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二多爾袞之死

bookmark

而多爾袞則被小心地送到了吳三桂的軍營。吳三桂一見到多爾袞,立刻明白了朱斌的意思。說實話,自己也一直很恨多爾袞,現在朱斌把這份大禮送到了自己面前,不好好利用,未免有些對不起自己昔日的兄弟了,只是,殺滿人似乎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權利範圍。

爲此,吳三桂又專門調撥出了士兵,將多爾袞再小心地護送到盛京。而隨多爾袞一同前往的,還有一份吳三桂的親筆書信。在這份給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密信裡,吳三桂什麼也沒有說,只是不鹹不淡的提到了那麼一件事:

多爾袞在被擒獲前,大肆在部下面前提及,自己曾和皇太后有染。那順治遞福臨雖然名爲皇帝,其實便和自己的兒子差不多了。大清國雖然現在自己不在盛京爲帝,可皇帝和皇太后都是自家人,讓他們暫且當着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光憑吳三桂一個人可想不出這主意來,在多爾袞被押解到他的軍營後,這樣的流言早不知怎麼的就在軍營裡傳開。十個清兵中倒有九個聽過這事。而吳三桂要做地。只不過是在文字上稍稍加以修飾,儘量寫得婉轉溫和一些而已。

當多爾袞和這封書信一起被送到盛京後,據說皇太后一個人把自己關在深宮中整整一天都不肯吃喝一點東西。兩天後,面色憔悴的皇太后這才走了出來。隨後,在她的示意下,滿清朝廷一致通過了多爾袞叛國忤逆。罪不可赦的決議。

布木布泰絕對不會讓一個如此誣衊自己的人死得如此容易,她首先下令割掉了多爾袞的舌頭,以防止他在行刑地那天胡言亂語。接着,當問起如何處死多爾袞的時候。布木布泰想了很久,她也沒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地問了一句:

“以前明朝的那個袁崇煥是怎麼死的?”

朝廷裡善於揣摩皇太后意義的官員實在太多了。在行刑地前兩天,盛京便開始流傳起一種由官方確認的傳言。多爾袞陰謀叛國,並把盛京的一切防衛情報全部告訴了漢人。而清軍之所以如此一敗再敗,完全是多爾袞爲了一己之私,出賣大清利益的原因。

盛京的滿人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以前所向披靡的八旗鐵騎最近幾年一再慘敗。怪不得以前不堪一擊地明軍竟然變得如此強大。原來在這所有的背後,都有多爾袞這樣一隻黑手,在那操控着一切。將滿人,將大清推到一個無底的深淵之中…

滿人們相信朝廷是一定不會騙自己的,心中因爲連續失敗而帶來的沮喪、陰影、害怕,隨着這一消息地傳出,而在一瞬間轉化成了無比的憤怒。多爾袞,賣國賊!無恥地出賣滿人利益的卑鄙小人。像這樣的小人。殺了他也是便宜了他!

在行刑地那天,幾乎整個盛京的滿人都傾巢而出。一個法場被擠得密密麻麻。所有滿人地臉上都帶着無比的憤怒。他們沒有人說話,都在默默注視着皇宮的方向。

當那輛囚車出現在自己的實現中,囚車裡那個熟悉的面孔映入眼簾,鋪天蓋地地怒吼在這一刻從無數滿人地嘴裡吼出:

“殺了他!殺了他!!殺了他!!!”

