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生而知之

作爲紹興府試案首,張原得到了十三兩銀子、兩匹絹……兩匹布和六斤豬冉的獎賞,當晚張原泉中連僕人都開葷有肉吃,皆大歡喜。

這天夜裡張原又去縣衙拜見了侯縣令,侯縣令也是他的老師,而且與他關係更密切,從王思任到山陰縣令侯之翰,再到紹興知府徐時進,賞識張原的劉宗周先生也算得張原的老師,張原現在的師生關係網正在逐步拉開見到張原,侯之翰笑容滿面,命僕人上茶,說道:“張原,府試案首是必補生員的,你今年十六歲,到明年十七歲進學,也是年少成名了,要戒驕戒躁,愛心忍性,勤學砥礪,爲後年鄉試早作準備。”張原便向侯縣令說起籌建義倉之事,侯之翰也正爲日益嚴重的旱災憂慮,聽張原說其族叔祖肅之先生願倡導籌建陽和義倉,張原還把上次魯雲鵬等人饋贈的田產和銀錢捐出,另外還要捐白銀一百兩,侯之翰大爲感動,說道:“多少士人一旦進學,只知求田問舍,招納家僕,貪圖享受,甚至爲惡鄉里,你小小年紀卻知散財濟困,難得,難得,待義倉建成,本縣要向朝廷奏請敕書旌獎。”

成化年間,朝廷詔旨規定軍民凡納米二百石即授正九品散官,二百五十石授正八品,三百石授正七品,雖然是虛銜,但賜冠帶,家居時很有榮耀一張原含笑道:“學生不須納粟捐官學生當走科舉之路。”侯之翰哈哈大笑:“我糊塗了,好,建義倉有肅翁首倡,那就事半功倍,明日上午就邀肅翁還有本縣鄉紳共議此事,儘快選址建倉,鼓勵富民捐獻,一面還要修渠引水抗旱張原,你這是爲本縣排憂解難啊。”張原道:“爲老師分憂,舒鄉梓之苦學生義不容辭。”

師生二人敘談半晌,張原告辭,侯之翰送他出來,想起一事,問道:“王老師那邊你近日可曾去探望?”

張原道:“學生準備明日一早便去。”侯之翰道:“好,你也代我問候一下,不知王老師長女之夫婿病情如何了?對了,你要早去早回,明日上午辰時末在節愛堂要議建義倉之事,你也要參加。”

張原道:“老師放心學生能趕回來的。”

四月二十六日一大早,張原步行去會稽王思任老師府上,穆真真揹着一簍二十斤楊梅跟着,坐船慢,走路要快一些,就是費點腳力,而且有些河段已經無法行船,水太淺了。

朝陽還未升起,東面的會稽山頂有朝霞鋪展,張原喜道:“這天看着要下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朝霞極有可能有雨。”穆真真也喜道:“若能下一場大雨就好了。”主婢二人趕到王思任府上纔是卯時末,那老門子見到張原,忙道:“張公子來得正好,可以勸慰一下我家老爺,蕭山那個陳姑爺沒了老爺又氣又累,一回來就病倒了。”

張原心中一嘆,問:“王老師幾時回來的?”老門子道:“回來有四天了,這幾日都沒出門,在家臥牀休養。”小奚奴進內院通報張原與穆真真在前廳等着,過了一會,王嬰姿與一個婢女出來了,王嬰姿這回不是綸巾儒衫,是閨女裝束,柳眉微蹙臉有蹙容,向張原福了一福,說道:“介子師兄,我爹爹請你進去相見。”張原便跟着王嬰姿進內院穆真真揹着一簍楊梅也跟進去,這邊內院張原沒有來過他去年在這裡求學時住在西廂院,與這邊隔着月洞門和高牆一張原與王嬰姿並肩而行,王嬰姿輕聲道:“恭喜師兄中了府試案首。

張原道:“也要多謝師妹相助。”

王嬰姿微微一笑,沒再多說,領着張原到了她爹爹王思任的臥室。

王思任靠坐在四柱大牀上,見張原進來叉手施禮,便欠了欠身,說道:“張原,坐,上茶。”張原說了侯縣令託他問候的事,王思任點點頭,說道:“我也沒什麼病,就是憂慮傷懷,又有些疲累,休養幾日就好了。”又問:“徐知府請你赴宴了沒有?”張原道:“昨日已領了府試結票,宴也赴了,若無恩師教導,也沒有學生的今日。”

王思任笑道:“我豈敢居功,以你的敏悟,就算沒有我教你,也能找到別的明師,你總能出人頭地的。”

張原忙道:“老師這麼說,學生就惶愧無地了,學生怎敢作如此忘恩之想。”

王思任道:“是我失言,你莫要多想,爲師就是這張嘴得罪人。”張原道:“學生深知老師人品高浩。世事乖繆者衆,老師不吐不快。”

王思任笑了起來,說道:“你倒真是婁的知己,不過你比我圓滑得多,以後前程無限。”

張原道:“學生就當老師這話是勉勵學生吧。”

王思任哈哈大笑起來:“當然是勉勵你,難道我好教你學我這般孤介傲世嗎。”

開懷一笑,愁悶大減,王思任下牀跋鞋,讓張原到間壁茶廳坐着說話,張原陪着坐了一會,告辭道:“學生明日再來探望老師,今日辰時末侯縣尊要學生參與商議籌建義倉之事。”

