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絕地反殺

李顯與柳尚二部,一直都在養着馬力,體力,而正好相反的,一直追擊在李顯身後的烏恆鐵騎,卻一直都在瘋狂的追擊着。

這並不是說烏恆人不知道攻擊李顯的大軍,而是他們捨不得。

烏恆國經此大劫之後,國內人口那是急俱的減少,當初出黑林堡的時候,烏恆國可汗鐵木成就吩咐過他們,能少戰,就儘量少戰,能拖死對方,就儘量拖死對方,而不要輕啓戰端,要多爲烏恆國保留下足夠的兵馬青壯。

所以,此次烏恆國領軍在外的主將,在見到秦軍中竟然有如此多的步兵,他們出奇的一致選擇拖字決加騷擾戰術,就是想着要拖到秦軍無糧之後,拖死對方。

而接下來,果然如他們所想的那樣,秦軍沒軍糧了。

先是分出騎兵來先走,留下十餘萬的步兵送死,這讓烏恆人是大爲開心。

不用花上他們一兵一卒,就能白白的殺死十餘萬秦軍,這功績,到哪都能吹神了去。

所以,在對於當初柳尚帶着四萬餘鐵騎出逃之後,烏恆國主將,僅僅只是着副將領着烏恆驍騎一路尾隨着,拖着對方,而不要選擇強攻。

因爲他們知道,秦軍的驍騎,並不比他們這些烏恆騎兵弱到哪裡去。

秦軍沒軍糧了,他們只需要等着秦軍一個個餓得沒力氣了,再擒住就行了,何必要無謂的去損失那兵力。

然而,這烏恆國的副將們卻是永遠也無法相信,就在這種絕地的情況之下,李顯竟然還能重重地發起反擊之戰,而且,竟然是一戰而全殲所有的烏恆國騎兵。

這一戰,戰果是絕對的輝煌的,李顯以三萬七千餘鐵騎,以白起,柳尚,呂莽三將爲箭頭,絕地反殺於烏恆鐵騎。

以最佳的戰力迎戰烏恆人的疲憊之師,這一戰,秦軍三萬七千餘鐵騎,盡殲烏恆國騎兵五萬二千餘騎,戰馬,糧草無數。

讓大軍生火造飯飽餐了一頓之後,李顯當下就傳下將令去,帶上所有能帶走的東西,回身,去救蒙恬去。

~~~~~~~~~~~~~~~~~~~~~~~~~~~~~~~~~~~~~~~~~~~~~~~~~~~~~~~~~~~~~~~~~~~~這已經是第三天了吧,也不知道大王是否已經走了,微閉着雙眸。蒙恬頗有些有氣無力的樣子,但想着他已經把李顯給送了出去,蒙恬的嘴角處,確又扯出一個微小的弧度來……不論生或者是死,至少,他已經把大秦國的武穆王給送了出去了。

爲了大秦國的百姓,只要能讓大秦國的武穆王回去,縱是陪上百萬大軍,那又如何?

頭有些沉重,他已經餓上了二天了吧,只靠着喝了些水勉強殘活着。

而可恨的烏恆人,他們在試着發動過一次衝鋒碰上了秦軍的瘋狂反咬之後,竟然又選擇了遠遠的逗留着。

他們這是在等着秦軍的餓死,因爲秦軍,已經是把這些烏恆人給嚇破了膽兒了。

記得就在三天前,他們試着發運了一次衝鋒,而這些可怕的秦軍,完全就是一副不怕死的拼命樣,烏恆人只是試探着發動一次攻擊,他們自然不會無謂的上去送死。

所謂哀兵必勝,此時大秦軍銳氣正旺之時,他們又哪會再上去送死,所以,稍一接觸,留下些屍體之後,就撤軍了。

可是,他們看到了什麼,他們看到這些已經餓瘋了的秦人,他們竟然把那些戰死的烏恆人,是一個不落的全都給拖了回去,扔鍋裡給煮了,沌成肉湯給喝了。

雖然,他們烏恆人被稱之爲化外蠻夷,可是,至少他們不會吃人肉不是,而這些秦軍,此刻感覺倒是比他們還要來得野蠻殘暴一些。

當他們遠遠地看到秦軍中某個將士,就這般拿着一整條的手臂,在那狂啃爛咬着的時候,幾乎所有在遠處時刻觀望着秦軍的烏恆人,全都嚇得臉色發綠,肝膽巨顫不已。

當然,有見於此,處理完黑林堡的事情,而剛趕到這裡的鐵木成是果斷的下令,讓大軍莫要再上去送死了,更莫要再爲這些已經餓瘋了的秦軍再去送口糧了。

