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流水千里

張岱在蘇州購得一套精美茶具,石鼎、竹筅帚、茶洗、銅火斗、泥爐、瓷缸等共十六種,這些茶具都有很雅的別名,石鼎不叫石鼎,叫商象,竹筅帚不叫竹筅帚,叫歸潔,茶瓶、茶壺都是宜興產的,色如羊肝,細膩如美人肌膚,乃是宜興制壺名家時大彬所制,一個茶壺價至白銀五兩,整套茶具費銀三十餘兩——

舟中無事,張岱每日午後親自烹茶,惠泉水、新安岕茶,天冷茶香,張原、倪元璐、黃尊素、祁彪佳諸人很是受用,張岱、張萼又好美食,每至一地,必蒐羅當地美食大快朵頤,各色名點如山楂糕、松子糖、橄欖脯、地慄團、方柿等等也是常備不絕——

黃尊素笑道:“與賢昆仲同舟,叨擾實多,先賢涑水先生司馬公有言‘由儉入奢易,則奢入儉難’,在下歸家之後,那粗茶淡飯,如何還能下嚥,沒有十天半月適應不過來啊。”

衆人皆笑。

張原執一隻宣德青花茶盞,憑窗品茗,看河岸風景,船已行至白蜆江,很快就要到貞豐裡,貞豐裡的杜定方是要見一見的,這時聽到黃尊素“入儉入奢”的玩笑話,心道:“黃尊素說得有理,我在東張衣食儉樸,食有肉或有魚就足夠,哪有大兄這麼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沒嘗過名茶美酒也就罷了,嘗過之後再對比那些粗茶劣酒,還真是沒有口味啊,這好比美色一樣,都是有癮的——”

又想起前日蘇州與範文若、文震孟、馮夢龍的長談,範文若說蘇州生員有近百人要參加翰社,俱已登記在冊,待明年三月三山陰社集再確定正式社員,當時他說若有生活貧困的生員要參加明年的山陰社集,可酌情貼補往返路費,這筆銀子由翰社出。所謂翰社出銀其實就是他張原出錢,嗯,也可以說是董翰林贊助——

午後,五明瓦白篷船轉過河灣,進入急水港,前面便是貞豐裡碼頭。穆真真走到船頭朝碼頭方向張望,半年前,就是在這碼頭上她與爹爹分別,也不知爹爹在延安衛怎麼樣了,少爺說的話應驗了嗎。杜鬆將軍能官復原職嗎,爹爹會跟着杜將軍上沙場嗎,她真是很想念爹爹——

手臂被人輕輕一碰。穆真真扭頭看,見是少爺,少爺道:“真真,你回艙去給你爹爹寫封信,等下我見到杜定方,讓他連同杜家的家書一併寄去延安衛。”

穆真真大喜,脆聲答應,回艙寫信去了。心裡愛極了少爺,她想什麼事少爺都清楚呢——

自與張原有了肌膚之親,這墮民少女對張原的服侍愈發體貼。也牢記爹爹穆敬巖臨別時叮囑她的“朝夕勤謹,不得懶惰,小心趨侍。不得忤逆”,沒有因爲張原善待她就恃寵而驕——

船到貞豐裡小鎮外碼頭,小鎮水巷窄,容不得這五明瓦大船,只有泊在鎮外,船剛泊好,來福先跳上岸,就見碼頭一家茶肆裡跑出一人,直奔至岸邊,大叫道:“來福哥,張公子到了嗎?”