王思任略問了幾句義倉之事,讚道:“好,你參與此事,不僅是行善舉,更能積累施政經驗,對你以後爲官一方很有幫助。

王思任看問題敏銳而深遠,張原大爲敬服,王思任顯然是認定張原日後有大作爲的。

張原出內院時,王嬰姿跟了出來,張原放緩腳步問:“嬰姿師妹何事?”王嬰姿道:“無事,就是送一下師兄。”張原在前廳書房北窗外那叢細竹畔站定,說道:“師妹也莫要因令姐之事過於傷懷。”

王嬰姿道:“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就是苦了我姐姐,又沒有一兒半女,卻立誓要貞節自守。”

張原道:“有子守寡也就罷了,畢竟還有念想,可沒有子女,這如何守寡,在陳家也是毫無地位,日子難過得緊。”

張原這麼一說,王嬰姿眼淚都掉下來了,說道:“過些日子等我爹爹身體康健了,就去蕭山把我姐姐接回來。”

張原點頭道:“這樣最好,有什麼要我效勞的,儘管差人過來吩咐我。”又說了幾句,張原告辭出門,與穆真真大步會山陰,天果然是陰陰的,沿途都可以看到翹首盼雨的民衆,海龍王廟的鼓聲響起來了,在祈雨。

張原趕到山陰縣衙,幾個鄉紳也是剛到,張原的族叔祖張汝霜隨後到來,縣令侯之翰與縣丞、主簿數人將衆鄉紳迎到節愛堂坐定,張原敬陪末座,侯之翰說了建義倉之事,除了張汝霜,其餘幾個鄉紳都不甚熱心,只表示願捐助幾十石米,這義倉至少得儲糧五千石,不然又抵得了什麼用,這幾個大鄉紳只肯納幾十石米,一般民衆又納得了多少!

張汝霜知道這其中的緣故,這是他張汝霜首倡的,又是以陽和爲名,這些鄉紳覺得參與此事無名無利一商議了半天,還是決定由縣上出銀三百兩建倉,地址就選在北城根下,其餘不足的銀錢得由義倉社首自幕,社首當然就是張汝霜了。

在縣衙廨舍用了午餐,張原隨族叔祖張汝霜回狀元第,張汝霜坐在涼轎上,對跟在轎邊的張原道:“你看,你給叔祖惹麻煩了,你得想出解決的辦法來。”

張汝霜雖如此說,卻沒有責怪張原之意。

張原道:“是,族孫已有個法子一”張汝霜“哦”的一聲,笑道:“你且說來聽聽,我看看可行否?”

張原道:“旱災迫在眉睫,陽和義倉也不是幾個月就能建得好的,即便建好,也不可能短時間籌到萬石米,所以今年救災是指望不上陽和義倉的,族孫以爲,這旱災以後極可能頻繁發生,建義倉乃爲長遠之計一”張汝霜點頭道:“你說得是,但今年若發生災荒又當如何,其實這是侯縣令的事,我本不須越俎代庖,但既要建陽和義倉,那就必須考慮,現在不少民衆都知道要建陽和義倉,翹首企盼着呢。”

張原道:“義倉只照顧那些自耕農,對於那些佃農,應該由田主自行救濟,這也是痛癢相關的事,佃農若餓斃或者逃荒,那來年誰給那些田主種地,而且這樣一來職責分明,賑災也便捷,田主更瞭解各自佃戶,田主救濟了佃農,這是施恩,佃農也感田主之德,這比強行向富民攤派納捐更可行,當然,這也要一個首倡者,自然要由叔祖出面與侯縣令協商。”

張汝霜微笑傾聽,這個族孫總讓他驚奇不斷啊,會讀書不稀奇、

過耳成誦不稀奇、縣試府試雙案首也不稀奇,稀奇的是張原小小年紀如此通達世情,這真是生而知之嗎?

這日午後,陰沉沉看似要下雨的的天刮過一陣風,走在路上的百姓感覺下了幾滴雨,還沒來得及歡呼,雲開日現,天若無其事地晴朗,山陰大旱不可避免。

第二更送到,久旱盼甘霜啊。!。

第2章 釣之夏第278章 桃葉渡第53章 後園私會第101章 就是她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77章 姐妹錯認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440章 血紅雪白第125章 夜船航第301章 橫刀奪愛第265章 射圃第282章 無癖之人不可交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413章 鴨宴第445章 登門打臉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89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53章 後園私會第8章 宿慧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93章 長袖善舞第225章 棄子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54章 雪精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400章 有喜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20章 安內第491章 險局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480章 不見天日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27章 靜夜思第341章 蘇幕遮第329章 疑似警幻仙子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26章 後生可畏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466章 端陽雨第78章 蟹會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341章 蘇幕遮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354章 溫馨四合院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141章 訓弟第428章 大雪中的辯論(中)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272章 第一等聰明人第320章 毀與譽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54章 雪精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30章 草繩少女
第2章 釣之夏第278章 桃葉渡第53章 後園私會第101章 就是她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77章 姐妹錯認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440章 血紅雪白第125章 夜船航第301章 橫刀奪愛第265章 射圃第282章 無癖之人不可交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413章 鴨宴第445章 登門打臉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89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53章 後園私會第8章 宿慧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93章 長袖善舞第225章 棄子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54章 雪精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400章 有喜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20章 安內第491章 險局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480章 不見天日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27章 靜夜思第341章 蘇幕遮第329章 疑似警幻仙子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26章 後生可畏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466章 端陽雨第78章 蟹會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341章 蘇幕遮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354章 溫馨四合院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141章 訓弟第428章 大雪中的辯論(中)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272章 第一等聰明人第320章 毀與譽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54章 雪精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30章 草繩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