幾個清兵將滿臉驚恐的多爾袞從囚車裡拖了出來,將他牢牢地捆綁在了一個木樁上。看着一層層涌上來。憤怒無比地人。一個帶隊的將官讓喧鬧的人羣暫時安靜下來。說道:

“在出來的時候,皇太后特別對我說了。多爾袞當年雖然有功於朝廷,但他這麼做,讓皇太后真的覺得很傷心,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置多爾袞,所以,將把這個人交給你們吧當這官員的話音才落,成千上萬的滿人已經一擁而上。不知是是誰一口狠狠地咬在了多爾袞身上的某個部位,被割去了舌頭的多爾袞發出了一聲慘呼。而這聲慘呼,也像是提醒了所有的滿人該怎麼對待這個曾經的攝政王。

無數雙手抓了上去,無數張嘴咬了上去。一塊塊鮮血淋漓的肉,在最短的時間裡從多爾袞的身上分離。開始的時候,多爾袞還不斷地發出一聲聲地哀號。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甚至已經感覺不到疼痛,聲音也愈發地低弱下來!

有的滿人還覺得這麼撕咬他的肉不過癮,拿出了隨身攜帶的酒囊,就着多爾袞的肉,一口酒,一口肉,吃得津津有味。當太陽西沉的時候,這位滿清曾經的攝政王,指揮過千軍萬馬的大將軍多爾袞,已經只剩下一副白骨。

多爾袞,爲努酋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明萬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降生在赫圖阿拉,生母爲阿巴亥,姓烏拉納喇氏。當多爾袞誕生未滿百日,努爾哈赤就率大軍進攻烏拉,最終滅亡了其妻阿巴亥的母國,多爾袞母子面臨着被打入冷宮的危險。

但是,由於阿巴亥富於心計,善爲周旋,使他們母子安然度過難關,隨着時間的流逝,多爾袞也步入了臺吉的行列。努爾哈赤一共有十五個兒子,他臨終的時候,曾經指定他最疼愛和器重的十四子多爾袞作繼承人。可那時多爾袞才十五歲,年紀太小。

而八子皇太極依仗自己掌握後金八旗中地正黃旗和鑲黃旗。勢力強大,奪得了繼承權。

使多爾袞名聲大振的是征服朝鮮和攻擊蒙古察哈爾部之役。朝鮮和察哈爾被皇太極視爲明朝的左膀右臂,是後金攻明的後顧之憂。皇太極雖大敗察哈爾部,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灘,但其殘部仍散佈在長城內外,於是僞天聰九年。皇太極便命多爾袞率軍肅清殘敵。

結果多爾袞首遇林丹汗之妻囊囊太后及瑣諾木臺吉來降,又趁大霧包圍林丹汗之子額哲所部,使人勸其歸順,雙方盟誓而回。這一次出征,多爾袞不費一刀一槍。出色地完成了皇太極的使命。更具重大意義的是,多爾袞從蘇泰太后那兒得到了遺失二百餘年地元朝傳國玉璽,其璽“交龍爲紐,光氣煥爛”,後金得之,使皇太極獲得稱帝根據及招攬人心的工具。這樣天大的功勞。很快確立了多爾袞的地位。

當皇太極死後,在那場利益的劃分中,多爾袞通過各種手段終於取得了攝政王地地位。從此後,滿清的一切軍政大權都落到了他的手裡,多爾袞的人生也走向了一個巔峰。

但是,來得太快的東西往往失去得也太快,正當多爾袞躊躇滿志,趁着大名國難。賊軍攻陷大明京師,吳三桂獻關投降的有利時機。準備大舉入關,侵佔漢人江山地時候,他遇到了畢生難忘的山海關之敗,也遇到了他這一生中最大,也是最爲可怕的那個剋星:——

大明義烈忠勇武英朱由斌!

這個人將註定永遠成爲多爾袞生命中的噩夢。在當年的濟南。在後來的山海關。再到以後的所謂統元朝,多爾袞一次接着一次敗到了朱由斌的手裡。一次又一次繼續着自己地惡夢,一直到最後終於以自己生命爲代價,接着了自己可恥,而又罪惡的一生!

多爾袞地慘死,也清楚地落到了一個人的眼中,這人就是在多爾袞叛亂後,清朝廷中資歷最老,也是當年最得皇太極信任的,叔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雖然不知道多爾袞的真正死因,但因爲叛亂的罪名而遭到這樣地死法,在滿人之中是從來沒有過地。多爾袞的慘死一定和吳三桂有關,一定和漢人有關,也一定和皇太后有關。當多爾袞之後,下一個會輪到誰呢?

