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爆點猛料第三節 真實的編制

第三次調查是在1947年底、1948年初,察哈爾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時期的末尾和華北步兵學校剛成立之初,目的是摸清1947年6-7月開始的晉察冀土改運動中軍校教員、學員的家庭情況和本人對土改的態度。

調查的結果不令人高興。舊中國的軍隊,基本上大都是由農民組成的,而農民當時基本上又都是文盲。軍校人員的組成,從教員到學員,基本上都有點文化,也就是說,家裡能有幾個閒錢供他讀書。

無論八路軍的基層幹部,還是從僞軍起義或俘虜過來的下層軍官都是如此。而軍校的教員、學員主要就是由這兩部分人:出身不好、或是在敵方軍隊裡幹過的人組成的。

當然,八路軍培養基層幹部,主要靠的是打仗勇敢,完全文盲的戰鬥骨幹進到軍校的也有。能跟得上學習,自己邊學識字邊學習軍事技術最好。實際上,學習中實在跟不上的,半途從軍校回到部隊的基層幹部和作戰骨幹也有不少。

既然家裡能有幾個閒錢,晉察冀土改運動一來,免不了要被觸及。那年月農民和最基層的土改工作組是不大講究什麼政策的,唯恐農民發動不起來。只要農民一起來,什麼“左”不“左”的,一切都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分家產、批鬥、人身侮辱,還是最輕的;只要不在農民的清算大會上當場送命,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光是土改,還是其次。再不理解,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可你以爲過去了,人家可沒有。1947年6月,lsq爲首的中央工作班子來到了晉察冀。那時的lsq,“左”得很,一到晉察冀就嫌晉察冀土改的火候不夠,又搞了一個更加“左”的土改複查運動。

這下傷害面更加大了。尤其土改中成立的“貧農團”,都成立到軍隊裡來了。所以,軍校的教員、學員當中,家裡人在土改運動中被殃及和傷及的,以及本人被軍隊裡的“貧農團”傷及的,不在少數。

第二次、第三次的社會調查都是後話,此時,抗戰最艱苦的年間,1942年,重點還是這第一次的社會調查。目的是搞清楚:八路軍是怎麼樣打鬼子的?

戰爭年代的司令部。機構的設置不十分嚴格。比如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長期只設三個科,稱作一科、二科、三科。而在太行地區,司令部設機要、作戰、偵察、通訊、隊務、訓練、管理,共7個科室。

到了晉察冀軍區設置四個二級軍區時期。各二級軍區司令部按規定統一設置作戰教育科、偵通科、隊務科、機要科、管理科、教導隊,稱爲“五科一隊”。到了軍分區一級,隊務、訓練,合在一起,統稱“隊訓”。具體分工,很多分區都是一人多職,除了主管本科的公事,還要分管“隊務”和“訓練”。

1942年的調查組下部隊搞戰鬥調查。他們最先準備要去的是一分區李青川任副營長時的老部隊,分區直屬特務營。李青川介紹說這個營成立較早。山西人不少。

在一分區特務營曾經常承擔到冀中運糧、運布、割電線、偷襲平漢線沿線的僞軍炮樓,所以這個營有四五百人,四個連的編制,見世面的機會多,作戰任務也較爲頻繁。

在馬輝營長的領導下不僅在一分區八路軍這邊、而且在鬼子那邊都影響很大。鬼子管這支特務營部隊叫“馬豁子的部隊”。歷次一分區打大仗,比如大龍華、雁翅崖、黃土嶺、東團堡,特務營大都是打阻擊,擔任進攻部隊的掩護任務。

但1940年百團大戰結束以後,原分區特務營已經不在,以特務營爲基礎成立了三十四團。這是個非主力部隊的“小團”。剛成立時,這個團不過才七八百人,1941年人最多的時候總人數也不足一千人。

1942年,三十四團改稱一分區二區隊,區隊長馬輝(原特務營營長)、政治委員黃連秋(原分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副區隊長黃伯峰。他們準備要去這個區隊的時候,一打聽,二區隊駐在淶源,距易縣離得較遠。又查了一下,當時距一分區司令部周莊比較近的,只有三團。三團的團部駐在滿城慈家臺,距周莊只有步行半天多的路程。

