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一節 勸諫

大殿之中,玄奘師徒再次坐定,便繼續着之前的宴席。

卻見玄奘朝着女王行過一禮,侃侃而談道:“陛下,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貴國如此排斥男子,卻終非長久之計。貧僧以爲,陛下當更改法令,讓天下男子皆能出入西樑國,國中百姓也可自行選擇男子婚配,方爲興國之道啊。”

悟空初來乍到,聽得這話,頓時一愣,忍不住低聲問一旁的沙僧道:“沙師弟,師傅這是在發什麼瘋?他一個出家人,莫非還要給人做媒不成?”

沙僧撇了撇嘴,無奈道:“大師兄,你又不是不知道,師傅唸佛經早就念得傻了,天天唸叨着衆生平等,一心想着便是度化世人,最見不得不平之事。如今見着了西樑國的情況,自然會忍不住勸說幾句,咱們也不必多管他,只需保得他無災無難便是。”

悟空轉頭看了看一臉悲憫之色的玄奘,只得無奈嘆了口氣,道:“也罷,攤上這麼個師傅,任由他嘮叨便是,反正有你我三人在,保他安然離開倒也不是難事。”

說到這,他頓了頓,又問道:“對了,你們明明是被抓來這王宮中,怎的又變成了女王的座上賓?”

沙僧道:“我也不知爲何,那女王聽說師傅是大唐而來取經的和尚,便連忙命人將我等鬆綁,還奉上了落胎泉爲我等解胎,着實是客氣得緊,依我看,說不定是忌憚東土大唐的之名,纔不敢太過得罪吧。”

悟空恍然道:“料來定是如此了。”

卻說那女王陛下聽了玄奘的建議,卻也並不氣惱,臉上仍是掛着如沐春風的笑容,道:“大唐御弟所言,倒也不無道理,只可惜我西樑國建國百餘年,從不許男子進入,祖宗早已定下了規矩,朕實在不宜擅自更改啊。”

玄奘卻仍是勸道:“陛下,此一時,彼一時也,祖先雖有成法,卻也不可固步自封,當因時易事方是爲君之道啊。”

女王聽得這話,頓時低頭沉吟不語,卻聽得對面一個女文官道:“御弟殿下,你一個出家的僧人,就算要勸,也該勸陛下弘揚佛法,無慾無求才對吧,如此勸人婚配,怕是不太合適吧?”

玄奘淡淡一笑,頗有些舌戰羣儒的從容之態,道:“大人對我佛妙法怕是有些誤解,佛法本就分作五乘,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凡人所修的,正是其中的人乘,人都做不好,自然也無所謂成佛了。人乘之道,本就難逃七情六慾,只需謹守五戒,恪守人倫,在家其實也是修行。”

衆女官聽得這話,不由得議論紛紛,畢竟,西樑國建國已有百餘年之久,隨着老一代人早已逝去,當年男人帶給他們傷害也早已漸漸忘卻,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由心底生出的好奇與渴望。

再加上,不時有去過通天鎮的商人,會與他們講起一些特別的見聞,也讓許多人早已有了對外界所謂婚配的渴望,畢竟,男歡女愛,乃是天道,西樑女國的存在,本就是逆天而爲,隨着時間的流逝,一切也終會轉回到正常的軌道之上。

那女王見得這般情況,卻忽然發出了銀鈴般的笑聲,道:“大唐御弟果然見識不凡,遠非我們這些小國臣民可比,衆愛卿以爲如何?”

