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禪讓含後記

終章 禪讓(含後記)

邯鄲城外,戰雲密佈,鼓聲震天響起,喊殺之聲不絕於耳。

經過了十幾天的苦戰,觸目驚心的場景在邯鄲城牆內外隨處可見。無數的熱血男兒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生命,但是卻依然無法阻止戰爭的繼續,因爲在這場戰爭中,渺小的他們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主宰,又要如何改變戰爭呢?

李園的心氣跟十幾天前剛到邯鄲時候有了很大的不同,當時的他意氣風發,認爲憑藉着自己的手段,他可以很輕易的便攻下邯鄲城,但是經過了這十幾天的攻防戰,他認識到了自己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錯誤,邯鄲城中雖然只有6萬兵馬,但是邯鄲兵民上下一心,就算李園手握15萬大軍卻也一樣無可奈何,更何況風浪事前便已經在邯鄲城外佈下了一支5萬人組成的奇兵,使得李園想要一舉攻下邯鄲的希望徹底的破滅。

但是就算是如此,李園也依然有十足的信心,他相信,自己可以在風浪馳援邯鄲之前消滅城外由風浪二子風逸和王賁所統率的那支奇兵,然後攻破邯鄲城,徹底斷去風浪的退路,到那個時候,任他風浪有多大的本事也將難逃敗亡的命運。

楚韓聯軍似乎也感應到了統帥的思想,隨着時間的推移,攻城的速度隨着士氣的低落而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園放緩攻勢,等待邯鄲城內韓晶等人的配合了,因爲這個已經是他們最後地希望。如果韓晶失敗了,那麼聯軍除了退兵之外,別無他途可行。

經過了十幾天的攻防戰,駐守邯鄲的趙軍傷亡超過3萬人,而身爲攻方的聯軍更是付出了近7萬的死傷,另外風逸所率領的奇兵卻反而保存了最爲完整的,兵力依然有近3萬人。5千騎兵幾乎沒有受到多大地損傷,這個也跟風逸和王賁所採取的戰略有很大地關係。他們總是能夠選擇在聯軍防禦最爲薄弱的時機下手,然後一擊得手便遠遁而去,讓李園對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事情果然如李園所料,就在聯軍士兵對邯鄲發動最強猛的進攻時,風逸所率領的部隊又出現了。只見一支騎兵以極快的速度向聯軍部隊所在的方位快速的靠近,而原本應該很是驚慌地聯軍這次卻並沒有絲毫的畏懼,相反的。隨着李園的一聲令下,首當其衝的部隊立即向如潮水般兩旁散開,然後在領將的帶領下,沿着騎兵的兩翼包圍了上去。

這個就是李園剋制王賁騎兵的方法,在見識了對方騎兵那可怕地衝擊力之後,李園便想出了這種戰術。那就是採取包圍戰的方式,先避其鋒芒,讓敵人的衝擊力無所發揮。然後再利用人數上的優勢將敵人盡數包圍在自己的陷阱之中,然後一舉消滅掉對手。

身在騎兵之中的王賁見到這樣地情況,心下知道自己已經中了李園的計了,於是立即給追在騎兵後面的步兵部隊下令,讓部隊分成兩股,分別擋住了沿着兩翼包圍而來的敵人。然後他立即組織起騎兵打算要撤退突圍,但是李園卻顯然不給他這樣的機會,迎面一支手執長戈的部隊立即朝着王賁所在騎兵衝了上去。

王賁心知如果真的被對方給圍住的話,他這次帶來的2萬兵馬將可能全部被李園給吞下去,於是心下一狠,手中馬刀砍翻了一個靠近的敵人之後,下令手下騎兵突圍,而他自己則帶頭衝進了敵人地兵陣之中。

帶着手下地士兵在敵人的包圍圈中左衝右突,王賁看着身旁地士兵一個個的倒了下來,心中不禁痠疼不已。怎麼說這支部隊也是自己親手調教出來的。雖然王賁明白這個是大戰略所必須要的,但是真正到了這個時候。他卻非常的難過。

