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三節 最牛的神仙

三清:

玉清聖境元始天尊 玉幾下 清微天宮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生於太無之先,稟自然之氣,初稱元始天王。有的地方直接稱作“盤古真人”,是道教的開天闢地之神。東晉葛洪的《枕中書》稱,“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遊乎其中”。因其前身是盤古、元始天王,就稱爲元始天尊。這位元始天尊正因爲據說是盤古的化身,所以他比天地還要神聖,因爲天地是他開闢出來的,他的夫人,就是道教中的最高女聖——太元聖母,先後生下扶桑大帝東王公、太真西王母等等位極高的天神。

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神靈所居之處是“玉清三元宮”,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內,有紫雲之閣,碧霞爲城。衆神仙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道教宮觀大多設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的中位。在大型道教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或神像,也均以元始天尊爲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誕之日是正月初一。中國的民間自古過大年初一,這就是道教的“天臘之辰”。

上清真境靈寶天尊 玉幾下 禹餘天宮

靈寶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原稱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齊樑高道陶弘景編定的《真靈位業圖》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僅次於第一神階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時曾稱爲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稱爲靈寶天尊或靈寶君。道教宮觀裡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的左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以靈寶天尊居元始天尊的左位。靈寶天尊的神誕日爲夏至日,約在農曆五月中。民間於夏至日的供奉常以靈寶天尊爲主神。

太清仙境道德天尊 玉幾下 大赤天宮

三清是“道”的化身,是道教所供奉的諸神中職位最高的三尊神祗,全國各地,凡有道教,大都建有“三清殿”,供奉這三位道教始祖。其中。元始天尊象徵道教的第一大世紀,混沌宇宙的“洪元”時期;靈寶天尊象徵道教的第二大世紀,陰陽分明的“混元”時期;上述的二位太尊僅存在於神話之中,無任何的文字歷史檔案可查,只有代表道教的第三大世紀,萬物生長的“太初”時期的道德天尊,纔有了老子李耳生存活動的歷史記載,有出生地和畢生事蹟可查,有著作《道德經》可學。在中國民間,還有《西遊記》上面。將道德天尊稱作“太上老君”,比喻爲“道祖”。還有一點。老子,原本姓老,名耳,字聃,楚國人,因中國古代“老”與“李”同音,所以變姓爲李。

《玄門日誦早晚課》中的“太清寶誥”,就是講的這位太上老君。道教宮觀中的三清殿,都有太上老君之神像或神位。其神像常作一白鬚白髮老翁,手執羽扇,居元始天尊的右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均設有太上老君的神位,亦居元始天尊的右側位。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的誕辰日爲農曆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爲教祖,在農曆的二月十五日大多舉行祝誕聚會或祈福延壽道場。齊樑道士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定太清太上老君爲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極宮,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

《西遊記》則秉承中國民間傳統的說法,道德天尊被稱爲“太上老君”,是玉皇大帝手下十分重要的屬臣,在天庭上住在偏僻的兜率宮,以用八卦爐煉仙丹爲業。許多道教宮觀除比較正規的三清殿之外,還另設老君堂,單獨供奉這位道德天尊。

三清總稱謂:

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玉幾下 三寶景陽宮

三清的稱謂產生於唐代,但那時的三清以老子爲首,另二清之神爲南華真人莊子,沖虛真人列子。現在的道教三清產生於宋代,至今不過千來年的歷史。道教產生三清的提法,也是受到外來佛教的影響。佛教的大雄寶殿供奉着三世佛或三身佛,受此影響,道教於是開始產生自己至高無上的三清尊神。

四御(有的也稱作四帝)

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尊神: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道教宮觀中多有在三清殿以外,另設有四御殿,供奉四御尊神。在大型齋醮儀禮活動中,除了供奉三清外,也另外設有四御的神位。

四御各尊神也分別有其神誕之日,玉皇大帝爲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極大帝爲十月二十七日,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爲二月初二日,后土皇地祇爲三月十八日。

玉皇:

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 御陛下 昊天通明宮

玉皇大帝,又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在四御當中名列第一,玉皇大帝是萬神之主,位居三清之下,衆神之上,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爲天上的第一尊神。在道教中,是總執天道的最高之神,統御主宰道教所概括的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陰陽禍福。玉皇大帝地位雖高,但輩分卻不大,產生於唐代。道教諸神基本上完備了之時。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嚴凈樂國王與寶月光皇后所生之子。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五。是玉皇大帝的出巡日,所以,道觀要在二十四日的子夜,舉行接駕儀式,做道場迎接玉帝的光臨,二十五日白天,要舉行迎祥賜福道場。正月初九是玉皇的誕辰,道觀還要做祝壽道場。誦經禮懺。

玉皇大帝的形成自唐代開始,在南朝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中,玉皇和玉帝分別是兩位尊神:

玉清三元宮上第一中位右位第十一:玉皇道君

右位第十九:高上玉帝

到了宋代,玉皇大帝正式進入到國家的祭天大典中去,玉皇的尊號正是產生。

玉皇大帝臣服於道教的三清,這只是道教自己一廂情願的做法。在中國民間的排列中恰恰相反,三清是玉皇大帝的臣屬。道教先人做了巨大的努力,不斷調整玉皇大帝在道教中的位置,一度進入到三清之列,排名三清中的第二位。

紫微:

萬靈之主紫微大帝 玉幾下 星漢天宮

紫微另有名爲:紫微元皇天尊。在四御中名列第二。協助玉皇大帝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和四時氣候。所以,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也是萬星的宗主。

天皇:

百靈之宗天皇大帝 御陛下 勾陳上宮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助玉皇大帝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御諸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所以,北極帝座之左四座星組成的勾陳,位同北極,爲天轉之樞紐,在四御中名列第三。

后土:

萬靈之主后土皇地帝祗 瓊闕下 九華玉闕

在四御中名列第四,是一位女神,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后土皇地祇,是天地中央之像,唐代以前作男像,唐武則天時出現女像。人又稱“后土娘娘”,李蓮翠是在《玄門日誦早晚課》中的“后土寶誥”認識的這位娘娘。

另外,后土也稱作土皇,是道教的地神,神號爲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唐代以來,隨着風水之術的廣泛流行,道教信徒在動土、上樑、安宅、鎮宅、建橋、鋪路時,常要舉行禮謝土皇的齋儀,以祈求路橋暢通、家宅平安、降福消災。

中國的民間,習慣上也稱后土爲“天后娘娘”或“天后聖母”。實際上是將另一位產生自宋朝福建興化府湄州的那位林氏女混爲一談了。清康熙二十三年時被封爲天后,奉旨建廟,安置神像,廟前得以建立文武百官的下馬石碑。在春秋祭祀。在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相傳是後面這位天后聖母的誕辰日,要加以祭祀。許多地方在每年的二月、八月的上旬還有春秋的祭祀。在東南沿海地區,將天后娘娘看作是海上平安之神,一年四季以香燭、鮮果、糕餅、三牲供奉祭祀。

四御總號:

大羅玉京金闕四御四皇上帝 御陛下 四御宮

四御是輔助玉皇大帝的三位天帝和一位天后,也是輔助三清,管理天、地、人間的四位得力助手,在道教中的地位僅次於三清。據不同的記載,四御還有另外一種排列方式:第一位是上面那位紫微北極大帝,第二位是勾陳天皇大帝,第三位是位女性,后土皇地祗,第四位是南極長生大帝,又叫作南極仙翁或南極老壽星,這中間已經不再包括玉皇大帝了。

在最初的道教典籍中原是“六御”,後來,爲了符合道經的四輔(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要求,從最初的六御中去除掉了“太乙救苦天尊”和“長生大帝”,成爲了現在的四御。

四極:

金闕都堂主宰天蓬天猷羿聖佑聖四真君 法陛下 金闕都堂院

在宋代以後,也有以四極大帝作爲四御的。四極大帝也各有職能,即:北極紫微大帝總御萬星,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主管萬靈之壽夭。太極天皇大帝總御萬神。東極青華大帝總御萬類。主管救度衆生。其中,因爲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主管萬靈之壽夭,所以也被稱爲“壽星佬”。

