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戰區總參

第一戰區總參謀長的任命書出現的時候,曾一陽才知道,爲什麼蔣介石會如此大方了。指揮數十萬大軍的參謀長,要說中將也不見得就能鎮得住人。

當然第一戰區也不是鐵板一塊,反而是一個國內軍閥混戰的小縮影。

有代表中央應戰派的衛立煌、湯恩伯;有舉棋不定的劉峙;這些都是中央軍底子,其實不歸一戰區管。

東北軍的近二十萬機動部隊和地方部隊,這些都是背水一戰,保守爭議的軍隊,他們是最沒有退路的人。

還有晉綏軍的傅作義部,主要是防禦河北通綏遠、山西的平綏線,張學良這個一戰區總司令也管不上。

老西北軍的宋哲元、韓復榘、石友三等人也是各自爲戰,他們的主要心思都在保存實力上,但是威脅到他們地盤的時候,說不定一場。

最後,加上剛被劃入第一戰區的四十軍曾一陽部,這河北前線也夠亂的。

曾一陽苦笑,看樣子,除了自己的四十軍之外,其他的部隊他都沒有機會指揮一把。反而臨陣退縮的可能倒是大了一些。最有可能的倒是東北軍,這支部隊規模在河北最大,士氣最低的大軍,運氣好的話還能用上一用。

軍令如山,刻不容緩。

曾一陽接到了軍令之後,直接命令四十軍軍部參謀部的所有人員到太原集合,第一時間準備趕赴河北,而帶部隊行軍,就交給了陳光。

曾一陽也跟着何應欽的飛機去了太原,日軍的察哈爾派遣軍已經組建,不日將有可能威脅山西,而山西的防禦更不容樂觀。

當天離別時,曾一陽將一支鋼筆送給了彭老總,算是他的新婚禮物。彭老總也不在意,畢竟白銀筆套也算不得稀罕物,鋼筆還是一支舊的,看樣子用了不少年,倒是鋼筆的筆頭是鉑金的,但彭老總可看不出其中的道道來。

彭老總自己不怎麼用筆,畢竟他並不喜歡舞文弄墨的。

不用多想,這筆肯定不是送給自己的。因爲彭老總的新婚妻子,可是北師大的高材生,送一支鋼筆,對於文化人來說,比隨份子更顯得高雅,給面子。

彭老總揣着鋼筆回家後,見妻子剛回來,將兜裡的鋼筆往桌上一放,跟妻子說道:“喏,這是一個小朋友送給我們的新婚禮物,看他一臉壞笑就知道,這禮物不是送給我這個粗人的。”

言下之意,就是給妻子的。浦安修一見筆,也沒看出來什麼出奇的地方,不過自結婚以來,丈夫也沒送過自己禮物,也滿心歡喜。

心說,送禮的人很有心,知道彭老總的性格,自然不會跟妻子玩小資情調送禮物什麼的。

“你的那些老戰友,我都見過了,沒見那個兜裡有錢,怎麼就有人破費了呢?”浦安修不解的拿起鋼筆,這樣的一支鋼筆,做工有些粗糙,但是材質很好,應該值十幾個大洋。

而彭老總一個月的津貼也不過這麼多錢,加上要吃飯,交給食堂一份,就剩下的不多了。

“哈哈……,這回你可想錯了,他可是有錢人,不過這次,哎……可惜啊”彭老總有些懊悔,應該在曾一陽接到出兵的命令之前,就提上自己的要求。

憑藉他對曾一陽的瞭解,說不定曾一陽臉皮薄,就答應了下來。

五軍團組建的一個120師,才九千多人,和其他兩個八路軍的主力師相比,人數才抵得上人家的三分之二,武器裝備也差一些。眼看就要去山西了,厚此薄彼可不是他的性格,他要是開口,從曾一陽哪裡要來三千人,加上裝備,第三個鐵拳,重要時候,就能獨擋一面了。