當時的三團,因爲供給困難,活動區域減少,正在醞釀着響應晉察冀軍區的號召,進行部隊改制。怎麼改?就是取消營、排這兩級機構。而且減少連隊的數量,增加各連的人數,以增加人數後的“大連”爲基本活動單位,自主活動。

比如三團,原來有兩千多人,十五個連的設置,三個營,每個營各四個連隊,團部直管三個連,偵察連、各種勤雜在內的特務連、還有一炮兵工兵連。

現在,改編後的三團,不到一千五百人,老弱病殘都精簡回家。團部下面直管六個連,五個戰鬥連和一個偵察連(以後又增加一特務連,共七個連。一團也是這樣的設置)。

每個連200多人,分別駐紮在滿城縣的張家莊、黃仙洞、西趙莊、東趙莊等幾個地方。東趙莊是當時滿城縣委、縣政府的所在地。

1942年一分區根據地的前沿,在滿城的石井村,現在的石井鎮。如果沿石井往東滿城縣城的方向走,半途就會到達後來著名的滿城漢墓。

三團的團部在三團縮編前最初在西趙莊。當時一分區給三團的主要任務,一是保衛在周莊的一分區各機關,二是掩護地下組織的武裝交通線,幫助平津到晉察冀根據地的知識分子通過滿城封鎖線。三團縮編後,團部遷到小村慈家臺,西趙莊駐戰鬥力最強的三團一連200多人。

1942年的敵人,從平漢路以西的山區到冀中大平原之間,修築了許多炮樓子。還修建了許多條公路,沿平漢鐵路的兩側挖了很深的封鎖溝。

封鎖溝是深一丈高的通溝,不僅鐵路東邊,在西邊也挖了同樣的深溝,鬼子的目的是把物產豐富的冀中同冀西山區的八路軍根據地分隔開來。敵人的企圖是不僅要消滅冀中游擊隊,而且要困死山區的根據地。後來著名的平原游擊隊和同樣聞名的地道戰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那時,每逢有八路軍的武裝部隊從冀中運糧經過滿城這裡,或是從保定火車站下車進入抗日根據地的地下組織成員和來到根據地的平津知識分子經過滿城這裡,三團就會派出一兩個連的武裝,相當過去一個營的兵力,從封鎖溝兩側對準鬼子僞軍的炮樓嚴密實行火力封鎖,以掩護交通站的武裝交通隊帶領的客人通過封鎖溝,進入到根據地。

調查組走上下隘村到滿城縣境的慈家臺,先到三團團部,見到團長肖應棠、團政委王平民(原來的團政委王建中剛調到一分區任政治部主任)、副團長賴慶堯。

一看到訓練科的陪着調查組的人來到,肖應棠把三團縮編的計劃表拿了出來,準備細談。李青川擺擺手:“肖團長,我們不是爲這個事來的。”接着把來意說了,要下到連隊,跟戰士們在一起,做點談話調查。

肖應棠一聽:“原來是這個事,你們也別跑各個連了。就到偵察連去吧。偵察連就在瓷家臺家門口。指導員王棟在連部主事。等下吃過飯,我領你們過去,介紹一下。”

一聽是王棟這個名字,李青川不由瞥着眼睛,衝同組的分區參謀楊浩皺了下鼻子。這個小動作被肖應棠發現了,忙問:“李科長,有什麼不對嗎?”

