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九奧博羅

bookmark

大明景平元年,龐大的帝國經歷了太多的動盪之後,逐漸趨於穩定發展。但在進入新的一年後,大明這條大海又開始波動起來。內部目前倒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了帝國周邊的那些國家,積累已久的矛盾在這一年爆發!

拒絕了“神聖北京協約”的瀾滄國國王蘇里亞旺薩,在回到國內後,很快宣佈拒絕讓奧博羅成爲所謂的爭議區。並且,這位瀾滄國的“太陽王”,開始積極備戰。並且號召自己國人,以武力的手段去奪回屬於自己國家的土地。

瀾滄國雖然是個小國,但算上正規軍、預備軍、留守部隊,總兵力達到了龐大的三十萬人,已經遠遠超過了仇敵暹羅。而顯然蘇里亞旺薩王對這樣的數字並不滿足,他提出了再次擴軍二十萬人的計劃,預計使瀾滄的總兵力在半年達到五十萬衆。

不光如此,爲了得到外部力量援助,解決火器短缺的問題,蘇里亞旺薩王開始秘密派人於荷蘭、佛郎機國接觸,尋求他們的幫助。而這正是這些西洋國家所願意看到的。在不斷被明帝國打擊之後,這些屢次遭到失敗的西洋國家急切地需要在亞洲找到一個可靠的“盟友”。

而恰在這個時候,蘇里亞旺薩王便主動送上了門。瀾滄龐大的軍備計劃,很快引起了荷蘭和佛郎機國極大地興趣。五十萬人。已經足夠和大明帝國抗衡上一陣子了。主要雙方的實力在抵抗中不斷被消耗,那麼自己便有了趁虛而入的機會。

鑑於這種心態,荷蘭首先答應賣給瀾滄一批能夠武裝一萬人左右的火器,其中包括西洋銅炮。接着就是佛郎機人,他們也一樣答應幫蘇里亞旺薩武裝一萬人左右的精銳火器部隊。關於價格的問題,更着重日後利益地西洋人。答應了採取延後付款的方式。

很快,在荷蘭和佛郎機的幫助下,兩萬具有較強戰鬥力的火器部隊被迅速武裝起來。在這樣的基礎上,蘇里亞旺薩王已經有了挑戰“神聖北京協約”地本錢。他心中那副收復失地,成爲瀾滄歷史上最偉大王的藍圖。開始畫出了自己的第一筆。

三月底,在瀾滄與暹羅交境處,瀾滄軍隊與暹羅軍隊發生軍事衝突。兩百名瀾滄士兵對暹羅軍悍然發起進攻。在半個多時辰的交戰中,五十名暹羅士兵陣亡,三十人被俘。雖然其後俘虜被放了回去,但瀾滄和暹羅的大規模戰爭終於正式拉開帷幕。

景平二年四月初三。蘇里亞旺薩王向全體瀾滄人下達戰爭命令。在這道命令中,蘇里亞旺薩王宣稱奧博羅歷來都爲瀾滄的國土,暹羅人無恥地搶奪了過去。強大起來地瀾滄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從這一天開始瀾滄將以武力收回自己的土地!

命令下達的當天,五萬瀾滄軍隊即跨過邊境,對邊境城市罱頓發起了瀾滄國曆史規模最大的軍事攻擊。之所以選擇罱頓,而不是奧博羅,主要是蘇里亞旺薩王顧忌到奧博羅駐紮着一百名明軍士兵。一旦對此地發起進攻,很容易將激起大明帝國的怒火。

況且。明朝早就有言在先,早奧博羅問題解決前,無論誰對奧博羅展開軍事攻擊,即是對大明帝國宣戰,帝國都將在第一時間反擊。與大明徹底交惡。兩國全面交戰。是目前的蘇里亞旺薩王並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精心武裝地軍隊,帶給了蘇里亞旺薩王最好的回報。暹羅地軍隊在其面前顯得不堪一擊。整整五萬的瀾滄軍隊勢如破竹,僅僅兩個時辰的時間,在罱頓的暹羅守軍便被徹底擊潰,一千餘人成爲了俘虜,罱頓也終於落到落到了蘇里亞旺薩王的手中。

初次出征便取得了如此輝煌地大捷,很快使蘇里亞旺薩王地野心急劇膨脹起來。在接下來的十多天時間裡,瀾滄軍一口氣攻陷了暹羅七座城市。消息傳到巴塞通王地耳朵裡,巴塞通王勃然大怒,立刻組織起一支七萬人的武裝,企圖阻止住蘇里亞旺薩王的攻勢。

