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暗流洶涌

晚明不少文官,尤其是東林官員對錦衣衛和東廠是持反對態度的,抨擊廠衛和詔獄是凌駕於三法司之上的皇帝的私刑,主張取消廠衛和詔獄,這就叫作國有律法、君無私刑,不過張原對廠衛的態度沒有東林黨人那麼激進,張原心裡很清楚,在我大天朝司法獨立四百年後都還沒搞定,想要在晚明一蹴而就那是做夢,取消廠衛幾乎是動搖皇權,張原可不想把皇帝也給得罪了,東林的民主和法制的主張沒有錯,但在當時的內外環境和經濟基礎上未免有些不切實際,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都還要百年後才能實現,大明這爛攤子還想領導世界潮流顯然不現實,當務之急是要緩解激烈的內外矛盾,不能讓野蠻的滿清取代大明,金錢鼠尾辮實在不好看啊!

當然,把大明滅亡的罪責全推到東林頭上是有悖於史實的,從天啓到崇禎,東林黨人很少有穩定的執政期,其政治理念也僅僅是一種思潮,並未能得到實施,晚明政局其實是一團亂麻,不是抽取其中一縷就能理順的,但完全推倒重來非張原所願,所謂的農民起義乃至改朝換代無非是靠殺戳和洗劫來緩解土地資源危機而已,到王朝中後期又是嚴重的土地兼併,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反覆折騰更苦——

在張原看來,大明的政治制度有很多可取之處,只要找準鍥入點未必沒有改良自新的可能,他要做的是爭取時間。只要能避免薩爾滸的慘敗、熬過這一段艱難時日,不讓大明財政被遼餉拖垮,其餘的天災、流民、邊患就可徐徐圖之,但現在方從哲和三黨當權,內鬥、掣肘、拖後腿,困難重重,他必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很多清高的官員看不起太監和錦衣衛,不屑與之交往,其實象太監、錦衣衛這些等同於皇帝家奴的人對科舉出身的官員總是有點自卑的。你若看不起他們,他們就加倍看不起你甚至恨你入骨,而你若對他們示好,那往往受寵若驚很少有拒絕的,當然,前提是你必須有地位有身份。

張原與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的交往就是這樣,駱思恭雖是正三品高官,但屬於武官體系,在清貴翰林面前是沒有自傲資本的。更何況張原是狀元及第、東宮講官,而且現在三黨尚未意識到內官和廠衛的重要性。三黨是在天啓初年被東林逼得走投無路時纔想到投靠魏忠賢的,張原比他們有遠見,還有,駱思恭在京中口碑也不差,不是後來田爾耕、許顯純那樣的兇殘之輩——

言談之間,駱思恭能感覺出張原對他的尊重,此前他就與張原見過幾次面,這新科狀元郎既謙遜又張揚,心思難測。但顯然是極有智慧和才幹的,假以時日,入閣爲相極有可能,駱思恭對宮廷情況很熟悉,萬曆帝這兩年龍體健康每況愈下,去年梃擊案之後東宮地位已徹底穩固,在梃擊案中竭力維護東宮的是東林官員。所以莫看三黨現在權勢熏天,一旦新君即位,親東林的張原定會受重用,一朝天子一朝臣。對此駱思恭看得很清楚——

還有,讓駱思恭起敬的是,朝鮮國以及遼東魯太監送給張原的禮物張原分文未取,全部用來撫卹鳳凰山一戰死傷的錦衣衛,可以說絕大多數官員不會這麼做,他們會認爲死傷的錦衣衛自有朝廷給的撫卹銀,公事公辦,哪有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的道理,做官求財,大抵如此,不然寒窗苦讀又爲的是什麼?