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三節 死心眼子第72章 活死人 第一節 中國刀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第二節 幸運的益子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一節 吃肉咂巴嘴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第二節 故事是不能深究的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四節 老兵新貌第43章 第四節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三節 結婚是大事第44章 第二節第42章 第四節第66章 中秋節第三節 高上尉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一節 事情不簡單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三節 敢稱第三第195章 秘密戰線 第四節 血的教訓補充3叫花子一樣的八路是真的嗎第82章 夜襲 第二節 虛晃一槍第76章 教學課第四節裝要裝的像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 第四節 幾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二節 中國的劍嶽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四節 不革命成嗎!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四節 鬼子是來了第33章 第三節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一節 一張照片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一節 民兵也是兵第37章 第四節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一節 謀事在人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第二節 高大帥不是好事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三節 意外之喜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四節 真話傷人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四節 老外第40章 第一節第3節 清水大佐第3節 刮皮匠人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四節 趣事一則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四節 再談黃土嶺第107章 鳩巢鵲佔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3節 大雪滿弓刀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三節 越亂越好第129章 因緣巧合 第一節 鬼子也怕鬼第48章 第三節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三節 血書請願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二節 八路的狗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三節 有爭議的軍銜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四節 十六菊紋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四節 楊大法師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二節 禍事連連第44章 第三節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一節 赤地千里第119章 明修棧道 第一節 以一敵三第189章 二戰銀坊 第一節 魚上鉤了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二節 四個村子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三節 定點拔毒第47章 第四節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二節 賞罰分明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三節 過個好年第1章 突圍 第二節 毛寡婦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三節 毫無鬥志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一節 虛晃一槍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四節 五門村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一節 俺不是孬種!第120章 暗渡陳倉第二節 緊鑼密鼓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四節 楊大法師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三節 賣個人情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二節 大山是中國人的!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四節 水往哪流?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2節 糧食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二節 買路錢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四節 轉移開始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三節 愛國的馬補充之陳正湘與楊成武1第186章 一戰銀坊 第一節 初試鋒芒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一節 窮寇必追!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二節 關外老客第47章 第一節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 第一節 軍令狀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四節 腳是自己的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二節 又晃點了一個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三節 吃啞巴虧第2節 介錯人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四節 屬狼獾的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二節 圍點打援第102章 圍獵 第三節 貽誤戰機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一節 鬼傑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一節 吃飯是大事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羊入狼口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三節 就怕萬一第3節 解藥第226章 靜坐戰 第一節 政治和關係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四節 就在眼前!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二節 窮寇莫追第57章 三進三出 第三節 定心丸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一節 長期飯票!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二節 再次分兵第118章 螳螂捕蟬 第一節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三節 死心眼子第72章 活死人 第一節 中國刀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第二節 幸運的益子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一節 吃肉咂巴嘴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第二節 故事是不能深究的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四節 老兵新貌第43章 第四節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三節 結婚是大事第44章 第二節第42章 第四節第66章 中秋節第三節 高上尉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一節 事情不簡單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三節 敢稱第三第195章 秘密戰線 第四節 血的教訓補充3叫花子一樣的八路是真的嗎第82章 夜襲 第二節 虛晃一槍第76章 教學課第四節裝要裝的像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 第四節 幾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二節 中國的劍嶽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四節 不革命成嗎!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四節 鬼子是來了第33章 第三節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一節 一張照片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一節 民兵也是兵第37章 第四節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一節 謀事在人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第二節 高大帥不是好事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三節 意外之喜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四節 真話傷人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四節 老外第40章 第一節第3節 清水大佐第3節 刮皮匠人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四節 趣事一則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四節 再談黃土嶺第107章 鳩巢鵲佔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3節 大雪滿弓刀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三節 越亂越好第129章 因緣巧合 第一節 鬼子也怕鬼第48章 第三節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三節 血書請願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二節 八路的狗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三節 有爭議的軍銜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四節 十六菊紋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四節 楊大法師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二節 禍事連連第44章 第三節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一節 赤地千里第119章 明修棧道 第一節 以一敵三第189章 二戰銀坊 第一節 魚上鉤了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二節 四個村子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三節 定點拔毒第47章 第四節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二節 賞罰分明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三節 過個好年第1章 突圍 第二節 毛寡婦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三節 毫無鬥志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一節 虛晃一槍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四節 五門村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一節 俺不是孬種!第120章 暗渡陳倉第二節 緊鑼密鼓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四節 楊大法師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三節 賣個人情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二節 大山是中國人的!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四節 水往哪流?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2節 糧食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二節 買路錢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四節 轉移開始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三節 愛國的馬補充之陳正湘與楊成武1第186章 一戰銀坊 第一節 初試鋒芒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一節 窮寇必追!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二節 關外老客第47章 第一節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 第一節 軍令狀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四節 腳是自己的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二節 又晃點了一個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三節 吃啞巴虧第2節 介錯人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四節 屬狼獾的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二節 圍點打援第102章 圍獵 第三節 貽誤戰機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一節 鬼傑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一節 吃飯是大事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羊入狼口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三節 就怕萬一第3節 解藥第226章 靜坐戰 第一節 政治和關係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四節 就在眼前!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二節 窮寇莫追第57章 三進三出 第三節 定心丸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一節 長期飯票!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二節 再次分兵第118章 螳螂捕蟬 第一節 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