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羽林

宣室之中,一身黑褐宮袍的段珪,恭聽聖訓。從張讓手中接手一部分要務,在向劉淵彙報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提到一點,“張讓在黑衣衛一手遮天,權勢甚大”,雖然表達不是很直白,但話裡話外就是那意思。

“記住,朕讓你去黑衣衛,是讓你去輔張讓,勤王事,不是讓你去與他作對搗亂的。”劉淵聽完,反而冷聲訓他:“某些小心思,還是趁早收起來!”

“奴臣明白!奴臣明白!”背心溢出些冷汗,段珪雙腿一軟,觸到地上。

心裡忐忑不已,劉淵派他入黑衣衛,明顯是存着制衡張讓的意思,他自覺是在迎合劉淵。可此時劉淵的態度,又讓他有些摸不準。果然,劉淵不是那麼好伺候的,段珪有些警醒,自己表現地太急功近利了。

段珪是腳步不穩地走出宣室的,臉色略顯蒼白,他的狀態很快傳到張讓耳中。張讓對此,不置一提。

......

皇家園林,上林苑,從去歲初開始,就常駐着一支軍隊。人數不多,就三百來人,都是年輕人,長者不過二十二三,幼者方及冠。年紀什麼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年輕人的身份。

去歲,劉淵傳詔夏國,重建羽林軍,這些羽林郎,就是由全國各州、郡之刺史、太守、將軍之子嗣再加長安貴族子弟組成的。

這些人,在外都是公子少爺,在上林苑,大多隻是普通一卒罷了,每日被操訓,累成一犬,卻不敢有絲毫怨言。有怨言者,在嚴厲的處罰下,也都老實了,那罰起來,是毫不留情的。

初跋扈囂張者如僕固澈,不聽號令,直被羽林中郎將段凌罰二十軍杖。傳到僕固懷荌耳中,不廢話,加倍。四十杖下來,想要回府在軟榻上休養都不行,在軍營中趴了足足二個月方纔修養地差不多,還得咬着牙報到。

這些人,是如今劉夏的精英子弟,不管才能如何,將來步入夏國官場是一定的。或爲官吏,或爲將校,或在京任職,或外放牧民。對這些將官二代,劉淵是很重視的,劉淵的重視,也就代表着羽林規矩的森嚴。

獨立的營帳中,王昶坐於案前,研習着兵書。他至長安爲這羽林郎,轉眼間已經快過一年了,長時間被約束在枯躁的羽林軍營中,受嚴訓,確是成長了不少,至少這心性磨礪可是在外安逸的生活給不了的。

王昶父王澤爲河東太守,作爲一方重郡長官之子,出身在夏國不算低了,在這三百多羽林郎中,便顯得有些普通了。胡漢封爵貴族將臣之後,一抓一大把。

不過其年少時入得劉淵之眼,倒也算一個出彩之處。

王昶是最早的一批羽林,從去歲至如今,有年長者不斷被派遣地方,也有新人進。王昶的表現,在一衆“天之驕子”中是很不錯的,混到的隊率之位。羽林郎的隊率,外放出去,無論補文職還是武缺,至少正七品起。

“文舒兄!”從外風風火火闖進一少年,熟稔地坐到王昶案邊,端起案上茶水便飲盡。

王昶滿臉笑意地看着比自己小几歲的郭淮,一拂袖:“伯濟,匆匆忙忙的,有何事?”

