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撐犁孤塗

劉淵擡頭望天,雙臂展開,似是在擁抱整個天地。沐浴在陽光之下,渾身金燦燦的,顯得神聖,威武,令在場的草原人心生膜拜之情。

“撐犁孤塗!撐犁孤塗!”心有所感,周邊的貴族們突然齊聲大喊。隨即便似引爆了火藥桶一般,祭天典禮徹底進入高潮階段,在場數十萬部衆逐漸跟着一併高呼,氣勢逼人,重重聲浪幾乎撕裂蒼穹。

上天之子,撐犁孤塗,是這個時刻對劉淵最好的詮釋。沉淪了這麼多年,兄人終於可以底氣十足地讚美高呼他們的單于“撐犁孤塗”。

劉淵面色沉凝嚴肅,似乎並不以底下人的擁呼爲喜,只是嘴角不自主掛起的弧度,稍顯迷離的目光,證明其內心不似面上那般平靜。劉淵,還是很享受這數十萬人聲嘶力竭的擁躉高呼的。

蘭稚這老頭,一大把年紀了,此時也是激動地不能自已,振臂高呼,比起周邊的中、青年將領絲毫不差。

劉淵目光在其身上轉了幾圈,方纔就是蘭稚帶頭喊的,其“沉醉其中”的表現,劉淵格外留意。這老狐狸,快成精了,對自己的心思倒是總能猜到幾分!

龍城祭天,造成的最直接的影響,便是諸多匈奴貴族、部民的嗓子啞了。難得瘋狂一把,“撐犁孤塗”徹底將匈奴人的心氣兒給吼出來了。經此之後,“匈奴”的向心力與凝聚力空前提高,消磨掉了許多之前的虛浮。

前來觀禮的其餘勢力對劉淵與匈奴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草原新王、一代雄主,百萬部衆,數萬鐵血精銳,一切匈奴所展現出來的實力讓他們心驚。所有人都意識到,又一個鮮卑誕生了,抑或是“原本的匈奴”迴歸了。

在龍城一待,就是近月,盡情縱覽漠北風光。西跨匈奴河,登燕然山,東遊狼居胥山,好好“瞻仰”一番冠軍侯祭天封禮之所。

“大單于,龍城自古以來便是我匈奴王庭,您看,我們是不是該將王庭從美稷北遷!”巨大空闊的王帳之內,蘭稚微低着頭,帶着點試探問劉淵道。

劉淵手裡正捧着一卷《左傳》讀的起勁,這是一卷包裝華麗的紙質書籍,紙張厚實。從心血來潮蒐羅工匠,意圖改進造紙術,到如今已有近十年。原本在劉淵看來並不難的東西,嘗試了這麼久竟然還未實現。

當然,投入了那麼多時間、精力,也造成了不少“新紙”,比如劉淵手中的《左傳》,但離劉淵想要的耐用、可大規模普及,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利用竹子爲材料造紙的工藝正在不斷進步中,距離突破也差不小多少時間了。十年都等了,也不差接下來的一兩年了,劉淵對此還算寬容,未對工匠們過多苛責。

收起書籍,劉淵仔細打量着站居帳中,微躬着腰的蘭稚。這老傢伙,真是老而彌堅,從伊陵屍逐就單于、屠特、呼徵、一直到劉淵,也是真正歷經“四朝”的老臣了。

多少和他同時代的老資格匈奴貴族都化爲一抔黃土,前不久,須卜氏的須卜骨都侯也病逝了,只有蘭稚,年紀越大,身子卻越見硬朗。

如今,劉淵也已快而立之年了,蘭稚的鬚髮也見發白。見其站地辛苦,伸手一指:“坐!”

“謝偉大的撐犁孤塗單于!”