短短半個時辰的拜訪,張原與駱思恭言談頗歡,駱思恭要留張原、阮大鋮在錦衣衛廨舍夜宴,張原道:“下官今日約了幾位同年聚會,就不打擾駱大人了。”與阮大鋮辭出,駱思恭親自送出司衙大門。

阮大鋮受其師高攀龍影響,鄙薄內官和廠衛,所以對張原結交太監、錦衣衛有些不解,不過也知道張原是爲了應對李維翰的彈劾,阮大鋮心下很不快,暗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所以到了泡子河畔張岱居處與文震孟、錢士升、倪元璐、洪承疇等人相聚飲酒時,阮大鋮始終悶悶不樂,中途推說身體不適先回去了,張原也未在意。

席散後,張原回到李閣老胡同,想起《丁巳朝鮮紀行》稿子還沒送給郭淐看,便趕緊送去,郭淐寓所同在李閣老胡同,所以此時雖已宵禁,但只要不出街坊,串門交往無妨。

而此時的阮大鋮正在與姚宗文、周永春長談,阮大鋮寓所在朝陽門外的朝日壇附近,與周永春的住處相距不遠,姚宗文先到周永春處,再與周永春一道來訪阮大鋮,阮大鋮不在,二人就在廳上等着,聽得遠遠的朝陽門內傳來宵禁鼓聲,阮大鋮回來了——

阮大鋮見吏科都給事中姚宗文和新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周永春等候他多時,不知二人來意,不免惴惴不安,卻聽姚宗文笑道:“阮行人,翰社聚會就散了嗎?”

阮大鋮道:“在下不勝酒力,先告辭了,勞兩位大人久候,不知有何見教?”

姚宗文道:“久聞阮行人的先祖乃是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阮仲容,傳至桐城這一支開花散葉,是赫赫有名的大族啊。”

阮大鋮唯唯,不敢多說話。

姚宗文又道:“我是浙人,至今猶記家鄉父老念阮行人曾祖阮中丞之德——”

姚宗文這一句話頓時讓阮大鋮大起好感,阮大鋮的曾祖阮鍔嘉靖年間以右僉都御史之職先後巡撫浙江和福建,阮鍔在浙江時有德於民,浙人爲其立祠,但在福建期間卻因爲抗倭不力和搜刮民財被訟下獄,不久病死,嚴嵩倒臺後阮鍔因爲與嚴氏父子有牽連再遭蓋棺後的非議,所以阮鍔是個有很大爭議的人物,在浙江名聲甚好,在福建卻被譏爲民賊——

阮大鋮感激道:“姚大人識見不凡,先祖實以疏傲獲謗,有識之士皆知先祖之冤。”

姚宗文、周永春說些阮鍔在浙江的善政,很快就與阮大鋮相談甚歡,阮大鋮擺酒款待姚、週二人,酒過三巡,姚宗文突然話鋒一轉道:“愚以爲令祖蒙冤,或恐是交友不慎所致,阮行人出身名門、風華正茂,卻爲何加入翰社,豈不知翰社乃是張原操縱,張原欲借汝等聲勢壯大起個人名聲而已,阮行人才氣高妙、倜儻不羣,豈是甘爲他人做嫁妝者?”

阮大鋮低頭不語。

姚宗文道:“張原倡西學、改元歷、結交西僧、妖言惑衆,未釋褐時就煽動民衆園區鄉紳,惡行累累,此番出使朝鮮竟鼓動其國人行無父無君大逆不道之事,這哪裡還是讀聖賢書之人,完全是在邪路上愈行愈遠的奸佞,其爲世人唾棄之日不遠了,在下念汝祖有德於浙民,所以好言相告,阮行人好自爲之,勿爲奸人所誤,自毀前程。”說罷便與周永春一起告辭了。

阮大鋮送姚、週二人出門,心裡七上八下、顧慮重重,想要再留姚、週二人深談,卻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只有皺着眉頭看着姚、週二人走遠。

離阮大鋮寓所遠了,周永春呵呵笑道:“姚兄雄辯,這阮大鋮似乎嚇得不輕。”

姚宗文冷笑一聲:“他若不識趣,那就跟着張原一起倒黴。”

周永春道:“我觀此人不是堅毅果敢之輩,過不了幾天他就會倒向我們這一邊。”

姚宗文有些得意,說道:“先讓他疑神疑鬼,然後待張原被逐出東宮講官之列後,阮大鋮必驚懼不已,那時就會登門向我們求教了。”

周永春問:“此人是高攀龍弟子,方閣老真打算用他?”

