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節 聖旨

太宗發下的這一紙詔書,其實比他預想的還要重要,因爲,就在第二天,這份詔書已經落在了本去佛祖的手中。

聖旨上明明白白地寫着,大唐除建,國內妖邪橫行,文竹、普仙、望海三位大菩薩身爲太宗親封的守護菩薩,當擔負起責任,協助朝廷誅妖滅邪,教化民智。

而詔書的最後,更是隱晦地提及,如果西天佛門無法完成此重任,則是辜負了大唐的期望,更是辜負了大唐億萬百姓的期望,到時國家禮樂崩壞,則是西天佛門的責任。

不過,太宗曾刻意問起的這句威脅之言,卻並沒有引來佛祖的不滿,反倒是讓他大喜過望。所謂責任越大,權利也就越大,唐王如此看重西天,豈不是西天崛起的最好機會嗎?

於是,他一面傳下法旨,令三位大菩薩即刻趕往長安,全力配合朝廷誅滅妖邪,另一面則命智慧勝佛持此聖旨,與前部護法金吒一道前往天庭,面見玉帝。

這些日子以來,西天與玉帝多有消息往來,玉帝已經明確表示,西天作爲三界中最強大的勢力之一,不應滿足於偏安一隅,而是應該在三界中發揮更多的作用,他也願意爲此提供一些支持,只是欠缺一個合適的契機罷了。

毫無疑問,此時中土唐王所下的這一道聖旨,正是最合適的一個契機,於是乎,他也是順水推舟,當即讓太白金星發下了一道聖旨,令本去佛祖加派人手前往中土輔助三位大菩薩,務必爲大唐清剿妖邪。

而這一道聖旨,無疑便是爲西天打開了一道最重要的大門,要知道,在此之前,西天除了三位大菩薩,任何神佛都不得隨意進入中土。

當然,事實上,這當然是不可能完全控制住的。別的不說,就說當年那河西村之事,就有不少神佛在中土住了下來,比如伏虎羅漢,甚至住了數十年之久,不過,這些都是上不得檯面的,就好像是後世的非法移民,就算在外國安了家,也必須事事小心,更不可能做出什麼逾越之事,一面落下話柄。

而這一道聖旨的頒佈,顯然就是放開了此方面的限制,以後諸神佛完全可以假借協助大唐誅邪的名義,在中土找個寺院住下來,行事也不必太過畏首畏尾了。

不過,玉帝雖然是三界之主,但道門在天庭的勢力不可小覷,所以這道聖旨中還強調了一點,就是這些人進入中土是協助三位大菩薩的。

言下之意也很清楚,作爲輔助者,身份當然不能比三人高,否則未免有喧賓奪主之嫌,普通的羅漢、菩薩自然可以隨意進入,而那些地位更高的佛陀,怕是就不太方便了。

事實上,玉帝留下了這個含糊的界限,意圖也比較直接,是希望控制住西天的介入力度,同時觀察效果,如果真的發揮了制約東天與道門的功效,他也不介意釋放更多的權利,如果效果不佳,也便於加以控制。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本去佛祖手握兩道聖旨,簡直是意氣風發,當即傳令靈山普通菩薩三十人,羅漢二百人,揭諦、珈藍近千人,立刻收拾行裝前往中土,進駐各大佛門寺院之中,講經傳道,誅妖滅邪,全力增加西天的影響力。

自此開始,中土神佛勢力間的一番混戰,也終於完全拉開了序幕。

當趕往長安城的望海菩薩得知了此事,心中不免哀嘆一聲,如此一來,中土人多眼雜,她的行事終究會受到不少的制約,只是不管心中多麼不願,卻也終究無力阻止。

太宗見到三位大菩薩果然如期而來,也是大喜過望,當即任命新科進士三十人爲欽差大臣,前往全國各地巡查,徹查一切不法之事。

同時下旨,還爲三位大菩薩劃分了職責,以文竹菩薩爲京畿護國大菩薩,誅滅全國北方妖邪,以普仙菩薩爲荊楚護國大菩薩,震懾全國西南妖邪,以望海菩薩爲吳越護國大菩薩,鎮壓全國東南妖邪。

