆平輝貞在東邊。

通譯隨侍左右,沒資格吃飯喝酒。

桌上也沒什麼好吃的,看着就沒什麼食慾,昭仁便借題發揮道:“素聞劉君鐘鳴鼎食之家,酒食甘美。日本小國也,窮且困頓,實在寡淡。百姓窮苦,多金銀之說,多半傳聞而已。”

“葵丑年間,恰逢劉君遊江戶,與將軍吉宗暢談貨幣之事。之後改革,新金換舊金,以解劉君所謂‘通貨緊縮’之困。然民間依舊無錢。”

“不得已,將軍吉宗乃下令,禁民間用瘞埋錢,又禁民間用銀簪櫛。時有人言,生前苦,死後卻連個棺材裡的草鞋錢也沒了。”

他沒有用日本的年號,而是用了干支紀年,爲的也是避免席間產生一些爭論。

很熟練地哭了哭窮。

劉鈺卻裝傻充愣,像是聽不懂昭仁故意在迴避年號問題一般,笑道:“啊,葵丑年。按你們的說法,那是享保十八年。”

“我才疏學淺,卻不知這享保二字,出自何典?”

昭仁臉色微微一變,一條兼香見劉鈺這麼問,只好接話道:“出自《周書》。曰:公其享茲大命,保有萬國。取其享、其保。”

劉鈺笑道:“這倒有些意思。”

說罷,又問趙百泉道:“趙兄多讀史書,這話可聽過?”

這件事兩個人之前也沒商量過,但趙百泉好說也是科舉考出來的人物,經史子集自是張口就來。

聽一條兼香說完出處,他本覺得在朝鮮卻說日本的年號,着實不該。

但想到這句話的出處,再聯想到日本的政治格局,心想鷹娑伯這到底是借題發揮?還是真的不懂再問?

這話,談起來可就有意思了。

見劉鈺還在那一副滿臉求知的神情,便道:“這話,是西魏恭帝拓跋廓,禪位於後周孝閔帝宇文覺時的話。其時,宇文覺已得封周公,拓跋廓乃使大宗伯持奉冊書,以禪讓。”

“這句話,是禪位之辭。”

故意將禪讓二字說的極重,劉鈺一拍腦袋道:“我好像聽說,享保元年,正是吉宗就任將軍一職的年份。這年號,誰人取的?看來當日議年號的人,想法很是有趣啊。”

一番話,昭仁、一條兼香、鬆平輝貞的臉色全都變得極爲難看。

當年改元,從正德改爲享保,是因爲幕府將軍八歲的小毛孩子德川家繼死了,德川本家絕嗣了。

本家絕嗣,只能從旁支的御三家裡找。當初改元的時候,可能其實是有這麼點“拓跋廓禪位宇文覺”的意思的,但這絕對是幕府德川家的事,可是和天皇禪讓完全無關的。

這件事在日本國內沒什麼影響,可這話是大順這邊的人問出來,難免就有些挑唆公武關係的意味。

用此爲年號,到底是影射是德川家繼是拓跋廓,禪位於宇文覺?

還是說,中御門天皇爲拓跋廓,當禪位於“周公”德川幕府?

昭仁之前並未想過這些,此時面色難看,手裡的酒微傾,心頭大爲不滿,心道莫非大順是要挑唆日本國內亂?

鬆平輝貞還在這裡,若是傳到德川吉宗耳中,難免起一些疑心。

正要說點什麼,就看南側的林信充道:“劉君是想多了。年號一事,實則是因將軍家繼薨,故而改元。”

“此亦有先例。昔者,遼臣韓德讓薨,遼聖宗念其大功,於次年改元;遼南之宋,史彌遠誅韓侂冑,改元嘉定;史彌遠薨,理宗改元端平。”

“此實非前所未有之事。”

“若觀史書,功臣薨而改元,並不罕見。”

昭仁心下一鬆,暗道便是你借題發揮,這邊也能見招拆招,遂道:“然也。追惜故事,後主劉禪亦有‘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之語。”

“日本國自有國情在此,公武之別,實不與大國同。莫說日本,便是朝鮮,兩班制度,亦不與大國科舉相同。”

“改元享保,並無深意。”

昭仁不想在這種時候引發日本內部的矛盾,加之此時日本內部朱子學剛剛紮根,還沒有延伸出尊王還政的大義。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個神龕,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任憑大順挑唆,萬萬不能在這個關頭製造內部的裂痕。

最關鍵的,便是他根本也沒什麼權力。

沒有權力,想要奪權,最終結果就是隻能當傀儡。

都是當傀儡,給大順當、給西南諸藩當、亦或是給德川氏當,又有什麼區別呢?

