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五、“都爲打鬼子!”

地處華北大平原中部的楊各莊村一帶,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

初秋,楊各莊的田野裡還是格外迷人誘人。一眼望去,一片片坦蕩的穀子地裡,一紮長的穀穗彎彎着腰,像是尋找和吸允滿地的精華,以便給主人一個春華秋實的驚喜。老百姓們常說,“六月六,見谷秀”,說得真好,一點兒不假呀;那一塊塊的高粱,比穀子高出一大截子。淺紅的穗子高高的仰着頭,似乎在自豪的炫耀自己:“今秋豐收之冠,捨我其誰也?”;如果你蹲在濃密的黑豆地裡,會興奮的看到一嘟嚕一嘟嚕的豆莢,豆莢身上長着一層細細的絨毛,它也在默默鼓勁兒的爭高產呢;最矮最矮的就是那成片的山藥(也叫地瓜、紅薯等)地了,葉子把壟溝都蓋平了,像是張巨大的嫩綠色的地毯鋪在地裡。

在道旁兒,地頭兒,春天點種的**棵(即蓖麻),也結了圓圓帶刺的果實。葉子像個多角兒的大喇叭,無聲的吹打着春華秋實的曲子。不知是誰,還真就譜了一支【蓖麻之歌】的歌謠呢:

“多打油,多打糧,

多打糧油支前方。

鬼子一天不消滅,

我們生長在何方?

多打糧,多打油,

烏雲壓頂莫發愁。

霹靂一聲震天響,

滅了鬼子出日頭!”

隨着爺兒爺兒(太陽)超過樹梢兒,遠近滿地的緑駒兒(即蟈蟈)拼命地叫着。這幾年,很多人都說,連地裡的緑駒叫也變的聲音激昂了,越聽越像是不停地在叫“啹啹啹啹,啹啹啹啹——消滅鬼子消滅鬼子消滅鬼子,......”,節律也越來越快了。有人步韻還寫了一支【蟈蟈贊】:

“小緑駒,真可愛,

啹啹啹啹叫得快。

聲聲像滅小鬼子,

呼喚太平早日來......”

天真爛漫的孩子們,也享受着豐收的喜悅,他們每回從滹沱河裡打噗通回來,總是在地裡串來串去的玩耍。前一陣子,是在高粱地裡找黑穗黑疸吃;這一陣子又是抓緑駒兒玩兒。不知是嘎子還是誰,也編了一首順口溜兒歌謠——【吃黑疸歌】:

“黑疸長,黑疸香,

吃了黑疸有力量。

多多吃,快快長,

長大咱也上戰場!

到戰場,眼要亮,

看準鬼子再開槍。

槍槍撂倒小鬼子,

咱也英雄當榜樣!”

抓緑駒兒

有時候,他們碰上抓鳥兒的更是高興。他們樂於在黑豆地裡給人家轟鳥兒。從地這一頭兒,一直轟到支着網的那頭兒。如果網住了小野雞、鵪鶉、榆雀兒什麼的,人家都白送給他們。人家留下的主要是紅點頦和藍點頦等名貴的一些鳥兒。

他們走道兒熱了,順手就掐幾個**棵葉蓋在頭上,遮着陽光。要是早晨有露水,那朝天張開的麻棵葉上都存住一窩嘍露水,他們就抹在眼上。據說是可防治眼睛發炎,預防紅眼病等等。有的小哥兒們拉屎,更是首選麻棵葉揩屁屁呢。

這天,爺兒爺兒剛剛露頭兒,村南頭的陳品三也就是人們常叫的陳小伏兒,背起糞筐,拿起糞叉子,想往村西南上自家那塊高粱地裡看看,順便拾點兒糞。莊稼人們都懂得,“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家裡沒什麼活兒閒溜達,總是好背上個糞筐,更別說小伏兒這些勤快人了。他剛走出村子不遠,就突然見一個人影兒一閃,馬上就看不見了......。

原來,這個人影兒是八路軍情報交通員王同順同志,急匆匆地出了村子,要去滹沱河南里送個緊急情報。

王同順出了村子,健步如飛,越走越快,不一會兒就到了河邊。他摘下帽子,一邊順手擦臉上的汗,一邊觀望着在哪蹚水過河,還想撒泡尿......。

突然,“噌”的一聲,有人從道旁兒一叢**棵底下衝將過來,緊緊地抱住了他的後腰。

王同順畢竟諳熟拳腳,他回頭眼睛一掃,“哎呀!”,原來是個鬼子兵狠勁地抱住他了!

