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八章 天道之出生

一百五十八章 天道之出生

“孤的道,稱之爲天道。包羅萬象,世間事無有不決!”

李哲此話一出,立刻引起道場內滿堂轟響。

狂妄!狂妄之極!

世間豈有敢以自家之言冠之以天道的,難道汝真當自己是世間的神人不成。沒有見過李哲親身演示仙法的這些士人們,就是聽說到再神奇的流言,也是不會輕易相信的。

這些人,本就是李哲的各種政策下最失落的人,和李哲的矛盾由來已久,根本難以調和。畢竟利益,纔是所有人乃至世間所有人性行爲中最深處的衡量。

人們衡量世間所有一切,本身就是帶着自家的眼光,自己的角度,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世界的,那些佔據統治地位的既得利益者,就是真正碰見了自己的知識所體系不能理解的事物,也多半會恐懼性的立刻拋之腦後,逃避這種認識。更有甚者,拒絕、阻礙、扼殺,各種愚蠢的手段層出不窮。

世間所有的真理,無不是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之後,順和了世間社會運行的大勢才得以舒展的。基督新教、日心說、進化論、西醫解剖科學盡皆如此。

這就是人性!這就是人類思維根深蒂固的慣性缺點,難以禁絕。李哲此刻,所面對的也是這種來自於人性深處的某種集體扼殺。

只是,又有何用?

李哲面帶微笑,環顧四周,看着這天下齊聚的精英。心中卻是俯視芸芸衆生的那種沉靜。

“天道者,天之道也!

天道之存,無微不至,無廣不達,駕馭宇宙萬物,寰宇百態,所以雲。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舜亡。

這樣的天道高高在上。卻又能決定我等周圍的一切,我們生活的環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在天道的掌控之中。就連我們本身,也和宇宙中萬事萬物一樣,是天道掌控中的一份子罷了。

我所著《日月星辰論》,就是對我等周圍的天道的最粗線的描述,只是天道之中包含的一個角度的細節。

但是即使如此,世間天文、地理,盡在其中,陰陽、術數,都有所涉獵,諸位想必已經通曉。當知我所言不虛。”

周圍衆人,聽了此言,張口結舌,卻也不得不呆呆的點了點頭。李哲所言再次震撼了所有人,李哲的日月星辰論。此時正在大漢流行。該書可以說擴展了整個社會的視野,從根本點出發,將世間很多現象完全解釋清楚,徹底代替了世間原本的天文地理方面的學問,堪稱是世間有史以來第一恢弘浩大,講解透徹清晰的著作。世間無數人爲之傾倒,努力鑽研,仍然感覺是艱深之極。而聽李哲的意思,這個浩大嚴謹的一門學問,卻只是天道中最粗淺的一個部分,這……這也太誇張了吧!

那所謂的天道!該是何等的浩大!

諸人正在爲李哲描述的畫卷震撼的時候,突然有人站了出來,“明王所言,未免太過狂妄自大,便是古之聖人,也不敢言世間事無有不決。我觀明王前番聖典,固然有振聾發聵,超越古人之處,但是其中謬誤也有不少,明王可否與我解惑?”

此人一出,場下嗡嗡轟動,李哲之日月星辰論,說實話古人是很難看懂的,能明白其中道理之一二就算不錯。便恰是如此,使得許多老牌人物雖然不解,但卻也不敢輕易質疑,畢竟這整部書的題旨放在那裡,浩大之極,說理的公理化體系又眼看着是法度嚴謹,若是因爲不懂就妄加質疑,砸了自家的招牌就得不償失了。

因此此篇雄文一出,短時間內還真的沒有成氣候的反駁出現,跳出來的只不過都是些鄉間野愚,錯漏百出,不值一提罷了。今日此時,天下論道的大會上,終於有人站出來了,正面辯難,能不讓人激動?

“汝是誰人?報上名來。”

“小子姓楊名修,字德祖,無名小卒,卻只想讓明王爲我解惑。”

李哲一點頭,心知這便是那演義上以小聰明聞名的反面典型楊修了,“你且問來!”