終於,在損失了大半士兵之後,王賁總算是帶着殘兵敗將突破了聯軍的包圍圈,招呼起了僥倖逃生的士兵,拼命的朝着邯鄲城的東面逃命去了。

李園見到如此有這樣消滅敵人的機會哪裡還肯放過,立即讓韓闖負責攻打邯鄲的統率職責,而他自己則分出了近三萬兵力朝着王賁逃竄而去的方向追了上去,他要趁着這個機會一舉消滅王賁這支心頭大患,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安心的攻打邯鄲,所以今天無論如何都要對王賁這支部隊趕盡殺絕。

但是李園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就是因爲他這樣的想法才導致了最後的慘敗木塔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真正在背後跟他作戰的並不是王賁或者是風逸,而是那個他最不想遇到,也是最料想不到的‘朋友’風浪,或許如果讓他知道風浪已經回來了的話,他就不會敗得這麼慘,或許那樣的話,他還能有撤離趙國的機會。

就在李園追上去不久,在邯鄲的西面旌旗林立,一支部隊正迅速的朝着楚韓聯軍靠近,部隊中參天而起的那根大旗上,黑色的大字在太陽地下特別的醒眼,那是一個‘風’字,一個足以抵擋千軍萬馬的字眼,而天底下能夠配得上這個字的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風浪。

風浪回來了?!這樣的想法迅速的籠罩在現場的每一個人的心頭,韓闖在見到了這支旗幟之後,立即發現原來自己竟然這麼怕風浪,但是他已經不能再有多餘的時間去害怕了,因爲緊隨而來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喊殺聲,那股氣勢足以震撼在場的每一個敵人。

散了,聯軍幾乎沒有對趙軍形成一絲的抵抗力,當勇悍無匹的大趙騎兵分左中右三路切入聯軍腹地時,聯軍連抵抗都來不及形成就被衝散了陣形。韓闖不是李園,他沒有了李園的那般鎮靜,所以當他看到風浪之後,再看到自己地部隊被衝散了,第一個反應就是逃,拼命的逃,可是他沒有想過。他這一逃所帶來的影響卻將使他徹底陷於萬劫不復之地。

另外一邊,李園帶着3萬兵馬追向了王賁。但是當他追到了一處僅容兩人同行的狹隘小道時,立時察覺到事情的不對,可是卻已經晚了。聽從風浪指令,領兵1萬埋伏在狹隘小道兩旁的風逸立即下令手下放箭。

一時間箭如雨下,小道上的楚韓聯軍頓時亂成了一團,不斷地有人死於箭下或者是自己人的手上,而剛纔逃過一劫地王賁赫然帶着手下士兵衝了上來。和原本就已經亂成了一團的楚韓聯軍展開了廝殺。

看到這樣的情形,李園心下大急,連忙下令撤退,於是剛纔一直都對王賁軍緊追不捨的楚韓聯軍如今卻反而被王賁軍追殺了出來。而當李園在撤回戰場的途中,遇到了被風浪擊敗的韓闖,得知原來是風浪已經回來了,心知這次聯軍伐趙已經徹底失敗了,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能夠逃離趙境。安全地返回楚國,於是便帶着殘兵敗將逃往南面的南長城去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李園趕往南長城的半道上,得到了兩天前以管中邪爲首的趙軍已經攻下了南長城,心中不禁大是駭然。明白到原來自己從攻打邯鄲開始便一直都落在了風浪的算計之中,不得已只能帶着手下僅存的幾千兵馬逃往東北方向,打算要繞過南長城南下,但是風浪派來阻截的王賁卻始終不放棄,一路追殺而來。

浩浩蕩蕩的聯軍伐趙之戰,以趙軍地大獲全勝結束,楚韓20萬大軍全軍覆沒,李園僅僅帶着近千名親衛逃入了魏境,而韓闖則被王賁擒獲,並押解回了邯鄲。當然。這些都是後來的事情。而現在風浪則是在邯鄲百姓熱烈的歡迎之下進入了邯鄲城。

當風浪剛剛抵達相府之時,趙王宮的內侍卻早已經等在了那裡。韓晶請風浪進去相見。

“相爺果然厲害,每一次都是如此的讓人驚訝不已。”韓晶見到風浪之後的第一句話,絲毫沒有掩飾自己對風浪地佩服。

風浪微微笑了笑道:“太后這次請我來,不會只是想要跟我說這個吧?”

