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一零章 西北新政

陳誠沒有看到四十軍真正戰力,但還是感受了作爲一個新興經濟體的蓬勃發展。

河套農場,設立了數十萬人墾荒兵團。兵團的人數常年維持在二十萬人,這是如何龐大的一支軍墾力量?

陳誠甚至心中戰慄,他已經聽陪同的劉先河解釋過,這些都是曾一陽提倡,並逐步建立起來的。即便是紅三方面軍抽調大軍,在長城抗戰如此艱難的時候,也沒有放鬆過這裡的建設。

憑藉河套平原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農場現在已經成爲了西北第一大糧倉。連八百里關中平原的糧食產量,也無法和河套平原相比。

這其中的震撼,讓陳誠認識到,曾一陽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對手那麼簡單。

在曾一陽的身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名頭,比方說,柏林大學終身教授,是一個在化學領域,已經取得了莫大成就的學者;也有蔣介石通過曾一陽的經歷,而一口斷定,是蘇聯的探子等等

在河套,他發現了曾一陽的另一面,用一片只能滿足幾十萬人畜牧的草地,開河渠,引黃河水,建成了中國最大的片連的農田。墾荒出來後,能夠供應上數百萬人的糧食問題。曾一陽在陳誠的心目中,已經從一個普通人,到幸運者,再到天才,現如今已經成爲了妖人一般純在的鬼魅。

況且這些看似農民的青壯,在農場中,並不是時刻在幹農活。而是一部分時間都在進行軍事訓練。這些人,只要一聲命令,拿起槍,就能從軍上戰場,這些農場的青壯,外表露出幹練的軍人作風,絕對不是偶然,陳誠就能斷定,這些人一定被訓練了一年左右。

他是一個帶兵的將軍,自然明白,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民想要成爲一個軍人,需要多少時間的訓練,才能夠勉強合格。在江西損失了兩個甲等師後,陳誠也在蘇北訓練新兵一年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新兵營度過的。

當時爲了讓部隊的戰鬥力起來,從十八軍其他部隊中抽調了一到兩個主力團,來爲全軍覆滅的兩個師作爲骨架,才構建起來的。

在湖南,剛上任不久的張治中,就開始着手練兵。但新兵通過訓練,成爲一個合格的兵員,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這些還是沒有上過戰場的士兵,需要老兵帶着,纔不會在第一次上戰場出現譁變,集體逃跑的亂子。

而陳誠從隨處走過的農場員工身上,看到了一種彪悍。沒錯,只有老兵纔有的彪悍,出現在了看似新兵的身上,這很不合理。

其實,陳誠還是沒有探聽到所有農場建設的思想。要知道,這些被劃分了六個師的農場人員,都是年紀從十六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只要吃得好,渾身都有使不完地力氣。

自古關中多刀客,綠林豪傑輩出,養成了這裡的人,尤其是男人重情重義,而輕生忘死。

加上,本來就是四十軍主力團的團長當然他們的軍事主管,怎麼可能忘記了這些新兵的士氣和實戰訓練。各地的土匪,馬匪都被剿的灰飛煙滅就是很好的說明。

很多農場的員工,都是拿過槍,大隊人馬去剿滅過土匪的戰士。

要說,讓這些新兵,去和正規部隊作戰,必然是戰鬥力不強,只要戰鬥傷亡稍微大一點,就有可能出現逃兵。但王立發這些可是老兵油子,打正規軍打不過,再說也沒有機會,但打土匪,這些拿槍幾個月的學兵可一點都不含糊。

很多人家裡都跟土匪有仇,跟土匪對上,根本就不需要戰鬥動員,就一副生死仇人的摸樣。軍隊的戰鬥力很快就建立了起來,打過小仗的農場員工,更是對戰場有了更深的瞭解,加上民風的關係,所以隱約能看出一個士兵的摸樣來。

這些都是陳誠聽不到的,西北蘇區,對南京政府派來的人本就有偏見,更不會對他們什麼都說。

不可否認,曾一陽的半農半兵,辦理軍事農場的設想已經在實踐中慢慢的成熟了起來,首批的二十萬青年,也成了合格的新兵,只要一聲令下,全西北動員,就能突然冒出二十萬的大軍起來。

要不是紅軍中武器缺乏,自身的兵工廠無法滿足如此龐大的軍需供給,不然早就讓各處都冒出民兵,揹着槍耕地,這個有着時代意義的新羣體出來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即便沒有人跟着說明,陳誠也是看出來一些門道來。

不知不覺之中,曾一陽在陳誠的心目中,越來越神秘起來。是一個不能用常理來解釋的人。

諸葛多智,但早夭。曾一陽會不會也步諸葛孔明的後塵?