比起兩個團的家當,彭老總覺得自己虧大發了。

但曾一陽也接到了趕赴前線抗日的軍令,彭總即便再想擴充120師的實力,他也抹不開這個嘴了。

浦安修心不在焉的拔出鋼筆,看到鼻尖的材質有些不一樣,拿出一張紙來有些,均勻的墨水,如行雲流水般的從顯現在紙上。

“咦——,這筆好像有點不一樣。”浦安修是北平學運的幹部,自從去年被組織安排到了西北軍政大學學習後,通過組織出面介紹,才最後和彭總走到了一起。

從上中學起,她就用過不少鋼筆,這支筆的區別在於比較重,隨後,她眼看出來這支筆的不同,鋼筆拿上去很重,根本就不像是白銀的。鼻尖部分和一些組件好像是鉑金的,那麼這支筆的價格就不會是十幾個大洋,而是上千個大洋了。

“我們家欠人家一份大人情了。”浦安修有些無奈的看着彭老總,有些爲難的說道。他們家根本沒有值錢的物件,這個人情看來是還不上了。

“筆筒上還有一行小字,看樣子是俄語,你去拿放大鏡過來。”這筆要是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卻是怎麼也不能收的,君子不奪人所愛,是大多數書人少年起就接受的教育,浦安修就着放大鏡低聲獨到:“祝賀少年曾一陽被莫斯科大學附屬文科中學入取,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1922年9月20日。”

不過浦安修是用俄文的,彭總沒聽懂。

“曾一陽?列寧?”浦安修的頭有些暈,而且越來越暈。

“這筆我們不能收……”

“怎麼了,不過一支鋼筆,有什麼大不了的。”彭總細細打量了一會兒,也沒看出這筆有什麼不一樣,也許值得上幾十個大洋,但也不至於連支筆他都不敢要了吧

“不就要了曾一陽這小子的一支鋼筆嘛想當年,他一口氣從我三軍團帶走了一百多幹部,我這是利息,根本就沒回本。”見浦安修小心謹慎的樣子,彭總寬慰道。其實這份人情,曾一陽早就還了,而且有富餘。

“這不一樣……”浦安修無力道。

“怎麼不一樣……剛纔我好像聽到你說了列寧……”彭總不由的羨慕道:“曾一陽這小子運氣好,尿牀的年紀,就見到了俄國**的偉大領袖——列寧。我老彭那時候還在舊軍閥部隊裡,當大頭兵。”

說着,彭總搖頭有些唏噓,一晃就近二十年過去了,當年自己還是一個小夥子。

“我聽說曾一陽纔不過二十出頭,1922年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他怎麼可能在蘇聯上中學呢?”曾一陽的經歷,在西北大學的女生中根本就不是秘密,但只是從他軍校生涯起。四年的軍校生涯,之前的就是一片空白。

彭總想了想,才說道:“我聽老毛說過,曾一陽這小子從小是個神童,他父親曾讓也是個了不得才子,二十多歲的教授,全國也數不出幾個來。當年受組織委派是國內第一個去蘇聯的時候,當時曾一陽還沒有上學,到蘇聯的第二年,六、七歲的時候,在莫斯科大學的附屬文科中學上中學,後來升入莫斯科大學的。本來他和你一樣都是江浙人,本來說好今天晚上來我們家吃飯的,可是有軍令,耽誤不得。”

彭總想到此處,還真有點懷疑,曾一陽這傢伙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

晉綏軍中有一個神童——陳長捷,兩歲啓蒙,夠妖孽了,而與曾一陽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曾讓憑藉自學,三四年時間,就學了四五門外語,夠妖孽了吧曾一陽四歲,就學了兩門,簡直就是過目不忘。彭總想到這裡,心裡有些發涼,一點都不像人啊

不過,彭總從妻子的隻言片語中,腦子裡靈光一閃。

列寧?曾一陽?

曾一陽?列寧?

“這支筆不會是列寧送給曾一陽的吧”彭總腦子有些不好使了,這樣的物品一般都是被當成寶貝一樣的留着,怎麼可能就送人了呢?

浦安修給了個你才知道的眼神,兩人頓時也爲難了,送回去,曾一陽必然面子上不好看。但留着,心裡又燒的慌。怎麼辦?

