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佛教大興

武媚娘稱帝之後,自號爲則天皇帝,史稱武則天。

這武則天本是觀音菩薩轉世,爲的就是謀劃佛教的大興,此時的她雖然還未恢復前世的記憶和修爲,但冥冥之中天數早已註定了一切。

武則天稱帝后一年,便在地界廣修佛廟,提高僧侶的地位。

而對儒法兩家,武則天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武則天壓制儒家,停辦科舉,不讓儒家學子有出頭之日,重用法家酷吏,濫用私刑,讓百姓聞法家而色變!

由於武則天的鼓動,再加上自唐三藏渡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從西天靈山帶回了大乘佛經之後,大唐的百姓頓時人人知佛,佛廟寺院紛紛建起。

每日裡上香祈佛,求子保安之人絡繹不絕,香火旺盛,佛法在下界傳了開來,大有綿延不絕之勢。

三十三天外,太清天,八景宮中。

原始天尊一臉焦急的看着,端坐在雲牀上的老子,憂心忡忡的說道:“如今天道大勢顯現,佛教自佛法東傳之後已然大興,天數在西方那兩位手中,如今玄門氣運漸漸衰落,我等卻是不可再坐看彼等再大興下去,師兄你可有何良策?”

老子暗歎了口氣,沒有回答原始天尊的問題,只是道:“道門三清缺一不可,此事還是等通天師弟來了再說吧!”

原始天尊聞言,皺了皺眉頭,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麼,可是最後想了想,還是忍住了!

“大師兄,你要貧道來此有甚事?”

一個聲音傳來,卻是通天教主到了,通天教主面無表情地問太上老君問道。

老子尚未出言,他下首的原始天尊先是一怒,他皺着眉頭斥道:“通天師弟,大師兄乃是我等三清之首,你怎可如此失禮?”

“三清,現在你纔想起我們還是三清啊,呵呵!”通天教主聞言冷笑道。

老子見狀暗歎:想來通天一直耿耿於懷當年封神之事,只是當年自己與原始多有虧欠於他,卻是不好多說什麼!

想到這,老子只好道:“此次我邀你等前來,卻是爲了那西方佛門之事!”

話音剛落,只見通天教主輕哼一聲,露初一臉的不屑來,卻是什麼也沒有說。

“接引和準提如今卻是太過分了,他們居然翻轉乾坤,讓那觀音轉世的女子稱帝,大肆宣揚佛教,打壓道儒法三家。大師兄你身爲人教教主,此事卻是不能坐視不理!”

想了想,原始天尊憤怒的道,只是,在提到觀音之時,他心中還在,爲他那門下唯一的女弟子,感到可惜。

“如今西方大興,天數在其手中,我等卻是不可強求,違逆天道!”老子聞言,輕聲道。

通天教主冷冷一笑,道:“天道如此,我等縱是混圓聖人亦難以奈何!”

言罷,已是出了宮門,消失在老子和原始天尊的眼中。

原始天尊見狀,冷哼一聲。謂老子道:“這通天,卻是越發地無禮了!”

“這卻是你我當年做事太絕,讓他還一直無法釋懷罷了!”老子輕嘆道。

原始天尊點點頭,無奈地說道:“通天師弟之言也不是無有道理地,天道如此,我等怎生奈何!但天道循環,縱使它今日大興,也該有我東方再起之時,可是要貧道做看他們爲所欲爲,這個我卻是辦不到。”

“那師弟你意欲何爲?”老子問道。

原始天尊輕哼一聲,陰鬱地說道:“彼等欺人太甚!他們可以派人下界轉世,難道我道門就不可以嗎?只是當年封神一戰,我和西方那兩人的因果太深,如今卻是不便直接出面,所以此事卻還要勞煩大師兄你了!”

老子聞言,沉默了許久道:“西方那兩位也太過心急了!師弟且回吧,此事我自有計較!”

原始天尊聞言點點頭,對着老子稽首行了一禮,隨即獨自出了八景宮,他也不使用神通,只是在混沌中緩步地行走着。

過不多久,便回到了清虛天中,方纔在竹屋內地蒲團中坐定下來。

旋即臉上一笑,道:“西方的兩位道友,爾等仗着天數在手,卻是好大的膽子!如今爾等惹怒了大師兄,看爾等日後怎生收場!”

說完,他卻又搖了搖頭,注視着下方的變化。

上清天天,碧遊宮。通天教主哈哈大笑道:“好!好!好!接引準提,爾等當真是順天而行,只是有些事,卻是做得太過,不留餘地!”

自三皇以來,人間帝王均爲男,今日佛門以女取男,顛倒乾坤。

而老子乃是人教教主,是以人間帝王自該由他來定。

只是接引和準提因天數在手,以陰代陽,重定了人間帝王,以使佛法大興,氣運大盛!

雖是順天而行,卻也與老子結下了因果!

如今佛教大盛,道教將衰,到時候佛教氣運大盛。,享三界正統,只怕佛教衆人勢必修爲大增,如此一來道門危矣,原始天尊離開之後,獨坐在八景宮中的老子想到。

想到這些,老子不由得輕嘆一口氣,閉起了雙目,在心神間和他那在天庭的善屍太上老君溝通了起來。

許久之後,位於那兜率宮中的太上老君起身,向着虛空道:“道友所言甚是,如此此事就交由我出面吧!”