地確,濟爾哈朗在此之前一直對清朝忠心耿耿,但在國家即將破碎,昔日權傾朝野,不可一世的攝政王也遭到了這樣悲慘的下場後,這份對朝廷的忠誠,在濟爾哈朗身上又能夠保留多久?他可以不爲自己考慮,但能夠不爲自己的家族考慮嗎?

就在濟爾哈朗爲大清命運嘆息,爲自己前途嘆息的時候,敬謹親王尼堪找到了他.

敬謹親王尼堪,褚英的第三子。努酋時代從伐多羅特、董夔諸部,有功。皇太極時代,犯明,從多鐸率偏師入錦、寧界大敗明師。封貝子。伐朝鮮,從多鐸一路追逐朝鮮國王至南漢山城,殲其援兵。再犯明,從阿濟格等攻塔山和連山。

這也是滿人中的一員老臣了,當他找到濟爾哈朗的時候,開門見山地說道:“連多爾袞這樣的大臣都已經死了,鄭親王,什麼時候這樣的厄運會降臨到我們的頭上?鄭親王,我的棺材已經準備好了,你的棺材準備好了嗎?”

濟爾哈朗苦笑了下,是啊,自己的棺材準備好了嗎?盛京城稍微有些見識的人都清楚,明軍攻陷盛京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情。略略有些門路的,都在想方設法的離開盛京。可自己身爲先帝駕崩後的輔政大臣,無法,也不能離開這個地方啊!

“鄭親王,你不爲自己考慮,也該給大清考慮了。”尼堪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道:“盛京一破,不光是愛新覺羅家亡了,我大清也要亡了。現在吳三桂正在城外阻敵,你是輔政王,總該想些辦法出來啊…”

濟爾哈朗還是在那苦笑,辦法?自己能有什麼辦法?

和談已經被拒絕了,唯一的退路也被堵死。和漢人拼命嗎?可是本錢呢,到哪去找能和明軍拼命的本錢?難道讓自己這些大臣們上去和敵人廝殺嗎?

看了看周圍沒人,尼堪從懷裡摸出了一張紙,遞到了濟爾哈朗的手裡。

濟爾哈朗接過來只看了一眼,面上頓時變色,原來這是明軍的一張傳單。在那上面寫着,只要哪個滿人能迎接明軍進城,那就一律免死。有擒獲清朝大臣者,不但免死還封官。

更加過分的是,在這上面詳細列出了擒獲滿清各類官員相對的獎賞。價格最高的,是滿清的皇帝福臨,和皇太后布木布泰兩個。對應的官職居然是侍郎一職。

而濟爾哈朗則比較寒磣點,抓到他,才只能得個七品的官職。看來,自己在漢人的眼裡,地位可實在有些低下了。

“你是從哪得到的這份東西?”濟爾哈朗抓住了尼堪的手,生色俱厲地道:“大明生死存亡,你卻拿着東西。你可要知道,這是死罪啊。一旦被朝廷知道,是抄家滅族的事情啊!”

尼堪擺脫了他,冷笑了聲說道:“死罪?等漢人攻破了城,你我皆死。鄭親王,現在整個盛京城裡到處都是這東西,只有你還被蒙在了鼓裡啊…”

濟爾哈朗漸漸從震驚中冷靜了下來,明軍的探子,看來在盛京已經無孔不入了。那到底有多少人拿到了這份傳單?準備和尼堪一樣的,來勸說自己背叛大清呢?

他緩緩呼了口氣,說道:“尼堪,我知道你們的心思,無非就是勸說我,加入到你們的行列,可是,我很好奇,有多少人支持你這樣做,有多少人,想着投靠漢人!”