兩人琢磨到天黑,也沒有想出辦法。半夜,彭總躺在牀上呼嚕震天,突然睜眼,大喝一聲,我這就送回去,說完趴到炕上又睡着了。

第二天,彭總也爲難了,連去八路軍總指揮部都沒什麼心情,籌措了良久,反而是心情沉重的去了中央駐地。

上報中央,讓中央出面將鋼筆還給曾一陽。

這麼一說,中央的幾個領導都笑了,尤其是朱老總笑呵呵的對彭總說:“老彭,曾一陽是怕你沒情調,怠慢了新婚妻子,所以給了你這份大禮,留着吧家裡沒有一件壓箱底的寶貝這怎麼行,不過這禮可真夠重的,你要好好珍惜。”

見彭總不明白的樣子,朱老總笑着解釋道:“老彭,你是苦出身,當舊軍閥團長的時候,也沒見你闊過,可安修同志可是知識分子,總會有點個人愛好,你是不知道,有些知識分子即便窮的吃不上飯,身邊也會留一樣值錢的東西。比方說金錶,首飾什麼的……”

彭總終於明白了,這不是小資產階級情調嗎?我一個**軍人,要這些東西幹什麼,我是爲了窮人得解放而參加**的。曾一陽這小子不是禍害我嗎?

家裡有這麼一件值錢的物品,放哪裡都不放心,關鍵是這件物品的紀念價值,要遠遠高於其本身的價值。

不過,他沒有反駁,只是心中有些明悟,很多事情不是他能搞明白的。

當天晚上回家後,浦安修見彭總沒有將鋼筆交上去,眼神中反而有些歡喜。彭總怎麼會看不出來,這種情緒上的變動。一個優秀的將軍,本來就是一個心理學家,對手的心裡,自己的心裡把握透徹後,才能隱藏自己的短處,發現對手的疏漏,從而克敵制勝。

就像沒有一個窮人喜歡吃糠咽菜,見到好東西,誰都有喜歡的權力。

但這次事件,給彭總一點啓事,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甚至連一個屋檐下的妻子,都不能用他的世界觀來要求對方。

由一支鋼筆,從而上報中央,這也是奇聞了。

彭總漸漸地,也放開了心結,投入到了出兵的準備工作中去。都說大軍未行,糧草先行。此次,是爲了防禦山西,閻錫山的熱情在開始的時候還是很高的。

參照西北提出的兩份綱領幾乎用詞都一致,就讓人明白,閻錫山的底氣有多麼不足了。

早年日本留學的經歷,讓閻錫山對日軍的戰鬥力有着很深的忌諱,因爲他明白一個道理。在裝備上晉綏軍根本就和日軍沒法比。而士兵的戰鬥熱情高是一回事,反而真正在戰場上的勇氣,他也沒底。

遠了不說,長城抗戰的時候,晉綏軍是沒有出動大軍。全部都指望了曾一陽的紅四十軍。

可中央軍和東北軍都參戰了,在長城沿線的三十多萬大軍,面對日軍第六、第八師團的突進,不是一觸擊潰,就是傷亡慘重。他不是一個自大的人,反而是謹小慎微,晉綏軍什麼樣的底子,他最清楚,不見得會比東北軍強到哪裡去。

於是,閻錫山就像是一隻無頭的蒼蠅,紅軍說要聯合抗日,他也要喊兩句。蔣介石說要焦土抗戰,他也覺得很有道理。

總之,此時的閻錫山是抓到什麼是什麼,就怕心裡沒招沒落的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知道。

不但給予八路軍各種各樣的支持,連軍糧武器彈藥,都先行撥付一批,讓八路軍在裝備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承諾,在太行山和呂梁山一部作爲八路軍的駐地,將所有的稅收權都交給了對方,更是解決了八路軍先期入晉的種種後續問題。