聽着蘭稚這稱呼,劉淵直感覺有些怪異,心中有些不適。這些日子,許多人都下意識地對他用這個敬稱。

偏頭盯着蘭稚,看得他極不自在,併吞鮮卑之後,劉淵威勢日益攝人,一舉一動,總能給人以壓力。

劉淵似是要看透其心思一般,將王庭回遷龍城,這漠北苦寒之地。草原霸主,絕不是劉淵野心的終點,對自己的心思,蘭稚不會不清楚,如今卻發此問。

思考時手指輕敲桌案,已經成爲了劉淵的一個習慣,此時也不例外。一聲,一聲,很有節奏地響在蘭稚耳中,劉淵不說話,蘭稚額頭開始冒出冷汗,他突然意識到了,自己有些自作聰明瞭。

過了許久,劉淵突然笑了出來,向蘭稚問道:“美稷城池的擴充怎麼樣了?”

“臣明白了!”聽劉淵這麼一問,蘭稚自然“識相”地迴應。美稷再次擴建,劉淵繼續以之爲王城的心思很明顯了。

天方矇矇亮,隨劉淵北上龍城的貴族大臣們便被召集於大帳之中,劉淵一開口,便讓許多人心中一緊。

“最近這些日子,本單于時有耳聞,整個匈奴上下,不少人很有想法啊。今日在此,本單于想親耳聽聽,諸位不妨暢所欲言!”

劉淵這麼滿臉笑容地一說,帳內的氣氛反而變地“詭異”起來,貴族們形色各異,相互張望,就是沒人接劉淵話。

這段日子,匈奴可謂“暗潮洶涌”。一些針對劉淵對鮮卑人安排的滿言論甚囂塵上,將士百戰死,然所獲賞賜不夠。

偌大的鮮卑都被吞滅了,在不少貴族將領看來,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不同的是,似以往賞些金銀、奴隸、牛羊,已然不能滿足他們了。

他們想要更多的奴隸,更多的牛羊,更高的地位,更重的權力,想要從屬於他們掌控的部民。

劉淵強勢,威望正隆,不敢直接向劉淵“請命”,一些人便開始煽動將領部衆,妄圖以衆勢逼迫劉淵。

征服的鮮卑部民衆多,賞賜分潤些與貴族與有功將士們,方便大單于對鮮卑人的掌控與統治。這樣的論調,在匈奴上下很有市場,隨着有心人的推動,擴散地很快,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

甚至有人已經將多少軍功該賞多少戶部衆,多少奴隸,多大牧場,這些細節問題,都替劉淵考慮好了。

對於這些,劉淵自是洞若觀火,心中明瞭,坐觀其上躥下跳,就看誰跳得最歡了。

此次召集大臣,就是爲了暫時敲打一番,來自下層的“呼聲”,劉淵很重視,也很頭疼。他知道,此次不可能像以往那般了,需得付出些實實在在的利益。

“万俟槿,憑你十年來跟隨本單于,所立諸多功勞,你覺得本單于該賞你多少部落合適?一萬戶夠嗎?”帳中無人說話,劉淵突然開口了,聲音冷冷傳到万俟槿耳朵裡,令其打了個哆嗦。

