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

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

“在數值計算這方面,需要我們計算技術研究所協助的話,我們也可以提供一些超算資源。”

徐洋的聲音對於除了常浩南以外的所有人都很陌生。

因此閻忠誠看向對面愣了一下,然後纔回答道:

“有超算資源的話當然好,不過影響我們進度的關鍵倒不是計算量,而是軟件功能和算法方面的限制。”

這下徐洋反倒真的來了興致:

“怎麼說?”

“航改燃機雖說核心部分都是現成的,但船用燃氣輪機和航空發動機在使用環境、性能取捨、成本控制之類的方面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也不是完全照抄就行了。”

因爲在座的都是自己人,閻忠誠回答得倒也十分完整:

“比如軍艦對於噪音和振動都會有嚴格的要求,尤其以反潛爲主要任務目標的情況下會更加嚴格,而航發在這方面的限制就要相對小一些。”

“再比如軍艦可能長時間在極地高寒水域航行,燃氣輪機進氣口必須要克服結冰環境,而噴氣式飛機由於速度足夠快,則幾乎不需要考慮這種問題。”

“這部分工作同時涉及到聲振、熱力、熱聲等十幾種多物理場耦合作用,要想通過目前的仿真建模軟件實現精確計算……一方面難度會很大,另一方面考慮到目前我們國家超算的計算速度,耗費的時間恐怕比按照老辦法造幾個樣機出來還要長。”

“而且這還只是設計階段本身面臨的問題,好的設計師需要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到後續生產、維護、修理工作的便利性和經濟性。因爲燃機對於自重不敏感而對於壽命和成本敏感,所以黎明廠計劃用1Cr16Ni2MoN馬氏體不鏽鋼通過熱鍛方式生產葉片,那麼在設計的時候就不能像航發那樣只注重性能,還要考慮到葉片尺寸和形狀對於工藝的適應能力,否則就是給製造廠方面出難題。”

“熱鍛過程中,材料的變形、傳熱和組織演化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限單元法在需要充分考慮微觀組織影響的熱鍛造工藝中的應用,又是一個複雜的多物理場綜合作用過程……”

閻忠誠不愧是國內計算機仿真領域的早期探索者之一,儘管由於之前長時間接觸不到國際頂尖的經驗而有點被時代甩開了,但真要做起來,也仍然能把工作梳理得條理清晰思路明確。

這一大段話先是把徐洋說得一愣,然後迅速激發了她的鬥志。

主動提出幫忙卻不被需要,對於徐洋來說絕對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雖然目前的軟件和算法都不支持這種複雜多物理場的模擬,但還是有不少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個問題的……”

她本以爲自己拋出這個話題之後可以吸引到其它人,尤其是常浩南的好奇心。

但大家似乎都對此反響平平,而正主更是低頭無意識地擺弄着筷子在那愣神。

最後還是閻忠誠接過了話題纔沒有冷場:

“我知道應該怎麼把這些問題拆分成普通的單場或者雙物理場耦合去解決,但這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來進行建模和寫代碼,對計算量的硬性要求反而沒有那麼高。”

“這……”

徐洋有點沒想到,面前這個看上去有六十來歲的人竟然還有這種能力。

她實際上是個很純粹的人,因此頓時對閻忠誠肅然起敬:

“您對多物理場建模這方面也有研究?”

“談不上什麼研究,我在英國訪學的年代還沒有這些技術,所以也沒學到。” 閻忠誠說到這裡,把目光投向了徐洋的旁邊:

“實際上這還要常浩南同志在之前對渦噴14的設計改進工作中留下的經驗,以及完整的筆記,我這段時間也算利用職務之便,經常拿過來看和想,也就逐漸領悟了些更進一步的東西。”

“常博士?”

這倒是有些出乎徐洋的意料之外了。

常浩南的水平她當然是清楚的,但自己有能力是一回事,能教導或者啓發別人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往往越是天才的人,越是不擅長這方面。

類似於讓喬丹去當教練——

你只要起跳,然後等對手落下去再投籃就可以了。

本來正在神遊的常浩南突然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便下意識地擡起頭:

“怎麼了?”

“不知道常博士你對這類多物理場的仿真建模計算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雖然現在這個場合有些不夠學術,但徐洋還是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想聽聽對方的思路。

一方面是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也有點想要看看兩個人誰在這方面更擅長的心態在。

然而常浩南直接搖了搖頭:

“具體的想法沒有,因爲目前的工具實際上只支持二維場的模擬,無論用多麼精妙的辦法拆分具體問題,都會導致很多變量被忽略,結果的精度也就可想而知,後續還要大量靠實驗數據和經驗進行調整。”

剛聽到這個回答的時候,徐洋有那麼一瞬間覺得有些失望。

但冥冥中的直覺告訴她,常浩南的話應該還沒說完。

果然,停頓了一瞬間之後,後者又繼續說道;

“比如通過雙曲線來表達流變應力的經典唯象模型,還有將材料參數表達爲多項式的高溫流變應力模型,都只是純數學模型,沒有考慮金屬材料變形過程中的微觀機制,只考慮了變形溫度、應變速率以及應變量等宏觀變形參數對於流變應力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一種材料,哪怕只是其中一種元素組分發生變化,都要全部重頭再來。”

“我在想的是,能否找到一種辦法,至少從物理的角度出發,描述同一類材料的熱變形行爲,以及更進一步地,開發一種新的工具,我是指一種軟件,實現三維有限元數值仿真,比如對剛剛說到的馬氏體不鏽鋼建立變形-溫度-組織演變的耦合分析系統,這樣就可以無需拆分,同時研究變形參數對溫度場、應變場及微觀組織場的影響,對於實際的生產工藝設計和優化明顯要更有指導意義。”

“啊這……”

徐洋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思路被別人甩開了。

就好像在那顆影響了物理學的蘋果樹下面,她還在忙着撿蘋果的時候,別人已經在思考蘋果爲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了……

(本章完)

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38章 學年結束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40章 好好聽講!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813章 通過海峽!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487章 欲擒故縱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
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38章 學年結束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40章 好好聽講!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813章 通過海峽!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487章 欲擒故縱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