姚宗文道:“合縱聯橫有何不可,重用阮大鋮,正表明我等不拘門戶之見,不是我們要黨爭,而是東林糾纏不休。”

……

七月二十一日巳時,張原與妻兒到崇文門外大通橋碼頭爲姐姐姐夫送行,張若曦留了得力家人陸大壯打理盛美商號,待王微回京後,陸大壯就可南歸。

對於張原的兩個兒子,張若曦明顯偏愛張鴻漸,倒不是因爲張鴻漸是商澹然所生,而是鴻漸出生時因爲難產而讓張若曦擔心了多日,小鴻漸與張若曦相處的時日也久,與張若曦甚是親近,一見到姑姑張若曦就眉開眼笑咿呀索抱,而四個月大的小鳴謙不哭不鬧安安靜靜,就不怎麼討張若曦歡心了,當然,這只是兩兄弟有個對比,張若曦對兩個侄兒都是喜歡的,說道:“我這回要去山陰見母親,告訴他漸兒和謙兒的趣事,母親定笑得合不攏嘴。”又道:“過兩年待他兄弟二人長大一些,我再來京城帶他們回江南見祖父祖母去。”

依依不捨、灑淚而別。

午前,張原與妻兒回到李閣老胡同寓所,卻見慈慶宮內侍高起潛等在門廳,一見他便施禮道:“鍾公公有急事請張先生趕緊去相見。”

張原本來與鐘太監約好明日午後相見,現在鐘太監都等不到明天,那想必是有突發的急事。

————————————————

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195章 已見寒梅發第75章 天生此才第170章 情挑張案首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166章 騷賦體八股二說說蘿莉養成書友弄清寒評雅騷和八股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400章 有喜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202章 審鏡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第358章 無極長生第310章 砎園夜第150章 禍起蕭牆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21章 初出茅廬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49章 我意孤行第334章 爾虞我詐第304章 動心污跡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391章 朱徽嫙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3章 蒙目棋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486章 勝負一線第81章 月照西廂第67章 馴騾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452章 太極宗師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396章 暴死第395章 昏招第81章 月照西廂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395章 昏招第86章 冷豬肉第224章 頂缸第60章 澹然心亂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496章 行路難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150章 禍起蕭牆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508章 杏花如夢第389章 裂痕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92章 大宗師到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470章 私約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490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464章 啞女之秘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98章 少女蹴鞠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77章 牛刀小試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194章 洛陽紙貴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67章 馴騾第137章 襲胸第94章 二醜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95章 菊花之約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293章 流水千里
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195章 已見寒梅發第75章 天生此才第170章 情挑張案首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166章 騷賦體八股二說說蘿莉養成書友弄清寒評雅騷和八股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400章 有喜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202章 審鏡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第358章 無極長生第310章 砎園夜第150章 禍起蕭牆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21章 初出茅廬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49章 我意孤行第334章 爾虞我詐第304章 動心污跡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391章 朱徽嫙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3章 蒙目棋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486章 勝負一線第81章 月照西廂第67章 馴騾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452章 太極宗師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396章 暴死第395章 昏招第81章 月照西廂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395章 昏招第86章 冷豬肉第224章 頂缸第60章 澹然心亂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496章 行路難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150章 禍起蕭牆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508章 杏花如夢第389章 裂痕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92章 大宗師到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470章 私約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490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464章 啞女之秘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98章 少女蹴鞠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77章 牛刀小試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194章 洛陽紙貴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67章 馴騾第137章 襲胸第94章 二醜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95章 菊花之約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293章 流水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