~~~~~~~~~~~~~~~~~~~~~~~~~~~~~~~~~~~~~~~~~~~~~~~~~~~~~~~~~~~~~~~~哄隆隆的馬蹄聲,在震得整個大地都在顫抖之餘,亦是讓蒙恬的心,隨着這份震顫而沉得更加的深。

無所謂的笑了笑,或許,這是烏恆人已經看到他們完全的失去了再戰的力氣,而來撲殺他們了吧。

然而,就在這時,蒙恬卻是猛的一把站了起來,雖然因爲體力有些不支的原因而有些打擺子,可是,蒙恬卻仍然是堅強地站了起來,雙眼出神地看着遠方。

因爲,他聽到了那熟得不能再熟的吶喊聲,他聽到了那如穿金裂石般的怒吼。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

曾經,這多麼熟悉的吶喊聲,蒙恬一直以爲,這會隨着他的生命消失而遠去,永遠只讓他記在心底裡,鐫刻在靈魂的深處去。

可是,這一刻,蒙恬卻是如此真切地聽到了這一聲聲的怒吼,一聲聲的吶喊。

這是如此的親切,如此的讓人歡心。

大秦國的步兵方陣中,原本已經有氣無力,坐等着死亡到來的他們,此刻,在聽到這一聲聲刺穿雲宵的怒吼之後,一個個,又彷彿有着無數的力量在匯聚一般,他們一個個相互攙扶着,努力着,堅強的站了起來。

抓緊了手上的大刀長柔,整肅起身上的鎧甲,隨着那富有着節奏的怒吼聲,而仰天怒吼出聲。

這是爲獲得新生而在怒吼,這是在爲吐盡滿腔屈辱而在怒吼。

來的,是李顯的驍騎,前面那一戰,三萬七千餘鐵騎,在李顯奮力強攻之下,如今已經只剩下萬餘人。

然而,就是這萬餘人,領着數萬匹戰馬,就這般,義無反顧的向着前方,那鐵木成的中軍處衝殺而去。

因爲,李顯的大軍是正在疾速奔跑着的,而鐵木成的騎兵,卻是靜立在那裡的。

一個已經完成加速度,而讓戰馬跑在最高速的水準上,一個確是完全就沒有半點動靜,只是靜靜地防守在那裡的騎兵方陣,之兩者之間,熟強熟弱,那自然是一目瞭然。

雖然,烏恆國的鐵騎,那是李顯大軍的數倍都不止。

大陣之前,白起,手執一柄大關刀,怒吼着,殺入敵陣之中,刀光亮起,有斗大的頭顱,隨着那殷紅的鮮血而沖天而起。

刀光閃爍,白起的那一丙刀,每一刀下去,必有數顆斗大的頭顱沖天而起,左衝右突之際,只若入無人之境。

身後,柳尚亦是不甘於人後,舉着柄馬刀,跟在白起身後,亦是四面衝殺,雖不如白起那般兇悍,然而,亦是殺得一身通紅,刀刀見血。

有這兩個殺神在前邊開路,跟在他們身後的李顯,倒是要輕鬆的多,偶爾有漏下來的,李顯亦是選擇補上一槍,倒是輕鬆了許多。

猛然間,見得前頭處一片光亮閃過,卻是李顯已經隨着這兩員猛將而殺透了敵陣,鑿陣而出。

身後,諸驍騎大軍,亦是尾隨於之後,相繼殺出大陣之外。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陣前,白起高舉起大關刀,一聲大吼,拍馬領軍繞過一個小圈之後,復又殺入敵陣中去。