四月二十日,兩國軍隊在薩琴爾決戰。時瀾滄軍五萬餘,暹羅軍七萬。親自指揮戰鬥的暹羅國王巴塞通,在兵力佔據較大優勢的情況下,對取得最後的勝利充滿了必勝的信心。但是戰局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了這位國王的預料。

雙方在薩琴爾鏖戰了半日,誰都無法取得突破。冷兵器時代的特徵在這場決戰裡顯現無疑。雙方的士兵不斷地互相對射弓箭,然後大規模地衝鋒。刀槍的碰撞聲,叮叮噹噹地讓整個戰場變成了一座龐大的鐵匠鋪,雙方的傷亡都在不斷地增加!

而就在暹羅軍以人數上的優勢,逐漸壓制住瀾滄軍的時候,扭轉戰場局勢的狀況發生了。

兩萬手持火槍的瀾滄軍,忽然出現在了戰場之上。火槍的強大威力,很快讓依然處在冷兵器時代的暹羅軍隊,感受到了火藥武器的可怕之處。一聲聲的槍響,一個個的暹羅士兵很快便倒在了血泊之中。勝利的天平迅速向瀾滄一方傾斜。

在傍晚到來的時候,七萬餘暹羅軍隊徹底崩潰。大面積的潰敗逃亡不斷髮生。回天乏術的巴塞通王在親兵的保護下,拼命撤離了戰場。而薩琴爾的決戰,也以瀾滄軍的大勝而結束。

在這場戰爭中,七萬暹羅軍陣亡者高達一萬餘人,兩萬八千人成爲俘虜,潰逃、失蹤的暹羅士兵不計其數,整個暹羅的軍事力量,在這場決戰中,遭到了徹底的瓦解。

瀾滄國咄咄逼人地攻勢。讓倉皇逃出戰場的巴塞通王感到了畏懼,一路逃回國都阿瑜陀耶的巴塞通王,一面命令重新招募士兵,一邊匆忙派出使者,向大明帝國和周邊國家求援。

神聖北京協約,在這一刻正式開始發揮效力。最先到達的是安南鄭氏指揮兩萬軍隊。率先抵達了暹羅,而後是阮氏的一萬五千軍隊,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到達。這兩支在安南互相敵視,互相廝殺的政權,居然在這一時刻走到了一起並肩作戰。

這就是“神聖北京協約”地力量。在這份協約背後,站着一個巨人正在那默默地注視着所有簽署協約的國家,能否嚴格地執行這一協約,功則獎,罪則罰,這就是大明做爲宗主國監督神聖北京協約的力量。

但是。暹羅、安南的聯軍,在瀾滄國的強勢攻擊下,於阿莫決戰中,再一次吃到了敗仗,連安南阮氏政權地大將也成爲了俘虜。而就在這一時刻,在瀾滄的軍隊裡出現了西洋人的身影,大約有三百名佛郎機士兵干涉到了大明的內政之中。

四月底,大明特使抵達暹羅。嚴厲譴責了瀾滄國的的行徑,並鄭重警告蘇里亞旺薩王。必須立即從暹羅撤兵,歸還搶佔暹羅地一切國土。大明可以既往不咎。但是顯然一連串軍事上的巨大勝利,已經讓蘇里亞旺薩王衝昏了頭腦,他蠻橫地拒絕了大明使者的要求。

更加變本加厲的事情發生了。五月初一,瀾滄軍忽然掉轉隊伍。向奧博羅發起了攻擊。這是大明嚴厲禁止的行爲。武英王朱由斌早就警告過所有國家的君主,任何對奧博羅的攻擊。即是對大明的宣戰,而這點,不斷取得勝利地蘇里亞旺薩王已經完全扔在來腦後。

初二,兩千暹羅士兵率先抵達奧博羅。此時在奧博羅的守軍僅僅爲一百明軍士兵。領軍地瀾滄將領狂妄地派出使者,要求城內的明軍士兵立刻投降,打開城門迎接瀾滄軍進城。

負責監督奧博羅的明軍將領爲三級驍遠司尉管九隆,面對瀾滄人赤裸裸的無理要求,管九隆給予了斷然拒絕。他接受到的命令非常簡單明確,在奧博羅地歸屬沒有得到解決之前,除大明外任何國家地士兵都不得進入奧博羅。

