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循把農夫的事情告訴法正,語重心長的說:“這樣可不行,老弱婦孺本來身體就比不上青壯的男人,混在一起,不僅拖累回遷的速度,也容易滋生矛盾。”
法正無奈的說:“主公!雖然我們抽調了不少士兵幫忙回遷,可這些士兵既要維護秩序,又要幫着運送行禮,還要照顧孤寡老弱,實在是應付不過來,難以兼顧。”
劉循叫過一個親衛,先把農夫送走,沉吟着打量着回遷的隊伍,隊伍雖然有人在維護秩序,可效果卻不太理想,劉循的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人多事雜,隊伍每天才走一二十里路,大人鬧,孩子哭,亂七八糟的事情一股腦的都壓在劉循的身上,弄的他愈發心煩意亂。
別說這麼多人,即便是一家一戶,搬家也不是個小問題。
法正喘了口氣,心生一計,對劉循說:“主公!百姓對士兵本來心裡就有所牴觸,加上有些士兵紀律散漫,也不怎麼用心,矛盾自然不可避免。不如這樣,把百姓自發組織起來,讓那些德高望重的“三老”發揮作用,我們只負責維持秩序,主公再適當的給予一些獎賞,問題應該不難解決。”
三老在各地很有威望,這些人平日裡負責調節糾紛、幫着官府徵稅、募兵、掌管教化,由他們出面,的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等第一批百姓順利抵達綿竹後,劉循馬上把事情交給法正去安排。
法正不敢怠慢,何況他現在是綿竹令,如果表現不好,劉循隨時會把他撤職嚴懲。
百姓各自爭先恐後的忙着往自己家搬運行禮,回家的喜悅掛在每一個人的臉上,常言說,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己的草窩。
可是很快,有的百姓臉上換上了愁容。
劉循在街上巡視,不一會就被大夥給圍住了。
“我們家的房子塌了。”
“我家的房子也被大火給燒掉了。”
“我家種的幾棵大柳樹,也被人砍掉了。”
“還有我,大大小小十幾個門板都不見了。”
亂七八糟的問題一大堆,吵的劉循耳膜都疼。
劉循見人越聚越多,便大聲說:“鄉親們,不用擔心,有問題可以去縣衙,我會安排人接待你們,如果你們說的屬實的話,官府會補償大家的。”
好不容易把這些人勸走,劉循親自走訪了幾戶,也發現了問題,許多農戶家裡的房頂被拆掉了;有的家裡種的大樹也被砍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樁子;有的更氣人,前院後院所有的門板都不見了。
王文想了想,疑惑的說:“雖說鄭公在城裡放過一把火,不過也僅僅是燒掉了糧草和輜重,並沒有破壞過百姓的財物,可爲何這些百姓家中卻被弄的翻天覆地呢?”
劉循忽然想起,劉備在守城的時候,曾命人往城下丟過不少東西,當時劉循並沒有注意。
劉循氣的火冒三丈,咬牙罵道:“這一定是劉備乾的好事!”
守城的器械,不外乎滾木、礌石、弓箭和火油。
在當時的情況下,守城器械嚴重不足,劉備唯一能籌集到的也就只有“滾木”了,弓箭、礌石、火油這些東西城裡都找不到,唯獨木頭幾乎各家各戶都有現成的。
門板、樑柱、還有種植的大樹,幾乎不用加工,只需運到城牆上,便能抵擋一陣子。
劉循臉色鐵青,氣滿胸膛,劉備現在已經回了荊州,總不能爲這種事去找他算賬。
劉循對王文叮囑道:“告訴法正,派人認真核實,只要情況屬實,由府庫出錢,派人馬上給百姓修繕房屋,凡是損壞的東西,我們加倍賠償!”
王文答應一聲,馬上趕往縣衙。
劉循信步來到東城,他一身便衣,身邊只有幾個親隨,並沒有引起別人注意。
靠近東門的大街上,劉循發現不少百姓乖乖的停在路邊,把路讓了出來,一大羣錦衣華服的人從對面走來,這些人的後面還跟着不少身形壯健的僕人,有的趕車,有的擡着木箱,有的搬着花瓶,這些人顯然正在搬家。
一個管家模樣的人頤指氣使的站在路邊,正在大聲指揮。
“快點,別磨蹭,天黑前必須搬完。”
“那個誰,你小心點,那個花瓶可是少爺的寶貝,弄壞了你賠得起嗎?”
老百姓都乖乖的站在路邊,誰也不敢挪動一步,又是嫉妒,又是怨恨的看着這些人來來回回的往府裡搬東西。
幾乎半條街都被這戶人家給佔據了,他們家的院牆足有數百米長,隔着高牆便能看到裡面高高聳立的幾座閣樓,住的地方既闊氣又氣派。
光是負責搬家的僕人,便不下數百人,可是仔細觀察,劉循又覺得那些人不像是普通的下人,一個個長的都很健壯,走起路來又快又穩,動作非常麻利,有幾個人橫眉立眼,身上不自覺的散發出兇悍的“殺氣”
等王文回來後,劉循問他:“這是何人的宅院?”
“回主公,是李異大人的一個遠方表兄的,叫李勝!”王文雖說跟隨劉循時間不長,卻博聞廣記,各地上上下下很多事情他都用心思記在了腦海中。
“李異?”
劉循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忽然想起,張裕曾經告訴過自己,劉璋之所以請劉備入蜀,一方面是爲了抵禦張魯,另一方面是爲了震懾境內的反叛勢力,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有三個,分別是龐義、李異、龐樂。
現在龐義死了,龐樂和李異劉循還沒騰出手來處置。
劉循伸手指了指那些搬運重物的下人,問道:“這些人都是李勝府中的下人嗎?”
王文搖了搖頭,“主公!這些不是下人,而是李勝府中的護衛,也叫做死士。”
“死士?”
劉循對三國也算有所瞭解,他忽然想到,許多世家豪族都有豢養“死士”的習慣,據說像汝南袁氏光是死士便不下數千人。
說白了,死士就是有權有勢人掌握在手裡的“私人武裝”
劉循詳細詢問了一番,瞭解到,李勝所擁有的莊園在綿竹不下十幾處,有良田數千畝之多。
而且既不用向國家交稅,也不用向州牧交稅,每年光是收穫的糧食,便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劉循對徵兵、籌錢的事情正在犯愁,忽然心中打開了一扇窗戶,眼前頓時一亮,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