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於生心裡還有更多的疑問,而且他能感覺得出來,百里晴隱瞞了一些更關鍵的秘密,比如界城這座巨大的“錨”到底是怎麼把整個交界地控制在L-0深度的,這個錨的運作機制和構建過程具體是怎樣?比如過高過快的科技發展具體會從哪方面影響這座“錨”的穩定,這其中有什麼原理?再比如界城這座“錨”成型之前,交界地又是怎樣的狀態……
畢竟這座城市不是憑空出現,它總得有個建立完善的過程,而聽百里晴話中透露的細節,交界地曾經恐怕真的有過一段平均深度遠超L-0的混亂時期——難道在那時候,交界地就有人類原住民?而且這些原住民還找到了利用“錨”將故鄉從深層拉到L-0的辦法?
這聽上去匪夷所思,因爲世人所共知的一個常識就是隻有在深度L-0的地方纔能讓理性種族長期生存,如果交界地真的有那麼一個深度超過零級的混亂時期,那這裡就不可能有大量的人類生存。
他猶豫片刻,還是決定問問。
但面對他的問題,百里晴只是搖了搖頭。
“關於界城建立之前的歷史,有記載的部分很少很少,甚至界城建立之後有一段時間的歷史也顯得很混亂,我們似乎是從一片廢墟上重建了這個地方,但它當時爲什麼會成爲廢墟卻是一個謎——或許就像許多學者猜測的那樣,那段歷史‘卡’在了二次奇點爆發的時間點上,你應該還記得我跟你講過的,關於這個世界毀滅與重生的歷史。
“在宇宙重生的一刻,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被攪碎重組了一次,這導致了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字面意義的歷史遺留問題。
“所以這也間接催生出了‘考古協會’,一羣醉心考古研究的學者抱團行動,竟發展成了龐大的勢力實體,他們在那些最詭譎、最不穩定的時空塌陷點不斷挖掘,試圖修補各個種族缺失的歷史或尋找某些文明存在過的證據——巴摩薩人和森金人是他們最大的股東,而特勤局因爲掌控着大量異域的情報,又有着龐大的奇物交易平臺和收容庫,也和他們往來密切。”
百里晴說到這裡停了下來,她有些出神地看着連接橋外那片無盡的黑暗,語氣中帶着些許感慨:“尋根溯源是‘文明’的本能,考古協會致力於尋找舊世界留下的文明殘片,並且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着一個被他們稱爲‘遺落深湖’的古老遺蹟羣,交界地也有學者一直在嘗試修補界城建立之前的歷史,想要拼湊出這個被我們稱作‘故鄉’的地方以前的樣子……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我從來都對這些人心存敬畏。”
於生在一旁默默地聽着,他其實很難對百里晴說的話產生什麼實感,因爲他並不是一個“交界地人”,但他知道自己應該尊重這種感情,而與此同時,他又不由得有點感慨——
總覺得那位製造“二次奇點爆發”的“造物主”……手藝有點潮啊。
當然,他知道自己說這話不合適,畢竟這整個宇宙都是因二次奇點爆發而存續至今——想想安卡艾拉的故鄉吧,都沒了,這麼一對比還要啥自行車?
心裡這麼嘀咕着,於生已經來到了那巨大的立方體“建築”前。
灰白色的水泥外牆,沒有任何裝飾,在極近距離帶給人近乎窒息般的壓迫感,長長的連接橋直抵立方體的其中一個頂角,那扇位於長橋盡頭的入口閘門其實非常寬大,甚至足以讓兩三輛車並排駛進——但在整個立方體面前仍然小得像是一個給螞蟻準備的缺口。
於生很難想象這玩意兒到底是怎麼建起來的,又是怎麼保持漂浮在這片黑暗空間中的,反正肯定又是特勤局手頭的“高科技”。
在百里晴的帶領下,閘門開啓,於生扛着艾琳踏入了這座“收容設施”內。
面前是寬敞的走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的崗哨,安置在屋頂上的哨戒機槍和探測器,以及隨處可見的監控設備。
有全副武裝的接應人員出現,與百里晴交流了幾句之後,便沉默地前面帶路。
於生一路都在好奇地觀察着這個地方。
他注意到這整個收容設施內部給人的感覺都正如它的外表一般——龐大的水泥構件,冷硬的線條,缺乏裝飾的各種表面,建築物本身的色彩幾乎只有白色以及各種梯度的灰,以至於那些武裝守衛身上穿着的黑色護甲都變成了這裡最亮眼的“色彩”。
這種冷硬而缺乏色彩的感覺讓於生很有些既視感,但他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到肩膀上的艾琳忽然擡頭衝着百里晴冒出一句:“這地方沒什麼色兒啊——跟你似的。”
百里晴卻並不在意人偶這有些不禮貌的吐槽,而是一臉平淡地解釋:“‘色彩’是隱匿和幻惑的媒介,有一些收容物會利用顏色來傳遞自己的力量,甚至藉助顏色來脫離控制,這座‘容器’專門針對這一類收容物做了加強。至於你說這地方跟我的感覺很像……巧合罷了。”
“天使碎片有藉助色彩脫離控制的傾向?”於生好奇地問道。
“那倒不是,目前並未發現它有任何‘脫困’傾向,”百里晴搖搖頭,“只不過這裡防護等級足夠高,而且自帶一個功能完備且隨時可以啓用的實驗室,所以就送到這來了。”
說話間,他們已經在一扇灰白色的合金閘門前停了下來,在一大堆繁瑣而嚴謹的識別和交接流程之後,那道閘門終於緩緩打開。
裡面是個類似氣閘一樣的結構,對面還有第二道門。
但就在於生準備走進去的時候,接應人員卻突然上前一步攔住了他,並轉頭看向百里晴,厚重的防護頭盔下面傳來有些發悶的聲音:“局長,訪客需要額外防護嗎?”