管九隆也是一位老資格的江南軍將領了,按理以他地資歷早就已經能夠升到校尉的官職,但是好酒和喜歡女人卻連累了他的大好前途,幾年時間裡升一級,要不了幾天就會因爲違反軍規而連降幾級,這似乎已經成爲了管九隆的規律。

被斷然拒絕的暹羅將領惱羞成怒,給奧博羅的明朝守軍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其在明天太陽升起來前,必須全部投降,否則一旦城破,沒有一個明軍士兵能逃脫死亡的命運。

做爲一個老兵,管九隆很明白僅靠一百名士兵,是根本無法守衛住奧博羅的。他索性命令放棄城門的防守,而在城中的主要街道上構築起了工事。入夜,他又叫過自己的侄子管城,讓他立即想辦法溜出城去請求東胡之明軍支援。

管城知道留在奧博羅,就意味着死亡,叔叔是把生的機會留給了自己。他怎麼也不肯把叔叔獨自留在這裡,但管九隆卻忽然狠狠抽了他一個耳光,壓低聲音罵道:

“你這個混小子,怎麼也不想想,咱們老管家,可就你這麼一根獨苗,要是你死了,將來誰來給我上墳?老子這是打的私心,不然爲什麼就派你一個人去?”

當管城哭泣着離開的時候,管九隆得意地笑了。當官還就只有這麼點好處,好歹多少可以利用一特權。這不,自己的侄子這條性命算是保住了。就算他管九隆死上一百次都沒有什麼關係,可老管家可不能絕了後!

的確,像這些老兵,不能如同武英社的青年軍官們一樣狂熱,一樣爲了自己的理想不惜放棄犧牲一切,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私心,但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

可是,老兵們對於國家的忠誠,卻一點也不遜色於武英社的青年軍官。管九隆知道留在奧博羅意味着什麼。大明軍法規定,在處於絕對劣勢並且完全無法突圍的情況下,允許向對面之敵人投降。然而管九隆卻並沒有這麼做。

他是大明的將官,代表着大明軍隊的威嚴,又怎麼可以向一個蠻邦小國投降?

“兄弟們,咱們這次可是破壞大明軍法了。”管九隆把剩下的九十八名士兵叫到了自己身邊,笑嘻嘻地對他們說道:“按說吧,咱們現在倒能投降,可咱丟不起這人是不?要是咱們投降了這批野人,將來就算能回去了,那可也沒臉見同僚了…”

“投個鳥降。”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憤憤地叫道:“當年流寇怎麼樣?被咱們打敗了。金虜又能怎麼樣?也被咱們打敗了。現在倒好,要讓咱向城外的那些人投降,我呸。老子寧可把這條命送在這裡了…”

管九隆掏出酒囊喝了口,說道:“黎老鬼,咱和你認識快十年了,你還就這句話說得像人話。咱兄弟倆是同病相憐啊,我好酒好女人,你好打架。要不是咱們有這壞毛病,能叫那些奶毛還沒長齊的後生爬到咱們頭上去?”

“你***別以爲咱不知道你肚子裡那點小算盤讓自己的侄子先跑出去了是不?”黎老鬼斜着眼睛看着他道:

“跑就跑了也沒有什麼,可就有一天得記住了,得讓管城那小王八蛋清明的時候也得給老子上上一柱香。”

“行,行,老子一定託夢讓那小王八蛋多給你上幾柱香!”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到了奧博羅的城頭,管九隆站了起來,放聲大笑起來:

“崽子們,起來啦。拿出咱爺們的氣概來,別讓那些龜孫子們瞧不起啊。每個人不殺死十個瀾滄龜孫子,那就不算是條漢子,兄弟們,我的兄弟們,別讓我老管瞧不起你們啊!”