“是!”楊修貌似謙恭的行了一禮,說道:“明王所著日月星辰論中,日月星辰之行,暫且不說,我等皆觀測不到,明王自己也有言,尺度巨大,不費時長遠無以得功。單說這明王所言,日月星辰導致我等身邊諸事小子也有不解。我想請問明王,昔日屈原天問中曾雲:太陽到底有多高?明王學究天人,當可解小子惑!”

李哲一聽便知!這小子,來者不善啊!這背後必然少不了那幫老頑固的指使,只是汝等以爲我的大道,只會向那玄學一般虛無縹緲,無法驗證麼?哼哼!便讓你們見見世面,他敢來這裡,又豈能是毫無準備。

“此問,我日月星辰論曾言,太陽和我等的地球之間距離乃一個不斷變化的量,其軌跡更是一個橢圓形的軌道,有近日點,有遠日點,分別對應夏至和冬至兩天。近者有兩萬萬九千四百二十萬裡,遠者更有三萬萬零四百二十萬裡之遠,此間距離,日後汝等天道之學進步後,儘可以自己檢驗之!”

啊!竟然真的有!這,這不是胡謅吧!衆人的心理隨之顛倒起伏!

“那明月呢,據明王所言是一個空冷孤寂的圓球,卻又如何驗證?”楊修絕對不會輕易服輸。

“呵呵!這個就更簡單了,如今汝等天道淺薄,不得登月一探,但若只是看一看,卻也是方便之極。只需向供銷社申請,購得一隻天文望遠鏡,今晚月明之際就可自己驗看!”李哲輕鬆回答。言語中將從古至今無數人意淫的登月描述的輕鬆之極,唬的一羣人心裡一愣一愣的!今天晚上就可以驗看?這個聽語氣卻一定是真的了!衆人心急。恨不得馬上就能夠得上一隻什麼望遠鏡的,回家好好看看!

楊修一聽,難不住李哲,心中更是着急,緊接着急吼吼的問道:“那風雲如何形成,又如何能落下大雨。風者無形無質,雲者虛無縹緲。皆是虛有之物,卻能化爲大雨,這之間委實是讓人難以相信。文中明王聊聊幾語帶過,未免有虛言搪塞之嫌!”

李哲這回卻是沒有急着回答,大手一揮。身邊有人退下臺去傳令。大羣人如潮水般涌進場中,開始敲敲打打,忙忙活活,在道場中立了兩塊巨大的幕布,分別對着南北兩面看臺。從看坐上也出現了幾個特殊裝束的人,扛着幾臺機器,從機器中射出幾道射線,射到了下面的幕布上。又有線接到李哲的身邊,兩臺攝影機連到投影上。衆人在兩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李哲在臺上的一舉一動!

“世間風雲之事。汝等以爲難解,在孤看來其實簡單。關係到空氣和水的物性,只是這卻又是另外一些知識了。爲免口舌之論,我等便來做一個實驗?”

實驗?何等事物?衆人在底下猜疑。

這些士人們,還只是很少見過這樣的物事。一時間引起無數騷動。李哲充耳不聞,將一個小小的東西放到了鏡頭面前。赫然是一個現代時空的孔明燈!

“諸位來看,我說的空氣就是我等周圍這空中存在的氣體,無形無質,難以撲捉,但卻是無孔不入。它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它也是有輕重的,可以受熱膨脹。這個小小的燈中就像我們周圍一樣,有着空氣,我等看不見,但是我等卻可以影響它。”李哲說着,在小小的孔明燈下放下一個蠟燭,點着。

“很快,這燈中的空氣就會被火燒熱,體積膨脹,從而平均質量變輕,將這個小燈帶起來了。”然後,果然,衆人在大屏幕上看見,那小小的小燈在蠟燭點亮之後,竟然冉冉升起,然後越來越高,衆人甚至已經不用大屏幕,就能看見在空中的那個小燈!這等的衆人親眼見到的實物,卻又比口舌之爭可信上十倍百倍了!

一時間下面聲音鵲起,議論紛紛。衆人心中雖然百般不解,但是眼前的實物卻是確鑿無疑,這……這難道就是李哲的法術麼?

李哲言道:“這不是法術,這就是天道,涉及到浮力原理,物性的輕重之道。只要懂了天道,任何人都能夠做這樣的事情,而且今後,我們不僅是僅僅帶起這個小燈,我們還能製造更大的氣球,將我等自己都帶上了天去,翱翔大地,俯瞰神州!”