而曾一陽已經到了保定,剛剛丟失平津的張學良看上去有些憔悴,但還是親自帶領東北軍主要將領,去機場迎接了曾一陽。

雖然遭遇非議,但張學良還是國家的副總司令,海陸空軍的副大元帥。

名義上,張學良是蔣介石之後的民國第二人,這樣的規格,即便是何應欽也不見得能享受得到。

“副總司令,讓你費心了。”曾一陽去保定,就是爲了讓張學良安心,東北軍的這次抗戰,又一次毫無意外的處處失利。

“漢卿已經是待罪之身,只要曾將軍不嫌棄,不防你我兄弟相稱。”張學良也是病急亂投醫,抓到了曾一陽這根救命稻草,全部的希望都放到曾一陽身上。

真所謂,人的名,樹的影,曾一陽作爲名將,又是年少氣盛的年紀,在張學良的印象中,這樣的人都是有點脾氣,才高氣傲的人。張學良的低姿態,正是他有求於曾一陽的地方。或者說,東北軍是否還有救,就全靠曾一陽能否給東北軍一個大勝來鼓舞士氣了。

北平的迅速失利,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出現了內奸,讓張學良怎麼也想不明白,明明是中國人,爲什麼會將跟着日本人走。

連仗都沒打,就迫不及待的要當漢奸。

東北軍57軍,在北平周邊的防禦體系,還沒有徹底成型,日本就獲得了東北軍的全盤計劃。並第一時間攻擊,東北軍在北平郊外的防禦頓時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直到東北軍撤出北平,他才知道,背後一直在給日軍傳遞消息的正是被他很看重的名流王克敏、潘毓桂等人。

他們給日本人當漢奸的理由,也五花八門,有未來儘快讓東北軍失利,失去對日軍的反抗實力,以爲這是保護北平的市民;有的人爲了私慾,認爲抗日必敗,投靠日本人才是王道;而有些人看到東北軍敗退已成爲事實,所以乾脆接受了日本人開出的條件,出任僞政府官員。

和張學良同坐一輛汽車之內,寬大的防彈轎車凝重,而又輕快的啓動上路。

曾一陽明顯感覺到了張學良的不一樣,情緒很激動,曾一陽也明白,平津的失利,到最後只能由蔣介石來給張收拾亂攤子,湯恩伯的13軍,已經進入了懷淶,在居庸關、八達嶺長城、南口等地佈防。

能不能拖延日軍的進攻步伐,就看湯恩伯能把仗打成什麼樣了。

北平的失陷,對於華北的戰局來說,幾乎等於一場地震。從天津大沽口,到北平的障礙早就被日軍清理的差不多了。北平一失,日軍可以在幾日內從天津上火車,抵達平綏線和同蒲線的節點大同,晉綏軍將會受到察哈爾和河北的兩路夾擊,閻錫山的日子不可爲不艱難。

而平漢線到洛陽的路段,也在日軍的進攻範圍內,雖然此時東北軍還沒有失去保定等地,但無險可守的華北平原,東北軍面對日軍機械化部隊,束手無策,只能節節敗退。

津浦線也岌岌可危,日軍如果在山東一路進攻順利,加上他們控制的膠濟鐵路,整個河北將全部在日軍機動兵團的控制之下。

“爲什麼?這到底是爲什麼?”張學良情緒激動的喃喃道,他想不明白,他爲什麼如此多難。

準備好損失再大,也要讓日軍在平津吃足苦頭。讓全國都知道,東北軍不是隻會逃跑,抗日也是義不容辭的張學良,又一次成爲所有人痛斥的內戰將軍。

一心抗日,但結局,幾乎和當年的長城抗戰如出一轍。

長城抗戰的時候,東北軍內出了一個湯玉麟,這次由又出了個王克敏。蔣介石倒是沒有刻意的呵斥張學良,反而進行了多次安慰。東北軍在平津以兩萬多傷亡,換取的不過是日軍一千多傷亡,這樣大的損失,即便是張學良聽了,也眼淚汪汪的。

這仗還怎麼打,20比1的傷亡,雖然封鎖了消息,但是高級軍官可是知道的。

下次,還有那支部隊願意和日軍交戰?