“不需要,”百里晴搖了搖頭,“這碎片就是他打下來的。”
隔着厚厚的防護頭盔,於生也看不見那個接應人員臉上的表情,但他明顯注意到對方的身體僵硬了一下,然後對方就那麼愣了得有兩三秒,才非常不自然地把手放下來並後退兩步。
“我再強調一下啊,不是我打下來的,是它自己不想活了……”
於生跟百里晴嘀咕着,後者卻已經邁步向前走去:“我知道,但這麼說方便。”
於生撇撇嘴,也跟着走了進去。
等到穿過第二道閘門之後,真正的實驗室才總算映入眼簾。
燈光明亮,但各處同樣缺乏色彩,寬敞的房間擺放着許多看不明白名堂的先進設備,房間中央則是一個結構複雜的圓臺,圓臺上方屋頂的對應位置則還有一個懸垂下來的機械結構,其機械結構末端似乎是集成着大量的分析、監測設備。
還有幾名穿着厚重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實驗室裡等待。
於生的目光越過那些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注意到了放在圓臺中央的……“樣本”。
那是一塊白色的半透明水晶,形狀不規則,大概有三個拳頭那麼大。
它就那麼躺在臺子上,安安靜靜的,看起來人畜無害。
於生突然覺得自己當初跟百里晴說過的擔憂是對的——就這麼個看着人畜無害的白色半透明石頭,放在路邊那真是誰都想不到它是“晦暗天使”身上脫落下來的殘骸,萬一有哪個先天作死聖體的倒黴蛋自動拾取忘關,那走過去真就可能隨手揣兜裡了……
當然這麼大的東西隨手揣兜裡也比較困難,需要一個比較大的兜。
於生好奇地走了過去,在周圍好幾個工作人員緊張到甚至有點驚悚的注視下近距離盯着那水晶看了半天,扭頭跟肩膀上的人偶嘀咕:“能看出什麼嗎?”
“這能看出啥,就一塊石頭啊,”艾琳搖了搖頭,“倒是有些微弱的能量釋放……強度還不如胡狸養的那兩隻雞。”
一名研究員聽到於生肩膀上的人偶突然講話,下意識有些驚愕地看了這邊一眼,但很快便收回目光,對百里晴點了點頭:“我們確實檢測到這塊水晶在不間斷地向外釋放出微弱的能量波動,而且在過去的幾個小時裡其讀數始終相當穩定,但這股‘輻射’的強度很低,對人基本無害。”
百里晴點了點頭:“還有呢?目前還有什麼別的發現?”
“還有……就是這個,也是它最古怪的特性。”研究員說着,從附近實驗臺上的一個容器中取出了一個托盤,把托盤裡的東西遞給百里晴。
那是另一塊水晶碎片——看着跟圓臺上的大水晶質感顏色都十分相似,只是光澤稍微暗淡了一點,而且體積只有小拇指那麼大。
“這是什麼?”百里晴問道。
“次生水晶,”研究員解釋道,“由母水晶‘轉化’而來,您眼前這塊碎片,在半個小時前還只是一塊富含二氧化硅的石頭。”
百里晴的眼神嚴肅起來。
“你是說……它會同化周圍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