他二話沒說,腦袋猛地往後一仰,“咔”一下子就將鬼子的鼻子撞酸了。幾乎同一瞬間,兩個胳膊肘子狠勁兒往後一頂,正好撞擊到鬼子雙肋骨。鬼子被這突如其來地一組連鎖反擊給造懵了,他一個本能的反應——“哎呦”一聲鬆了手。

王同順真不愧綽號“飛毛腿”,說時遲那時快,他瞬間回過身來,迅速掏出情報和口袋裡的一塊小手絹,從地上撿起一塊土坷垃一包,捆了一下,使勁拋到了河裡。

緊接着,飛起一腳,狠狠地踢向鬼子大腿根兒的要害處。只聽得這個鬼子“哎呦!”“哎呦呦!”痛失人聲地叫起來,雙手緊緊地捂住他的小便處,彎着腰蹲下,馬上就又倒在地上,打着滾兒的鬼哭狼嚎地叫起來了......。

這正是——

“滹沱河畔多英雄,

痛打鬼子顯奇能。

一腳難解心頭恨,

賊寇不滅怎太平?”

鬼子險丟狗命

這時,飛毛腿正想再出拳腳,徹底結果那小子的狗命。不料,又有兩個鬼子從高粱地裡“哇啦”“哇啦”地端着槍衝將過來。

飛毛腿見勢不妙,急速向通往村子的壕溝跑去。他剛跳下壕溝,後面鬼子就開槍了——真是萬幸!如果再慢0.1秒鐘,或是腦袋再高那麼1cm,也就真的“壯烈”了。

他只覺得頭皮子“哧溜”像是燙了一溜子。實際,真的是中了一槍。好在僅僅是穿透了肉皮子。很快,溼乎乎的鮮血流向他的臉部,他用手擦了一把,一直向村裡方向跑去......。

兩個鬼子一見追不上了,回頭趕忙去照料那個被踢險丟性命的同夥去了......

再說飛毛腿,一溜氣兒就跑到了村邊子,拐彎又向通往李莊的壕溝往前跑。

沒跑多遠,就碰上揹筐溜達的陳小伏了。

陳小伏和陳國藏家是近當家子,又是近鄰。雖然沒和飛毛腿說過話,但知道他是八路,每到村裡,就住國藏家。他見飛毛腿滿臉是血,驚詫的站住,心急火燎地問道:“哎呀!你這是怎麼弄的?流了這麼多的血呀?......”

“嗨!碰上鬼子了,挨......挨他狗日們一槍!”飛毛腿有點兒上氣不接下氣兒的說。

“你還上哪去?快回家整整再走吧!......”陳小伏急忙把糞筐、糞叉子一扔,很心痛的說,“快,俺揹你回家。流那麼多血,真是的!......王八羔子小鬼子,太他媽的可恨了!”他不由飛毛腿分說,一貓腰兒,雙手往後一抄,楞是把飛毛腿背了起來。

“咱都爲了打鬼子!”

飛毛腿實際也累得夠嗆了,但還是很難爲情地說:“大叔,我真不知說什麼好了。你這人,太好了。你,你們楊各莊的人太好了。我......我沒多大事兒......”。

“嗨!你可別那麼說。誰碰上這事兒,也會這樣!咱都是爲了打鬼子啊!俺認得你,你常上國藏家去。俺一猜就知道,你是八路。俺不能見死不救,你再走就危險啊。你流血太多了,要是鬧破傷風,不就壞事兒了?”

“哎呀,我可沒顧忌那麼多。我這是頭一回掛彩,差一點兒沒‘光榮’了。不瞞你說,我是有個急事兒,明天必須送信兒到晉縣那裡。碰到你了,也是緣份吧。你也姓陳吧?我見過你。我姓王,你以後就叫我小王。你們村的老鄉親們,真熱情,都像是親戚裡道的。我斷不了上老陳家吃飯,總白吃,說死不要我的錢。

我是第一批到你們村的,可沒少給老鄉親們添麻煩呀。你看,我穿的這雙鞋,就是你們老陳家——陳慶和(小名兒陳滿圈)他媳婦做的。對,聽說她還是婦救會主任哩。是個能耐人啊!還有......”

