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備戰(七)

第1168章 備戰(七)

站在移民佔地這個民族的長久視角下,大順其實走到這一步,只要把握住兩個問題。

第一個,解決富人不肯去、窮人沒錢去的問題。

第二個,保證海外投資的回報率,在強制使用華人、提高用工成本的前提下,利潤率仍舊高於買地收租。

這裡就不得不注意,大順在南洋、印度方向的擴張;與大順在北太平洋、北美西海岸、大洋洲反向的擴張的一個根本不同。

以北美爲例。

檀香山的人口,劉鈺可以負責任地說,就孟鬆麓搞得那一套東西,一旦檀香木貿易興起,原本脆弱的農業就會崩潰,人口照着一半少吧。

大順的資本想要在北美挖金子,最近的、最富裕的勞動力從哪來?

能也只能是從大順本土,抓自己人去,作爲勞動力。

包括大洋洲,也是這麼個邏輯——如果北美西海岸,旁邊就是非洲奴隸產區,大順的資本要是肯他媽多花一個錢移一個河南山東的百姓去做勞力,那就見鬼了。

這是和欲當買辦而不能的變種,欲用奴隸而不得,到時候不得不跨越廣袤的太平洋,從山東河南河北招人過去。

所以,那邊是根本不用多花心思的,純靠看不見的手,就沒有任何問題。

而南洋、印度方向,如果要純靠看不見的手,荷蘭的明天,就是大順的今天——爲誰辛苦爲誰忙,最後爲他人作嫁衣裳,錢賺了一堆,民族核心基本盤,那是一點沒擴大。

因爲,印度的勞動力價格,和大順差毬不多。

而且從距離、死亡率、熱帶氣候適應、文化傳統、種姓苦役傳統等問題來看,比大順這邊的移民要廉價。

所以,劉鈺這邊出臺了非常嚴格的用工比例法,一些尤其是可以獲得高額利潤的地方,如寶石礦等,強制要求足夠數量的華人比例。

錢,有得賺,而且肯定比買地收租要高。

但錢,也不能無限賺,不可能讓他們爲了節省成本,去招募一堆便宜的泰米爾人。

或許會有人覺得,壓迫其餘的民族,爲本民族獲得高額利潤,會有一種別樣的自豪感。

但,每在那裡壓迫一個泰米爾人,就意味着大順會餓死一個災民同胞,並且在長久的人地矛盾中死去更多的人。

對大順很多的經濟意義上的農奴、失地者、災民而言,這真的是一個欲求被剝削而不得的時代。

甚至,是欲當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歷史上,北美奴隸時代,曾有個很著名的逃奴,喬丹·安德森。

他給讓他回去繼續當奴隸的前主人,寫過一封著名的回信。

去掉裡面洋溢的反抗精神和追索自己所應得的那些報酬的內容外,還有一些讓很多年後、哪怕二戰都打完的世界的一些地區的人,都會破防的話。

他逃亡之後,每個月的月薪,是25美元;他兒子,每週2美元,一個月是8美元。兩個人加在一起,是33美元。

那時候是美元對標黃金,一美元是1.5克黃金,庫平兩是37克,也就是這父子倆逃奴,一個月可以賺一兩六錢黃金。

就算不考慮通貨膨脹,不考慮黃金脫鉤,只是算紙幣美元,在這封信的160年後的2020年,國際貧困線一個月也就30多美元。

天賜之地、海量耕地、海量資源,那真不是說說的。

按照馬上要打響的北美獨立戰爭,如果只把白人算人,在建國的那一刻,人均收入按照通貨膨脹標準,在萊剋星頓槍響的那一刻已經達到了後世高收入國家的準線。而那時候和工業革命有什麼關係呢?

包括太平洋鐵路的華工,很多人說他們奴性、不知反抗云云。可他們每個月的標準工資,是36美元,一年將近一斤黃金。可相較於他們所忍受過的苦難,那算什麼呢?

隨便一箇舊金山,隨便挖挖,不用織來不用紡,幾年就能挖1200萬兩黃金。

一箇舊銀山,隨便挖挖,不用種來不用割,幾年就能挖三五億兩白銀。

奴隸能吃西瓜炸雞吃到吐;惟新元年之前出臺法令,給奴隸吃龍蝦每月不得超過兩次;工業革命後倫敦工人最大的夢想就是攢夠船票去那邊當農民……

人均5畝地加化肥良種,和人均100畝地沒化肥,在個人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幾乎是平的。這是個降生那一刻就直接省了一個150年化肥工業差距的怪物,太難追了。

面對這種現實的無奈,劉鈺寧可讓自己的同胞,去取代黑奴、爪哇奴工、泰米爾奴隸的勞動力位置。

這種地理位置、資源土地的因素,可以靠發展生產力和科技來抹平。

但現在,此時。想要抹平這種地理位置和資源的因素,至少還差一個第二次工業革命,普及的化肥工業。

大順此時不管是農業畝產、棉紡織業效率、棉布質量、奢侈品品質,都是世界第一。這不是純粹靠人多堆出來的,現在曼徹斯特最優秀的棉布織工,也能被松江府的織工把屎打出來,無論是質量還是效率。

可,現實依舊艱難。

除了東北地區的遼河農業區,以及鬆蘇的運河沿岸家庭紡織區,大順別的地方和歐洲的差距十分巨大,也就這倆地方此時能看平英法的生活水平。畢竟有物價革命,白銀收入達到那邊三分之一,就算看平。