陳誠邪惡的想着,因爲在歷史上,絕頂聰明的人不是沒有,而是都活不長,這就甘羅十二封相,可也是十二歲就死的,就是佐證。

他已經從曾一陽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威脅,一個能夠憑藉個人的創造性思維,就能夠顛覆蔣介石軍政**政府的可能。這個可能正在一點點的積蓄力量,直到哪天突然冒出來,化繭而出,直上雲天。

“劉將軍,我很疑惑,你們辦了這麼多的學校,但是哪裡來那麼多的教師?建造一座學校需要的物資和費用,雖然不多,但每個鎮子都建立學校就不好辦了。”陳誠很疑惑,問邊上陪同的劉先河。

蔣介石在兩年之前,在政工系的支持下,突發奇想,開始提倡‘新生活”創辦了新生活的理念,爲國民的道德標準。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將傳統的儒家思想中,愚忠的思想,強制灌輸給每個國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爲他賣命的理論。

事實上,這項運動的效果很不得人心,因爲國家積弱,教育薄弱,對大部分國民談論講文明,懂禮貌,這不是瞎扯淡嗎?

“我不是將軍,事實上,我連一場像樣的戰鬥都沒有指揮過。”劉先河絲毫也沒有因爲一直在四十軍小說就來手~打*中擔任一個配角,而心有不滿,反而乾的是有聲有色。也不會不懂軍事,而面懷羞澀。

“將軍過謙了。”陳誠尷尬的笑道。

“陳將軍,至於你說的我們辦這麼多學校,這些都不困難。曾軍長是一個突然間,會迸發出奇思妙想的人。學校的設立很容易,在我們的控制區,在村級行政區設立的村委,而一個村莊的學校就是在村委。白天辦公,晚上辦學,一舉兩用。而鄉鎮的學校都是固定的,可是在民間有很多有學問的人,開辦私塾,政府出面請這些老師走出家門,爲社會服務,讓他們擔任學校的老師並支付工資,就變得很容易,這就是天盡其材,人盡其用。發揮每個人的長處,一個國家也好,一個地區也好,就樣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劉先河知道陳誠一定是想到了國統區內的學校,爲什麼一直辦不起來的原因了。

政府撥款很少,而教師又相對的不受尊重。學校中,還會有國民黨黨部的人監視,就是深怕學生被蠱惑了,做了讓政府難堪的事情來。

“人盡其才?談何容易啊”陳誠感慨着,這些天,他在河套地區的所見所聞,完全是這幅景象。

看着**辦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在國民黨中爲何如此難辦,這不得不讓陳誠深思。

陳誠在西北的這段日子,見到了一個全新的社會體系,甚至不同於江西的那種模式。

各個行業中,集體化生產所爆發出的能量,更是讓陳誠驚訝於,規模化的巨大潛力。同爲黃埔軍校中的教官,陳誠和葉劍英兩人也算是老相識了,而曾一陽對於陳誠的瞭解更多的是在於他練兵和執政能力上,而不是他在國民黨國防部供職的那段經歷。

談性頗濃的陳誠拉了曾一陽問東問西,就是像要了解曾一陽的施政措施,還有在四十軍治理下的河套地區的現階段情況。

當然,不該對方知道的,曾一陽閉口不談。但對於如何開墾,如何設立集體化的產業模式,卻是讓陳誠的眼前一亮。

以往,**分房分地,都是將地主的房子讓窮人住,地主地契一把火燒掉後,讓後讓窮人再分得土地,自己耕種。

蘇區的羣衆勞動熱情是提高了,但生產力上卻沒有大的提高。

地裡能夠生產多少糧食,還是生產多少糧食;一個婦女,一個月做三雙鞋還是三雙鞋。只不過,窮苦的農民有了土地後,就跟從了黨的領導,積極的參加紅軍,保衛**果實。

但現在不一樣了,集體農場的出現,讓平均每個的耕種面積都大大的增加,將分工細化後,出現的高產出也讓很多人驚呼不已。僅僅一次實驗,三個村子的婦女救助會,組織起來,爲紅軍做鞋。一個村子做鞋底,一個村子做鞋面,另外一個村子做整鞋。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做好了一萬多雙鞋子。這樣的能量,幾乎可以用神奇來解釋。要知道,按照以往,這三個村子的婦女,一個月頂多生產三千雙鞋子,三倍的產量,絕對可以用神奇來解釋不可。

