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之有空去這些地方看看

補充之有空去這些地方看看

這的很希望大家有時間去這些抗日根據地的舊址走一走看一看,說白了就當去呼吸新鮮空氣和鍛鍊下腿腳了,順便也帶點山貨出來支援下老區人民的經濟收入。

有誰能想到,一度在1940年輝煌到極點的一分區,竟然在兩三年以後陷入到極大的困境之中,狼牙山抗日根據地在日僞軍的圍攻之下幾乎全部淪陷,成爲游擊區甚至敵佔區。一分區指揮機關被逼得無處安身,最終不得不南遷滿城,暫且棲身。

從易縣西南的南管頭,現在的狼牙山鎮,沿着漕河向東南的滿城方向走幾裡地,就是不起眼的小村周莊。1941年、1942年、1943年,一分區司令部經常駐在這個村子。這也是一分區指揮機關在河北易縣狼牙山地區紮根以後的第三個“家”。從河北淶源縣進入河北易縣的一分區指揮機關,在良崗作短暫安身之後,第一個家是南管頭。消滅孟閣臣之後,第二個家放在了風景秀麗的北婁山村。這第三個家,就是漕河邊上的小村周莊。這周莊的地理位置也可進可退。一旦鬼子掃蕩,一分區司令部要轉移,從周莊南去滿城縣境內的慈家臺,既可以走南管頭、然後折向西南走上下隘剎那條老路;也可以從周莊往東南,走南獨樂、康莊子那條新路。

爲什麼不向北邊的平西根據地轉移了?1940年以前,不是鬼子一有大掃蕩,一分區機關就越過淶易公路往北邊跑嗎?因爲楊成武早就發現,淶易公路是一條鬼子管轄區域的分界線。公路以北,歸日本張家口的蒙疆駐屯軍管轄;公路以南,歸日本北平(日本佔領後又恢復“北京”的舊名)的華北派遣軍、也叫華北方面軍管轄。由於這兩個方面的鬼子大掃蕩是不同步的,所以過去每當華北方面的鬼子到狼牙山進行大掃蕩時,一分區就轉移到蒙疆方面鬼子管轄的平西根據地去。

但這一招在1941年以後就不靈了。1941年,華北方面軍的鬼子大頭目多田駿走了,岡村寧次來了。岡村寧次的招數要比他的前任多得多。也毒辣的多。招數之一,就是北平、張家口同時行動,不留漏洞。招數二,是搞堡壘政策,鐵壁合圍,嚴密封鎖淶易公路以及所有抗日根據地,把你的出路封死。招數三,是不搞過去局部地區的小掃蕩,要搞,就搞數萬人同時進行的大掃蕩。讓你無法招架。無處可躲。招數四。是在根據地搞“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讓你根本無法安身。招數五,是在游擊區、敵僞統治區搞“懷柔”政策。大肆招安曾在共產黨政權和八路軍的幹部戰士,廣泛建僞政權、特務組織和漢奸武裝。用日本人的話說,是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特務的五位一體的“總力戰”。

這幾招果然有效,楊司令發現,過去的招數不好使了,平西原本貧困,吃糧尤其困難。加上肖克的挺進軍在平西,平西的糧食、物資,遠比一分區的狼牙山區要艱難得多。再加上淶易公路的嚴密封鎖,僅從拒馬河到易水河一線,就修公路三千餘里、築封鎖牆三百餘里、建有碉堡八十餘座。大部隊到平西困難重重,所以一分區也要採用新的招數。

1941年以後,每逢鬼子出現大掃蕩的跡象。楊司令會將一分區的人員分開。老弱婦孺及戰線劇社這些沒有武裝自衛能力的文職人員,組成一個北上支隊,轉移到平西的山區。留在一分區衛生部各休養所的傷病員,分散堅壁在老鄉家裡,由地方政府來協助供養。政治部那些沒有武裝的青壯年文職幹部,跟着情報人員到分佈在狼牙山區各個網點的情報站點。一分區司令部只留下包括電臺在內的機要科、作戰科等反掃蕩必不可少的人員在楊司令身邊。原本1941年以前不常使用的滿城縣境內的根據地也開始頻繁使用了。