各位欽差大臣前往各地巡查,若遇詭異難解之事,可通過各地寺院求助於相應的大菩薩,三位大菩薩也需協助欽差以靖地方。

這樣的旨意一下,太宗簡直是將三位大菩薩當做了自己的臣子,使喚起來不見半點客氣,自然引起了三位大菩薩的不滿。不過,他們卻也只敢心中腹誹,表面上仍是需要客客氣氣地領命,原因無他,佛祖法旨就是這樣,他們沒有反抗的勇氣。

這個劃分,基本是按照三位菩薩的駐地來的,乍一看起來,似乎是文竹菩薩的權利最大,實則卻不然。

要知道,北方是大唐李家的起家之地,地方上與朝廷多少都有些藕斷絲連的關係,一般不會到求助於佛門的地步,至於那些真正的妖邪,反倒有許多都是雙叉寨的妖族,本來就與文竹菩薩有些人情來往,想必這種時候也不會給大家平添麻煩。

算起來,反倒是普仙、望海二位菩薩,恐怕就要多一些辛苦了。

大唐東南,無疑包括了巴蜀之地,那裡可是灌江口的地盤,妖物簡直數不勝數,以前普仙菩薩孤立無援,也只能虛以爲蛇,如今有了西天全力支援,能夠爭回多少臉面,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至於大唐東南,則是包括了大片臨近東海的城市,那些都是東天勢力最強的地方,無疑也是西天發展阻力最大的地方,如今將那裡交給瞭望海菩薩,其實也正是雲翔精心安排的。

這是陽謀,逼着望海菩薩帶頭去對付東天,而本去佛祖最關注的無疑也正是這個戰場,到底這位精於算計的女探子會如何行事,實在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不過,這件事情裡,也有一件讓雲翔極爲意外的事,那就是三清道門的反應。

按理說來,西天大舉進入中土,明顯會傷及道門的不少利益,他們也應該強烈反對纔是,雲翔還爲此特意留下了不少後手。

只可惜,道門除了勸說玉帝將此事的規模加以限制之外,似乎並沒有太多的意圖,着實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心中也更加多出了幾分防備。