一番豪言說的衆人心裡一顫一顫的,然後轉口言道:“至於那狂風雖無形無質,但其實便是這空氣流動所致,膨脹即上升,形成熱風氣流,冷卻即下降,形成冷風氣流,攜帶着水,就可以形成雲團,從而大雨磅礴!”

接下來,李哲又用玻璃皿煮水讓衆人看了水蒸氣的實驗,爲衆人解釋了水,冰和水蒸氣的關係,講到了雲的形成和移動機制,就是空氣中的水滴凝聚而成,被風在天空攜帶着四處遊動。而云在空中落下來,就變成了地上的瓢潑大雨,有時候天氣若是極冷,凝結成了固體則就是冰晶雪花。這個一系列的道理雖然比孔明燈實驗震撼性小,但是邏輯卻更加清晰,在衆人的觀看下,玻璃皿中的水被煮沸,形成白霧一般的水蒸氣,然後上升在玻璃蓋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歷歷在目,自己就滑了下來,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加清楚?

楊修的問難徹底失敗!

這等水蒸氣的事情平日裡大家也不是沒有見過,但是若是沒有李哲爲大家演示,然後一步步清晰的解釋其中的道理,衆人如何能夠知道這平日裡司空見慣的事情,竟然和天上的風雨之事息息相關!

天道之妙,大至寰宇,小及身邊,這般簡略之極,卻又能夠孕育深遠的大道才充滿了世間最精美的至理,有着一種說不出的震撼性的素樸而又浩大之美!直接影響着隱藏在人類基因血脈最深處的那種共振!世間所謂打動人心不過如此,一時間衆人不由得都爲李哲爲衆人演示的這種至簡至妙的天道而傾倒!

李哲環顧四周言道:“世間事萬物皆有其理,但天道卻總領其中,我等身邊處處都有天道之神蹟在,諸位平時看見,不解其理!如今孤王降世,就是來爲天下人撥開迷霧,讓汝等領悟天道的!”

話畢,微微欠了一下身,從身邊取出一本書來,“值此盛事,人文薈萃,爲襄盛舉,我便將我天道學問中的第二本聖典也公佈出來吧,這第二本聖典的名字叫做《進化論》,卻是在上一本聖典的基礎之上,描述世界百靈之間的關係,以及我等的來由——人類的起源。”

轟的一下,底下再次轟動,在日月星辰論之後,李哲又有鉅著誕生,而這次,李哲這個離經叛道的傢伙,竟然將手動到自己的頭上來了,人類的起源,這……這難道不是上古大神造出來的麼?

衆人經過了一系列的辯難之後,本就已經對李哲的道理充滿了驚歎,以爲是今生所遇最爲離奇震撼的事情了,誰知,李哲卻又峰迴路轉,硬生生的將衆人的期待拔高了一個新的臺階!

人類起源這個問題,直指人心,卻是人類自有思想以來最迷惑的基本問題之一,從遠古時期,自從人類自我意識誕生之日起,這個問題就困惑了無數人,無數偉大的哲人歷經上百萬年的思索不得其解,只能以虛無縹緲的神話形容之,如今,這李哲真的要將其解釋出來嗎?

而且還要是依據日月星辰論的模式?

日月星辰論,這本天師道聖典,其不僅僅是內容上的價值,其說理的體系,也是令華夏的這些精英們耳目一新,這種公理化方法,預設前提,層層推進,其中的每一個觀點,每一步推論都走的無比紮實,幾乎是讓人無懈可擊,說是開一代歷史的鉅著,其實這個倒是也佔了相當一個因素。

難道這人類起源的敘述也會是這樣的模式麼?不是像老子道德經,屈原天問那樣的玄而又玄,讓人捉不住頭腦?

人類歷史上的最大謎題,難道就這樣會被這個天界而來的神人解開麼?

到了這個時候,不管承認不承認,衆人都不得不重新思及李哲的那個虛無縹緲的身份,那個衆人一直逃避不敢面對的身份——神人!只有神人,纔可能有這樣的視野,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決心和魄力,解決這等如開天闢地一般的大謎題!

李哲他,莫不是要親手造出一個人吧?

,!

