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

當崇禎親口宣佈了對朱斌的任命後,正如預料到的那樣,立刻引起了朝廷裡一片的驚呼。縱然崇禎當衆說出了朱斌的“宗室身份”,但反對聲依舊絡繹不絕。尤其是那些在天字第一營中失去兒子的官員們,更是不惜拼死上奏,也絕不肯妥協!

“陛下。”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劉鴻訓上前說道“臣以爲,朱斌雖然貴爲宗室成員,又立有軍功在身,但畢竟年紀……這個輕了點。浙江與四府乃我大明重中之重,一旦出現意外,後果不堪設想。臣知道朱斌從未經營過地方,不免出錯。雖陛下對他恩寵,但宜指派一位老成官員巡撫浙江,以朱斌爲其副手,五、六年後臣想朱斌當可堪重用……”

他乃是朝廷首輔,這話一說出來朝中大臣當即交口稱是。崇禎臉色難看的哼了一聲,若不是看他有協助自己剷除魏逆之功,只怕當場就會發作出來,但其時心裡已經不爽之極。

底下左副都御史嶽謹元玲瓏心肝,一見皇上的臉色,便已經猜到了崇禎的意思。再加上那朱斌又和自己外甥交好,若是他飛黃騰達,對外甥黃飆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當下站出來說道:

“閣老此言差矣,誰說年輕就做不得大事了?陛下比朱斌亦大之無多,但登基之後,以十六歲的年紀即除魏逆、革弊端、清朝政,做的哪一樣事情不能使我等心悅誠服?難道說陛下在登基之初也有什麼老成持重的人帶着嗎?老成持重的,只怕都投靠了魏黨了吧……”

嶽謹元說的這話雖然有些偷樑換柱,但卻讓劉鴻訓無從反駁。若是反駁,只怕當場就落下個對聖上大不敬的罪名。更何況袁崇煥乃是自己親手啓用並保薦給聖上的,聖上本來正爲了此事責怪於己,若再這事上在得罪了聖上,只怕前途大大不妙。因此雖然臉色氣得鐵青,但卻強忍不敢發作。

崇禎微露笑意,這嶽謹元平時身爲左副都御史,以言官重任,對朝政和官員清弊不提一字,甚讓自己惱火,不過在這關鍵時刻,能夠揣摩自己心思,這點頗合胃口。

其餘反對的官員,見嶽謹元擡出了皇帝這麼頂大帽子,一個個想好的說詞,也只能生生咽回肚中。

“周延儒,你說說你的看法。”崇禎沉吟了會,將目光投到了禮部右侍郎周延儒的身上。

這周延儒是宜興人,今年才三十五歲,一個人長得風流儒雅,瀟灑英俊,他也不直接回答皇帝的問話,而是自顧自地說道:

“臣知道有一個人,四歲的時候,他祖父馱着他到街上去玩,見到長橋南堍有一座徐溥徐閣老的石柱牌坊,就問:‘徐閣老做了宰相把牌坊豎在這裡,我今後做宰相,牌坊豎到哪裡?’他祖父聽了,忙說:‘你年幼無知,不要瞎說八道的’。

萬曆四十一年,他會試高中第一,獲會元。一月後參加殿試,又一舉奪得一甲第一名,成爲狀元,時年僅僅二十一歲。以狀元入翰林院爲修撰。天啓年間遷右中允,掌管司經局。不久,又升爲掌理太子東宮事務詹事府少詹事。以少詹事出掌南京翰林院。現在其人官任禮部侍郎,不過三十五歲。所以,出個十七歲的巡撫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臣的話說完了。”

崇禎終於哈哈大笑起來,周延儒嘴裡說的這個人就是周延儒自己。崇禎這個時候對極力保舉袁崇煥的劉鴻訓已經極度不滿,他心中甚爲器重周延儒,這時聽了周延儒的話,大笑道:“好,好,你少年有志氣,早晚有一天,朕也會爲你立一座和徐溥一樣的牌坊!”

羣臣頓時竊竊私語起來,聖上的這話,等於已經是在那強烈暗示周延儒將是下一任的首輔。當下就有人開始後悔起來,爲什麼不順着皇上的心思說話,反正那浙江巡撫的位置,再怎麼也輪不到自己身上,又何苦去招惹到皇上不開心呢?

“朕要是強行任命,只怕你們心中會不服,劉鴻訓。”崇禎收住笑容,叫過劉鴻訓道:“你身爲朝廷首輔,朕問問你,若要訓出一營精銳之兵,大約需要多少銀子啊?”

劉鴻訓怔了一下:“這個……這個臣不太清楚……”

“問你軍事上的,似乎有些爲難了。”崇禎也不在意,微笑着說道:“方龍正,你是兵科給事,前些日子你上書說官馬尾鬢被人偷割,朕看着好笑得很,現在你來告訴朕這個答案。”

方龍正猜不透崇禎真實想法,躲躲閃閃上來,擦了下額頭上的汗水,盤算了好半天后才說道:“總要……總要四十,不,五十萬兩銀子……”

崇禎默不作聲了一會,忽然大聲說道:“宣朱斌!”

“宣朱斌!”