第三十二節?進境第一百五十五節 獨闖第一百六十五節 車遲國第六十二節 魚目混珠(打賞加更——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五節 天羅地網第三十八節 幻境第一百八十七節尋仇第一百三十八節 萬全之策第七十節 接受第二十九節 打服第一百二十五節過橋第一百八十九節 秦廣王第一百五十六節 七仙女第一百六十七節 輸贏第七十四節 針鋒相對第四十七節 生擒第十三節 猴王之威第一百六十八節招攬第一百九十節面刺第九十四節 葬禮第一百三十八節 真相第二十六節 毒婦第一百六十四節符籙(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節 惜敗第一百三十一節 硬闖第九十四節?橄欖枝第二十三節?囂張白苗(二)第四十五節當國師第六十二節 開戰第二百三十七節 亂局第六節?雙叉嶺第六十七節廝殺第三十三節?鬥陣(二)第三節 迴歸第四十八節 神秘人第三十一節 鬥望海第五十六節 獲救第一百五十三節 二探紫竹林番外篇一——西遊人物記之黑熊精第二十八節 守株待兔第七節 瞞天過海第一節?北天門第二十九節 打服第六十九節 故交第八十三節 圍攻第六十節 拾荒第一百三十一節 硬闖第一百九十四節 登門道歉第一百五十四節 金丹之殤第一百三十一節 大菩薩第三十八節 幻境第一百八十七節 定計第二百零三節 談判破裂第四節 生擒活捉第二百五十五節 老友來投第五十四節 求情第二百三十二節 暗算第一百零五節?後手第九十三節 報信第三十四節?運丹第一百九十二節 渡河第五節?鳳凰公主第一百八十二節 圍攻第四十二節 求援第四十五節?拜壽第八十六節 順勢而爲第二十四節?討丹第二百二十節 走火入魔第五十三節?夙敵第一百二十二節鬼門開第八十七節 王妃第一百七十九節該打第二百三十一節 真假難辨第一百五十八節恐嚇第十二節 強搶第六十二節?求丹第一百四十七節探路第一百四十節 萬事俱備第七十四節 尋人第二十三節?試探第一百七十一節 選弟子(下)第一百七十七節 攔路第二百七十七節 逃生無門第一百一十三節 救人第九十節 塵埃落定第五十九節 真假(爲盟主望雲山人加更)第一百五十四節歪打正着第一百九十節 辭別第一百三十七節 逼問第一百五十一節再謀金丹第五十六節爐鼎第一百七十節大勝第五十節 囚籠第五十六節?請神第一百節 遊魂第一百二十九節 失算第一百七十七節 認出第七節?初入苗宮第一百四十二節 說和第一百七十四節 逃命
第三十二節?進境第一百五十五節 獨闖第一百六十五節 車遲國第六十二節 魚目混珠(打賞加更——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五節 天羅地網第三十八節 幻境第一百八十七節尋仇第一百三十八節 萬全之策第七十節 接受第二十九節 打服第一百二十五節過橋第一百八十九節 秦廣王第一百五十六節 七仙女第一百六十七節 輸贏第七十四節 針鋒相對第四十七節 生擒第十三節 猴王之威第一百六十八節招攬第一百九十節面刺第九十四節 葬禮第一百三十八節 真相第二十六節 毒婦第一百六十四節符籙(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節 惜敗第一百三十一節 硬闖第九十四節?橄欖枝第二十三節?囂張白苗(二)第四十五節當國師第六十二節 開戰第二百三十七節 亂局第六節?雙叉嶺第六十七節廝殺第三十三節?鬥陣(二)第三節 迴歸第四十八節 神秘人第三十一節 鬥望海第五十六節 獲救第一百五十三節 二探紫竹林番外篇一——西遊人物記之黑熊精第二十八節 守株待兔第七節 瞞天過海第一節?北天門第二十九節 打服第六十九節 故交第八十三節 圍攻第六十節 拾荒第一百三十一節 硬闖第一百九十四節 登門道歉第一百五十四節 金丹之殤第一百三十一節 大菩薩第三十八節 幻境第一百八十七節 定計第二百零三節 談判破裂第四節 生擒活捉第二百五十五節 老友來投第五十四節 求情第二百三十二節 暗算第一百零五節?後手第九十三節 報信第三十四節?運丹第一百九十二節 渡河第五節?鳳凰公主第一百八十二節 圍攻第四十二節 求援第四十五節?拜壽第八十六節 順勢而爲第二十四節?討丹第二百二十節 走火入魔第五十三節?夙敵第一百二十二節鬼門開第八十七節 王妃第一百七十九節該打第二百三十一節 真假難辨第一百五十八節恐嚇第十二節 強搶第六十二節?求丹第一百四十七節探路第一百四十節 萬事俱備第七十四節 尋人第二十三節?試探第一百七十一節 選弟子(下)第一百七十七節 攔路第二百七十七節 逃生無門第一百一十三節 救人第九十節 塵埃落定第五十九節 真假(爲盟主望雲山人加更)第一百五十四節歪打正着第一百九十節 辭別第一百三十七節 逼問第一百五十一節再謀金丹第五十六節爐鼎第一百七十節大勝第五十節 囚籠第五十六節?請神第一百節 遊魂第一百二十九節 失算第一百七十七節 認出第七節?初入苗宮第一百四十二節 說和第一百七十四節 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