說着,她眼波流轉,掃過了一衆女官,最後卻是落在了前方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官身上,朝着他不着痕跡地微微一頷首。

那女官乃是國中宰相,衆文官之首,更是女王陛下的心腹,見狀連忙上前一步,奏道:“陛下,微臣以爲,若真如御弟殿下所言更改法度,百姓的許多原本難解之事,也都會迎刃而解,確是我西樑強國之道啊。”

其餘女官見那宰相帶了頭,也紛紛上言道:“宰相大人所言極是,臣等附議。”

玄奘眼見女王已有納諫之意,頓時大喜過望,正要趁熱打鐵在多勸幾句,卻聽得那宰相接着道:“不過,更改祖宗成法,畢竟不是小事,微臣以爲,切不可操之過急,還是要循序漸進纔好。”

女王微微一蹙眉,道:“如何個循序漸進法?愛卿且細細說來。”

宰相道:“恕微臣直言,我國中百姓大多從未見過男子,心中難免有些畏懼,若要他們接受變法,恐怕並非易事。微臣想來想去,也只有一個辦法最爲穩妥。”

女王聽得這話,微微眯起了雙眼,如同月牙般閃閃發光,口中道:“什麼辦法?但說無妨。”

宰相道:“微臣斗膽,懇請陛下以身作則,率先迎娶一位德才兼備的王夫,有了王夫殿下父儀天下,在推行新法也就容易了許多。”

女王聽得這話,臉色微微一紅,轉頭看向玄奘道:“御弟哥哥,你以爲如何?”

玄奘此時一心想着勸說女王更改法令,倒也並未注意到對方稱呼的變化,只是道:“宰相大人果然是才思敏捷,貧僧以爲,此計老成持重,着實微妙。”

女王的臉上頓時露出了莫名的笑容,道:“這麼說,你是同意了?”

玄奘點頭道:“自然同意。”

宰相聽得這話,卻連聲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既然御弟殿下已經同意,還請陛下立刻下旨安排大婚之事,讓我西樑百姓皆能見識到王夫殿下的威儀。”

“准奏!”女王長身而起,欣然點頭道。

“且慢!”一旁的沙僧覺察出了事情的不對,連忙開口喝止,輕輕一拉玄奘的衣袖道:“師傅,這女王說立刻便要迎娶王夫,可這西樑國眼下只有咱們師徒四人啊!”

玄奘聽得這話,方纔冷靜了下來,忙道:“陛下,貧僧斗膽,敢問這王夫現在何處?”

這話一出,頓時引得一衆女官鬨堂大笑,那宰相搖頭道:“御弟殿下這不是明知故問嗎?未來的王夫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只需照照鏡子便能見到了。”

“這......這......莫非說的是貧僧?”玄奘已是目瞪口呆,驚聲道。

宰相理所當然地點頭道:“除了御弟殿下,世間哪還有德才兼備的男子能配得上我家陛下?之前問御弟的意見,御弟不是已然同意了嗎?”