來福一看,正是杜定方的僕人,前兩個月到過金陵的那位,便道:“我家少爺就在船上。”

這杜氏僕人大喜,伸着脖子看,見張原走出船頭,趕緊叉手唱喏:“張公子,小人奉家少爺之命,從本月二十日起便在這裡候着,生怕錯過。”

張原微笑道:“我既答應你家少爺路過貞豐裡要來見他,豈會食言。”

這杜氏家僕請茶肆一個相熟的人先跑去杜府報信,他陪着張原等人隨後而行,倪元璐、黃尊素、祁彪佳不肯前去,杜定方先接到張原兄弟三人,得知張老師還有三個友人在船上,便急急趕到碼頭邊敦請,倪元璐三人卻不過杜定方的熱情,只好一起到了杜府——

杜定方對張原的熱情出於真心,盼張原到來可謂望眼欲穿,上次他接到張原的回信,看到張原仔細評點他的十篇制藝,還有長信指點他該精讀哪些書、該揣摩哪些名家的程文,張原的耐心細緻讓杜定方很是感動,慶幸自己遇到品學兼優的明師,而且最近幾次在貞豐里社學考試,杜定方的八股文得到社學老師的讚賞,認爲進步不小,杜定方現在是童生,目標是通過兩年後的崑山道試取得生員功名,前兩次道試他名落孫山,現在有張原指教,信心大增——

張原在杜府歇了一夜,爲杜定方評點八股文,當面指教,杜定甚覺受益,只可惜張老師急着趕路,次日午後就要啓程,杜定方苦留不住,只好備了一份厚禮,送張老師上船——

白篷船離了貞豐裡,經急水港往薛澱湖,傍晚時船到湖上,彤雲密佈的天空紛紛揚揚又下起雪來,自本月初七離了金陵,二十天時間一路遭逢好幾場雪,數這場雪最大,雪花迷空飛舞,一落到湖面就消失不見——

張岱道:“雪落到水裡,太可惜了。”

倪元璐點頭道:“結冰就好了,這麼個大湖,白茫茫一片真乾淨,可以入畫。”

這兩位純以美感來感受生活,張原笑道:“這要是結了冰,我們怎麼靠岸,豈不是要凍餒而死。”

船過薛澱湖,天就已經全黑下來,張原本來打算順大黃浦直下青浦,連夜趕到姐姐家,但現在大雪昏蒙,冬季大黃浦水流又頗湍急,雪夜行船恐有危險,便在朱家角鎮暫泊,待天明再行船,張岱、張萼他們冒雪上岸到鎮上酒家用晚餐,張原沒有去,也許這幾天在船頭吹多了冷風,頭有些痛,留在船上食粥,穆真真爲了準備了幾樣精潔小菜,穆真真原不會烹製這樣的小菜,是上回與王微同船去金陵的路上向王微學的,有些慚愧道:“婢子心鈍手拙,沒有微姑烹調得入味。”

張原道:“很不錯了,真真知我口味。”

穆真真聽少爺這麼說,心中歡喜,看着少爺把碗裡的粥喝完,問:“少爺要不要服些頭痛的藥?”

張原晃了晃腦袋,喝了兩小碗熱粥,這時覺得頭痛減輕了一些。道:“不用,小病扛扛就過去了,提高免疫力——真真,爲我揉一下額頭。”

穆真真不明白什麼是“免疫力”,也沒多問,少爺學問大得很。她不可能事事都問,自己多揣摩就是了,便跪坐到少爺身後,爲盤腿坐着的少爺揉額頭和兩邊太陽穴——

穆真真的手粗糙,撫摩起來別樣舒服。張原愜意地長出一口氣,塌着腰,將腦袋靠在穆真真胸前。感覺那胸往後縮了縮,隨即又挺起來,顫巍巍託着他後腦勺,這墮民少女的**近幾個月來又似乎豐圓了一些,彷彿成熟的果實——

按摩了小半盞茶時間,張原坐直身子道:“舒服多了,謝謝真真。”

穆真真羞澀一笑,便去收拾碗筷。張原照例自擬一題作一篇八股文,一邊作文一邊練字,穆真真磨墨。忽然想起一事,說道:“少爺,我爹爹不識字。怎麼給婢子回信啊?”

張原執一管羊毫在燈下看筆尖,笑道:“行伍中自有書吏爲軍士代寫家書,這個不須你操心,杜定方答應近日就會把你的信連同他杜氏的家書一併寄出去,你爹爹若有回信他也會盡快送到我手上。”

這白篷船上少了張萼幾人,就顯得非常安靜,漫天雪花前仆後繼、無聲無息、非常可惜地落進水裡,且喜船頭卻已積起薄薄一層,船篷頂時不時有“咯吱吱”輕響,那是篷頂積雪壓迫的聲音——

忽然聽到鄰艙有女子乾嘔的聲音,似乎還在飲泣,穆真真見少爺停筆傾聽,便道:“那是綠梅,似是——似是——”

張原問:“有喜了?”