分工細化後,不但產能上去了,而且還能夠帶動質量。因爲幾乎所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上都差不多。

這在二十一世紀,上過兩堂管理課,就能說的頭頭是道的問題,放到這個時期,就變得神秘起來了。

很多人都固執的以爲,這是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夠出現的奇蹟。

曾一陽聽了也不過莞爾一笑,他沒有解釋,雖然有時候會給劉先河他們幾個講講。學哲學的劉先河根本就不明白管理,但也聽明白了曾一陽的意思。

可面對陳誠,曾一陽留了個心眼,根本就沒說其中的關鍵,反而一個勁的說羣衆思想覺悟提高,纔是關鍵。

讓在邊上看熱鬧的陳光等人一個個在心裡都笑翻了天,都憋的臉色通紅,要不是酒席上,大家都喝了點酒,陳誠也不會看不出其他人的異樣。

過了四五天,陳誠也明白,自己無法在西北找到紅軍成功的最關鍵的問題,就準備離開河套,去西安坐飛機去河南。也不是他心裡不想按照西北的經驗施政,而是他無法在國統區內實行而已,他深知紅軍最能夠鼓動老百姓的就是土地一項,只有這個條件滿足了,也就可以獲得四億農民的支持。

可談何容易啊

陳誠也不是沒有提議過,在南方先分地給農民,做實驗。可還沒等實施,所有人都聞之反對,陳誠雖然不貪財,自己富貴了也沒有在家鄉買地建房,可其他人都不是陳誠。

當上軍長師長的,有了錢,不但大肆買地,建立產業,有不少都納了不少姨太太。連地都要分,老婆是否也要被分掉?陳誠的這個提議,不就是讓他們被共產共妻嗎?

於是,只要陳誠一下臺,就成了牆倒總人推的局面,成了公敵。也正是,陳誠在**高級將領中的鶴立獨行,才讓蔣介石逐漸重視起了這個不受人待見的大將。

蔣介石的制衡手段,高明之處自然不用說,但也慢慢的將國民黨變成了一個大雜燴。什麼樣的人都有,三教九流,地痞流氓有之;青年才俊,一心爲國爲民的有之;希望靠着大樹,成爲一方霸主的也有。

無賴、才俊、野心家組成的一個政黨,正在向其毀滅的深淵一步步的接近着。

就像是一艘豪華遊輪上的乘客,在漆黑的大西洋上航行,遠處一座冰山正在一點點的接近遊輪。形形色色的人都在爲人生縱樂極行而感慨,沒有知道,他們覆滅只是在旦夕之間。

明白其中道理的,自然不會給他們點破。

至少,當陳誠詢問,曾一陽如何看待**和國黨的時候,曾一陽意味深長的拖了一個長音。

一番毫不吝嗇的讚揚,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一邊歷數北伐的艱辛。就是一句也沒說南京政府的現狀。

前一個是**的先驅,後一個是北伐的名義領袖,兩者之間的功績都不能泯滅。但孫中山先生致死都沒有放下國民、國家,相比之下,蔣介石上臺後,能夠稱道的也就是北伐之功勞。

聽的人黯然無味,說的人小心謹慎。知道曾一陽脾性的陳光等人,也是箴口不言,這不是讓曾一陽拐着彎的罵蔣介石忘本嗎?