韓晶嘆了口氣,道:“這次相爺先滅秦,再破楚韓聯軍,相信不久之後,齊地的楚軍和濟水的魏軍也將相繼撤兵,如此蓋世功勳,真可謂是前無古人了,不過就算功勳再高,相爺在名義上也始終只是一個臣子,難道相爺就不感到遺憾嗎?”

“太后有什麼話不妨直言吧,如此拐彎抹角的,實在讓人費解。”

“相爺打算要如何對付春平君等人呢?”

風浪笑道:“春平君等人身爲趙國宗室,竟然敢勾結外敵圖謀叛國,如此罪大惡極之行徑,難道太后認爲本相應該給予包容嗎?按照我大趙律法,凡是通敵賣國者,一律斬首抄家,其所有家眷貶爲庶民,本相會將春平君等人交給韓非來處置。”

韓晶勉強笑了笑,問道:“本後今天請相爺來,除了想知道春平君等人的下場之外,還想要跟相爺作一筆交易,只不過不知道相爺可有興趣。”

“那就得看太后是拿什麼來當交易的條件了。”風浪可有可無的說道。

韓晶道:“我知道相爺一直都對王位垂涎三尺,之前更是藉着《軒轅春秋》一書爲相爺所爲的禪讓制度造勢,如今我可以如相爺所願,讓王兒將王位禪讓於相爺,但是相爺必須保證我們母子倆的安危,不知道這樣的條件,相爺可能答應?”

風浪哈哈大笑了一陣,反問道:“難道太后還以爲自己可以憑藉着那所謂地王位跟本相叫價嗎?王后地手段本相可是深有體會,當初王后殺了孝成王屈從於本相,之後幾年更是韜光養晦,可是到頭來還不是一樣勾結李園等人對付本相,如今難道太后還以爲能夠說服本相嗎?就算沒有太后的同意,本相一樣有辦法登上王位。太后相信嗎?”

韓晶道:“我自然相信相爺地手段,不過我更加相信相爺不希望日後被人指摘,經過了這次的事情,我已經看破了一切,爵位權勢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我現在所想要的只不過是下半生的衣食無憂,到時候如果相爺還是不放心的話。大可派人將我們母子給軟禁起來,如此一來。相爺不就可以安枕無憂了嗎?”

風浪心中一想,也對,雖然韓晶可怕,但是隻要她真的肯將王位禪讓給自己,那麼自己又豈會再怕她在背後搞小動作呢?而且到時候自己可以派人將她和趙王儲給囚禁起來,經過了這次的事情,春平君等人勢必將伏誅。相信在內外無援地情況下,韓晶根本搞不出任何事情來。

心中權衡再三,風浪最終還是沒有當場答應下來,他只是說要跟手下衆人商量一番之後再給韓晶答覆,不過在他的心中卻也已經有點答應了,因爲他心底也希望自己可以名正言順地登上王位。

回到了相府之中,風浪將韓晶的交易跟虞卿等人商量了一番之後,虞卿和尉僚等人也都非常同意風浪的想法。他們認爲如果風浪能夠名正言順登上王位的話,勢必將爲日後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況且如今以春平君爲首的宗室貴族不久之後都將伏誅,雖然韓晶手段厲害,但是終究很難再在風浪的手上搞事,所以衆人都非常支持風浪接受韓晶地交易。

得到了衆人的支持。風浪心下也就同意了下來。能夠名正言順的取得王位,對風浪來說是最好的結局,否則篡位弒主的罪名始終不是好聽的,而且風浪的妻子趙妮趙雅和趙倩都是趙國公主,如果風浪武力奪取王位的話,她們始終都將處於尷尬地位置,自己已經很對不起家人了,他可不希望再因爲自己的事情而牽扯到趙妮三女。