八年抗戰年間,一分區根據地的轄區,包括兩個縣。一個是狼牙山南,以南管頭爲中心的易(滿徐聯合)縣,另一個是狼牙山北大龍華爲中心的龍華縣。

今天的滿城縣,地域狹小,但過去,解放前的滿城縣並不是這樣。那時的滿城縣因爲靠近華北要地滿清直隸總督的督府所在地保定,所以滿城縣的繁華程度要高過易縣縣城所在的易州鎮。改革開放後的1998年,靠近保定城郊一帶的大片原滿城縣境,被劃給了保定市管轄。在保定的抗戰歷史上記載:“1940年11月26日,我便衣隊襲入保定,擾亂敵人召開的祝捷大會,並襲擊了敵兵司令部及部分日本商店。一分區政治部偵察員,在保定西關活捉日本津田司令部憲兵兩名,繳獲步槍百餘支,三萬發子彈,戰馬、騾子20餘匹,勝利班師。 ”當年三團偵察連指導員王棟、一排長劉貴在年關大鬧保定西關,消滅鬼子特務機關時隱藏的大馬坊,現在都成爲了保定北市區、新市區的一部分,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滿城縣如此狹小。

正因爲更靠近鬼子統治的華北重要城市保定,所以滿城的日僞力量是很強大的,防守也是很嚴密的。這從那些僞軍軍官的人員構成就看得出來。許多駐滿城日僞據點的僞治安軍軍官都不是保定、滿城的本地人,是從北平、天津,以及河北其他地方統一調來的。他們有着保定青苑軍校畢業的資歷。所以這些僞軍官的正規化程度和作戰能力,以及部隊的武器裝備,均要高於那些本地僞軍組成的治安軍雜牌部隊。

過去的滿城縣,有十來個鄉(現在只有八個鄉)、幾個鎮。但真正能稱得上根據地的,只有一個鄉——劉家臺鄉。劉家臺鄉的慈家臺村,從38年起就建有抗日政權。從39年冬開始,當河北省易縣的狼牙山抗日根據地遭受到日本鬼子攻擊的時候,一分區司令部就秘密轉移到慈家臺村,以及慈家臺周邊的長角臺村和小蘭村。此外,滿城縣的坨南鄉一些村莊,比如東趙莊、西趙莊;神星鎮一些村莊,比如魏莊;還有石井村等等。雖然建有共產黨河北滿城縣委機關,一分區主力一團、三團也經常秘密進駐,有時駐紮的時間也不短,但那些地方都是游擊區,或者叫根據地的邊緣地區,還不能叫作根據地。

當年,所謂的根據地,最主要的一個標誌,就是公開建有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政權。當地老百姓向共產黨的基層政權交公糧,而不是向僞政權交公糧。當地老百姓所從事的所有抗日救國活動都是公開的。建有秘密政權或兩面政權的。比如滿城縣委長時間秘密駐紮在東趙莊。那不叫根據地。叫游擊區。而公開建有敵僞政權和敵僞炮樓的地方,是敵僞的統治區,八路軍稱作“敵佔區”。

1941年10月,日本鬼子突襲我冀中軍區原長角臺鄉芝蘭溝根據地。150多名戰士、傷病員和白求恩學校的部分護士,以及50多名民兵擔架員在轉移時全部慘遭殺害。戰爭停止後,爲防止日本鬼子破壞,部分烈士遺體被八路軍和當地老百姓掩埋在芝蘭溝一帶不同地方。

這說明,即使是有八路軍主力保衛的抗日根據地,也是不安全的。遇到有強大的日僞軍進攻,武器彈藥貧乏的八路軍只能轉移,把根據地讓給敵人。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從抗戰時期敵僞統治的滿城縣城到抗日根據地劉家臺。直線不過五十來裡地的距離。儘管是山路,和平時期一個人步行一天,儘可以走到了。從劉家臺鄉再到小山村慈家臺,也不過十來裡山路。今天,劉家臺。包括過去一分區、三分區、平西挺進軍佔據的許多過去貧瘠的山區,如今都被開放成風景秀麗的旅遊度假村,乘車的遊人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到達。

1944年2月,從被鬼子佔領的狼牙山區轉移到慈家臺的一分區司令部,原來的根據地只剩下狹長的一條,臨時組成了一個“易滿徐抗日聯合縣”,這就是一分區抗日根據地最困難時候的全部家當。幾個月後,處在艱難狀態的一分區,奉晉察冀軍區的命令,調一個主力團到陝甘寧邊區參加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的光榮任務。一分區派出主力老一團,由團長邱蔚、團政委陳海涵帶隊,奔赴延安。一分區政委羅元發奉命一起同行。當時的出發地就是慈家臺南邊的劉家臺村。