“啊,她叫小臺。她是俺當家子的叔伯侄子媳婦兒......”老陳也插起話來。

兩人越說越加近乎、越加親密。似乎忘記了疼痛和勞累。

這時,東方的太陽已經高過樹尖兒,金光灑遍初秋的原野,空氣裡迴盪着五穀的清香。蔚藍的天空下,老鄉的汗水、英雄的血花交織、反射着晶瑩的光芒。滹沱河畔,楊各莊村邊,這一軍一民,一兵一農,親密無間,爲人們留下一幅生動的、親切的、多姿多彩的畫卷。有詩爲證:

耿耿報國心,

深深魚水情。

彤彤紅日照,

步步向光明。

也就是抽一鍋煙兒的功夫吧,倆人說着就到家了。老陳一到院裡,就急忙喊道:“他娘,快,快,來人了。你快弄點好吃的,煮幾個雞蛋!......”

老陳也是是個小個子,乾巴瘦。也不知是哪股勁兒,他一溜氣兒就揹着飛毛腿小跑一般到了家,累得喝溜喘氣的。

他媳婦見他累得夠嗆,揹着的人又滿臉是血。又是心疼,又是疑惑,不由自主地問:“老天爺,你背的誰呀?怎麼啦你們這是?”

“別問那麼多,快去快去!”說完,他讓飛毛腿先坐在門臺兒上。自己急忙找塊手巾,給飛毛腿擦了擦臉。完事兒小聲地說:“王同志,你到茅子裡用手巾接點兒你自己的尿,慢慢擦擦你的傷口處。俺聽說,用自己的尿可以消毒啊。你先去,俺還保存着一個乾巴的大藥苞(當地野生的一種可以消炎止痛的蘑菇菌),俺找找去......”

不一會兒,陳小伏找來了藥苞,小心翼翼地給飛毛腿的傷口彈上了一層黑藥苞面子,又蒙上一層新禳子(即新棉絮),給他的腦袋箍上了一條白手巾。

這時,他媳婦張瑞環把剛煮好的四個雞蛋也端上來了,不好意思的樣子說:“快吃吧,這幾天才下的雞蛋。嗨,就這一個老母雞下蛋了。一會兒俺去做飯去。”

老陳見飛毛腿快吃完了,把他招呼到裡屋,手一指說:“你就在俺家這夾皮牆裡住一黑夜吧。這比地道里好,也同樣安全。外人一般誰也不知道。地道里陰冷,不利養傷。晌午、後晌的飯,俺給你送來......”。

飛毛腿在夾皮牆裡歇息了多半天,傷口也不怎麼疼了。晚上,怎麼也睡不着覺。

他不停地自問自答地嘟噥着:“哼,什麼叫魚水情?什麼叫軍民一家親?......這就叫軍民魚水情!啊——,這就叫軍民一家親!看見了吧?!一輩子不能忘記楊各莊......”

他一邊嘟囔着,像過幻燈片子一樣,回想起每次來村裡讓他難忘的身影和故事。除了他們常接觸的張瑞國、李中國等黨員村幹部外,就是幾個婦女——她們個個可說都是支前模範:

一個是南頭老陳家的小臺,也就是不久前給他一雙鞋的那個婦女——陳慶和媳婦;一個是劉勝彩,張樹起的媳婦。另一個,就是大街上張恩綬媳婦張彩晟。

人們常說,三個婦女一臺戲。不錯,這三個女人,人們號稱她們是楊各莊“三傑”。這些年,這仨人到一塊兒唱的戲——也可說就是“打鬼子的大戲!”

她手裡總拿着針線活兒

小臺這人兒,瓜子臉兒,細高個兒,心靈手巧,勤奮賢惠,性情乾巴落利脆。但又是個眼裡下不去沙子的人。她的口子語兒是:“小鬼子它憑什麼老侵略咱國啊?哼,老孃兒們咱也不幹!”。

她是村裡第一批女黨員,首任婦救會主任,北邊滿子村的姑娘。她從不計個別人說三道四的。爲了打鬼子,常跟男人們一樣鑽地道開會,研究發動羣衆、支前、擁屬、防奸、防特等重大問題,力所能及地幹些實事。

婦女們特長是幹針線活兒、做鞋腳襪子、織布紡線等等。自打鬼子來了,她們最常乾的活兒就是做軍鞋、軍襪。

小臺總是針不離手,手不離線,總是手裡拿着活。做鞋,最費力的就是納鞋底子。她率先垂範,儘量多納鞋底子。你看,她總是幹那種活兒。右手小

手指頭都勒出了一層繭子。一年到頭,自己家裡的什麼活兒也沒耽誤.。

她一有空兒就刷鞋幫子

從大街上往東車道里去不遠,就到了劉勝彩家。她比小臺稍胖些,身板兒顯得棒勢些。圓方臉,歡眉大眼兒的。還總是和藹可親,笑眯眯的樣子。她溫順,善良,又實在,又厚道,任勞任怨的。在搶做軍鞋任務中,她知道刷鞋幫子、打隔袙這些活兒最凌亂、鬧心。她就主動多包攬這個活兒。一遇有好天道,她就趕忙打一鍋一鍋的漿子。幹完了必要的家務活兒,一有空兒就趕緊刷鞋幫子,打隔袙。自己家的鋪扯布都用沒了,就找別人家的,打好隔袙,刷好鞋幫子,都乾巴了就分發給做鞋的婦女們。人們常說她家“真像是開鞋鋪的.....。”

“咱們做軍鞋也是打鬼子!