第93章 亂戰第41章 收穫和問題一百六十四章 激變一百零九章 虞洽卿胡佛一百四十八章 空降一百五十八章 天道之出生第46章 戰灤州第2章 出場一百九十三章 蓬萊艦隊和公孫康第58章 小事第85章 雜第7章 結局第61章 隱憂一百四十章 新亞洲主義一百四十一章 捨得第60章 秋波第111章 碰撞一百三十六章 妓一百五十二章 變第82章 襲遠一百二十七章 徵倭三第50章 斬草兩百四十五章第16章 光復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第112章 前軍第28章 休閒第92章 rpg7第29章 歸來一百二十一章 裝甲車第35章 問策第54章 孔明第29章 突襲第80章 登州第41章 收穫和問題一百九十章 關島兩百二十六章 維生艙第64章 築基第38章 曹夏戰三英第95章 南洋爭奪戰的開端兩百一十八章第89章 各所思一百零九章 虞洽卿胡佛第72章 空軍時代的序幕第23章 妖孽們的未來第77章 那最後一撥的致命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兩百二十七章第5章 處理收穫一百四十七章 宣傳一百五十章 二代第131章 嬗變的局第68章 美人勸諫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一百二十九章 徵倭五第36章 北上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第67章 進行時一百七十五章 屠夫一百六十四章 激變第30章 升級換代第37章 袁大頭的革命兩百四十一章第10章 朝會一百零四章 算計第56章 大殺器第73章 結束第74章 四海下一百四十五章 另類外交第37章 對陣兩百一十九章一百九十八章 登陸之前第39章 大敗曹仁一百二十章 盟友第87章 圍城,急報!一百七十八章 分割與爭霸第126章 出擊第13章 抓捕第45章 調戲第20章 準備兩百一十一章 信息一百一十八章 直面下第24章 鄭家上第82章 襲遠第108章 羣雄第103章 變化第101章 烏蘭烏德戰役九第29章 歸來一百八十二章 對峙和解除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第29章 突襲一百五十章 二代第41章 徐霞客兩百三十二章第53章 神醫入甕來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起風雲兩百二十二章 虛擬和現實兩百二十六章 維生艙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
第93章 亂戰第41章 收穫和問題一百六十四章 激變一百零九章 虞洽卿胡佛一百四十八章 空降一百五十八章 天道之出生第46章 戰灤州第2章 出場一百九十三章 蓬萊艦隊和公孫康第58章 小事第85章 雜第7章 結局第61章 隱憂一百四十章 新亞洲主義一百四十一章 捨得第60章 秋波第111章 碰撞一百三十六章 妓一百五十二章 變第82章 襲遠一百二十七章 徵倭三第50章 斬草兩百四十五章第16章 光復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第112章 前軍第28章 休閒第92章 rpg7第29章 歸來一百二十一章 裝甲車第35章 問策第54章 孔明第29章 突襲第80章 登州第41章 收穫和問題一百九十章 關島兩百二十六章 維生艙第64章 築基第38章 曹夏戰三英第95章 南洋爭奪戰的開端兩百一十八章第89章 各所思一百零九章 虞洽卿胡佛第72章 空軍時代的序幕第23章 妖孽們的未來第77章 那最後一撥的致命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兩百二十七章第5章 處理收穫一百四十七章 宣傳一百五十章 二代第131章 嬗變的局第68章 美人勸諫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一百二十九章 徵倭五第36章 北上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第67章 進行時一百七十五章 屠夫一百六十四章 激變第30章 升級換代第37章 袁大頭的革命兩百四十一章第10章 朝會一百零四章 算計第56章 大殺器第73章 結束第74章 四海下一百四十五章 另類外交第37章 對陣兩百一十九章一百九十八章 登陸之前第39章 大敗曹仁一百二十章 盟友第87章 圍城,急報!一百七十八章 分割與爭霸第126章 出擊第13章 抓捕第45章 調戲第20章 準備兩百一十一章 信息一百一十八章 直面下第24章 鄭家上第82章 襲遠第108章 羣雄第103章 變化第101章 烏蘭烏德戰役九第29章 歸來一百八十二章 對峙和解除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第29章 突襲一百五十章 二代第41章 徐霞客兩百三十二章第53章 神醫入甕來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起風雲兩百二十二章 虛擬和現實兩百二十六章 維生艙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