三團當時駐慈家臺東北一帶,奉命對易縣方向進行警戒。從三團再往前,接近敵人的石井村地區,是張行忠、鄭旭煜率領的保滿支隊。如果從慈家臺往北看,當時活動在易縣、龍華縣、淶水縣、淶源縣、蔚縣的廣大地區的一分區部隊,稍北邊是區隊長馬輝、政委黃連秋三十四團改編成的二區隊,駐地龍華縣南、北城司一帶。二區隊往東是宋學飛、張如三帶領的二十五團,駐地是易縣東婁山一帶。二區隊以西是大隊長唐凱、政委龍道權、政治主任沈圖的抗大二分校一大隊。再往西淶源縣上莊,二十團。

楊成武司令員和一分區的幾位領導當時已經帶領一分區指揮機關轉移到易縣西邊的小蘭村。小蘭村在易縣良崗鄉以西,靠近淶源縣境。爲了給遠去的一團送行,楊司令一行人專門趕到慈家臺,又從慈家臺趕到一團駐地劉家臺,爲遠赴延安的一團送行。

老一團走後,三團的防區擴大,於是三團團部從滿城的坨南地區後撤,前面幾個連之間的距離拉得更開了。一團走了,一分區主力還有三團、二十五團。這兩個團自打成立,就從沒有離開一分區的領導體系。以後郭天民領導的冀察軍區成立野戰軍,這兩個一分區的主力團組成一個作戰旅。半個多世紀過去,這兩個團的後身僥倖依然存在,是六十五軍一九三師的五七七團和五七八團。

44年9月以後,楊司令調到冀中軍區任司令員,原三團團長肖應棠接任一分區司令員、新任一分區政委楊士傑、新任一分區副司令兼參謀長馬輝、新任一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龍道全。

肖應棠走後的三團,團的領導班子改組。新任三團團長鄭三生、新任三團團政委鄭秀煜、新任三團團參謀長李長漢、新任三團政治處主任洪璞。鄭三生原本是鄭旭煜的下級。1938年,鄭旭煜在黃壽發、袁昇平、邱蔚的手下當營教導員的時候,鄭三生還是四連指導員(五連指導員徐信,後來調一分區任警衛連指導員)。39年被陳正湘看中,認爲是指揮打仗的好材料,從此不作政工幹部、改作軍事幹部。新組建的一分區司令部、政治部領導機關離開慈家臺,移駐在易縣良崗的小蘭村一帶。一分區指揮機關長時間駐紮在慈家臺,是因爲當時整風運動的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整風完畢,新組建後的三團移駐在易縣坡倉。不久,三團由馬輝、龍道權帶隊,與淶源縣支隊、廣靈縣支隊一起組成北上支隊,到廣靈縣、蔚縣、陽原縣、懷安縣活動。這已是後話了。

再回到1941年、1942年易縣的小村周莊。一分區司令部從原來的大村南管頭,轉移到漕河邊上的小村周莊,爲的是在鬼子大掃蕩時轉移更加方便快捷。

比起南管頭村來,周莊村子不大,但當年的一分區司令部人數更少。司令部住在這個小村子裡富富有餘。42年精兵簡政,原一分區地委書記王國權調走,楊司令同時兼任一分區地委書記的時候,一分區地委機關也駐在周莊這個小村子裡。周莊附近的裴莊,是行署機關的所在地,當年叫“一分區行政專員公署”。當年,因爲“政府”的事情最多,一分區下屬的各地縣區鄉村政府的幹部來行署辦事,彙報請示,裴莊這裡永遠是亂哄哄的,很少有安靜的時候。