另一女傑就是張彩晟了。在她們三人中間,她上過學,有文化。她是大街上張恩綬的媳婦。老公公的兄弟——她的叔公張老勳以前是當地有名的秀才。她從小到大,耳聞目濡,什麼“子曰詩云”的,啥都明白些。一般人都不知道,她家恩綬早參軍走了。所以她總在孃家住。再說了,她婆家家裡也沒什麼人了。

張彩晟比較文靜,敏銳,深沉,善良。她最崇敬的人,是女中之傑、女詩人李清照。她自己人生座右銘是李清照詩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這些年,她掛在嘴邊兒上的話是:“哎,咱女的做鞋也就是打鬼子!”

記不清是哪個偉人說過——“婦女是半邊天!”。楊各莊有這仨人,全村好像總是有一股兒奔騰不息的暖流,總有一種生機綿綿的勁頭兒。村裡的“支前工作”屢受上級表彰,有她們的很大功勞。

前一陣子,張德強、大波、二波兄弟和於大騾子等被鬼子殺害後,正是她們跑前跑後,哄了媳婦勸婆婆,幫助受害家庭裡料家務,照料孩子,使這些不幸家庭,化悲痛爲力量,很快恢復了正常生活。這一陣子,全村人還都覺得,從南頭到北頭,從東頭到西頭,人們一家一家的越來越近乎了。

她們仨,有個共同處境就是丈夫都當兵了。張彩晟她男人張恩綬早在軍區後勤部當助理,負責糧棉徵收徵購工作;劉勝彩的男的張樹起則在縣武裝大隊,聽說還是個區小隊長哩。

小臺她男的陳滿圈,還改名叫陳慶和,跟老陳家一個院的陳國興、陳發生,西頭的張珊、靳增源,李振波,王振生,還有朱老星家的朱一山,北頭的張奔、杜小牛等十來個人一先一後當兵走了。還有北頭李苦熬他姐姐、李瑞玲、李小丑三個大閨女也去了。爲了保密,無聲無息地分批走的。李中國、張瑞國、馬愛國等一直把他們送到了縣大隊。聽說聯繫好後,將他們大部份分到了呂正操的“人民自衛隊”(後歸屬八路軍)所屬連隊。幾個女的則當了醫護衛生兵。陳慶和和陳發生等人是在1938年走的,參加了賀龍的120師所屬的部隊。

以上這些人和事兒,老王有的見到過,親身經歷過。還有的是聽說的,但都叫他一輩子難以忘卻。特別是有一次自己發高燒,加之營養不足,燒的昏迷不醒。小臺跟勝彩她們跑遍全村子,找月子裡的婦女,要了些奶水叫他喝,簡直就像母親對待兒女般的無微不至......。這事兒,這種情感,叫他怎能忘卻呢?!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無緣無故的恨。

陳小伏對飛毛腿王同順視同親人,道理很簡單:他和村民們都親眼看到了八路是自己的隊伍,是千辛萬苦、捨生忘死、真心打鬼子的隊伍。

他永遠不會忘記,“七.七事變”不久,有一支八路軍的隊伍給鬼子展開游擊戰,鬼子靠精良的裝備優勢追擊他們,第一次掃蕩了村子。當時他家跟陳國藏家好幾口子一起逃難,老老少少,擔驚受怕,匆匆忙忙在北郝村過了河,先後到了南郝村、崔南鋪、白駝羅、張敖等幾個村的的親戚家。見了親戚們,內心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兒。

鬼子撤走後,大家一大早就回來了。進村一看,發現很多八路軍戰士又返回村子,都睡在了街裡。有的睡在牆根底下,有的是在樹根底下,有的躺在石頭碾子旁邊......。開始大夥還很納悶兒,他們爲啥不願進人家閒屋裡、棚子裡,睡在院裡也比街裡背風啊?後來人們才知道,八路軍講什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百姓“秋毫不犯”......。說白了,就是不打攪老百姓,不給百姓添一點麻煩。哎呀,上哪去找多麼好的隊伍啊?老輩子里人們常說:“好鐵不打釘,好人不當兵”,這八路軍可不一樣啊!個個是好樣的啊!

