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決定

我去單獨拜訪琴夫人是不可能的了,據說徐樂與琴夫人、姐妹花以及在遼東的弟子在一起,可難有單獨的機會,不過我出於好奇還是去拜訪琴夫人,當然見面就是三本墨子。現在我還沒有製作出印刷機,還是請襄平學院的幾個教員代書的,他們對抄錄《墨子》沒有什麼興趣,主要是紙感興趣,作爲報酬我把第一批衛生紙分給他們幾張。這些教員異常高興,抄寫也異常認真。等這些人抄好後,我命人裝訂起來,放入盒中,進獻給琴氏。

今天與以往一樣徐樂與琴夫人以及門人都擁坐一堂,姐妹花也出現在眼前。看來是奉了琴的命令纔到我身邊的,但是爲什麼從扎蘭寧處脫身而還沒有去找我呢?現在我有更多問題去問琴氏,其中一個就是他爲什麼讓他做這支的新的當家人。進了大堂後,我命人將這本由遼東學院的人墨家子弟收錄的《墨子》獻于徐樂、琴氏,另一本供其它人蔘閱。

琴氏對我熱哀於墨家學說十分滿意,在收錄時還親自參與其中,其實這些天他們這一大幫子人在這裡主要就是討論他們編的這一書,以及襄平xx書店的開業促銷價等等議題。當此書問世數天以來,因爲其定價太高以至於現在只出售了二本。現在我把這二本書獻上後,徐樂和琴氏都驚奇的看着這本書,不時的用手掂着這本書。

徐樂道:“好,好,好,不過就是此書價格太高,不能讓天下人共賞啊。”我心道:等我搞出印刷術來就降價進行銷售,到時候全天下的學子將雲集在我遼東。“正是,正是,這個紙的製作頗費功夫,要七七四十九天方能煉治一張。”

琴子雨冷笑道:“好像這東西也就是這幾天你做出來的吧,還搞的那麼神秘還調重兵將那一帶封鎖起來,有必要這樣絕嗎?”

琴子風道:“不知這東西爲何物,爲何如此輕薄。”

“這是紙可以代替我們現在用的木牘,並且以後將成爲遼東學院學員們標準課本,並且本王把百家其它學說也轉錄成書藏於學院內,供遼東學子學習。”

琴氏道:“嗯,好,這個一件大事啊。”什麼大事,對我來說是小菜。等我的小造紙廠上了規模後就可以帶動印刷業的發展了。

現在徐樂笑迷迷的看着手中的書。我心道:原來如此,他好這口啊!

“師傅,徒兒有些事…不知可借步說話…”琴氏起身讓我去內室。琴子風、琴子雨也着一起進了內室,琴子葉連忙把剩餘一本拿過來翻閱,其它弟子也一窩瘋的圍過來。

進了內室我連忙道:“不知師傅爲何要將秦墨一支交由徒兒,徒兒只不過是一胡兒,恐誤了這些弟子,再者兩位師姐的事……”

琴氏笑道:“過謙了,當初我之所以答應助你的確有些個人原因,但是自到襄平後我對你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觀,在遼東的時間越長,我也開始一點一點了解你,但正因爲如此我才越來越被眼前所發生的事困撓。就拿造船來說,船舵、船帆改進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出自匈奴人。還還就是王爺用一種粉末來增加糧食的產量,同時那一套育種方法以及上京犁具,這些農業技術均在漢朝之上,又不知此中粉末爲何物。”

我謙虛的對道:“這粉爲磷粉,可以促進農作的生長。”

琴氏繼續道:“王爺的商業才能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即使朱子再生也要自嘆不如。”?我笑道:“哪裡,哪裡,跟他比起來我還是有一點差距的。”

“那麼王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說完琴氏目光是步步緊逼。

我失聲道:“平凡人,平凡人,不能在平凡的人啊,在大草原像這樣的王爺又不知道有多少,只不過略微比別他們聰明一點點,才難道就是我成爲秦墨一支當家人的理由嗎。“

“正是。”