四百七十二卡克勃爾大決戰下一百九十九公侯結盟十朱大人的妙計四百五十八殺傷性極強大的戰法二百七十四大順軍的末日三百二十七一體同心二百二十天文三百六十七將軍們的功勳一百八十九占卦殺妻五百二十七阿斯德威根協議三百九十五宗主國和藩屬國三百十九擒賊一百十八彈劾奏章三百十七圍殲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一百九十二疑心四百五十六莫臥兒三百七十草原三百六十八老兵們的資歷一百零五十萬火急五百二十八並肩作戰四百四十六收稅官四百九十九大明的呂宋上五百十八皇帝陛下之光輝三百八十五武英社五百三十八波特蘭大海戰上四百三十三三月二十六日五百零二進入德里五十九初到浙江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四十九巡撫五十五逛窯子六十七娘娘腔的千總四百零四收復琉球四五百二十五皇帝陛下的意思三百九十七一等屬國一百零八軍民皆兵一百五十九殺盡一切不平三百七十二結盟三十四見機行事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七十九弔喪六十杖責立威二百七十二山谷絕境二百九十六宴席之變三百四十三遊俠五百三十二皇帝和臣子之間二百五十八血旗招展三百三十八殘忍的笑容八十一常州府五百六十莫斯科之亂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三百七十七針鋒相對二百零八德王一百零九分糧五百三十六大海戰中二百二十三伐罪軍五十八送上門的銀子四百二十八大明雙驕中二百七十六國難銀十九輸紅眼的公子們三百八十六紅圈和黑圈的區別二百二十一罵天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一百十七忠魂不會瞑目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三百六十七將軍們的功勳四百三十八大明的瀋陽四百五十六莫臥兒三百四十六殺五百五十五驕傲的扎薩克圖的汗王四百三十五炮擊盛京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二百零九斬殺嶽託二十三偷襲二百零六江南軍五百五十六奧斯曼三百八十三縱橫盛京誰人擋一百十六撫帥對督帥四百九十爲了大明戰鬥三百三十九請願二百五十八血旗招展五百十二戰鬥戰鬥戰鬥一百六十一天威難測一百零九分糧一百十八彈劾奏章一百四十三西洋教士馬葛利四百十六前奏五百三十一盟友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一百六十再見崇禎五百零七諾利斯一百零五十萬火急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一百零六兵發山東八十五皇上的口喻五十九初到浙江一百三十三舍生忘死誓除韃虜四百七十五莫臥兒的終結中
四百七十二卡克勃爾大決戰下一百九十九公侯結盟十朱大人的妙計四百五十八殺傷性極強大的戰法二百七十四大順軍的末日三百二十七一體同心二百二十天文三百六十七將軍們的功勳一百八十九占卦殺妻五百二十七阿斯德威根協議三百九十五宗主國和藩屬國三百十九擒賊一百十八彈劾奏章三百十七圍殲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一百九十二疑心四百五十六莫臥兒三百七十草原三百六十八老兵們的資歷一百零五十萬火急五百二十八並肩作戰四百四十六收稅官四百九十九大明的呂宋上五百十八皇帝陛下之光輝三百八十五武英社五百三十八波特蘭大海戰上四百三十三三月二十六日五百零二進入德里五十九初到浙江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四十九巡撫五十五逛窯子六十七娘娘腔的千總四百零四收復琉球四五百二十五皇帝陛下的意思三百九十七一等屬國一百零八軍民皆兵一百五十九殺盡一切不平三百七十二結盟三十四見機行事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七十九弔喪六十杖責立威二百七十二山谷絕境二百九十六宴席之變三百四十三遊俠五百三十二皇帝和臣子之間二百五十八血旗招展三百三十八殘忍的笑容八十一常州府五百六十莫斯科之亂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三百七十七針鋒相對二百零八德王一百零九分糧五百三十六大海戰中二百二十三伐罪軍五十八送上門的銀子四百二十八大明雙驕中二百七十六國難銀十九輸紅眼的公子們三百八十六紅圈和黑圈的區別二百二十一罵天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一百十七忠魂不會瞑目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三百六十七將軍們的功勳四百三十八大明的瀋陽四百五十六莫臥兒三百四十六殺五百五十五驕傲的扎薩克圖的汗王四百三十五炮擊盛京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二百零九斬殺嶽託二十三偷襲二百零六江南軍五百五十六奧斯曼三百八十三縱橫盛京誰人擋一百十六撫帥對督帥四百九十爲了大明戰鬥三百三十九請願二百五十八血旗招展五百十二戰鬥戰鬥戰鬥一百六十一天威難測一百零九分糧一百十八彈劾奏章一百四十三西洋教士馬葛利四百十六前奏五百三十一盟友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一百六十再見崇禎五百零七諾利斯一百零五十萬火急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一百零六兵發山東八十五皇上的口喻五十九初到浙江一百三十三舍生忘死誓除韃虜四百七十五莫臥兒的終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