餐風露宿

有一次鬼子進村路過,雖然沒燒殺百姓,可是有很多人家丟了豬、牛、毛驢和米麪。李中國他媳婦還對人們講:“她家一個豆油罐子也被砸碎了......”

叫老百姓最恨之入骨是,鬼子爲了防止“青紗帳”藏匿的八路軍襲擊,有年伏天,竟然逼着老百姓把長得一人多高的高粱、棒子一棵棵砍掉。老百姓一邊砍,一邊哭,一邊心裡大罵小鬼子太惡毒可恨,不管百姓死活。那年到秋後,基本沒有收成。第二年春天,天不作美,久旱不雨,青黃不接,家家戶戶,缺吃少穿。醋醋溜、老鴰筋、掃帚苗、婆婆丁、馬生菜(即馬齒莧)、線莧菜等等野菜,人們找着吃光了,又吃樹皮。能吃的榆樹皮吃光了,又挖草根子吃。能吃的吃光了,不能吃的也吃。有不少人吃的浮腫,病倒了。也有的活活餓死了......。李中國的父親就是趕伍仁橋集,餓着肚子回來的。家裡人口多,也沒多少吃的,還瞞着家人,硬說自己“買東西吃了”。爲了孩子們都吃飽,自己硬挺着不吃飯,不兩天就連餓帶病的死了。這樣的家庭可不在少數......。

回想起村裡這些,老陳更恨小鬼子,更加親近八路們。他實際一夜也沒睡着覺。

次日一大早,老陳兩口子做的小米綠豆粥,山藥面和棒子麪兩打摻兒的大餅子,切的白蘿蔔鹹菜,還找了一身兒衣裳,把飛毛腿打伴得活像是個老農,叫他早早吃完飯就上路了......。

他們分手時,王同志雙淚俱下,緊緊抱了抱老陳說:“叔,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跟嬸子,忘不了楊各莊老鄉親......。我要多立功,立大功,多殺小鬼子!......”

陳小伏兩口子,久久望着王同順很快遠去的身影,一直消失在綠色的原野裡。

不知不覺,旭日冉冉升起,清風徐徐,陽光璀璨。在村南里,滹沱河水流潺潺,像是爲王同志漫奏着祈禱平安和祝願勝利的曲子......。

王同志走了,老陳心裡不是個滋味兒。他拿出火鐮,慢條斯理的在打火石上放上一塊兒火絨,“咔嚓!咔嚓!”地打着火絨,放在菸袋鍋上,抽了一鍋煙兒,接着又抽了一鍋煙兒。他嘴裡不停地吧咋着,兩眼望着自己吐出的菸圈兒慢慢散去,腦海裡一直浮現着王同順同志那遠去的輕捷的身影......

“小伏護送飛毛腿”這事兒很快在村裡傳爲佳話。

多年後,小伏多次被縣裡授予【擁軍模範】光榮稱號。村裡有人還寫了一首小詞【滹沱河畔魚水情.清平樂】,就是根據這個故事寫的。你看看,細心品味品味是何感想:

“碧波妖嬈,

雲霞天作巧。

五穀飄香醉人倒,

滹沱河畔秋早。

華北抗戰英雄,

紮根百姓心中。

回眸盧溝曉月,

誓死報國立功!”

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4章 我要當兵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7章 鋤奸第五章 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五章 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7章 鋤奸第7章 鋤奸第7章 鋤奸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4章 我要當兵第4章 我要當兵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上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五章 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7章 鋤奸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五章 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五章 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4章 我要當兵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4章 我要當兵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4章 我要當兵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上第4章 我要當兵第7章 鋤奸第4章 我要當兵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7章 鋤奸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上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7章 鋤奸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7章 鋤奸第4章 我要當兵第五章 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五章
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4章 我要當兵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7章 鋤奸第五章 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五章 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7章 鋤奸第7章 鋤奸第7章 鋤奸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4章 我要當兵第4章 我要當兵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上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五章 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7章 鋤奸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五章 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五章 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4章 我要當兵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4章 我要當兵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4章 我要當兵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上第4章 我要當兵第7章 鋤奸第4章 我要當兵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中第7章 鋤奸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上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下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6章 智搗狼窩上下第9章 永遠的豐碑上第7章 鋤奸第7章 鋤奸第8章 難忘的戰鬥下第7章 鋤奸第4章 我要當兵第五章 第3章 血腥的刺刀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