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

邯鄲侯韓信、晉東侯李靖。

燕國新鮮出爐的兩位侯爵,公佈之後引起了巨大的爭論。

雖然邯鄲侯與晉東侯看起來,晉東侯似乎更大一些,但事實卻相反...邯鄲侯更大。

邯鄲侯食九千戶,已經是燕國最大的侯爺了。這一戰韓信攻破邯鄲、大梁,一舉覆滅魏國中樞機構,再一次聞名天下。

邯鄲侯,其實這個爵位的規格是萬戶侯。但姬衍只是讓韓信食九千戶,意思也就很明顯了。

姬衍不希望自己所在的燕國萬戶侯過多,然後重蹈楚國的覆轍。

楚國現在的萬戶侯...誒,都有幾十個了。楚國可以說是侯爺滿地走、封君不如狗了。

姬衍對於自己的領土,心知肚明。

北至東北草原,南至大梁一線,東至日本四國島,西至晉東。

總的來說,燕國可以封賜的萬戶侯,只有五個人。

這不是代表燕國只有五萬人口,而是五百萬人口。

大和、鮮卑、肅慎、契丹、朝鮮五大異族盡數被姬衍收納,潛行默化之下,實行同步。

中國的歷史可不講究什麼民族區別的。

皆不以血統爲論,講究教化夷狄,化夷爲夏。

華夏民族最喜歡乾的事兒是什麼?化蠻夷爲華夏,不客氣的說,目前戶口本上寫了漢族的部分人在幾千年前可能並非純正漢族。

歷史上的東夷族、匈奴族等民族爲什麼消失了?並不是滅亡,而是被華夏接納,融合。

後來的民族逐漸有了自己的文化,不那麼容易融合了。於是就有了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政策。

從民族程度上升爲國家程度。

現在五十六個民族,雖然偶爾摩擦不斷,但不可否認,現在大家都是中國人。

內部雖然有矛盾,但如果開戰,相信五十六個民族將會一致對外,共同抗敵。

對於日本四國島上的大和民族,姬衍其實對其還是有抵抗心裡的。

但姬衍清楚,自己必須要一視同仁,不然未來征服世界的目的永遠不會達成。

以屠宗滅族爲主旨,統一世界是不可能的。

昔日龐大的蒙古帝國是怎麼崩潰的?自身殘暴是一回事兒,但也有人口不足、種族歧視等等的關係。

姬衍想要建立一個大帝國,必須要做到一視同仁。

於是大和民族就被留了下來。但暗地裡一些小動作還是可以搞一搞的。

比如日本已經出現了武士道,既然你們這麼想武士精神,那麼先鋒營就用你們了。

畢竟誰都是有小心思的,對於這個讓姬衍很不爽的民族,姬衍當然是讓他們打先鋒咯。

“傳旨,令施琅暫停日本攻勢,注意齊國動向,若齊國大規模動兵,那就從海面上攻齊吧!”

說到大和民族,姬衍突然就想起了海軍施琅,又想起了齊國。

齊王呂源,可不是什麼好惹的貨色啊!

如今朝鮮軍、戍北軍鎮守北方,戍南軍、勇毅軍鎮守南方。

北方防線九萬人,南方防線四萬人。西面是戰場,韓信、樂毅、李靖部隊都在哪兒就不用提了,東邊兒是大海,更不用提。

姬衍眼下可以調動的部隊,也就只有常山軍、孤竹軍(梁山軍)以及海軍了。

齊國動向不明,但爲了防止齊國對大燕下手,姬衍還是命令海軍停止在日本的戰爭,警惕齊國。

日本丟了也就丟了,反正也能佔回來。要是齊國一路打進薊城,那就算全完了。

“召孤竹軍往晉東,運輸糧草並參與晉東戰役!”姬衍皺了皺眉頭,最終下定了自己的決心,“另傳詔常山軍,抵達薊城,代替孤竹軍拱衛薊城!”

對於這個調令,姬衍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孤竹軍人數有三萬人,雖杯水車薪,但也小範圍彌補了李靖軍中中低層將領的不足,可以更有效的防禦。

而常山軍只有一萬五千人,主將高長恭,並沒有什麼出彩之處,姬衍決定把他調到薊城待命。

對於姬衍而言,如果南北西三路同時被破,那麼薊城留三萬和一萬五千是一個樣的,還不如把常山軍調到薊城來,看南北西三面哪裡需要支援就把他派往哪裡。

“老奴領旨。”

魏忠賢這五年來,盡心竭力地爲姬衍做事,而且忠誠度也慢慢提升到了+3級,這讓姬衍開始逐步放權了。

姬衍很信任魏忠賢,也不能說姬衍很信任,各朝各代有能力的帝王其實都很信任宦官。

宦官的地位是皇帝給的,因此他們可做不到謀害的舉動。

當然,一些腦殘皇帝除外。

姬衍有系統,自詡與歷史上那些千古明君差別不大,所以纔敢相信魏忠賢。

“此事結束後,是該讓魏忠賢接管東廠了.....”

......

“出發!”

得到調令後,狄青毫不猶豫,揚起旗幟,率軍出發。

一旁的副將盧俊義猶豫一會兒,開口道:“將軍,是否要調回林沖兄弟?”

“調吧,離職五年,我到要看看林沖將軍的本領有什麼變化。”狄青笑了笑,開口道。

盧俊義在這五年的時間裡,知道了自己的確不是當主將的料子後,便盡心盡力的輔佐狄青,成爲狄青最可靠的二把手。

盧俊義也想爭一個錦繡前程來光宗耀祖,他最大的願望便是侯爵。

至於什麼官職、軍職他都不在乎,這些都不能世襲,還不如一個侯爺呢。

而林沖這五年也一直在常山,與高寵一同在高思繼那裡學習。

蕭摩訶已經死了,卻不是林沖、高寵、高思繼殺的。

蕭摩訶投奔了隋國,在隋國與唐國的一次交戰中,先是被李元霸錘成呆瓜,受了些傷,又被薛仁貴攔住,於是被薛仁貴當場陣斬。

這位武力不俗的名將就這麼死在了三年前的隋唐戰場上。

沒了蕭摩訶這個阻礙,林沖也學會了高思繼的槍法。

林沖當前屬性爲:武力值96,統御值86,謀略值81,內政值55,魅力值89,忠誠度等級爲+3。

技能則是完全繼承了高思繼,也就是那個虐菜神技識破。

差距越大,技能越強;差距越小,技能越弱。

感謝大家的月票。最近更新晚,請各位見諒...欠的兩章找機會補。

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國運之爭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圍後記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三百零九章 進擊的項燕(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二百六十二章 伐金(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動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衡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楚君臣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九章 策反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戰(二)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一百一十章 朝鮮半島盡歸燕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五十章 田地倒臺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齊敗亡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一百九十二章 諸侯心事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一百九十六章 閃電伏擊戰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雙雄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四百章 滅秦!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況膠着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五十五章 禍水西引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將
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國運之爭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圍後記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三百零九章 進擊的項燕(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二百六十二章 伐金(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動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衡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楚君臣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九章 策反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戰(二)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一百一十章 朝鮮半島盡歸燕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五十章 田地倒臺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齊敗亡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一百九十二章 諸侯心事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一百九十六章 閃電伏擊戰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雙雄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四百章 滅秦!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況膠着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五十五章 禍水西引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