“那麼我現在作爲秦墨的當家人能不能把墨傢什麼弓弩、戰車等等設計圖譜給我看看。師傅,師傅,不要每次我們一談到關鍵問題你就要閃,現在我作爲當家人,好歹也要有點權利吧。”我看着琴氏轉身返回了殿內。失敗啊,真是失敗。

琴子雨道:“你要圖譜幹什麼。”

“你問話好白癡啊,當然是用於戰爭,有一天我做了皇帝,你們就是皇妃了。”說完我跟着回到了殿內。在我磨嘴皮的功夫,劉徹在漢宮內大罵着我。

聶壹的密函、衛青的二封書簡,還有遼東官員的聯名上書,所以的目標全都指向遼王朮赤。之前廷議中對朮赤還做出了高度評價,還沒有過幾天。最讓劉徹氣憤的就是聶壹和衛青的書簡,上面寫的很明確,那就是上京派數萬鐵騎增援王庭擊退衛青部,對沒有活捉到軍臣單于這所、有所有的一些都是朮赤搞出來的事,就知道這傢伙在玩兩邊派,而遼東官員聯名讓劉徹心頭之火燒的更旺。劉徹決心要乾淨、徹底的消滅朮赤,再也不妥協了,寫好了詔書準備集結在河西各軍向上谷集結分別進攻上京城和遼東郡。

數日後,本王的信使以及夫餘國、高句麗使者由長駐漢地的丘林通海率領到達了長安,一起被運到長安的還有本王的禮品五千戰馬、百張上等的皮貨,以及三千萬銅錢等等。當時然其中這三千萬銅錢是我自己的生產的,給劉徹我也十分痛心啊,如果要是買臭豆腐乾要買多少啊……,信使向劉徹遞交了我報告。劉徹對這份報告的內容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對紙遠比報告的內容更感興趣。當劉徹問及此物時,丘林通海把握時機動,命人從殿外擡進一箱子紙及一箱子書擡至大殿之內。

丘林能海跪地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是遼王進獻給陛下的。”說着從懷中掏出一份禮物清單,開始照單宣讀:………。接着道“王爺對朝廷忠心不二,此次上京出兵並沒有得到王爺的首肯,是公主殿下個人行爲,王爺肯請陛下原諒,並獻上這些物品以示對朝廷的忠心,王爺也認爲皇上對王爺過於寵愛且遼東的封地過大,自行向朝廷要求削減封地……。”

劉徹聽到丘林通海說着這些話暗罵着:什麼要求削減封地,二十餘萬大軍攻打都沒打下遼東,現在這個時候又沒有精力專門對付遼東,如果現在出動的話不能迅速平定遼東必定會給北方匈奴南下的機會。不過這半年遼西、遼東、右北平已無邊患。漁陽、上谷一帶也很少有匈奴人南下,並且又讓夫餘、高句麗來朝稱臣,遼王也算是鎮邊有功,至於這次因爲委派的官員的事發生的糾紛,以及增援王庭的舉動還是要受進行處理的,不過現在還是要安撫爲主,等對付了匈奴人再騰出手來再來解決遼東事務。並且這次多多少少有種被當‘槍’使的感覺。軍臣、伊稚斜、朮赤讓你們三個人‘折騰’吧,用不了多長時間把你們三個人全端了。

劉徹看着丘林通海攜帶而來的一次性政治獻金三千萬、五千戰馬、皮貨、寶石等等還有書、紙各一箱的份上暫時不予處罰遼王:“你可回稟遼王此事功過相抵,不過上京部救援王庭一事必須嚴加懲處……。”劉徹從聶壹的密函得知上京朮赤的姐姐朵蘭領數萬鐵騎馳援上京,還了解到了太子於單也就是自己的侄子遇刺,伊稚斜這次是想借漢軍之手幹掉大單于和於單。就個人感情而言劉徹偏向於由太子於單承襲大單于的位子。如果軍臣和太子死了匈奴不但不會出現大亂,反而會順利的由伊稚斜上位,對於伊稚斜的個人簡況,愛好以及能力等方面的材料,早就被聶壹北方諜報部門給查的清清楚。

劉徹頓了頓道:“削封地一事就免了,朕是相信遼王的,希望遼王有空進京也好想朕看一看。”

丘林通海一聽忙道:“是。”可是心裡卻暗暗叫苦,遼王朮赤如果真的到了京城,這劉徹還能放王爺回去嗎?

