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

有小兵來報,那秦軍先鋒英布,在營前擺下陣勢。英布隻身匹馬,闖到營前,指名要韓將軍出戰。

韓淮楚正在帳中與季布下象棋,聞言笑道:“休要管他。季將軍,咱們專心下棋。”

自從韓淮楚來到軍中,這象棋便飛快流傳開來。無論是將軍還是普通士卒,一有閒暇便坐下來廝殺一盤。在韓淮楚搞的那一套幾乎透支體力的訓練之餘,下象棋便成了最好的調劑。

那英布一個勁叫陣,韓淮楚卻依舊下棋。過不了一炷香工夫,便有小兵急報:“韓將軍,那英布在罵你呢。”韓淮楚微笑道:“他愛罵,就讓他罵去好了。”

那小兵猶猶豫豫道:“可他罵的話不堪入耳。他說將軍是……”話說到此,吞吞吐吐不敢出聲。

韓淮楚頓時心中瞭然,笑道:“他罵我是個遭人鄙夷的跨夫,是個貪生怕死的膽小鬼,是也不是?”那小兵點頭道:“雖不全是,意思也差不多。”

“啪”的一聲,韓淮楚提子落於盤上,說道:“季將軍,馬臥槽了。”

季布嘟嚷道:“韓老弟啊,你那胯下之辱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俺季布看你怎麼也不像是膽小之人,怎會鑽人褲襠呢?”韓淮楚只是苦笑不迭。

那英布越罵越兇,說的話越來越難聽。韓淮楚說道:“來人,給英布送杯水喝。他罵了老半天,想必口也幹了。”

忽有小兵跌跌撞撞闖進帳中,說道:“餘將軍聽英布罵得難聽,出左營與他廝殺去了。”

餘將軍便是餘樊君。韓淮楚一聽大急,“這餘樊君竟如此沉不住氣!那英布勇冠三軍,據說乃是妙虛宮宮主,一身武功出神入化,餘樊君哪裡是他對手。”急忙站起,說道:“衆將快快隨我出營接應!”

※※※

營門前,餘樊君急縱戰馬,狼狽逃回。

剛纔與英布對陣,只一回合,手中一柄重九十二斤的大鐵錘被英布一劍劈成了兩半,虎口被震得流血。

他頓時意識到,英布手中的劍乃是一柄神兵利器。

這一戰還怎麼打?原想替韓信出口惡氣,教訓一下那狂妄自大的英布。可當他知道英布有狂妄的本錢時,剩下的除了逃命還是逃命。

英布罵陣好久,纔等到一個送死者,哪裡肯舍。騎着那匹大宛追風馬,如一陣旋風般追來。那手中高高擎起的劍,如陰魂不散般隨時可以落在餘樊君的頭頂。

那英布卻是從哪裡找來一柄如此厲害的神兵?

原來與聖劍門掌門仲孫玄華齊營一戰,仲孫玄華被英布飛劍所殺,他那用天外隕石鑄成的“斬將劍”自然就成了英布的戰利品。以堅不可摧的斬將劍加上英布那身傲視武林的玉鼎妙虛功,餘樊君的那柄大鐵錘就像豆腐一般被一劈兩半。

忽見一將從楚營飛快馳出,錯馬讓過餘樊君,高聲喝道:“英布休得猖狂,吾韓信來也!”

英布一聽“韓信”二字,急勒馬繮停了下來,將那一雙小眼在韓淮楚周身上下不停地打量。

韓淮楚在博浪沙曾見過英布,那時英布藏在秦始皇的龍輦中做始皇的貼身保鏢。姬風劈開龍輦要殺秦始皇,英布便曾阻擋。後來因功力不濟敗退而去。這些事都瞧在了韓淮楚眼裡。

而英布卻至始至終未見過這個“韓信”。

在趙國韓淮楚與墨家鉅子虞芷雅的那檔子事,也傳到了英布的耳中。

“一個連人褲襠都肯鑽的跨夫,也敢與我寶兒哥哥爭搶他喜歡的姑娘!”

英布還不知道,他的“寶兒哥哥”已經認了楚國武信君項梁爲叔叔,改名叫作項羽。如果他知道了內情,不知會作何感想。

英布掛先鋒印,領兵攻打東海郡,一路馬不停蹄地殺奔而來,便是要會會這個韓信,打殺他爲他的“寶兒哥哥”清除情敵。

但他一見到韓淮楚,便知這事沒那麼容易。

以他的功底,自然一眼便看出韓淮楚英華內斂,神光內蘊,修爲已與他在伯仲之間。他不由大爲詫異,“這韓信從哪裡學來這身本事?看起來好似一個勁敵。”

他又想不明白,如此一個傑出的人物,怎會甘心受一個市井無賴的羞辱,去鑽那無賴的褲襠。

英布冷冷問道:“你便是那韓信?”