實際上,劉鈺也根本不想挑唆幕府和倭王之間的關係,只是想噁心噁心對方,順便把昭仁哭窮的話題轉移一下。

聽完昭仁和林信充的解釋後,劉鈺笑道:“原來如此。我讀書少,這就難免胡亂猜測,只當是宮闈秘聞,當個樂趣暢談罷了。”

說罷,又正色道:“但年號一事,非同小可。我聽聞當年荷蘭人在平戶,因着使用西洋耶穌紀年,乃至被關閉了商館,遷至長崎。”

“日後若日本朝貢稱臣,這年號一事,也需改易。”

只是一句話,把話題直接引到了朝貢與否上,但也只用了“若”做假設。

昭仁也沒有力爭這些東西,猛然間想到了一件事,心道正可一用。

“天朝的藩屬,都要改元而用天朝年號嗎?日本素不屬藩,此事倒是不知。”

劉鈺看了眼趙百泉,趙百泉以爲劉鈺是要逼着日本談條件,遂斬釘截鐵道:“然也。”

昭仁心道這可是你自己把話說滿的,於是故作驚奇道:“可我小時候,記得安南國送來一頭大象,當時還封了那頭大象四品大夫。安南國的國書上,寫的卻是‘永慶’年號,而非泰興。莫非安南非天朝之藩屬?”

他是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卻避開直接說日本是否朝貢的話題,卻趁着趙百泉把話說得太滿,將問題引向了安南。

示意如果算起來,越南用自己的年號,那到底算藩屬還是不是藩屬?

如果越南可以用自己的年號,將來日本爲什麼就不能用自己的年號?

如果日本用了大順的年號,是不是大順也要去征伐越南?話說的這麼滿,到時候死咬越南,真要朝貢了,去告狀,反正不怕越南打到日本來。

屆時禍水南引,天朝既是因爲琉球這點屁事就來打日本,怎麼就厚此薄彼,不去打越南?

可越南瘴氣密佈,前明在越南最終回撤,若也開戰,必能牽制大順的國力。

牽制了大順的國力、軍力、精力,日本則可悄悄發展。

趙百泉一時語塞,自知失言,卻聽劉鈺道:“若果有此事,自會追問。但也或有隱情。”

“譬若琉球,歲歲朝貢,百餘年間,竟不知薩摩藩控制其國政。越南遠在天南,亦或許也有難言之隱,亦未可知。”

“若非天子聰慧,焉知琉球之事?聖天子明察秋毫,固然不會放任僭越,但也不會冤枉藩屬。”

把話題又兜回了琉球國的事,宴席間的氣氛頓時變得極爲詭異起來。

既不是劍拔弩張的對峙,也不是相視一笑的放開,而是一下子把話題聊死了,沒人能繼續往下接話了。

趙百泉沒法接,他還在琢磨着到底是怎麼弄的,弄到現在怎麼大順連一個正兒八經的藩屬都沒有了?

朝鮮認大君、琉球騙傻子、越南有年號、西域降格成了內屬而非外藩,現在可真成了一個沒有真正藩屬的天朝了。

昭仁等,則在琢磨着怎麼帶動劉鈺的節奏。

本想着今天宴會上的節奏,是故意示弱,既求劉鈺少要點錢,只求大順覺得日本徹底沒了心氣,日後不要盯得太緊。

哪曾想從一開始提到日本窮苦、缺錢缺的都下令不準往棺材裡放壓鞋底的錢。劉鈺卻直接叉開了話題,差到了公武矛盾上、差到了年號是不是暗喻禪位的話題上。

好容易抓着了越南年號的破綻,劉鈺卻提到了琉球。

昭仁心裡清楚,今日要是爭論起來,怕是要惹惱了劉鈺。沉默片刻,只好道:“利令智昏,利令智昏。薩摩藩事,此四字最是合適。”

“日本小國也,國貧而民窮。鹿兒島,更是時有火山、海嘯,民難求食。衣食無所繫,只好求生於海上。”

“貴國大國也,地大物博,無所不有。彼時,豐臣秀吉與大明交戰,貿易斷絕,日本國豔羨貴國物產,無處可得,不得不借途於琉球,得貴國之絲絹。”

劉鈺大笑道:“說得好啊!這不,我也考慮到了,想着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日本國貧瘠,遂才決定讓日本國開關貿易。”

“互通有無,也是爲日本的百姓着想啊。日本百姓若想穿絲絹綢布,無處可產,開關之後,天朝可供;日本百姓若想吃糖,日本國無可種甘蔗處,正好開關,買賣蔗糖……”

“大順的商人來了,日本百姓就有福氣了!孤懸海外立國,所求者不就是百姓安康嗎?來來來,舉杯共慶,爲日本百姓的福氣,乾一杯。”

(本章完)

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794章 憧憬(下)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1324章 冒犯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1450章 “帝”(二)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497章 急躁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312章 偶然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478章 看破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349章 死國矣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1041章 國運(上)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30章 立信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193章 皇帝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59章 四兄弟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1451章 “帝”(三)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351章 舊相識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264章 金刀計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713章 活路第142章 曙光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322章 五月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939章 自覺(一)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572章 藍狗子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735章 咱們(下)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
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794章 憧憬(下)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1324章 冒犯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1450章 “帝”(二)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497章 急躁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312章 偶然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478章 看破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349章 死國矣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1041章 國運(上)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30章 立信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193章 皇帝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59章 四兄弟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1451章 “帝”(三)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351章 舊相識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264章 金刀計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713章 活路第142章 曙光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322章 五月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939章 自覺(一)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572章 藍狗子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735章 咱們(下)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