“攔住他,巴拉奇,牙乞哥,阿皮旺美,你們都死哪去了,還不快去與我拉住好員秦將。”陣後的鐵木成,早已是狂吼着,讓自家大將上去頂上。

“巴拉……嗚……”號稱銅頭鐵臂的巴拉奇,匆匆拍馬迎上了馬起,只是他還沒報出自己的名字來,就已經被白起手起刀落而斬下了那顆醜陋的頭顱,空留下一具無頭屍體,隨着快馬疾奔而出十數步,方纔摔下馬去。

“呀……漢狗看刀……”

“阿皮旺美來會會你……”

邊上,另兩員蠻將,在見得這漢將竟然一刀就斬下了巴拉奇的頭顱,不由得爲之一愣,但緊隨其後的卻是狂怒着,拍馬舞刀而上。

“呃哈……”兩員蠻將,一左一右,各持大刀,阻住白起的前路。

“死來……”一聲狂吼,白起怒而舉刀朝這二員蠻將劈去。

“嘿哈……”牙乞哥,阿皮旺美二員蠻將,相繼舉起手上大刀,橫檔於身前。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卻是讓他們永生難忘的一幕。

只見那白起手上的大刀,劃過一道慘白的孤線,而狠狠地斬在牙乞哥的大刀之上。

轟的一聲,那輕巧的馬刀,隨着兩刀的碰撞應聲而斷。

白起的刀,去勢不減,繼續揮刀而下,就在牙乞哥那完全無法相信的眼神當中,大刀,從左肩膀處,一直切到到右肋下而出,整個上半身,都被白起這一刀給切了下來。

“啊啊……”邊上,阿皮旺美有如見了鬼一般,毫無意識的發出一聲慘叫之後,拍馬就想往後陣中奔去。

這員漢將實在是太勇猛太強大了,前頭兩員大將都是一刀就被這漢將給砍成了兩斷,他阿皮旺美自問勇力上還不如前面被白起殺的兩員大將,他又如何敢再繼續呆下去。

“死來……”愚蠢的阿皮旺美,竟然在這戰陣之上,把自己的後背這般毫不保留地留給了白起,如此好機會,白起又怎麼能夠放過,手起刀落間,又一顆斗大的頭顱飛天而起。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刀,平伸而出,卻正好接住那掉下來的阿皮旺美的頭顱,白起,以刀挑斷頭,狂吼着,向這陣中,早已是被白起的兇威殺得膽寒的烏恆大軍殺去。