對於夫餘國、高句麗來朝稱臣,朝中大臣更是一片稱頌之聲。對來夫餘國和高句麗來的使者,劉徹都給予重賞並下詔書由使者帶回國。

丘林通海自出了漢庭以後馬上至劉雄府上商討遼王進京一事。這劉雄對紙是愛不釋手。丘林通海急道:“王爺來書道這些氏在上京有的是,從王京的書信上看,王爺好像也有意來京,準備在今天冬季乘船南下至淮南去見劉安。”

劉雄把紙放在桌上道:“好東西啊,王爺要去見劉安,我馬上就安排在淮南的夥計去準備,這京城的你就放心,一切有我,我去聯絡朝廷大臣這些紙就已經夠了,至於王爺會不會來京城,我都會提前準備,萬一漢朝皇上不放王爺走,也好偷送王爺離開漢境。”

丘林通海道:“正是,那麼我馬上就派人攜書信至上京。”劉雄道:“此事還是口傳爲好。”

丘林通海道:“正是,正是。”劉雄喚來一名族人至屋內,又拿上丘林通海的書函,連夜出城向上京而去。

關於這些委派官員的安置在徐樂的主持協調,我手段盡出,先用猛男,再用倩女,後用金錢,那些啃不動的書呆子就用衛生紙塞他們嘴。終於讓這些官員做出妥協,他們不再對那麼投我的官員進行騷擾,而我許他們一些官職,這些職位都在遼河以西的城邑,其中將望平、險瀆、遼陽這三地交由這些朝廷官員,這三縣在入侵時被左致盧兒王都給剷平了,現在人口雖然已恢復到當初水平,不過多爲匈奴人、胡人、高句麗移民。對於下調鹽鐵的官員我選擇了幾個已被糖衣炮彈徹底打倒的人。在職務的安排上這些人還是比較滿意。軍隊這一塊堅決不讓他們插手,幾個都尉都由我的人頂上,下調來給他們掛個虛銜,要不然就直接把他們放到那六千進駐軍裡去。對這六千駐軍我把他們打散分配到十二縣城之中,並且從我個人小金庫內再拔專款專門用來腐蝕這個精英。

此後上京的信使將朵蘭給我親筆信交給我,從無慮來也傳來了書函。我先拆開朵蘭的書信,我現在關心的是王庭的情況,朵蘭表述了衛青被擊退王庭解圍的事,讓我多加小心,並且告知我於單遇刺的事情。我心道:你還不知道那些人都是我派出來的吧。我繼續看着書信,看的我張目結知。我心道:天啊,你就這麼痛快的答應於單以後支持他坐大單于嗎?什麼四角王、六角王,那於單能靠的住嗎?現在這個時候應該更加去支持伊稚斜纔對,反正是你答應的不是我答應的,以後遇到於單再說吧。接着我拿起無慮縣發來寫信,赫連鐵的龐大車隊正向襄平而來。看來他們這次他們在漢地採購了少東西,這次掠奪戰又取得輝煌的勝利。