南極:

南極生長大帝統天元聖天尊 御陛下 金闕高上神霄府

道教稱“南極仙翁”,民間俗稱爲“壽星佬”,以仙桃和靈芝草使人長壽。故民間有“男拜壽星,女拜麻姑”一說。在星宿中,壽星爲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中的頭二宿的角、亢星,

三皇:

天地人甲三皇上帝 御陛下 三皇帝闕

開明祖劫天尊 御陛下 天地人甲宮

三皇原本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先賢、人神。道教將伏羲、神農和軒轅黃帝列爲三皇神,以便時時祭祀,供後人瞻仰。在武昌的長春觀,四川青城山天師洞,都看見供奉有三皇的神像,尤其天師洞供奉的三皇石刻神像,產生於大唐開元年間,迄今近一千三百餘年,神像高一米,或懷抱八卦太極圖。或手持草藥,相貌逼真。令人讚歎。

五老:

東方青靈始老蒼帝九氣天君 闕下 青靈始老宮

南方丹靈真老赤帝三氣天君 闕下 丹靈真老宮

西方皓靈皇老白帝七氣天君 闕下 皓靈皇老宮

北方五靈玄老黑帝五氣天君 闕下 五靈玄老宮

中央元靈元老黃帝一氣天君 闕下 黃靈元老宮

五老就是五星(金、木、水、火、土)的化身,爲五行之神,並進一步演化爲東、南、西、北、中五帝,爲五行五方之神。每位帝老又各有一段曲折動人的故事。

五老總號:

天地始祖五老上帝 闕下 五老帝闕

在天神之下的大地方位之神。

王母:

萬仙至尊玉池王母寵德碧霞元君 懿前 瑤池仙宮

全稱西王母。西王母的名號很多,有九靈大妙龜山金母、太虛九光龜臺金母、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龜臺九鳳太真西王母、太靈九光龜臺金母元君等尊稱。

根據史料,西王母原本是中國一個古部落的名字。在《爾雅?釋地篇》中說:“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漢書?西域傳》中記載:“條支臨西海,是西王母乃西海荒遠之國,從未有人至其地者也。”現代人考證,西海,就是現在的波斯灣,條支,在今天的西亞伊拉克一帶。東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護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當時的羅馬帝國),一直走到條支,臨西海而回。

還有學者認爲,西王母是中國古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羌族母系氏族社會的總稱呼。在《山海經》的《大荒西經》中西王母有了半人半獸的形象。以後到了《穆天子傳》,西王母纔有了現在這樣的貴婦人形象。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不婚不嫁的女神是不行的。最早的民間傳說裡,西王母是嫁給了黃帝,住在崑崙山中的。在秦漢道家、道教興起的時代,人們爲西王母配上了東王公,專司女神的升降事宜。而在中國民間的傳言,西王母則是與那位輩分小了不知許多的玉皇大帝做太太,所以中國民間的老百姓一般習慣稱她爲“王母娘娘”。許多道教宮觀供奉她爲“西王母”, 又稱西姥、金母和金母元君。東晉葛洪的《枕中書》中,元始天王的第一個孩子是扶桑大帝東王公,即天皇;第二個孩子就是九光元女西王母,是道教中的大神。在道教女神仙中排列第一。

西王母爲女仙之宗,居崑崙之間,有城千里,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元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山。元始天尊授西王母以方天元統龜山九光之籙,使制召萬靈,統括真聖,掌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隸屬於西王母管轄。道教和民間一直將西王母作爲長壽的象徵,以西王母作爲金籙延壽道場的主神。據傳,仙人昇天,最先要拜會的就是西王母,其次是東王公,最後纔去拜見原始天尊。

此外,相傳王母還是掌管不死藥和延年益壽仙桃的大神。

觀音:

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圓通自在天尊 蓮座下 洛伽山

觀世音原本是來自印度的神,觀世音的名號也來源於佛教產生之前的古印度的婆羅門教,最初的形象是一對孿生的小馬駒。佛教產生後,觀世音成爲佛教的神,號稱“菩薩”,傳入中國後,也是湖北人最崇敬的神靈。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很多年裡把武昌的珞珈山,當成了觀世音所在的洛伽山,結果以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近在咫尺,空歡喜一場。中國的民間相傳觀音的生日是在農曆的二月十九日,成道日是在六月十九日,涅磐日是在九月十九日。所以每到二、六、九月,到各廟宇朝拜觀音的民衆踊躍不絕。不過,在各個道教宮觀中供奉的,觀音已經更名爲“慈航大士”或“慈航真人”,找觀音很難見到,找慈航則一找就見。

觀世音在印度佛教中原本是男身,傳入中國後,自南北朝時期,觀音由男身轉化爲女身,道教的觀世音故事見於《靈寶經》中。因爲道教神仙衆多,觀世音到了道教,不僅名稱變爲慈航道人,主要的功能也變爲“賜子”,所以民間更多的稱呼她爲“送子觀音”。

鬥姥:

聖德巨光天后摩利支天大聖先天鬥姥元君 懈座下 大梵天宮

在宋代以後纔出現在道教裡的尊神,也稱作“大聖圓明道母元君”。還有許多的道教宮觀裡稱作“鬥姆”,她是北斗衆星之母,在道教女神中的地位僅次於“王母”。據傳說她一共生有九個兒子,除了老大是勾陳大帝,老二是紫微大帝,其餘的七個是北斗七星。鬥姆又尊稱爲圓明道母天尊,在各道教宮觀中都建有鬥姆閣,在道教諸神中間地位顯赫,在各道觀中的香火也很盛。只是鬥姆的外觀形象與常人有異:四個腦袋、三隻眼睛、八條手臂,這種形象來自佛教的中介,由印度的摩利支天的形象而來的。在道教神仙中排列在三清之下、四御之上。據說由於鬥姥的神通廣大,人們只要在上春日一心齋戒,恭禮祭拜斗姥,即使有十重罪惡,也可以得到解消,所以鬥姥的香火從來旺盛。

九皇:

天英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太星君 垣下 天元宮 太上宮

天任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元星君 垣下 地元宮 中元宮

天柱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貞星君 垣下 日元宮 真元宮

天心 北斗第四玄其文曲紐星君 垣下 月元宮 紐幽宮

天禽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罡星君 垣下 江元宮 綱神宮

天輔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紀星君 垣下 河元宮 陽宮

天衝 北斗第七天關破軍關星君 垣下 海元宮 關會宮

天芮 北斗第八洞明外輔星君 垣下 帝座宮 帝度宮

天蓬 北斗第九隱光內弼星君 垣下 上尊宮

九皇總號:

中天大聖北斗九皇九真延生解厄上道星君 玉垣下 北斗九皇宮

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一節 謀事在人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二節 土坦克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四節 道義第80章 亂燉第二節 老鴰和麻雀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二節 掐頭去尾第5章 通天河 第二節 半條毛毯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節 六十發子彈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三節 死心眼子第1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二節 驚天秘密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四節 撿軟柿子捏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三節 致命武器第36章 第一節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四節 真白啊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四節 以亂打亂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三節 大頭鞋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一節 換湯不換藥第35章 第二節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二節 鬼子的糊塗賬第202章 人在鏟在 第四節 17歲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二節 抓個活的!第110章 武工隊是啥?第三節 六安瓜片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二節 高手就是高手第3節 清水大佐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三節 新事舊辦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三節 戰術運用第3節 煙花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三節 夢迴鼓角連營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一節 一部電臺十個人第2章 夜渡 第一節 二十響第25章 大力丸 第一節 花腔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二節 兩份電報第3章 第28個 第二節 老五子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2節 斷腸草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二節 乾涸的窪地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四節 鬼影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二節 住的問題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四節 調查組第114章 羣英會 第三節 神秘來使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四節 打破封鎖第66章 中秋節第二節 閒的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三節 有良心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一節 良心未泯第3節 後方也是前線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三節 紅線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三節 特別照顧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三節 又入狼窩第64章 冷酷到底 第四節 一個不留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三節 輪上誰算誰!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二節 圍而不打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二節 脣亡齒寒補充之陳正湘與楊成武1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三節 定點拔毒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四節 信物第3節 挑槓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二節 算不算通敵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三節 真金不怕火煉第199章 深挖洞廣積糧 第三節 重點還是拼刺第77章 夜宴 第三節 女護士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四節 鍋底灰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一節 一塊紗巾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四節 切指!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195章 秘密戰線 第一節 神秘女人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三節 新事舊辦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第二節 指條明路第76章 教學課第三節現場授課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一節 出早操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二節 一個都不能剩下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一節 自斷後路補充之有空去這些地方看看第37章 第三節第39章 第二節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四節 地府來人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四節 火烤肉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四節 火中取栗第77章 夜宴 第四節 結合部第42章 第二節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四節 結婚是好事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二節 小平頭子彈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三節 一份大禮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二節 開會去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三節 醜機槍!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一節 釜底抽薪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四節 心結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一節 纔出虎穴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一節 長城鋪第37章 第三節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四節 土地問題第2節 身後事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三節 天皇的老婆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一節 罵鬼子大會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第二節 高大帥不是好事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一節 骨頭好啃牙要好!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二節 瞞天過海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一節 赤地千里第82章 夜襲 第三節 一波三折
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一節 謀事在人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二節 土坦克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四節 道義第80章 亂燉第二節 老鴰和麻雀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二節 掐頭去尾第5章 通天河 第二節 半條毛毯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節 六十發子彈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三節 死心眼子第1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二節 驚天秘密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四節 撿軟柿子捏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三節 致命武器第36章 第一節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四節 真白啊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四節 以亂打亂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三節 大頭鞋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一節 換湯不換藥第35章 第二節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二節 鬼子的糊塗賬第202章 人在鏟在 第四節 17歲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二節 抓個活的!第110章 武工隊是啥?第三節 六安瓜片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二節 高手就是高手第3節 清水大佐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三節 新事舊辦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三節 戰術運用第3節 煙花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三節 夢迴鼓角連營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一節 一部電臺十個人第2章 夜渡 第一節 二十響第25章 大力丸 第一節 花腔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二節 兩份電報第3章 第28個 第二節 老五子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2節 斷腸草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二節 乾涸的窪地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四節 鬼影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二節 住的問題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四節 調查組第114章 羣英會 第三節 神秘來使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四節 打破封鎖第66章 中秋節第二節 閒的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三節 有良心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一節 良心未泯第3節 後方也是前線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三節 紅線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三節 特別照顧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三節 又入狼窩第64章 冷酷到底 第四節 一個不留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三節 輪上誰算誰!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二節 圍而不打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二節 脣亡齒寒補充之陳正湘與楊成武1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三節 定點拔毒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四節 信物第3節 挑槓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二節 算不算通敵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三節 真金不怕火煉第199章 深挖洞廣積糧 第三節 重點還是拼刺第77章 夜宴 第三節 女護士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四節 鍋底灰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一節 一塊紗巾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四節 切指!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195章 秘密戰線 第一節 神秘女人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三節 新事舊辦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第二節 指條明路第76章 教學課第三節現場授課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一節 出早操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二節 一個都不能剩下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一節 自斷後路補充之有空去這些地方看看第37章 第三節第39章 第二節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四節 地府來人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四節 火烤肉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四節 火中取栗第77章 夜宴 第四節 結合部第42章 第二節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四節 結婚是好事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二節 小平頭子彈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三節 一份大禮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二節 開會去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三節 醜機槍!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一節 釜底抽薪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四節 心結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一節 纔出虎穴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一節 長城鋪第37章 第三節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四節 土地問題第2節 身後事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三節 天皇的老婆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一節 罵鬼子大會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第二節 高大帥不是好事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一節 骨頭好啃牙要好!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二節 瞞天過海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一節 赤地千里第82章 夜襲 第三節 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