穆真真臉紅紅點頭,又補充道:“三公子在蘇州叫了醫生來給綠梅姐診治,醫生說是有喜,三公子很不快活,還罵綠梅姐——”說到後來,臉色又漸漸發白。

張原嘆了口氣,說道:“等下我勸勸三兄,這哪能怨綠梅,而且有喜——這個也是好事。”又看着燈下臉色發白的穆真真,笑問:“你擔心什麼?”

穆真真趕忙搖頭:“沒有,婢子沒擔心什麼。”臉又紅起來。

張原心道:“我這身體才十七歲,按週歲算才十六,真真還小我一歲,雖然看似身體已完全長成,但生兒育女還嫌早,古人早婚早育,嬰兒夭折的多——”

岸上傳來笑語聲,張岱他們回來了,船工趕緊清掃船頭的積雪,免得張岱一行上船時打滑出意外。

……

青浦一夜大雪,早起時院中已積了數寸厚的一層,張若曦穿着紫貂寒裘,立在階墀上看雪,對身邊的夫君陸韜道:“小原他們應該已經從金陵動身了,只不知到了哪裡了,這麼大的雪,不會阻了他們的行程吧?”

陸韜道:“水路行舟,不起大風大浪就無妨。”

廂房裡傳來履純、履潔的吵嚷聲,張若曦便走過去,兩個保姆和兩個婢女在手忙腳亂給履純、履潔穿衣戴帽,兩個小孩子又蹦又跳、手腳亂動,不肯好好穿衣,還是張若曦進來叱喝一聲才安靜下來,很快就衣帽齊整了,小兄弟二人跑到院中玩雪去。

天寒,老年人起得晚,陸韜用了早餐才帶了兩個兒子去向父親陸兆珅問安,張若曦帶了兩個婢子到前院理事,這宅子裡的事現在都是若曦管着,“盛美商號”的事也是若曦掌管,每日事繁,好在若曦也能幹,打理得井井有條,若曦還在學習做龍門賬和四腳賬,她要管理“盛美商號”,自己若不懂龍門賬和四腳賬,就易被下面的人矇蔽,“盛美商號”的標誌是外圓內方的一個篆體“美”字,現已在青浦、華亭、上海、崑山開了六個商鋪,用張原那個賄賂縫衣工的法子,果然大爲湊效,盛美號商鋪迅速在各地打開銷路、站穩腳跟,張若曦計劃明年要把商鋪開到蘇州、嘉興和杭州,同時棉、綢織機要大幅增加,需要大量技藝嫺熟的織工,這隻有一面自己培養,一面高薪聘請——

辰時初,忽聽大門口有僕人叫道:“介子少爺到了,介子少爺到了——”

張若曦大喜,放下手中的簿冊,快步迎出去。就見門廳上一大羣人,有好些陌生面孔,便站住腳,吩咐僕人趕緊去請陸韜來——

這邊張原兄弟三人已經望見張若曦,趕緊過來見禮,張若曦極是歡喜。打量着弟弟張原,說道:“小原似長高了一些——宗子、燕客,路上辛苦,請入廳坐,那幾位是誰人?待你姐夫來了再招呼吧。”

陸韜很快就出來了。張原向他引見黃尊素、倪元璐、祁彪佳三人,一起到正廳坐定,四隻火盆炭火燃得旺旺。張原略說了幾句,就進內院和姐姐張若曦說話,問知父親張瑞陽是九月初六到的青浦,在青浦待了三天,履純、履潔都不認得外祖父,張若曦又說宗翼善及其父母已跟隨父親張瑞陽一道去山陰,宗翼善還是願意在山陰安家——

張若曦欣慰道:“父親身體還康健,心情也極歡愉。誇你呢。”