“段將軍傳下消息來,明日陛下要親臨軍營,考覈我等,優勝者,可隨陛下北上參加今歲之夏苗!”郭淮滿帶着興奮之色。

“文舒兄此次可要盡力了,將那幹自負的胡蠻的囂張氣焰打壓下去!”郭淮恨恨道。

“伯濟慎言!”王昶趕緊止住郭淮,望了望帳口。

知道自己失言了,郭淮訥訥笑兩聲:“總之,這麼些羽林郎,也就屬文舒兄才德最佳,此次定要取個彩頭。”

一羣羽林郎,先天地便分爲胡漢兩個陣營,在劉淵授意下,將之雜而成伍成什,同袍訓練多時,稍有緩和。但該有的對立,是一點也沒有少。再加來源於京或來源於地方,家族身份的高低貴賤,整個羽林軍,氣氛難能和睦一氣。

羽林軍的發展,實則就是在各種陣營的對立比拼間,高速成軍的。在枯躁的訓練中,意氣之爭,反而能減緩躁意。作爲羽林中的風雲人物,王昶、郭淮自然免不了與人相爭。

“伯濟,你這好勝之心吶!”王昶搖了搖頭。

“該爭就得爭!”郭淮一臉的堅定。

一早,劉淵御駕便至羽林軍營中,行檢閱事。先文試,後武試。

午後,射術,騎術,行軍列陣等等考覈項目在劉淵面前展開。手裡隨意翻着一些策論,命題很大,接下來大夏的國策戰略。

除了少數人,能有些實際建設性的觀點外,大都是空泛地講,出兵一統天下。有一人之答案令劉淵差點笑了出來,大概意思是:休兵兩年,全力東出南下,兩年滅趙,一年平魏,兩年攻漢中、益州,三年定楚吳,如此,十年可定天下。

“段凌,統率這些貴族子弟,挺爲難的吧!”劉淵笑問侍立在身旁的段凌。

段凌面上沒有多少動容,對劉淵一禮,很是淡定答道:“末將以軍法治之,一切皆依羽林規矩條例,何曾爲難?”

“不錯!”劉淵看着一臉堅毅的段凌:“朕沒有看錯你!”

一直到日落,經過綜合評比,上上者十人,王昶、郭淮盡在其中,須卜家出了兩兄弟,須卜樺與須卜德軫,亦屬上上列;上者二十餘人,其餘都顯普通。

接見優勝的十人,大都是劉淵認識的,而王昶與郭淮在其中,顯得有些顯眼,尤其是郭淮,他最年幼。

被劉淵目光時而掃過,郭淮是有些忐忑,略顯緊張。

“當初見伯濟時,還是一黃口小兒,如今都及冠了!”對郭淮,劉淵表現得極爲親切:“還記得當年在幷州,朕與你說的話嗎?”

“汝日後可爲孤之大將!”未等郭淮答話,劉淵便繼續道:“如今看來,孤的眼光確實沒錯!”