說完,太上老君便出了兜率宮,往那凌霄寶殿而去。

“啓稟陛下,太上老君在殿外求見!”

高坐在凌霄寶殿之上的昊天玉帝正在欣賞歌舞,忽然聽到守殿的金甲衛士報道。

昊天玉帝聞言,也是十分納悶,這太上老君乃是太清聖人的善屍,雖說也在天庭任職,但他平日裡只在兜率宮煉丹,很少來這大殿,今天這是怎麼了?

“快請!”

雖說自己貴爲三界之主,但對於聖人來說,卻也只是一個螻蟻,昊天玉帝不敢遲疑,連忙說道。

“貧道參見陛下!”太上老君進殿後,對着昊天玉帝稽首行了一禮道。

“老君免禮,老君今日不在兜率宮,來此不知有何要事?”昊天玉帝客氣的笑道。

“如今下界乾坤顛倒,女子稱帝爲皇,陛下身爲三界之主,對於此事卻是不能不理,故而貧道前來,希望陛下能夠派人下界,撥亂反正!”太上老君回答道。

一聽太上老君前來,居然是爲了此事,昊天玉帝的頭頓時就大了。

這件事情的內幕,昊天玉帝也是知道的,可這些都是聖人的安排,他又怎敢說些什麼。

遲疑了一會,昊天玉帝面有難色的道:“這事老君也知道了,可是如今那武則天依然稱帝,朕卻是派人下界的話,只怕會給人間造成一場殺戮,如此卻是造下罪過啊!”

“陛下此言差矣,撥亂反正,功德無量,又何來罪過,事不宜遲,還望陛下早做決斷!”太上老君毅然的上前一步道。

“那老君認爲,該派何人下界,處理此事?”思索了一下,昊天玉帝問道。

“文曲星君和武曲星君最爲合適不過,此二人一文一武,則大事可定!”太上老君回答道。

“那就依老君所言!”昊天玉帝道。

說完,玉帝隨即降旨,讓那武曲星君和文曲星君降生人間,行那撥亂反正之事。

文曲星和武曲星降生人間,化爲駱賓王和徐敬業積極謀劃着,討伐武則天的事項。

駱賓王先是以一篇《討武檄文》將無數地界儒法學子,對武則天的反抗激發了出來。

隨後,徐敬業在揚州正式舉兵,討伐逆亂乾坤的武則天,一時之間,武則天的大周國處處烽煙。

佛教在東土朝堂立足未穩,又生外患。爲此,準提又派如來佛祖前來遊說三界之主玉皇大帝昊天的相助。

聖人之下,皆爲螻蟻。

面對又是一位聖人的請求,昊天玉帝也不能拒絕,無奈之下,只得派那由人間飛昇上來的所謂的上洞八仙下凡幫助武則天。

上洞八仙乃是太上老君爲全人教“太極兩儀四象八卦”氣運,而收下的“八卦”記名弟子,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之意。

分別爲乾男呂洞賓、坤女何仙姑、震老張果老、巽少藍采和、坎富韓湘子、艮貴曹國舅、兌貧鐵柺李、離賤漢鍾離。

上洞八仙雖爲太上老君的記名弟子,但卻不入人教之數,勉強只能算是人教的外圍弟子。

這太上老君也只是在渡化他們之時露過面,再加上八人都是在封神一戰之後,由地星飛昇到地仙界的,更本就不清楚聖人之間的那一套,爲此,他們欣然受命下界而去。

文曲星和武曲星降生人間,化爲駱賓王和徐敬業,想要撥亂反正,以減弱佛教的大興之勢。

奈何天數註定,而且女帝武則天身邊佛門高手遍佈,再加上上洞八仙。

沒過幾年,武則天便剪滅了駱賓王和徐敬業的勢力,大大揚了帝王威嚴,文武雙星也只得無奈重返天庭。

武則天在佛門中人和八仙的相助下,重新坐穩了地界之主地位子!

後來,武則天爲減少反對勢力,在對待儒法兩家之事上收斂不少。

重用了儒家學子,張束之與法家學子等人,地界政治也日漸清平。

後有十年,在武則天的努力之下,佛教在東土,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後,武則天在準提的點化下,恢復了前世的記憶,將國君之位,重新歸還於奉道教爲國教地李唐,留下無字碑一塊。飄然而去!