韓淮楚在馬上一拱手,說道:“英將軍威名四海皆聞。今日一見,韓某之幸。”

英布厲聲問道:“你這跨夫,爲何不敢與我交戰?可是膽小麼?”

一聲跨夫叫得韓淮楚心頭火起。慢說那跨夫之名是背了黑鍋,這世間誰都可以罵他跨夫,偏偏這英布不行。

韓淮楚長笑一聲:“英將軍叫我一聲跨夫,是說韓某貪生怕死麼?”英布一點頭:“正是!”

楚營衆將已出營而來,跟在韓淮楚身後。那秦軍衆將也怕英布落了單,圍了上來。

只聽韓淮楚道:“我韓信是怕死,爲了不死甘受胯下之辱。可世人不知,你英將軍比我韓信更怕死。”

便聽一秦將高聲斥道:“胡說!英將軍勇冠三軍,在戰場上悍不可擋,死在他手底的賊將便有一百人之多,怎會怕死。”

這話一說,便聞秦將一片噓聲,顯然是對韓淮楚之言不信。楚營衆將也是紛紛搖頭。

韓淮楚微微一笑:“英將軍在戰場上悍勇,是因爲對手太弱,見到他只有給他打殺的份。可一旦他碰到一個強於自己的對手,膽子便比老鼠還小了。”

聽韓淮楚這麼一說,雙邊戰將覺得他話有所指,便靜下來聽他下文。

韓淮楚又拱了拱手,說道:“英將軍可忘記博浪沙乎?”

一聽此話,英布腦子就是一轟。

在博浪沙他任御前都統領,身爲始皇帝的貼身保鏢,遇到仙道弟子姬風行刺秦始皇卻棄他而去。雖說先皇之死他沒親眼看到,不知是何因,但國尉尉僚一口咬定,先皇是因被人一掌拍在後心,心脈震斷而死。

自拐魔行無定三人在皇宮鼎室中蹊蹺身亡,隱武軍團解散,知道這檔子事的人好像所剩無幾。

英布雖表面上若無其事,卻心裡有鬼,生怕追究下來,他這秦國正印先鋒便當不成,好不容易到手的榮華富貴便離他而去。說不定這條小命也會斷送。

深藏在他心底的秘密,忽然被人揪了出來,焉叫英布不震驚!

他這小滑頭,反應最是快,問道:“在博浪沙中,好像所有人都被仙道弟子姬風一曲萬妙清音弄得睡過去了,韓將軍何故提起?”

此時英布已改口稱韓淮楚爲韓將軍,絕口不提“跨夫”二字。

韓淮楚微微一笑:“韓某從師門學得先天真炁,本道家功法,聽那萬妙清音卻是無恙。”

英布正是因內功功法與姬風同源,當時也沒被萬妙清音所惑。一聽韓淮楚這話便明白了,剎那間神色大變。

“刷”的一聲,烏虹一閃,英布那斬將劍當頭落下。此時此刻,他只想殺了這韓信,滅了他的口。

韓淮楚豈能被他所斬,舉起魚腸斷魂劍就是一迎。“璫”的一聲,火光四濺,二人眼中同時現出了驚異。

且別說二人功力悉敵,這交換的一劍是不分高下皆無損傷,二人的兵器也是絲毫無損。

韓淮楚的魚腸斷魂劍削鐵如泥,英布的斬將劍堅不可摧,對撞之下,竟鬥了個平手。

韓淮楚厲聲道:“英將軍何故如此激動?要斬殺韓某掩飾一些內情麼。”

英布收拾不了韓淮楚,便知情況糟糕至極。只要這韓信將事情真相公之於衆,便是他英布的末日到了。

秦廷自然是容不得他這個保護先皇不力的罪人,現天下諸侯因他滿手血腥無不對他切齒痛恨。可說是天下雖大,他英布已無立錐之地。

他口中兀自說道:“吾乃朝廷上將,殺你這賊將還要什麼原因?”

韓淮楚嘆了口氣:“將軍如此武功,奈何從賊?汝本出生名門正派,你母親乃是仙道弟子,怎不識天下大勢,要助紂爲虐?”