次日,風浪進入了王宮答應了韓晶的提議之後,手下衆人便開始籌備風浪登基的事宜。而就在這個時候。關中戰場和齊地濟水戰場也傳來了最新的消息。

在風浪帶領騎兵馳援趙國之後不久,李牧的部隊便不費多少氣力攻下了雍都和陳倉。徹底斷去了大散關跟咸陽之間聯繫,而就在這個時候,駐兵大散關外地項燕軍派人前去遊說大散關守將,幾天之後,項燕領兵不費吹灰之力的攻佔了大散關。

而在李牧得到了雍都和陳倉之後,廉頗在范增和燕逝的建議下,趙軍佔據了咸陽周圍的城市,並在渭水上游攔壩蓄水,然後讓人向咸陽城內的秦人宣佈,如果在一個月內秦人不投降的話,趙軍將要水淹咸陽城。

開始的時候,呂不韋還想要誓死抵抗,但是在大半個月之後,當他得到了李園兵敗趙境的消息之後,徹底的失去了爭勝的信心,再加上姚賈之前安插在咸陽內部地內應四處散播投降地言論,結合趙軍之前的威脅,整個咸陽城在降不降之間掀起了一番爭論,最終嬴子楚率領手下羣臣出城投降,自此,秦國滅亡。

而在秦國宣告投降之後不久,魏國從濟水退兵,並派龍陽君親自趕到邯鄲向風浪解釋,打算要跟趙國和談,而風浪也明白現在確實還不是再起戰雲地時機,所以便同意了龍陽君的和談決議。

另一邊,一直跟楚軍對峙於齊長城內外的趙括軍在得到了管中邪部的增援之後,於平陰一帶再次大破楚軍,並一舉南下,攻佔了南陽郡,佔據了南下的有利地勢,爲將來趙國南下伐楚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李園在帶領着殘兵逃回壽春之後,得知魏國主動跟趙國和談的事情,之後又傳來了趙軍南出齊長城,攻陷南陽的消息之後,立即派人趕赴邯鄲和談,並表示願意向趙國獻出原來的魯國地域和莒城一帶,條件可謂是非常的豐厚,而風浪如今正忙着即位的事情,自然也不想要再有戰事,於是便答應了李園的條件。

在天下戰事平息之後,趙國迎來了最隆重的盛事,風浪在所有趙國臣民地恭賀之下登上了趙王之位。由於現在名義上還是接受趙儲君的禪讓,所以風浪暫時只求穩定,只是將他即位的那年正式稱爲華夏曆元年,至於國號和其他的事情,還要等日後天下一統之後再做處理。

在風浪即位爲趙王的當天,琴清被風浪封爲王后,這個是由衆女一致決定出來的。雖然現在風浪是接受禪讓登位。可是爲了向手下衆臣表示跟趙氏的區別,所以趙妮趙雅和趙倩都不適合當王后。而除了三女之外,李嫣嫣和清秀根本沒有當王后地想法,而且她們兩人的性格也不適合,所以風浪最終決定立琴清爲王后。

對於風浪地這個決定,衆女還是非常支持的,其實這幾年來,相府的事情一直都是由琴清來打理。所以衆女也都習慣了琴清當家的局面,至於風浪最爲疼愛的紀嫣然儘管在才情上跟琴清不相上下,但是紀嫣然深知自己剛入風家不久,確實不適合當王后,所以也主動支持琴清,所以這次琴清被封爲王后可謂是實至名歸。

相比於王后人選的難辦,在王儲的選擇上,風浪可就省心了許多。經過了之前這場聯軍伐趙之後,風清和風逸兩人都可謂是深得趙國臣民之心,支持他們兄弟地人都很多,但是風逸卻從一開始便公開支持風清爲王儲,因爲他深知自己的性格確實不大適合繼承王位,所以他決定放棄王儲之位。於是王儲之位便很快落在了風清的身上。

