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淑將筆放下,向後退了一步,強壓着自己沒有去看謝良辰。
剩下的女眷不知出了什麼事。
嚴小姐彷彿忘記了自己剛剛質疑了謝大小姐,只是垂頭盯着面前的紙。
曹五小姐望着這一幕,從中琢磨出些實情來,快要掩飾不住臉上的笑容,孟長淑走過去顯然是要爲謝良辰出頭,如今低着頭走到一旁,可想而知是因爲什麼,定是那紙不堪入目,着實沒法挽救。
曹五小姐看了一眼姐姐,曹三小姐站起身:“一個兩個到底怎麼了?”
曹三小姐說着向桌案旁走去。
徐大小姐也跟着起身,衆人壓制不住心頭的好奇,紛紛跟在曹三小姐和徐大小姐身後。
曹三小姐走的最快,二話不說,就去取筆:“你們都不寫,我來動筆。”筆墨上去之後,謝良辰的臉就丟大了。
曹三小姐手還沒碰到筆架,眼睛已經瞥到那紙張上,腦子裡還沒意識到這紙到底有什麼不同,只覺得一切彷彿不是她想的那樣,如果再給她片刻功夫,她就會與孟長淑一樣發現其中端倪,可站在她不遠處的嚴大小姐這時候已然回過神。
嚴小姐下意識地衝過去攔住曹三小姐:“別寫,別寫,這可是蠟箋,莫要毀了這紙張。”
曹三小姐冷不防被撞開,腳下一個趔趄,差點就摔在地上,多虧身後的徐大小姐伸手扶了一把。
“你這是做什麼?”徐大小姐被曹三小姐踩到了腳,不禁痛的皺起眉頭,“突然之間這般冒失。”
嚴小姐不是冒失而是有些瘋癲,她對徐大小姐的問話置若罔聞,在人羣中尋到謝良辰之後急急地問道:“謝大小姐,這是鎮州的紙?鎮州自己做的紙?”
謝良辰頷首:“我們來京城之前,才從家中紙坊拿來的。”
家中紙坊?徐大小姐忽然想起陳家村那孩子在筆墨鋪子裡提及過,他們陳家村自己有紙坊。
這是真的?
“到底怎麼回事?”
“三姐,你怎麼了?”
徐大小姐聽到身邊傳來詢問的聲音,不過她早就無心去問曹三小姐,而是快走到了桌案前。
她要親眼看看到底……
徐大小姐的目光落在紙上。
不是粗糙的紙張,相反的這紙表面光滑,顏色白亮,色澤均勻。
嚴小姐落的那一筆,墨跡黑亮如漆……
這是好紙,難得一見的好紙。
徐大小姐想到了父親收藏的那些紙箋,謝良辰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紙?她買來的?廣陽王府傳下來的?還是宮中賞賜的?或者哪裡得來的?
有多少?眼前這一張嗎?
“這是什麼紙啊?”
“與尋常紙張不同。”
“墨跡落在上面爲何這般好看?”
徐大小姐在議論聲中,找到了嚴小姐的聲音:“謝大小姐,您這是蠟箋對不對?”
謝良辰道:“是粉蠟箋。”
嚴小姐道:“您家中紙坊可以做出粉蠟箋?這粉蠟箋很貴……不就算用銀錢也買不到這麼好的,這……不能用這紙來寫,不能糟踐了這麼好的紙張,若是讓我父親知曉,我敢在粉蠟箋上寫字,定會罰我。”
嚴小姐說完這話一臉歉意:“謝大小姐,方纔對不住了,我沒有看清楚就落了筆。”
謝良辰笑着看嚴小姐:“嚴小姐不必如此,我拿出這紙就是讓大家寫詩用的,嚴小姐接着寫就好。”
嚴小姐忙道:“不,不,哪裡能這樣用處,我們的詩不過就是胡亂寫的,這樣用委實太可惜了。”
謝良辰道:“自家的東西,嚴小姐不必如此,今日大家前來,我也沒什麼好送的,就給大家帶些陳家村的東西做回禮,這粉蠟箋便是其中之一。”
聽到謝良辰的話,嚴小姐倒吸一口涼氣,頓時覺得不好意思:“這可如何是好。”這麼一比,她帶來的禮物太薄了些,早知曉如此,她該再精挑細選一些拿來。
桌案前的徐大小姐終於從震驚中回過神,腦海中浮現起筆墨鋪子的那些事,謝良辰的阿弟覺得掌櫃拿出紙箋不夠好。
不是他們不懂,而是那紙箋真的不好。
尋常的紙箋怎麼可能與粉蠟箋相比?
曹家兩個小姐也都說不出話來,之前嘲笑的口氣和那奚落的笑容,如今彷彿變成了一盆冰水,從她們頭上澆下。
曹五小姐面色一陣紅一陣白,她到現在也沒捋清楚,如果鎮州真的有粉蠟箋,鎮州村子裡的人怎麼可能會餓肚子,謝良辰還去吃糙米?
曹五小姐求助地去看徐大小姐,徐大小姐明明也說謝良辰一家就是正正經經的農戶。
哪個農戶能這樣用白蠟箋,還用這紙箋做回禮?
謝良辰看着衆人,笑容一如方纔:“大家不是要作詩嗎?今日的詩會還有彩頭呢。”
孟長淑終於不用再忍着笑意:“我替大家說句話,我們中許多人還是第一次見這麼好的粉蠟紙,不免會失了方寸,良辰不要見笑。”
孟長淑說着去看曹家兩個小姐:“兩位曹家小姐,你們說是不是?”
曹三小姐張開嘴想要反駁,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曹五小姐則用低頭用帕子擦了擦鼻尖上的汗水。
孟長淑接着道:“沒想到謝大小姐還用粉蠟箋做回禮……我們委實受之有愧,哪裡好意思就這樣拿走?”
“是啊,”嚴小姐道,“這麼好的粉蠟箋,絕不能用來寫尋常的詩作。”
孟長淑拉起謝良辰的手:“你怎麼會想到做粉蠟箋?定然用了好些功夫吧?”
謝良辰點點頭:“委實請教了不少人,又廢了不少紙張,幸好做了出來。我會想要做這些,是因爲知曉寫粉蠟箋上的書畫可以長久保存。”
孟長淑聽話聽音:“你有想要留存的東西?”
謝良辰頷首,轉頭看向陳子庚:“將我的匣子取來。”
陳子庚自然知曉阿姐說的是什麼,立即快步離開。
徐大小姐始終沒有說話,只因爲眼前的一切與她預想的完全不同。
片刻之後陳子庚將匣子交給謝良辰,孟長淑和李茹初幫忙將東西取出來。
“這是,”嚴小姐道,“藥材?”
謝良辰頷首:“這是藥材圖,我想將藥材都畫下來,供大家參閱,如今我畫下來的這些藥材,鎮州村中人盡皆知,不但能認出它們,還通曉它們的藥性,只可惜我的精力有限,畫出的還不到十之一二。”
衆人看過去,只見紙張上的藥材畫的格外細緻,就像是剛剛從山中採來的一般。
謝良辰話音剛落,就聽到不遠處長廊中傳來黑蛋的聲音。
“阿姐在作詩?我們也會作。”
“人蔘味甘,止咳生津;茯苓味淡,滲溼化痰;當歸性溫,生血易損;黃連味苦,除痞清熱;貝母微寒,開鬱除煩……”
徐大小姐聽着這聲音,臉色愈發難看,這是農戶家的孩子?昨日說小豬仔的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