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四節 秀才遇見兵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三節 死心眼子第232章 日暮西山 第三節 十五和六十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三節 緊鑼密鼓第78章 鐵壁合圍第四節 羊腸小道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三節 楊姥姥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四節 太執着了不是好事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一節 爲八路軍說句公道話第3節 蝴蝶效應第211章 蛇出洞了 第一節 地圖和焚屍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二節 十一次進攻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第二節 幸運的益子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四節 特使遇刺第3節 挑槓第33章 第一節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五節 血脈相承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一節 高麗人第86章 水無常勢 第三節 都是爺們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四節 日子要一天一天過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四節 一進保定府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一節 送死你去第2節 犬養參謀第7章 鈴木支隊 第一節 五比十六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三節 道士散財第214章 白刃相連 第一節 機槍的用法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三節 到底還是女人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141章 用數據來對比 第二節 戰術對比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四節 火中取栗第110章 武工隊是啥? 第二節 趕上這撥了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地不分南北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三節 啥叫猛人?第93章 善守者第三節 奇怪的傷兵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二節 財物和鋤奸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四節 騙人的童話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一節 兩把斷刀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三節 拒不投降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二節 第一回合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二節 又晃點了一個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一節 刺刀對獵刀第3節 清水大佐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第二節 審鬼審人不同官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三節 拒不投降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二節 是禍躲不過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二節 賞罰分明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三節 第一個走的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一節 爲八路軍說句公道話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二節 大八卦第3節 解藥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四節 時勢造英雄第57章 三進三出 第一節 做人要厚道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第四節 玩命的祖宗第35章 第一節第103章 少了兩! 第二節 公祭大會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二節 瞞天過海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四節 國共這點事第235章 魚死網破 第四節 鞭長莫及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一節 司令部前的剖腹第65章 過三招 第二節 燉肉加拉呱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二節 乾涸的窪地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四節 打破封鎖第34章 ,第一節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三節 神秘來人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二節 殺馬給馬看第231章 今非昔比 第二節 鐵打的營盤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三節 囚籠戰術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二節 虛虛實實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四節 全憑一口氣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二節 成全你的名節第4節 他鄉遇故知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四節 趁火打劫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四節 勇士和勇夫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二節 冰凍三尺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三節 喝花酒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第四節 玩命的祖宗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四節 大人物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二節 倒插門第3節 一絲冷笑第1節 29年的牛嗎?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三節 七寸在哪裡?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四節 土地問題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一節 挨炸了!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四節 大人物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四節 兩大主力第204章 磨盤戰術 第四節 難熬的潛伏第43章 第二節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一節 吃的問題第211章 蛇出洞了 第四節 關於同歸於盡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一節 八路抗日的功勞是啥?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第四節一粒子彈也不留第3節 爺走了!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二節 精兵簡政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二節 先東而西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四節 該回的時候沒回第223章 走馬輪戰 第一節 帶塊氈子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一節 釜底抽薪
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四節 秀才遇見兵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三節 死心眼子第232章 日暮西山 第三節 十五和六十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三節 緊鑼密鼓第78章 鐵壁合圍第四節 羊腸小道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三節 楊姥姥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四節 太執着了不是好事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一節 爲八路軍說句公道話第3節 蝴蝶效應第211章 蛇出洞了 第一節 地圖和焚屍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二節 十一次進攻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第二節 幸運的益子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四節 特使遇刺第3節 挑槓第33章 第一節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五節 血脈相承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一節 高麗人第86章 水無常勢 第三節 都是爺們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四節 日子要一天一天過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四節 一進保定府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一節 送死你去第2節 犬養參謀第7章 鈴木支隊 第一節 五比十六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三節 道士散財第214章 白刃相連 第一節 機槍的用法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三節 到底還是女人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141章 用數據來對比 第二節 戰術對比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四節 火中取栗第110章 武工隊是啥? 第二節 趕上這撥了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地不分南北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三節 啥叫猛人?第93章 善守者第三節 奇怪的傷兵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二節 財物和鋤奸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四節 騙人的童話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一節 兩把斷刀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三節 拒不投降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二節 第一回合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二節 又晃點了一個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一節 刺刀對獵刀第3節 清水大佐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第二節 審鬼審人不同官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三節 拒不投降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二節 是禍躲不過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二節 賞罰分明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三節 第一個走的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一節 爲八路軍說句公道話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二節 大八卦第3節 解藥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四節 時勢造英雄第57章 三進三出 第一節 做人要厚道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第四節 玩命的祖宗第35章 第一節第103章 少了兩! 第二節 公祭大會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二節 瞞天過海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四節 國共這點事第235章 魚死網破 第四節 鞭長莫及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一節 司令部前的剖腹第65章 過三招 第二節 燉肉加拉呱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二節 乾涸的窪地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四節 打破封鎖第34章 ,第一節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三節 神秘來人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二節 殺馬給馬看第231章 今非昔比 第二節 鐵打的營盤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三節 囚籠戰術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二節 虛虛實實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四節 全憑一口氣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二節 成全你的名節第4節 他鄉遇故知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四節 趁火打劫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四節 勇士和勇夫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二節 冰凍三尺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三節 喝花酒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第四節 玩命的祖宗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四節 大人物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二節 倒插門第3節 一絲冷笑第1節 29年的牛嗎?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三節 七寸在哪裡?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四節 土地問題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一節 挨炸了!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四節 大人物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四節 兩大主力第204章 磨盤戰術 第四節 難熬的潛伏第43章 第二節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一節 吃的問題第211章 蛇出洞了 第四節 關於同歸於盡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一節 八路抗日的功勞是啥?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第四節一粒子彈也不留第3節 爺走了!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二節 精兵簡政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二節 先東而西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四節 該回的時候沒回第223章 走馬輪戰 第一節 帶塊氈子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一節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