張原笑道:“父親當面可不肯誇我——”

張若曦道:“那是當然,怕你驕傲嘛。”見穆真真進來請安,便拉着穆真真問話——

張原自出去與姐夫敘談。楊石香、洪道泰等人得到消息,也趕來相見,當日陸府大開筵席。宴請張原六人及楊石香等翰社同仁,陸養芳也出來見客了,比半年前從松江獄中出來白胖了一些,見到張原,陸養芳猶面有愧色,張原隻字不提舊事,他上次就從陸大有口裡得知,現在的陸養芳在家中是個閒人,陸府錢穀之事不再讓他經手,陸養芳經上回挫折,也無顏再與兄嫂爭權——

午後,倪元璐去東佘山拜見陳眉公,張原兄弟三人就不去了,陳眉公是董其昌好友,相見難免尷尬,只請倪元璐帶了他三人拜帖去——

張原、張岱隨楊石香、洪道泰去看翰社書局,踏雪而行,路上楊石香道:“數日前金琅之到了我這裡,說起董氏父子的事,董其昌臥病半年,延醫治療,近來能扶杖走路了,董祖源、董祖常先是系在松江府牢中,後由蘇、常、鎮三府會審,上月判詞下,只把董祖常生員功名革去,着拘在家中管教,董祖源只是降二等,董祖源佔去的華亭縣城長生橋畔的民宅歸還各民戶,每戶賠償三十到五十兩銀子不等,其餘被侵佔的田宅也多有歸還,期間學道王以寧嚴督松江府學和上海、青浦、華亭三縣學,要求嚴厲管轄諸生,若有不服判決、聚衆鬧事者,一律革除功名,此事也就這樣平息了。”

張岱怒道:“懲治不了董其昌也就罷了,董祖源、董祖常也判得這麼輕,這大明朝官場是黑透了!”

張原道:“松江諸生未受此案牽連就好,以董玄宰的名望,要重判他兩個兒子很難,經此一事,華亭董氏的氣焰應該不能復熾了。”

洪道泰道:“董氏父子在華亭再作威作福是不可能了,據說可能遷往京師,這要待董玄宰病好之後。”

楊石香遲疑了一下,說道:“介子賢弟,董玄宰去了京師,恐怕日後對你不利。”

張原道:“董玄宰曾任東宮講官,我師焦太史也曾是東宮講官,而且——”有些話不能說了,住口不言。

楊石香想想也是,焦太史的名聲不在董翰林之下,張原是焦太史的得意門生,焦太史必全力維護張原,董其昌因爲這次華亭之事名聲大壞,想報復張原絕非易事——

翰社書局前身是楊石香的書鋪,坐落在楊家後園的青龍河畔,半年前還只是個小書鋪,大瓦房十間、寫工一人、刻工十二人、印刷工六人、雜工兩人,翰社書局成立後,九千兩股銀注入,書鋪急劇擴張,短短半年時間,新建瓦房十間,高薪招募優秀刻工二十人、印刷工五人、雜工三人、以年薪六十兩銀子聘請了一位精擅各體書法的老童生作寫工,書局現在的規模已不在範文若的拂水山房書坊之下,書局頭三年的盈利不予分紅,全部作爲各股東的追加股本,用於擴張書局,照張原的設想,翰社書局應該擁有優秀刻工百人以上,一天能夠刻顏、柳、歐、趙字體的字版一萬字以上或者宋體字版兩萬字以上,有這樣的製版能力,一卷書也就三天就能完成製版,若趕時間的話,七天時間新書就能刻印上市——

青龍河兩岸,皚皚白雪覆蓋,映着雪的白,河水就成黑沉沉的了,翰社書局的二十間大瓦房屋頂覆着半尺厚的雪,有雜工攀着木梯在給屋頂清雪,擔心這雪落個不停壓垮了屋頂,書局的二十名能刻顏、柳、歐、趙字體的刻工正爲焦竑的《焦氏筆乘》製版,這部書約八萬字,將以上、下兩卷形式刻印刊行,這是翰社書局第一次刻印當世著名人物的文集,製版、紙張、裝禎務求精美,要求一炮打響,十二名刻宋體字的刻工正爲馮夢龍的《警世通言》製版,這些都要在年前趕出來,楊石香答應書局的每位刻工年前會有一份三兩六錢銀子的額外紅包,所以這些刻工工作熱情高漲——