在確立了王后和王儲的人選之後,風浪對趙國君臣進行了封賞,文臣方面並沒有多少改動,虞卿被風浪任命爲相國,並被封候,而毛遂、韓非、李斯、姚賈等人由於之前已經官居高位,所以風浪將他們封侯之後,再給了他們豐厚的賞賜。

相比於文官的平靜,武將方面調動頻繁,廉頗和李牧兩人身爲趙國最德高望重的將領。風浪不僅對他們封君。更是把李牧、廉頗、趙括、王翦和廖立五人封爲了趙國五大上將軍,而滕翼、廉越、龐媛、馮劫則被任命爲大將軍。至於尉僚和范增等軍部官員也都被風浪封侯。並被委以重任。

自此,整個華夏大地邁向了一條全新的繁榮富強之路,歷史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新地篇章。

華夏曆3年,之前滅秦破楚韓聯軍而採取修養生息政策的趙國率先再起戰端,以韓國之前妄圖對趙國用兵爲由,以王翦爲主將,王賁莊保義副之,領兵30萬入韓,三個月後,韓王投降,韓滅。

華夏曆4年,由於之前西周君遣使指責趙國妄動兵戈,趙王風浪以王賁莊保義蒙恬蒙爲將,領兵10萬出兵洛陽,西周君和東周君相繼被俘,周滅。

華夏曆6年,經過了兩年時間準備的趙國以廖立爲主將,滕翼廉越爲副將,領兵40萬出濟陽伐魏,兵圍大梁半年,大梁城破,魏滅。期間王翦領兵20萬出魯地,直奔雎陽,費月餘時間奪得舊宋之地,並大破楚國趕赴大梁的援魏軍15萬於雎陽城外。

華夏曆7年,以項燕爲首的滇軍在風浪的指示下,集合巴蜀兩郡及滇國兵馬20萬兵馬對南方駱越用兵。雖然滇國士兵久居南方,熟悉山林瘴氣,再加上滇國和巴蜀補給充足,但是項燕滅駱越也同樣花費了近2年地時間,一舉平定駱越,將華夏南方的領土延伸到了海南島一帶。

華夏曆8年,趙國兵分三路,西路以趙括、莊保義蒙武爲將,領兵30萬出武關攻打楚國宛城;東路以王翦王賁爲將,領兵20萬出魯地攻打楚國;而中路則是由廖立馮劫蒙恬爲將,領兵30萬南下鄞陳。一年之後,趙國三路大軍兵圍壽春,兩個月之後,楚王宣佈投降,楚令尹李園眼見城破,在心灰意冷之下,給風浪和妹妹李嫣嫣各留下了一封信之後,離去不知所蹤。

華夏曆10年,風浪遷都關中咸陽,將天下分成了三十六郡,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爲日後華夏民族的文明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進作用。而在這同時,風浪接受了范增分封制度的建議,集權於關中朝廷,然後又將自己的幾個兒子全都分封離開關中。

華夏曆13年,經過了幾年穩定之後,天下安定,國家強盛,風浪決定對南越和東南福建等地的閩越和鷗越用兵,於是起50萬兵馬,分別由王翦和廖立率領,分兩路分別進攻鷗越和閩越。半年之後,鷗越和閩越被滅,趙軍挺進南越,這時風浪派出鄭國前赴嶺南,在湘江和桂江支流灕江中間修築了一條靈渠,經過了3年的時間,趙軍一舉平定百越民族,設郡據守,並從中原移居幾十萬人口前赴南方,與當地的百越民族雜居一處,給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科學。

華夏曆18年,匈奴犯境,王翦王賁父子協同蒙恬爲副領兵30萬出擊,憑藉着勇悍地大趙騎兵,大破匈奴於境外。同年,趙國大將蒙恬率輕騎深入,千里奔襲破敵,一舉摧毀匈奴王廷,擊殺匈奴單于和貴族近百名,一舉將匈奴趕離了北方疆域,瓦解了困擾中原北疆多年地大敵。