五十七神秘的參客九十三青場嶺之伏四百十五伐虜七大殺四百四十三布木布泰九十一斬草除根九十死境四百零八千里迢迢的大援助六十八朱斌的壞心思三百九十六神聖協約一百六十六安排京城五百零七諾利斯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二百四十二決斷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一百零三特殊人才六十二天子之師虎狼之師一百二十劊子手還是功臣四百八十二倭島之亡四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五百三十八波特蘭大海戰上一百五十一反攻四十八老實人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七十九弔喪四百九十一三十年三百二十七一體同心四百琉球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一百四十報功一百四十七解決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三百四十九盛京五百零七諾利斯三百零二敢死隊三百七十八激變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五百三十八波特蘭大海戰上五百三十四大海戰的到來三百五十四徹查五百四十四亡國九十六趕赴海鹽三百二十一科舉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一百賣身錢五十六八十八個兄弟五十八送上門的銀子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九十二自作孽不可活一百七十一催情香四百二十七大明雙驕上三十四見機行事五百十九大明之天子上四百一十宣戰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三百零二敢死隊四十七初見崇禎三百二十一科舉三百八十六紅圈和黑圈的區別三百四十一名單四百九十爲了大明戰鬥三百零六屏山三戰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三十七意外收穫五百四十五準噶爾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三十三密議一百二十六逛城八關寧鐵騎在此一百八十二洛陽會戰四二十二出征平匪三百三十二談判二十八反賊的使者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四百五十五武英大帝三百十萬將士三百五十英國三百五十五萬衆一心三百二十一科舉四百八十三倭島之亡五五百五十九此戰必勝勝必在我五百十六海盜一百六十九妖女四百五十六莫臥兒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五百零四新的征程二百二十三伐罪軍一百十九處置一百五十七誰是密探四百二十九大明雙驕下四百琉球二百四十寧遠孤軍三百六十五重聚五百二十九開戰一百零三特殊人才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九十五經略地方一百二十二南京四十五太監吳直
五十七神秘的參客九十三青場嶺之伏四百十五伐虜七大殺四百四十三布木布泰九十一斬草除根九十死境四百零八千里迢迢的大援助六十八朱斌的壞心思三百九十六神聖協約一百六十六安排京城五百零七諾利斯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二百四十二決斷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一百零三特殊人才六十二天子之師虎狼之師一百二十劊子手還是功臣四百八十二倭島之亡四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五百三十八波特蘭大海戰上一百五十一反攻四十八老實人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七十九弔喪四百九十一三十年三百二十七一體同心四百琉球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一百四十報功一百四十七解決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三百四十九盛京五百零七諾利斯三百零二敢死隊三百七十八激變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五百三十八波特蘭大海戰上五百三十四大海戰的到來三百五十四徹查五百四十四亡國九十六趕赴海鹽三百二十一科舉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一百賣身錢五十六八十八個兄弟五十八送上門的銀子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九十二自作孽不可活一百七十一催情香四百二十七大明雙驕上三十四見機行事五百十九大明之天子上四百一十宣戰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三百零二敢死隊四十七初見崇禎三百二十一科舉三百八十六紅圈和黑圈的區別三百四十一名單四百九十爲了大明戰鬥三百零六屏山三戰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三十七意外收穫五百四十五準噶爾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三十三密議一百二十六逛城八關寧鐵騎在此一百八十二洛陽會戰四二十二出征平匪三百三十二談判二十八反賊的使者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四百五十五武英大帝三百十萬將士三百五十英國三百五十五萬衆一心三百二十一科舉四百八十三倭島之亡五五百五十九此戰必勝勝必在我五百十六海盜一百六十九妖女四百五十六莫臥兒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五百零四新的征程二百二十三伐罪軍一百十九處置一百五十七誰是密探四百二十九大明雙驕下四百琉球二百四十寧遠孤軍三百六十五重聚五百二十九開戰一百零三特殊人才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九十五經略地方一百二十二南京四十五太監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