“撤……”秦軍有此等猛將在此,他們又有何勝算可言,唯撤軍一途。

所以,鐵木成很痛快的就下令撤軍而去,反正在這遼闊的大草原,誰又能阻止的了他們烏恆人的逃脫。

第七十七回 武穆王的衣冠冢第二十回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八十回 子午谷第十一回 一片枯葉的故事第三十四回 驍騎營的怒吼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一二三回 不速之客提定國策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七十六回 圍點打援坑紀煥第八十九回 大秦七大姓之董、舒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四十五回 驍騎之志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七回 引第六十二回 強襲馬里奇部落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六十七回 論第十八回 忠義無雙秦國臣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六十二回 三羊換奚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六十二回 三羊換奚第四十三回 金明論秦王第十一回 知識才是改革的第一要素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一一三回 李牧說秦人第七十六回 草原神鷹的隕落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二十二回 班師回朝第二十三回 以汝之血祭蒼生第十一回 鬧劇皆緣於本心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六十四回 蒼狼神的子孫們第六十八回 天下何女可爲秦王后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六十四回 決擇第十二回 借勢迫敵第六十七回 論第十五回 殺身成仁第七十九回 精忠報國秦王臣第十六回 何以解憂,唯良才也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四十五回 渭水之畔第二十回 孤若不死,汝必爲王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七十二回 徵蜀第十七回 是真名士自風流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一一一回 九路諸侯共討秦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一百回 鬥射(第二更)第五十三回 孤若不死,誰能亂秦?第六十七回 蜀中女兒最多情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四十三回 金明論秦王第四十四回 金明論縱橫第九回 不成功,便成仁第七十一回 蕭子離夜謀陰平關第一一五回 燕公慕容博第六十八回 天下何女可爲秦王后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一零七回 大婚第三十九回 騎賽第二十三回 以汝之血祭蒼生第六十四回 蒼狼神的子孫們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九回 不成功,便成仁第九回 逼蛇出洞第七十五回 汝枉爲漢人矣第十八回 忠義無雙秦國臣求酒名啦!!急急急!!!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七十三回 地道之戰第五十回 少壯之爭第十五回 殺身成仁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九回 李顯的憤怒與無奈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一一九回 馬踏連營第九十三回 年宴三敬第一零六回 立妃第九十八回 議徵南蜀第三十一回 一紙方(第二更到)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二十一回 言傳身教,戰爭的藝術(三更)第七回 朝堂如戰場,君臣聯手演雙璜第七十回 荊苛刺秦王第八十八回 虎梟一吼驚天地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八十七回 此虎梟也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三十七回 殺身成仁第十五回 所謂的分蛋糕事件第九回 逼蛇出洞
第七十七回 武穆王的衣冠冢第二十回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八十回 子午谷第十一回 一片枯葉的故事第三十四回 驍騎營的怒吼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一二三回 不速之客提定國策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七十六回 圍點打援坑紀煥第八十九回 大秦七大姓之董、舒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四十五回 驍騎之志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七回 引第六十二回 強襲馬里奇部落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六十七回 論第十八回 忠義無雙秦國臣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六十二回 三羊換奚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六十二回 三羊換奚第四十三回 金明論秦王第十一回 知識才是改革的第一要素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一一三回 李牧說秦人第七十六回 草原神鷹的隕落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二十二回 班師回朝第二十三回 以汝之血祭蒼生第十一回 鬧劇皆緣於本心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六十四回 蒼狼神的子孫們第六十八回 天下何女可爲秦王后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六十四回 決擇第十二回 借勢迫敵第六十七回 論第十五回 殺身成仁第七十九回 精忠報國秦王臣第十六回 何以解憂,唯良才也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四十五回 渭水之畔第二十回 孤若不死,汝必爲王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七十二回 徵蜀第十七回 是真名士自風流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一一一回 九路諸侯共討秦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一百回 鬥射(第二更)第五十三回 孤若不死,誰能亂秦?第六十七回 蜀中女兒最多情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四十三回 金明論秦王第四十四回 金明論縱橫第九回 不成功,便成仁第七十一回 蕭子離夜謀陰平關第一一五回 燕公慕容博第六十八回 天下何女可爲秦王后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一零七回 大婚第三十九回 騎賽第二十三回 以汝之血祭蒼生第六十四回 蒼狼神的子孫們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九回 不成功,便成仁第九回 逼蛇出洞第七十五回 汝枉爲漢人矣第十八回 忠義無雙秦國臣求酒名啦!!急急急!!!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七十三回 地道之戰第五十回 少壯之爭第十五回 殺身成仁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九回 李顯的憤怒與無奈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一一九回 馬踏連營第九十三回 年宴三敬第一零六回 立妃第九十八回 議徵南蜀第三十一回 一紙方(第二更到)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二十一回 言傳身教,戰爭的藝術(三更)第七回 朝堂如戰場,君臣聯手演雙璜第七十回 荊苛刺秦王第八十八回 虎梟一吼驚天地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八十七回 此虎梟也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三十七回 殺身成仁第十五回 所謂的分蛋糕事件第九回 逼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