曾一陽坐在張學良邊上,心說,東北軍這幾年的訓練他也知道。士兵也都是很刻苦的樣子,別說其他的部隊,就一個105師的配置,就和四十軍差不多了,怎麼回打成這樣?

“張將軍說說情況吧”初來乍到,曾一陽希望所有的消息的都從張學良的口中得知,而不是通過黨的地下組織獲取,這兩者有着顯著的區別。

前者是信任的表現,後者可是離心離德。

“漢卿汗顏,讓東北軍蒙羞……”張學良剛想把東北軍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可是就被曾一陽揮手阻止了。

“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可以用一時之勝敗來看待。東北軍在失去空中防護能力下,組織陣地戰,失敗也不足爲奇。”曾一陽說出了東北軍此次大敗的原因,他已經通過戰報,知道了東北軍主要殲敵機會,反而是在豐臺的牟田聯隊身上得來的。

用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步兵,對付有着空中,地面雙重打擊的日軍,傷亡必然會很大。

“7月7日,自盧溝橋挑起事端,進攻宛平城,我守軍685團阻擊日軍牟田聯隊一千多人,獲得殲敵二百人的勝果。7月11日,在豐臺,日軍牟田聯隊,被我東北軍105師旅圍攻,傷亡在五百人,我軍亦付出八百人的傷亡……”

“7月21日,57軍在安次、武消、香河等地固守,來犯日軍20師團,57軍三個主要陣地,三個師的佈防在三天之內就被日軍攻破,傷亡一萬三千餘人……”

張學良已經沒臉再說下去了,其餘的傷亡曾一陽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在南苑。以爲東北軍失去廊坊之後,日軍**,一直到了北京城的外圍。當時,豐臺日軍還在堅守,但南苑的兵力空虛,對陣20師團,傷亡慘重也是必然。

從何應欽那裡獲得的情報來看,日軍20師團配備了兩個坦克中隊,東北軍的主要傷亡基本都是被日軍坦克中隊的機槍所傷。

“嗯,看來還不錯……”曾一陽看到的是,在宛平和豐臺,東北軍的日軍的傷亡比基本就在2:1,這是一個任何中國將領都能夠接受的事實。

“曾將軍……”張學良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去,大敗之後,張學良的心裡也變得極度憔悴,聽不得一點對東北軍負面的消息。