第402章 聖誕第145章 樊稠來襲第37章 劍指屠各第111章 吞併上郡羌人第263章 對峙第141章 董卓趨雒,劉淵南下第404章 議儲第263章 對峙第27章 動手第432章 陳王一怒攻玉門第390章 夏苗行第74章 大軍北上第383章 陳王回來了第304章 郗慮第248章 休兵第283章 劉珝上門第11章 名望大增第309章第156.5章 要想俏,一身孝第49章 新美稷王城第287章 交易第351章 壺口關下戰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176章 劉仇遺憾的處子秀第376章 寡人之疾,不若偷第75章 軻比能第183章 全據太原第269章 內亂第283章 劉珝上門第256章節 北方風雲動第230章 衛氏第102章 西部鮮卑的災難第145章 樊稠來襲第51章 稽婁淵的狠辣第188章 聯軍進軍第369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343章 甲騎第360章 撤?不撤!第81章 人心思變的鮮卑第436章 賢妃之死第344章 調度準備第233章 呂布與李儒第302章 弔唁第260章 短暫的交鋒第414章 太子只是太子第160章 賈詡之議第49章 新美稷王城第238章 暫且耐心等待第176章 劉仇遺憾的處子秀第327章 曹孫相爭,孫堅敗北第52章 水一章第199章 郭氏父子第153章 登高望遠第423章 不平靜的長安第294章 徐榮第99章 拓跋詰汾中伏第112章 上郡安排第140章第178章 劉夫人第45章 句柟之死第154章 袁紹入主太原第57章 先清理臥榻之側第329章 南遷阻礙第216章 整頓國內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374章 劉備剿劉珩第280章 逆者亡第124章第446章 劉珩死,太子廢第100章 狹谷激戰第380章 漢帝之死第427章 曹魏攻楚第433章 造反?第64章 收穫不小的董卓第374章 劉備剿劉珩第38章 張世平的禮物第297章 建章宮中有章臺第104章 最後一擊第422章 遠征西域第215章 後宮與子嗣第403章 壽宴第133章 劉淵建夏第55章 變化第175章 劉仇與麴義的“邂逅”第272章 關中大地終在腳下第75章 軻比能第449章 周王落幕第8章 兩敗俱傷第138章 崇政殿夜宴第269章 內亂第186章 增兵第166章 美稷東市第39章 開拔出徵第397章 趙雲之死第391章 河東事第63章 來自董卓軍的突襲第53章 後繼有人第443章 事敗則死第423章 不平靜的長安
第402章 聖誕第145章 樊稠來襲第37章 劍指屠各第111章 吞併上郡羌人第263章 對峙第141章 董卓趨雒,劉淵南下第404章 議儲第263章 對峙第27章 動手第432章 陳王一怒攻玉門第390章 夏苗行第74章 大軍北上第383章 陳王回來了第304章 郗慮第248章 休兵第283章 劉珝上門第11章 名望大增第309章第156.5章 要想俏,一身孝第49章 新美稷王城第287章 交易第351章 壺口關下戰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176章 劉仇遺憾的處子秀第376章 寡人之疾,不若偷第75章 軻比能第183章 全據太原第269章 內亂第283章 劉珝上門第256章節 北方風雲動第230章 衛氏第102章 西部鮮卑的災難第145章 樊稠來襲第51章 稽婁淵的狠辣第188章 聯軍進軍第369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343章 甲騎第360章 撤?不撤!第81章 人心思變的鮮卑第436章 賢妃之死第344章 調度準備第233章 呂布與李儒第302章 弔唁第260章 短暫的交鋒第414章 太子只是太子第160章 賈詡之議第49章 新美稷王城第238章 暫且耐心等待第176章 劉仇遺憾的處子秀第327章 曹孫相爭,孫堅敗北第52章 水一章第199章 郭氏父子第153章 登高望遠第423章 不平靜的長安第294章 徐榮第99章 拓跋詰汾中伏第112章 上郡安排第140章第178章 劉夫人第45章 句柟之死第154章 袁紹入主太原第57章 先清理臥榻之側第329章 南遷阻礙第216章 整頓國內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374章 劉備剿劉珩第280章 逆者亡第124章第446章 劉珩死,太子廢第100章 狹谷激戰第380章 漢帝之死第427章 曹魏攻楚第433章 造反?第64章 收穫不小的董卓第374章 劉備剿劉珩第38章 張世平的禮物第297章 建章宮中有章臺第104章 最後一擊第422章 遠征西域第215章 後宮與子嗣第403章 壽宴第133章 劉淵建夏第55章 變化第175章 劉仇與麴義的“邂逅”第272章 關中大地終在腳下第75章 軻比能第449章 周王落幕第8章 兩敗俱傷第138章 崇政殿夜宴第269章 內亂第186章 增兵第166章 美稷東市第39章 開拔出徵第397章 趙雲之死第391章 河東事第63章 來自董卓軍的突襲第53章 後繼有人第443章 事敗則死第423章 不平靜的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