劉鈺既然做不到在這個時代搓出來大型化肥工業,那他就寧可選擇極端殘酷的政策。

逼的上百萬人家破人亡、不惜毀滅千年風華的揚州、不惜毀掉幾十萬依賴南嶺商路生存的腳伕家庭,逼着他們去海外,去取代泰米爾奴隸、取代黑奴、取代爪哇奴工的位置。

將來的命運,在他們自己手裡,但那是將來的事了。

他不相信溫情脈脈。

所以他在出臺了寶石礦、金礦等高利潤產業的工人待遇後,又把當初在邦加礦區的一些暴動骨幹分子,塞進了礦區。

歷史已經證明,這些暴動的骨幹分子,纔是最有效的法令。

正如太平洋鐵路修通後不久,那些骨幹們頂着公司槍手一波又一波的鎮壓,把平均月薪從36,漲到了50。而那個年月,一把後來巴頓同款的象牙握把柯爾特1873,也就50來塊錢。

他們賺的錢多了,才能消費。

他們消費了,才能讓種植業有利可圖。

種植業有利可圖,才能讓資本花錢移民過去開墾。

像是漠河、錫蘭、黑河、北美、大洋洲等邊遠地區,只有高利潤的產業,才能讓種植業有利可圖,才能扭轉那種扭曲的“富人不肯去、窮人去不成”的窘境。

也就是,金銀寶石。

同時,又因爲這裡周邊勞動力充足,使得大順必須採取官督商辦的“低效”、“低利潤”手段,迫使投資者不得不選擇從大順本土拉人過去。

給新興階層拴上繩子、用鞭子抽打他們,順便還不忘掛一個棍子上的胡蘿蔔。

至於這根棍子上的胡蘿蔔,則涉及到大順此時正在悄然發生的一場“奢侈品審美革命”。

君子如玉的文化底蘊,道法自然的神韻基礎,使得寶石之類的東西,在大順並沒有很好的市場。

當然,這邊也不是不喜歡寶石。

但最高等級的審美,是天人合一。

是以對於一些寶石,哪怕是鳳冠上的寶石,也會盡可能保持寶石的原樣鑲嵌,非對稱的自然契合,形成一種蘊含文化的高端審美。

劉鈺則是通過和歐洲的關係、和法國的關係,高薪聘用了不少的寶石工匠、寶石切割匠,來增加錫蘭寶石的附加價值,提升利潤。

這對投資者而言,自然是美味的胡蘿蔔,也是他們能夠被劉鈺逼着、被暴動骨幹逼着開出比較不錯的工資待遇的時候,能夠接受且繼續投資的原因之一。

劉鈺是相信資本逐利性的,他只是不相信大順新興階層的腦子,故而還要教會他們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而不是挖出來後直接把原石賣到歐洲去。

人和其餘動物差不多,天生會喜歡閃閃發亮的東西。包括大順的本土文化,也是如此,否則就不會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說法。

只是文化傳統塑造了審美,而閃爍的、帶有多個切面的這種寶石的美,在大順是低端審美。

所以,一場新興階層主導的審美革命,悄悄進行。

因爲禮制的問題,新興階層反而更容易接受閃閃發亮的寶石,並且很快帶動起來一股風潮。

皇帝爲了獲得寶石的特許收益,也推波助瀾,后妃和貴族誥命的茶話會中,也會悄悄閃耀寶石的光澤。

蒸汽機帶動的粗磨機,也提升了切寶石的效率;初步工業化對高硬度磨砂的需求、玻璃產業發展下對玻璃刀的需求,也在工業角度提升了寶石的價值。

對歐洲的出口,大順本身又有着“奢侈品”的高端優勢。

瓷器、絲綢、扇子、漆器,這些本身就已經在歐洲引發了中國熱。

奢侈品中再多一項寶石,並沒有絲毫突兀,並且憑藉着蒸汽機帶動的粗磨機,量產的低端寶石涌向了歐洲。

在大順,切割的寶石依舊還是類似於“屋新樹矮畫不古”的暴發戶審美,但多少還是能賣出去了,而且價格還不算低。

也算是爲大順將來奪取印度之後,壟斷世界寶石市場打下了基礎,一個新的切割寶石爲一技之長的手工業羣體,已經在市場的需求下,建立起來。

至少在南非的鑽石礦被發現之前,奪取印度,就意味着拿到了世界寶石市場的壟斷權,以及行業標準和奢侈品審美的定義權。

順帶着,也爲大順的光學磨鏡人才打下了深厚的人才儲備。

而表現在錫蘭的寶石城,就是讓權哲身驚詫不已的工人待遇——每個華工,都會主動排擠廉價的泰米爾人,且主動舉報,甚至在那些邦加暴動骨幹的帶領下以叫歇抗衡,維持他們心理預期所能接受的待遇。

甚至,這裡的僱工,有不愛吃大米就不吃,轉而去吃麪粉的選擇權。已經基本高過大順至少70%的人口了。

(本章完)

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21章 混亂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971章 割袍(上)第15章 居高臨下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430章 權謀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681章 隱喻(下)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700章 反圍城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938章 笑話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18章 歸化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452章 有福了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339章 取義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028章 割裂(六)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922章 歸來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30章 暴論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203章 奇襲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30章 暴論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12章 絕纓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45章 冰牆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229章 開戰(八)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443章 誘降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642章 逃避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531章 兩頭下注
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21章 混亂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971章 割袍(上)第15章 居高臨下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430章 權謀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681章 隱喻(下)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700章 反圍城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938章 笑話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18章 歸化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452章 有福了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339章 取義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028章 割裂(六)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922章 歸來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30章 暴論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203章 奇襲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30章 暴論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12章 絕纓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45章 冰牆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229章 開戰(八)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443章 誘降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642章 逃避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531章 兩頭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