張原巡視一遍,頗爲滿意,與楊石香、洪道泰說了一些書局今後發展之事,說蘇州拂水山房書坊已成翰社書局蘇州分局,但蘇州分局的書籍行銷只限南直隸諸府縣,而翰社書局總局則不限,只要有能力盡可竭力擴展——

傍晚時,楊石香派人把張萼、黃尊素、祁彪佳一併請來用晚宴,次日上午還在水仙廟舉行了一個小型文會,都是青浦翰社的成員參加,有二十餘人,與會者都是秀才功名,談論的最多的當然是明年的鄉試,只是青浦諸生鄉試地點在南京,而張原、黃尊素幾位是在杭州,不過明年三月三的山陰翰社社集可以好好聚一聚,諸生對明年山陰大會四方之友的社集極是期待——

在青浦待了三天,臘月初二,張原一行辭了陸韜、楊石香諸人啓程回紹興,張若曦帶着履純、履潔到大黃浦埠口相送,去年張若曦是在山陰孃家過的年,今年就不好再回孃家過年了,而且盛美商號初創,事情極繁,她也走不開,不過明年三月三之她會攜二子和夫君陸韜趕來山陰,她是歸寧省親,陸韜是參加翰社社集——

臨別時張若曦對弟弟張原訴苦說夫君陸韜要爲明年鄉試作準備,盛美商號她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張若曦道:“小原,趕緊和商小姐完婚,讓商小姐與我一起管理盛美商號——商小姐不會看不起姐姐做這些吧?”

張原正色道:“怎麼會,澹然她就姓商。”

張若曦失笑。

————————————————————

這章算是過渡章節,很多事都是要交待的,流水帳也要記一下,所以標題就叫流水千里——

還有,小道老婆明天整十大生日,所以小道要小小忙一下,咱鄉下人注重這整十的生日,家裡客人多,小道要應酬,如果明天沒有更新請不要罵小道,也許抽時間能更新也說不定,總之努力就是了,謝謝書友們。

第343章 將遠行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426章 生財有道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17章 思無邪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101章 就是她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189章 南園論道第40章 絕不饒恕第381章 空惹一身羶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229章 先慮敗第28章 學堂樂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205章 倒董檄文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461章 處士與少女第492章 秋夜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13章 蜀道難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249章 雨後花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260章 二度梅一雅騷緣起必讀第373章 殿試策題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62章 泥妝杜麗娘三上架感言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237章 花瓶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24章 不動心第24章 不動心第241章 射蟬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20章 安內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175章 樂不可極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255章 佳麗地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59章 貼身肉搏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428章 大雪中的辯論(中)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36章 後臺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292章 驚才絕豔第155章 百人敵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504章 薩爾滸!薩爾滸!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206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413章 鴨宴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412章 顏面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75章 天生此才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504章 薩爾滸!薩爾滸!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
第343章 將遠行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426章 生財有道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17章 思無邪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101章 就是她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189章 南園論道第40章 絕不饒恕第381章 空惹一身羶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229章 先慮敗第28章 學堂樂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205章 倒董檄文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461章 處士與少女第492章 秋夜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13章 蜀道難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249章 雨後花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260章 二度梅一雅騷緣起必讀第373章 殿試策題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62章 泥妝杜麗娘三上架感言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237章 花瓶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24章 不動心第24章 不動心第241章 射蟬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20章 安內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175章 樂不可極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255章 佳麗地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59章 貼身肉搏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428章 大雪中的辯論(中)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36章 後臺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292章 驚才絕豔第155章 百人敵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504章 薩爾滸!薩爾滸!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206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413章 鴨宴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412章 顏面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75章 天生此才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504章 薩爾滸!薩爾滸!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