“朕贈與你那匕首還在否?”被劉淵說得有些興奮,又聞劉淵發問。

“小臣一直待在身邊,適才被宿衛將士扣下了!”郭淮語氣中有小小的怨氣。

“哈哈!”聞言,劉淵樂呵地笑了。

第151章 北撤第228章 安邑內外第450章 秦王第125章 對鮮卑的最後一戰第410章 劉紓的婚事?第194章 劉淵設宴第112章 上郡安排第361章 飛石擊城第192章 張燕兵敗第380章 漢帝之死第321章 成公英第450章 秦王第372章 劉淵的反應第128章 撐犁孤塗第332章 匈奴皇帝第255章 初平四年第269章 內亂第263章 對峙第330章 遷都第161章 樊稠偷渡襲王匡第352章 須卜赤弇入幷州第188章 聯軍進軍第300章 坐看天下起風雲第317章 封賞與善後第188章 聯軍進軍第224章 未央宮變第268章 進退失據第75章 軻比能第245章 袁紹沒那麼容易對付第317章 封賞與善後第214章 劉瑞,你打斷你父王的好事了第193章 戰罷,諸侯散去第41章 真正的進攻即將開始第39章 開拔出徵第360章 撤?不撤!第293章 劉焉欲贖子第260章 短暫的交鋒第100章 狹谷激戰第118章 突擊第278章 劉備第281章 順者昌第121章 驚喜的丘力居第420章 韓遂“西進”第218章 都不簡單第102章 西部鮮卑的災難第11章 名望大增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213章 紛亂的華夏第108章 再次北征的預兆第376章 寡人之疾,不若偷第13章 主使者何人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207章 楊鳳有想法第223章 董卓不復當年第416章 三年期滿第95章 強徵羯胡第295章 河雒第92章 歸於平靜第131章 幽州叛亂終結第19章 趁夜突襲第111章 吞併上郡羌人第215章 後宮與子嗣第183章 全據太原第349章 絕不被動挨打第127章 龍城祭天第432章 陳王一怒攻玉門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281章 順者昌第261章 “潼關”第382章 諸國時代第162章 曹操撿便宜第247章 井陘血戰第341章 馬超上門第359章 鐵蹄踏河北第311章 局勢大變第444章 殺子?第256章節 北方風雲動第205章 蘇張與閔李第287章 交易第142章 雒陽宮變第323章 中軍第155章 夏宮的常侍第104章 最後一擊第247章 井陘血戰第193章 戰罷,諸侯散去第108章 再次北征的預兆第436章 賢妃之死第62章 大破漢軍第105章第443章 事敗則死第387章 長孫第183章 全據太原第336章 朕,是這種人嗎第274章 漢帝第451章 大結局第119章 馬踏彈汗山第250章 全是對話第135章第50章 張奐的落幕第290章 互爲忌憚
第151章 北撤第228章 安邑內外第450章 秦王第125章 對鮮卑的最後一戰第410章 劉紓的婚事?第194章 劉淵設宴第112章 上郡安排第361章 飛石擊城第192章 張燕兵敗第380章 漢帝之死第321章 成公英第450章 秦王第372章 劉淵的反應第128章 撐犁孤塗第332章 匈奴皇帝第255章 初平四年第269章 內亂第263章 對峙第330章 遷都第161章 樊稠偷渡襲王匡第352章 須卜赤弇入幷州第188章 聯軍進軍第300章 坐看天下起風雲第317章 封賞與善後第188章 聯軍進軍第224章 未央宮變第268章 進退失據第75章 軻比能第245章 袁紹沒那麼容易對付第317章 封賞與善後第214章 劉瑞,你打斷你父王的好事了第193章 戰罷,諸侯散去第41章 真正的進攻即將開始第39章 開拔出徵第360章 撤?不撤!第293章 劉焉欲贖子第260章 短暫的交鋒第100章 狹谷激戰第118章 突擊第278章 劉備第281章 順者昌第121章 驚喜的丘力居第420章 韓遂“西進”第218章 都不簡單第102章 西部鮮卑的災難第11章 名望大增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213章 紛亂的華夏第108章 再次北征的預兆第376章 寡人之疾,不若偷第13章 主使者何人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207章 楊鳳有想法第223章 董卓不復當年第416章 三年期滿第95章 強徵羯胡第295章 河雒第92章 歸於平靜第131章 幽州叛亂終結第19章 趁夜突襲第111章 吞併上郡羌人第215章 後宮與子嗣第183章 全據太原第349章 絕不被動挨打第127章 龍城祭天第432章 陳王一怒攻玉門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281章 順者昌第261章 “潼關”第382章 諸國時代第162章 曹操撿便宜第247章 井陘血戰第341章 馬超上門第359章 鐵蹄踏河北第311章 局勢大變第444章 殺子?第256章節 北方風雲動第205章 蘇張與閔李第287章 交易第142章 雒陽宮變第323章 中軍第155章 夏宮的常侍第104章 最後一擊第247章 井陘血戰第193章 戰罷,諸侯散去第108章 再次北征的預兆第436章 賢妃之死第62章 大破漢軍第105章第443章 事敗則死第387章 長孫第183章 全據太原第336章 朕,是這種人嗎第274章 漢帝第451章 大結局第119章 馬踏彈汗山第250章 全是對話第135章第50章 張奐的落幕第290章 互爲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