得到了宰相的確認,玄奘頓時如同受了五雷轟頂,呆立在了當場。

第一百五十一節 抓捕第一百二十七節 指路第一百二十二節 奪寶之爭第一節?龍宮第五十五節?殘局第二百零八節 惡鬼之道第五十八節?等待第一百一十三節 落井下石第四十二節 覆滅第八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四十一節神往第二百零九節 落敗第五十四節 靈寶之首第七十四節?緣由第五十九節目的第六節?半步大聖第一百二十二節鬼門開第二百零六節 棋局第六十五節 潛入第一百四十一節 朝堂之謀第二十五節 大戰將起第四節 收回人種袋第一百一十一節地府的回信第一百四十六節 琵琶洞第四十六節大戰略第三十七節上古傳說(下)第一百節 遊魂第一百八十四節 重回第十一節?樹妖第八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二百一十二節 迎娶第二十一節 事成第七十六節 妖國往事第十三節小張太子第一百七十三節 落敗第一百六十一節開戰第六十一節?齊聚第十九節?暗算第一百五十七節黑鍋第一百一十六節突破第五十八節?返回第十八節?長老情事第六十八節 疑心第一百一十六節 三味神風第七節 瞞天過海第七十三節?逆轉第七節 切磋第二百二十五節 伏虎的坐騎第一百八十四節犒賞第一百五十八節 謀戰(完)第一百三十六節 求援第九十節出發第十三節 猴王之威第五十三節?舊人第十五節 入水第一百一十七節 聚首第四十六節 救出第一百八十三節 貪念第一百四十節大將軍第二十五節?首戰第五十三節?舊人第八十二節 追兵第一百三十五節 天羅地網第二十六節 慈悲心第二節 試煉番外篇八——西遊人物記之蜘蛛精第一百八十七節 消失第三十二節 被擒第一百四十二節 說和第一百零三節?魂陣第二十六節?破局第一百五十節回寨第一百七十三節 落敗第八十七節 猜疑第五十二節?奪珠第二十四節(上) 幕後第一百三十三節 脅迫第一百五十五節 謀戰(一)第十三節 失控第六節?邀鬥第一百九十一節 鋌而走險第一百六十六節欺人第二百二十節 走火入魔第一百二十二節鬼門開第六十九節 故交番外篇十六——西遊人物記之佛母孔雀第八節 水毒第八十八節 切磋第四十二節?井中第四十二節?白骨妖第九十四節 擔憂第一百四十八節 得逞第一百二十八節最後的手段第三十八節法寶第五十五節 跟蹤第三十五節 雷音寺第二百零八節 痛失愛子第四十節 時日無多第一百九十二節 虛張聲勢第四十六節 圍困
第一百五十一節 抓捕第一百二十七節 指路第一百二十二節 奪寶之爭第一節?龍宮第五十五節?殘局第二百零八節 惡鬼之道第五十八節?等待第一百一十三節 落井下石第四十二節 覆滅第八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四十一節神往第二百零九節 落敗第五十四節 靈寶之首第七十四節?緣由第五十九節目的第六節?半步大聖第一百二十二節鬼門開第二百零六節 棋局第六十五節 潛入第一百四十一節 朝堂之謀第二十五節 大戰將起第四節 收回人種袋第一百一十一節地府的回信第一百四十六節 琵琶洞第四十六節大戰略第三十七節上古傳說(下)第一百節 遊魂第一百八十四節 重回第十一節?樹妖第八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二百一十二節 迎娶第二十一節 事成第七十六節 妖國往事第十三節小張太子第一百七十三節 落敗第一百六十一節開戰第六十一節?齊聚第十九節?暗算第一百五十七節黑鍋第一百一十六節突破第五十八節?返回第十八節?長老情事第六十八節 疑心第一百一十六節 三味神風第七節 瞞天過海第七十三節?逆轉第七節 切磋第二百二十五節 伏虎的坐騎第一百八十四節犒賞第一百五十八節 謀戰(完)第一百三十六節 求援第九十節出發第十三節 猴王之威第五十三節?舊人第十五節 入水第一百一十七節 聚首第四十六節 救出第一百八十三節 貪念第一百四十節大將軍第二十五節?首戰第五十三節?舊人第八十二節 追兵第一百三十五節 天羅地網第二十六節 慈悲心第二節 試煉番外篇八——西遊人物記之蜘蛛精第一百八十七節 消失第三十二節 被擒第一百四十二節 說和第一百零三節?魂陣第二十六節?破局第一百五十節回寨第一百七十三節 落敗第八十七節 猜疑第五十二節?奪珠第二十四節(上) 幕後第一百三十三節 脅迫第一百五十五節 謀戰(一)第十三節 失控第六節?邀鬥第一百九十一節 鋌而走險第一百六十六節欺人第二百二十節 走火入魔第一百二十二節鬼門開第六十九節 故交番外篇十六——西遊人物記之佛母孔雀第八節 水毒第八十八節 切磋第四十二節?井中第四十二節?白骨妖第九十四節 擔憂第一百四十八節 得逞第一百二十八節最後的手段第三十八節法寶第五十五節 跟蹤第三十五節 雷音寺第二百零八節 痛失愛子第四十節 時日無多第一百九十二節 虛張聲勢第四十六節 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