華夏曆20年,徹底解除了匈奴之患後,風浪由華夏學宮中挑選出熱血之士,組建了一支探險隊伍前赴西域,開通了聞名後世的絲綢之路,爲將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促進了東西方文明地交流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華夏曆21年,大將莊保義、蒙恬領軍35萬滅燕,並一舉入侵朝鮮侯國,半年之後,整個朝鮮侯國半島盡數納入我華夏版圖之內。同年,駐守朝鮮侯國的莊保義得風浪令,渡過大海去到了倭島,遇到了島上倭民的抵抗。而後莊保義對頑抗的倭民展開了鐵血的屠殺,徹底奴役頑抗的倭民,之後幾年內又將大批倭民奴役到中原,在舉國各地廣修馳道,並在北疆修築長城以地域遊牧民族,以及在中原開發運河水利,使得中華民族國力蒸蒸日上。

華夏曆25年,風浪讓王位讓給繼承人風清,而他自己則陪同愛妻過着神仙般的逍遙生活。

華夏曆75年,風浪之孫風汀在位,整個華夏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富強,風汀感到現在法制已經教之前爲完善,國家也非常牢固,於是便按照風浪之前的指示,對全國諸位藩王實行‘推恩令’,進一步削弱了日漸強勢的藩王勢力,使華夏走向高度文明。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二敏感十三出使五綢繆九伐魏八大梁十二滅齊九勸服上關於昨天的vip章節一南下十二他鄉遇故十四故知八渡河十三愧疚二十八突變十攻防二十九奇襲八渡河二咸陽八軍師二重逢三爭儲二十三傷別十三出使二十五威望六連橫四鬼谷二十五潛遁十六宴前十纏綿十三真相九豔福上九破魏二十三苦衷十一歸順二影殺八大梁十四聯盟一禪讓八大梁小法新書足球人販子已經上傳二十七王后十范增二十猜忌十八掌控二十四別妻三疑陣五開戰八大梁十二初吻二十六毛遂書評回覆一二十三悔婚二十一百越遭劫七聯姻三霸權十命運三潛入九臥底二十一王道十四聯盟二敏感二十一識破十四楚變十四聯盟二藺相三護花使者十二駕崩三十潛返邯鄲二十夜遇八合作二十七王后二十七王后十七離間十五破關二十夜遇六離間十五戰幕九城外七醉風二十四別妻二十五威望二十八突變四止戰九伐魏七夜宴下二十二楚將項燕八大梁二結伴同行十二滅齊十一秦亂二十三苦衷二十六王翦四鐵騎一入秦八渡河七王城十一初抵鄞陳十一弒王十五戰幕十八初抵滇國
二敏感十三出使五綢繆九伐魏八大梁十二滅齊九勸服上關於昨天的vip章節一南下十二他鄉遇故十四故知八渡河十三愧疚二十八突變十攻防二十九奇襲八渡河二咸陽八軍師二重逢三爭儲二十三傷別十三出使二十五威望六連橫四鬼谷二十五潛遁十六宴前十纏綿十三真相九豔福上九破魏二十三苦衷十一歸順二影殺八大梁十四聯盟一禪讓八大梁小法新書足球人販子已經上傳二十七王后十范增二十猜忌十八掌控二十四別妻三疑陣五開戰八大梁十二初吻二十六毛遂書評回覆一二十三悔婚二十一百越遭劫七聯姻三霸權十命運三潛入九臥底二十一王道十四聯盟二敏感二十一識破十四楚變十四聯盟二藺相三護花使者十二駕崩三十潛返邯鄲二十夜遇八合作二十七王后二十七王后十七離間十五破關二十夜遇六離間十五戰幕九城外七醉風二十四別妻二十五威望二十八突變四止戰九伐魏七夜宴下二十二楚將項燕八大梁二結伴同行十二滅齊十一秦亂二十三苦衷二十六王翦四鐵騎一入秦八渡河七王城十一初抵鄞陳十一弒王十五戰幕十八初抵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