在韓淮楚知道的歷史中,這英布是項羽手下大將之一,後來叛了項羽來助劉邦。而垓下之圍將項羽逼死,也有他的份。

再怎麼說,英布也不該是秦將,而要投到義軍陣營。韓淮楚因爲知道未來之事,故而有些話未想出口,隱忍不發。只盼這英布能懸崖勒馬,幡然悔悟,最後叛變秦廷倒戈一擊。

這番苦心便只有韓淮楚一人知道。

英布聽罷,沉默不語。

韓淮楚見他無語,還以爲英布被自己言語說動,卻不知英布實是被博浪沙的秘密逼得走投無路,才動了一下心思。

英布正在考慮的是:要背叛秦廷,天下諸侯又有誰能接受他這個滿手血腥的殺人魔王?

韓淮楚就道:“今日便罷。將軍且回營細細思量。”

那英布哪還有搦戰之心,拱了拱手,便即帶衆將離去,收兵回營。

※※※

英布歸返大營,悶悶不樂。

部將問道:“將軍今日指名要韓信迎戰,那韓信好不容易被將軍罵出來了,爲何又不戰?”

英布道:“高手過招只須一招便可看出高下。那韓信的武功不在英某之下,與他廝鬥難以取勝。”

衆將道:“大帥派你做先鋒伐賊,今日到此被韓信所阻,未建尺寸之功,豈不被他人笑話。不知將軍可有破敵之計。”

英布道:“那韓信深通兵法,佈防嚴謹。在他面前用計,豈不是班門弄斧?不如就此相持,待大帥到來再作論處。”

有參將趙僨高聲道:“說什麼韓信用兵嚴謹!以末將看來,他那防線便有破綻!”

衆將詫道:“現各處通路皆已被楚軍封鎖,何處有破綻?”

趙僨道:“這破綻便在這條沂水。我軍只須派出奇兵,從這條沂水溯流而下便可插入楚軍後方。進可直達其治所郯城奪其府庫,退可襲擾其糧草輜重,最不濟可沿江退回。這支奇兵一出,則我軍勝券在握。”

英布搖頭道:“想沿水路而下需要戰船,這戰船少了還無濟於事。我軍倉促之間,如何去尋得大量戰船?”

趙僨稟道:“末將打聽得,在莒縣附近,有一廢棄的戰船作坊,原是始皇爲開疆拓土攻伐東瀛而建,內中有五十艘艨衝戰艦,五十艘鬥艦,還有一艘樓船。後因始皇駕薨,當今聖上無意東向,這作坊便荒廢下來。”

戰船的建造可不是朝夕之功。如有這麼多戰船,則水面將被秦軍牢牢控制,楚軍只有望江興嘆。

英布大喜道:“真有此事則大事可成,只是不知這作坊爲何不被賊王田氏所知?”

趙僨道:“那作坊本深藏於一個名叫陷空谷的山坳不被人知,坊主乃是我大秦兵造造船總相邦郎大,忠於我大秦。自田氏作亂之後,便將出坳道路封鎖,工匠皆守口如瓶。等大帥驅除亂黨攻下琅琊,這纔出來向我軍報信。”

英布猛一拍手:“用大車將艦船載出陷空谷,英某要親自帶兵,殺入敵軍後方,捅那韓信狠狠一刀。”

※※※

一艘艘的戰艦從深山載出,拖入沂水之中。一眼望去,漫江皆是懸掛玄色大旗的秦國艦船。

這秦國的艦船十分有名。在王翦滅楚大戰中,項燕兵敗,曾想以水師抗秦,隔江而治。王翦不給楚國喘息機會,發動伕役迅速打造大量戰船,擊敗當時強大的楚國水師。秦國的造船工藝,便在那時得到飛速的發展。

其中最厲害的是樓船。這樓船是最大的戰船,船上起樓兩層或三層,各層排列女牆、構築戰格、樹立大旗、裝置大型戰礟與拍杆,頂樓便是將帥金鼓號令與強弓硬弩手,船舷甲板可裝載戰車戰馬,槳手數十百人,可載兵士五百餘人。樓船非但可遠距離的以戰礟、拍杆攻擊敵船,並可憑藉自身重力“犁沉”敵船,威力極是強大!

那艨衝戰艦外型狹而長,可衝突敵船致沉。鬥艦乃是攻擊戰船,可載士兵數十名,兩舷有兩層厚板打成的木寨,可以抵禦敵船之飛矢流石,便成爲水戰衝鋒的主力戰艦。

這麼大的動靜,早爲楚軍斥候探聽,報於楚營。

戰雲密佈,韓淮楚將如何應敵,請繼續追看下文。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四章 巴族女婿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國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三章 車馬絕道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十三章 包羅萬象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四章 巴族女婿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國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三章 車馬絕道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十三章 包羅萬象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