至此,佛教一舉,超過道教與儒法兩家,終於迎來了自洪荒三界以來的真正大興,阿彌陀佛和準提二聖,自立佛教以來地億萬年的心願,終於也迎來了得償之日。

第七十六章鳳仙郡第三十一章三宵佈陣第三十九章 三清成聖第三章 伏羲轉世第十七章儒門入世第十九章 帝俊求羲第十九章 帝俊求羲第十五章陳橋兵變第十三章妲己入宮第十六章蜀山八仙,靈童再現第二十章 陰陽共濟第六十九章白龍回憶第八章沉香救母第六十章鐵扇公主第四十四章 論計收徒第二十章 偷人生果第十九章佛教出手第二章迷影重重第二十三章 天庭來援第十三章兩難選擇第六十一章紫霞下界第二十七章二戰開始第三十三章烏雞國緣第二十五章 龍巫之戰第四章洪荒之戰第八章 法儒分分第七章 商周陰雲第二十八章燃燈謀算第五十三章 忍平風息?第四十三章 朝代更替第八章 法儒分分第三十章 三方對立第四十八章 敗走彭城第十二章河伯顯靈第二十四章螳螂?黃雀?第四十六章雙猴鬥牛第三十二章 封禪泰山第十一章巫族異變第十章天庭淪陷第三十九章車遲僧劫第三十章 逍遙離去第十八章 謀五莊觀第十九章 帝俊求羲第五十九章火焰山源第九章 佛謀地府第十四章 無法無天第四十八章 祖巫入魔第二十八章燃燈謀算第二十六章 相國鬥妖第四十二章 封神落幕第二十一章 闡教敗退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十六章蜀山八仙,靈童再現第十五章激戰再起第八章 準提使計第九章 佛謀地府第五十三章 雲霄勝出第七章 紫宵齊聚第三十四章 唐僧認父第三十章 逍遙離去第三十九章 三清成聖第二十七章二戰開始第十九章佛教出手第四十章車遲爭端第四十六章 兄妹之情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三十四章 唐僧認父第二十九章 紫霞來臨第三十二章 收服雙角第七十章臨碧波潭第二十七章 女媧成聖第七章 伏羲道成第三章 伏羲轉世第二十六章 決戰之始第二十四章螳螂?黃雀?第四章洪荒之戰第五十八章真假猴王2第十三章兩難選擇第六章殺戮之蕩第五十四章唐僧豔遇第九章魔劫初現第二十四章 紅雲遭劫第六章遊方道士第十二章 蚩尤明身第二十二章九重天塌第八十四章抵達靈山第四十四章 論計收徒第三十八章 菩薩出手第十二章 永不朝商第三十一章 巫妖之陣第十八章 謀五莊觀第六十九章白龍回憶第四十八章 敗走彭城第四章巫族智者第十五章陳橋兵變第十六章 大巫再現第十五章姬昌被囚第四十七章離開車遲第三十六章悟空認親第二十四章 白骨精謀
第七十六章鳳仙郡第三十一章三宵佈陣第三十九章 三清成聖第三章 伏羲轉世第十七章儒門入世第十九章 帝俊求羲第十九章 帝俊求羲第十五章陳橋兵變第十三章妲己入宮第十六章蜀山八仙,靈童再現第二十章 陰陽共濟第六十九章白龍回憶第八章沉香救母第六十章鐵扇公主第四十四章 論計收徒第二十章 偷人生果第十九章佛教出手第二章迷影重重第二十三章 天庭來援第十三章兩難選擇第六十一章紫霞下界第二十七章二戰開始第三十三章烏雞國緣第二十五章 龍巫之戰第四章洪荒之戰第八章 法儒分分第七章 商周陰雲第二十八章燃燈謀算第五十三章 忍平風息?第四十三章 朝代更替第八章 法儒分分第三十章 三方對立第四十八章 敗走彭城第十二章河伯顯靈第二十四章螳螂?黃雀?第四十六章雙猴鬥牛第三十二章 封禪泰山第十一章巫族異變第十章天庭淪陷第三十九章車遲僧劫第三十章 逍遙離去第十八章 謀五莊觀第十九章 帝俊求羲第五十九章火焰山源第九章 佛謀地府第十四章 無法無天第四十八章 祖巫入魔第二十八章燃燈謀算第二十六章 相國鬥妖第四十二章 封神落幕第二十一章 闡教敗退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十六章蜀山八仙,靈童再現第十五章激戰再起第八章 準提使計第九章 佛謀地府第五十三章 雲霄勝出第七章 紫宵齊聚第三十四章 唐僧認父第三十章 逍遙離去第三十九章 三清成聖第二十七章二戰開始第十九章佛教出手第四十章車遲爭端第四十六章 兄妹之情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三十四章 唐僧認父第二十九章 紫霞來臨第三十二章 收服雙角第七十章臨碧波潭第二十七章 女媧成聖第七章 伏羲道成第三章 伏羲轉世第二十六章 決戰之始第二十四章螳螂?黃雀?第四章洪荒之戰第五十八章真假猴王2第十三章兩難選擇第六章殺戮之蕩第五十四章唐僧豔遇第九章魔劫初現第二十四章 紅雲遭劫第六章遊方道士第十二章 蚩尤明身第二十二章九重天塌第八十四章抵達靈山第四十四章 論計收徒第三十八章 菩薩出手第十二章 永不朝商第三十一章 巫妖之陣第十八章 謀五莊觀第六十九章白龍回憶第四十八章 敗走彭城第四章巫族智者第十五章陳橋兵變第十六章 大巫再現第十五章姬昌被囚第四十七章離開車遲第三十六章悟空認親第二十四章 白骨精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