第15章 經棚開業第88章 出訪高句麗第58章 試點第88章 出訪高句麗第96章 決定第89章 鬥爭第94章 徐樂何人第23章 夫餘第79章 談和第83章 圍捕致歉信第35章 績優股第43章 爭第62章 突出部戰鬥(四)第53章 遼北風雲(一)第2章 馬邑第58章 試點第29章 上京第35章 績優股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53章 遼北風雲(一)第48章 怒(一)第58章 墨家與鉅子第15章 經棚開業第104章 度假長安(四)第91章 王庭(一)第31章 走私第65章 鬥(三)第14章 慕容氏第69章 鬥(七)第23章 夫餘第103章 度假長安(三)第19章 林北貴客第73章 和(三)第102章 度假長安(二)第25章 冬(中)第110章 王座之戰(五)第64章 鬥(二)第110章 王座之戰(六)第102章 度假長安(二)第66章 鬥(四)第14章 慕容氏第34章 使團第52章 怒(五)第92章 王庭(二)第90章 原來如此第33章 奔小康第41章 進攻第31章 走私第39章 進程第15章 經棚開業第82章 狩獵第1章 幸福生活第91章 王庭(一)第42章 雙遼營地第69章 鬥(七)第1章 幸福生活第51章 怒(四)第29章 上京第83章 圍捕第106章 王座之戰(二)第110章 度假長安(一)第81章 返京第74章 和(四)第14章 慕容氏第92章 王庭(二)第46章 蹤跡第71章 和(二)第33章 奔小康第80章 商團第16章 右賢王第42章 雙遼營地第9章 招供第81章 返京序二現世第41章 進攻第17章 振動第58章 墨家與鉅子第45章 戰遼東(二)第97章 出航序二現世第19章 林北貴客第12章 遊鬥第39章 進程第61章 突出部戰鬥(三)第9章 招供第87章 上位第102章 度假長安(二)第106章 王座之戰(二)第57章 三軍第15章 經棚開業第67章 鬥(五)第63章 鬥(一)第43章 爭第43章 爭第74章 和(四)第69章 鬥(七)第一 卷結語第6章 奔向幸福的大道第73章 和(三)
第15章 經棚開業第88章 出訪高句麗第58章 試點第88章 出訪高句麗第96章 決定第89章 鬥爭第94章 徐樂何人第23章 夫餘第79章 談和第83章 圍捕致歉信第35章 績優股第43章 爭第62章 突出部戰鬥(四)第53章 遼北風雲(一)第2章 馬邑第58章 試點第29章 上京第35章 績優股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53章 遼北風雲(一)第48章 怒(一)第58章 墨家與鉅子第15章 經棚開業第104章 度假長安(四)第91章 王庭(一)第31章 走私第65章 鬥(三)第14章 慕容氏第69章 鬥(七)第23章 夫餘第103章 度假長安(三)第19章 林北貴客第73章 和(三)第102章 度假長安(二)第25章 冬(中)第110章 王座之戰(五)第64章 鬥(二)第110章 王座之戰(六)第102章 度假長安(二)第66章 鬥(四)第14章 慕容氏第34章 使團第52章 怒(五)第92章 王庭(二)第90章 原來如此第33章 奔小康第41章 進攻第31章 走私第39章 進程第15章 經棚開業第82章 狩獵第1章 幸福生活第91章 王庭(一)第42章 雙遼營地第69章 鬥(七)第1章 幸福生活第51章 怒(四)第29章 上京第83章 圍捕第106章 王座之戰(二)第110章 度假長安(一)第81章 返京第74章 和(四)第14章 慕容氏第92章 王庭(二)第46章 蹤跡第71章 和(二)第33章 奔小康第80章 商團第16章 右賢王第42章 雙遼營地第9章 招供第81章 返京序二現世第41章 進攻第17章 振動第58章 墨家與鉅子第45章 戰遼東(二)第97章 出航序二現世第19章 林北貴客第12章 遊鬥第39章 進程第61章 突出部戰鬥(三)第9章 招供第87章 上位第102章 度假長安(二)第106章 王座之戰(二)第57章 三軍第15章 經棚開業第67章 鬥(五)第63章 鬥(一)第43章 爭第43章 爭第74章 和(四)第69章 鬥(七)第一 卷結語第6章 奔向幸福的大道第73章 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