此時,曾一陽的話,聽在張學良的耳中,頓時有種說不出的難受,幸災樂禍還是輕的。

第二八三章 輕取額穆(上)第五章 時代最強音第四六五章 感覺超好的斯大林第九十五章 兵圍襄陽第一九六章 牛島滿的躁動第三一四章 同志,我們是一路的(3)第四六五章 感覺超好的斯大林第十八章 友誼無國界(上)第三六一章 跑馬黑水城(下)第三六七章 土煙霧彈的厲害第一六零章 點將(下)第九十六章 冀中要亂第二六一章 書生闖軍統第六章 門口的惡狗第三一一章 陣前反水第四三二章 不解謎題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四三九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十三章 逆襲第十四章 殺狼曲(一)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一四八章 南楊北趙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三六八章 土煙霧彈的厲害(下)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四一九章 繞不過去的小孤山第二零二章 血性第四八三章 龐大的蘇軍第四十五章 血戰李家莊(2)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三七八章 大魚第六章 晉升中將第一四章 兵對兵,將對將第四四五章 契機第五十八章 摩步團第二十三章 善將不差兵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第九十六章 紅三軍第三七二章 撲空第三十九章 震動中央蘇區第三四五章 江邊破敵(3)第一三零章 騎兵團,衝鋒——第三八八章 毒氣陰雲第九章 平等的召喚第十五章 血殺109師團(3)第十四章 殺狼曲(一)第九章 圍點打飛機(下)第四四七章 遠東迷霧第九十七章 紅軍都是一家人第四六二章 鬼魅魍魎第六十一章 血煉軍魂(四)第三九五章 水與火的較量第四一二章 以亂打亂第三四五章 江邊破敵(3)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動(上)第四六一章 山雨第三五零章 一葦渡江(上)第三一八章 席捲綏化(中)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師團第一七一章 諜戰第二十章 換將第三二七章 潛行第三三四章 兵貴神速第四四四章 接見第四七零章 敵後制勝(中)第四一七章 爭議無處不在第一三六章 歐戰爆發第二五六章 捷報(上)第六十章 大不了進山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爭第三五九章 跑馬黑水城(上)第三五九章 跑馬黑水城(上)第四十五章 七里河炮聲第六十二章 我來了第四八七章 燃燒太平洋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二十四章 總攻第二八零章 梅津的算計第六十章 昏招第三五一章一葦渡江下第十二章 德國之旅第二五五章 出山第八十五章 雄兵漫關第六十二章 談心第六十九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五三章 斬首不成反被囚第二四零章 狗急跳牆(下)第二三一章 小南溝殲滅戰(上)第一三四章 重裝出擊第三十二章 40軍入晉第四二八章 缺少一股子巧勁第一五七章 解放區的天(下)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九章 圍點打飛機(下)第四四八章 幾代鬼子的誤區第二十五章 瘋狂的計劃(1)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零七章 戰略意識(上)第一五七章 解放區的天(下)
第二八三章 輕取額穆(上)第五章 時代最強音第四六五章 感覺超好的斯大林第九十五章 兵圍襄陽第一九六章 牛島滿的躁動第三一四章 同志,我們是一路的(3)第四六五章 感覺超好的斯大林第十八章 友誼無國界(上)第三六一章 跑馬黑水城(下)第三六七章 土煙霧彈的厲害第一六零章 點將(下)第九十六章 冀中要亂第二六一章 書生闖軍統第六章 門口的惡狗第三一一章 陣前反水第四三二章 不解謎題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四三九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十三章 逆襲第十四章 殺狼曲(一)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一四八章 南楊北趙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三六八章 土煙霧彈的厲害(下)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四一九章 繞不過去的小孤山第二零二章 血性第四八三章 龐大的蘇軍第四十五章 血戰李家莊(2)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三七八章 大魚第六章 晉升中將第一四章 兵對兵,將對將第四四五章 契機第五十八章 摩步團第二十三章 善將不差兵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第九十六章 紅三軍第三七二章 撲空第三十九章 震動中央蘇區第三四五章 江邊破敵(3)第一三零章 騎兵團,衝鋒——第三八八章 毒氣陰雲第九章 平等的召喚第十五章 血殺109師團(3)第十四章 殺狼曲(一)第九章 圍點打飛機(下)第四四七章 遠東迷霧第九十七章 紅軍都是一家人第四六二章 鬼魅魍魎第六十一章 血煉軍魂(四)第三九五章 水與火的較量第四一二章 以亂打亂第三四五章 江邊破敵(3)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動(上)第四六一章 山雨第三五零章 一葦渡江(上)第三一八章 席捲綏化(中)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師團第一七一章 諜戰第二十章 換將第三二七章 潛行第三三四章 兵貴神速第四四四章 接見第四七零章 敵後制勝(中)第四一七章 爭議無處不在第一三六章 歐戰爆發第二五六章 捷報(上)第六十章 大不了進山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爭第三五九章 跑馬黑水城(上)第三五九章 跑馬黑水城(上)第四十五章 七里河炮聲第六十二章 我來了第四八七章 燃燒太平洋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二十四章 總攻第二八零章 梅津的算計第六十章 昏招第三五一章一葦渡江下第十二章 德國之旅第二五五章 出山第八十五章 雄兵漫關第六十二章 談心第六十九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五三章 斬首不成反被囚第二四零章 狗急跳牆(下)第二三一章 小南溝殲滅戰(上)第一三四章 重裝出擊第三十二章 40軍入晉第四二八章 缺少一股子巧勁第一五七章 解放區的天(下)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九章 圍點打飛機(下)第四四八章 幾代鬼子的誤區第二十五章 瘋狂的計劃(1)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零七章 戰略意識(上)第一五七章 解放區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