隨着一長串的聲音傳出,在外侯着已久的朱斌大步走了進來,一進得朝堂,正想跪下,就聽到崇禎說道:“免了,站着說話。朕問你,若你任命你爲浙江巡撫的話,要練出一營精銳之師,需要朝廷調撥你多少銀子纔夠?”

“一兩也不需要!”朱斌連想也未想就答道:“臣若是去了浙江,一不侵擾百姓,二不動用官庫一兩銀子,半年之內,當可使軍隊初具規模。”

崇禎也好奇起來,他本以爲朱斌雖說到了地方,不要朝廷調度,自行練兵,總免不得要動用地方財政,這時見他說得如此堅決,問道:“朕倒想知道你用什麼辦法?”

朱斌出了口氣,說道:“陛下,請恕臣無禮,臣的辦法若是現在說出來,只怕……只怕又會多遭反對,因此,還請陛下容許臣暫時保密!”血沃軒轅 第一卷 邊塞風雲 五十二 劉鴻訓和周延儒

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二十七兩路夾攻四百四十一團聚三百零九擴軍三百四十七戰和之間一百七十八姐弟三百四十收心三百九十三西班牙的特使一百零二練兵二百零八德王三百五十八內亂漢陽城上一百一十大軍壓城九十七海鹽陶家一百三十四初勝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三百四十一名單三衝營四百八十一倭島之亡三四百八十九廢除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四百四十九出兵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一百二十九花魁大會九鐵騎衝營一百四十六殺人一百六十七離京十七分別五百六十三戰爭來臨三百十二守衛臺灣二百六十三血色大旗五百五十六奧斯曼二百四十八得子嶺五百五十二喀爾喀衛拉特法典三十七意外收穫二百四十七舉火自焚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五百零七諾利斯五百三十六大海戰中二百七十七暗潮涌動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四百三十戰場倒戈八十九狗咬狗一百九十五立傳四十五太監吳直五百六十一投降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二百十八亂局二百七十二山谷絕境八十五皇上的口喻四百九十爲了大明戰鬥三百十萬將士三百四十九盛京二百九十五奇妙的突圍計劃二百五十七重奪京師一百二十八孫家當家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三百七十五角力二百六十五雄關易幟八十論勢八十三不收也得收三百六十五重聚五百三十六大海戰中三百七十二結盟十一得勝二百六十六大勝五十六八十八個兄弟一百六十八狗官朱斌五百四十五準噶爾三十八撤兵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四百七十七計取鶴丸城上四百三十二多爾袞之死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五百四十七孩子十二奇謀妙計朱大人三百七十二結盟四十六什麼叫威風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二百四十一平西伯一百九十二疑心四百琉球三百五十九內亂漢陽城中三百零五招賢令五百五十九此戰必勝勝必在我五百三十國王陛下的讓步二百十三亂戰二百四十一平西伯二百三十四劍客之道四百零六收復琉球六神火營出擊四百五十五武英大帝二百九十七定亂三百七十九皇宮深深四十三左副督御史一百七十七閹狗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二百七十一獻計九十七海鹽陶家四百二十三仇恨五百四十海盜艦隊
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二十七兩路夾攻四百四十一團聚三百零九擴軍三百四十七戰和之間一百七十八姐弟三百四十收心三百九十三西班牙的特使一百零二練兵二百零八德王三百五十八內亂漢陽城上一百一十大軍壓城九十七海鹽陶家一百三十四初勝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三百四十一名單三衝營四百八十一倭島之亡三四百八十九廢除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四百四十九出兵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一百二十九花魁大會九鐵騎衝營一百四十六殺人一百六十七離京十七分別五百六十三戰爭來臨三百十二守衛臺灣二百六十三血色大旗五百五十六奧斯曼二百四十八得子嶺五百五十二喀爾喀衛拉特法典三十七意外收穫二百四十七舉火自焚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五百零七諾利斯五百三十六大海戰中二百七十七暗潮涌動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四百三十戰場倒戈八十九狗咬狗一百九十五立傳四十五太監吳直五百六十一投降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二百十八亂局二百七十二山谷絕境八十五皇上的口喻四百九十爲了大明戰鬥三百十萬將士三百四十九盛京二百九十五奇妙的突圍計劃二百五十七重奪京師一百二十八孫家當家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三百七十五角力二百六十五雄關易幟八十論勢八十三不收也得收三百六十五重聚五百三十六大海戰中三百七十二結盟十一得勝二百六十六大勝五十六八十八個兄弟一百六十八狗官朱斌五百四十五準噶爾三十八撤兵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四百七十七計取鶴丸城上四百三十二多爾袞之死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五百四十七孩子十二奇謀妙計朱大人三百七十二結盟四十六什麼叫威風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二百四十一平西伯一百九十二疑心四百琉球三百五十九內亂漢陽城中三百零五招賢令五百五十九此戰必勝勝必在我五百三十國王陛下的讓步二百十三亂戰二百四十一平西伯二百三十四劍客之道四百零六收復琉球六神火營出擊四百五十五武英大帝二百九十七定亂三百七十九皇宮深深四十三左副督御史一百七十七閹狗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二百七十一獻計九十七海鹽陶家四百二十三仇恨五百四十海盜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