陳誠走了,帶着無奈和不甘離開了西北,去南京給蔣介石覆命去了。

而曾一陽也跟着葉劍英去了陝北,參加在洛河河谷一個小城中舉辦的會議——洛川會議。

第三二零章 圍殲駐蒙騎兵聯隊(上)第二零二章 血性第一O六章 殺而不伐(上)第七十六章 援軍?第三零零章 肅清殘餘第三四六章 江邊破敵(4)第三七零章 將計就計(上)第一四五章 龍江爭奪戰(3)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二零三章 紅日第八十四章 佯攻泗水城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四七二章 南滿縱隊第二十六章 瘋狂的計劃(2)第三九二章 聚集青山第四十四章 豈有此理第二零九章 女縣委書記第四十九章 再下娘子關第五十三章 變相收編第三三五章 疾風知勁草第四三一章 火線出擊(下)第五十八章 摩步團第一七三章 北方巨熊的咆哮第三十七章 給我綁了第五十七章 被重視的惶恐第七十六章 北方諸強第五十一章 風陵渡第四六四章 鬥法第二十八章 全殲保定日軍第五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八十二章 打漢中第四七八章 突破點第二六零章 陪都街景第二十二章 血殺109師團(10)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七十四章 ‘鬼子’打鬼子——邪乎第三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處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二十三章 營救(2)第八十一章 處處是戰機第一八九章 虛虛實實第八十一章 香餑餑?第十章虎口拔牙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三十九章 震動中央蘇區第九十五章 帶刺的第八旅團第四十一章 死戰太原第四四四章 接見第二十六章 總攻第四七四章 決心不好下第一一七章 打穀場的故事第三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三二三章 一場激戰秀第九十三章 要槍!要糧!要軍餉!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十九章 血殺109師團(7)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師團第三五三步步爲營第六十六章 潛入日佔區第八十六章 兗州城下話乾坤第四八七章 燃燒太平洋第二十四章 營救(3)第二十二章 營救(1)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烏龜殼(上)第三四八章 江邊破敵(6)第七章 戰區總參第五十七章 被重視的惶恐第一章 談判(一)第二九九章 圈套?第三八八章 毒氣陰雲第十五章 血殺109師團(3)第五十四章 松田的大災難第一三八章 逃跑的司令官第十四章 殺狼曲(一)第三七九章 塚田攻的獠牙第六十章 大不了進山第二三一章 小南溝殲滅戰(上)第三十八章 這個團長不簡單第二九四章 狠一點第一二零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四一九章 繞不過去的小孤山第二八四章 輕取額穆(下)第五十五章 倒黴的松田第四八七章 燃燒太平洋第四六九章 敵後制勝(上)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四三八章 消失的指揮部第四八五章 戰略推演第四二六章 一羣土包子第五十四章 經略冀魯豫第二零二章 血性第三十四章 裝窮第三八四章 越來越玄乎的戰鬥第七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五章 血殺109師團(3)第二十五章有我無敵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師團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軍
第三二零章 圍殲駐蒙騎兵聯隊(上)第二零二章 血性第一O六章 殺而不伐(上)第七十六章 援軍?第三零零章 肅清殘餘第三四六章 江邊破敵(4)第三七零章 將計就計(上)第一四五章 龍江爭奪戰(3)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二零三章 紅日第八十四章 佯攻泗水城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四七二章 南滿縱隊第二十六章 瘋狂的計劃(2)第三九二章 聚集青山第四十四章 豈有此理第二零九章 女縣委書記第四十九章 再下娘子關第五十三章 變相收編第三三五章 疾風知勁草第四三一章 火線出擊(下)第五十八章 摩步團第一七三章 北方巨熊的咆哮第三十七章 給我綁了第五十七章 被重視的惶恐第七十六章 北方諸強第五十一章 風陵渡第四六四章 鬥法第二十八章 全殲保定日軍第五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八十二章 打漢中第四七八章 突破點第二六零章 陪都街景第二十二章 血殺109師團(10)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七十四章 ‘鬼子’打鬼子——邪乎第三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處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二十三章 營救(2)第八十一章 處處是戰機第一八九章 虛虛實實第八十一章 香餑餑?第十章虎口拔牙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三十九章 震動中央蘇區第九十五章 帶刺的第八旅團第四十一章 死戰太原第四四四章 接見第二十六章 總攻第四七四章 決心不好下第一一七章 打穀場的故事第三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三二三章 一場激戰秀第九十三章 要槍!要糧!要軍餉!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十九章 血殺109師團(7)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師團第三五三步步爲營第六十六章 潛入日佔區第八十六章 兗州城下話乾坤第四八七章 燃燒太平洋第二十四章 營救(3)第二十二章 營救(1)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烏龜殼(上)第三四八章 江邊破敵(6)第七章 戰區總參第五十七章 被重視的惶恐第一章 談判(一)第二九九章 圈套?第三八八章 毒氣陰雲第十五章 血殺109師團(3)第五十四章 松田的大災難第一三八章 逃跑的司令官第十四章 殺狼曲(一)第三七九章 塚田攻的獠牙第六十章 大不了進山第二三一章 小南溝殲滅戰(上)第三十八章 這個團長不簡單第二九四章 狠一點第一二零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四一九章 繞不過去的小孤山第二八四章 輕取額穆(下)第五十五章 倒黴的松田第四八七章 燃燒太平洋第四六九章 敵後制勝(上)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四三八章 消失的指揮部第四八五章 戰略推演第四二六章 一羣土包子第五十四章 經略冀魯豫第二零二章 血性第三十四章 裝窮第三八四章 越來越玄乎的戰鬥第七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五章 血殺109師團(3)第二十五章有我無敵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師團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