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章 羣英會

一百五十五章 羣英會

三國時空。

七月到八月,李哲境內秋收完成,大豐收的水稻和小麥兩種新神谷再次震撼天下!中原人心歸附,已經是毫無疑義!就是許多士族,也是終於意識到了大勢的不可阻擋,猶猶豫豫的開始了心態的轉變。

九月份,在青島,李哲專門留下了一個時空錨點,作爲未來重要的戰略支點,李哲必須擁有對這個要地的完全掌控能力。然後留下黃忠鎮守此地,穿梭回去許都。

論道大會,即將開始。

如今的許都到處是人來人往,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鼎盛的時期,來自天南海北,東方西方的各路士人方士工匠,幾乎所有的心裡有些希望的人都匯聚到了這裡。哪怕是心中對李哲的統治仍然不夠認同,但不妨礙着這些人來許都尋求名利雙收的機會!

……

一處酒館中,幾個士子模樣打扮的年輕人坐在一起,看着外面的熙熙攘攘,一面在放聲交談。

“公威,這次論道大會,你說我等,能在其中奪的一席否!”一個士子滿臉興奮,對着對面的朋友說道。

公威聞言,不置可否,卻是將眼光轉向了另一個士子,“我等三人,不知如何。但是以孔明之能,卻是必然會在此次論道大會中一展雄才,力拔頭籌的!”

聽到這樣的誇讚,孔明將目光從外面轉了進來,笑着答道:“公威切莫如此說法,徒惹人生笑。天下英雄何其多也,如今的許都,可謂藏龍臥虎,我等能來瞧瞧熱鬧就算好了。”話是如此,年輕人畢竟是鋒芒畢露,眼神中卻竟是捨我其誰的氣派。

“哈哈哈哈!”公威指着孔明笑談:“你啊你!平常時候最是自命不凡,這個時候也會這般小心謹慎!太假!太假!哈哈哈哈!”旁邊的人也是跟着鬨笑!

笑了一會,其中一個士子還是有些遺憾:“可惜,先生不肯來此,否則以先生的才學,震驚天下也是等閒事!到時候聲名遠播,若是登高一呼,就像當年的鄭公一樣,門下弟子數千,何等的壯觀?”

聽了這話,其餘的數人也是不禁爲之神往。

這幾個士子口沫飛濺,說的正是得意之時,突然哧的一聲笑聲傳來,立刻變了臉色。

回身一看,卻是隔壁的一個渾身着絲錦、面色病怏怏的年輕人在笑,身邊,一箇中年人連忙拱手告罪。

有個士子立刻滿身的不爽,“小二!這是怎麼回事兒?我道這迎賓居,都是士子名流,沒有凡俗人等,才進的這家客棧,怎的,大庭廣衆之下,坐席間還能有這等無禮之徒!”

這句話一出,那邊那個病怏怏的人的臉色就變了,就連身邊的中年人都有些錯愕。

名叫公威的士子不由心中哀嘆,這崔州平別的什麼就好,就是實在是太能惹事兒了,不愧是冀州名門崔家的二代,這對面兩人,明眼看着也都不是普通人,如何能夠善罷甘休。

“咳咳!好一個士子名流,想不到我不入中原十幾年,這中原的人等都是變得如此的雅岸高潔了!竟連我周瑜如今也成了無禮之徒。這位小哥兒,你這般的說法,可是不僅僅是得罪了我周瑜一人而已了,難道你隨意指着一人,就可以說別人是無禮之徒麼?”

此人一報大名,立刻全場騷動,廬江舒城周瑜周公瑾!那是何等人物,和江東孫郎並稱的雄傑!如今雖然因爲江東複雜政治局勢的原因如今被閒置,但是這樣的人,不管是家世、才學、韜略都是無可挑剔。當今之世的年輕一輩中,乃是真正頂尖兒的人物,卻被污爲無禮之徒,這下可有熱鬧可以看了。那邊桌上的幾個年輕人也不知道是誰,這回可是提到了鐵板了!這周公瑾尖牙利齒,不過區區一句話,就將崔州平的話引向了周圍所有人,讓別人都爲之同仇敵愾。

不說別的,周圍這許多人立刻引申思考,這周瑜來了,那旁邊又是誰人?能和周瑜相提並論談笑風生的,又會是何等人物?

周瑜大名相報之後,這邊的幾個小年輕立刻氣爲之泄,心知不妙,這幾人卻是荊州人士,和江東正是生死仇敵,退卻不得,此時即使是心生膽怯之意也是不行。士子名門的第一道規矩,那便是名聲大於一切,此時打退堂鼓,豈不是自己家門乃至師門的聲譽都徹底沒了。

那崔州平嘴巴鼓動了半天,卻找不到什麼詞來,尷尬至極,旁邊的孔明湊過身來,回答了一句:

“周公瑾果然是風流人物!不在江東伺候孫家兄弟打掃手尾,卻又來中原圖謀什麼?如今的江東孫郎,剛在淮南吃了一頓敗仗,難道卻又以爲,這許都的廢宮殿中又會有一顆和氏璧可以撿麼?”

此話一出,調侃之意極盛,立刻引得鬨堂大笑。

衆人皆知,江東孫權日前才經歷了一次大敗,李哲手下一隻偏師攆着的敗軍,就將孫權打得一敗塗地,正是焦頭爛額之時。

而這傳國玉璽,也就是和氏璧可是和孫家接了不解之緣,當年孫堅勇猛,首先打進洛陽,與大火中的宮殿中偶爾拾得了傳國玉璽,卻沒有聲張,暗自私藏,被別人得知犯了衆怒,不得不倉皇而走。誰知又被劉表半道上攔路打劫,丟了性命。從而揭開了孫家和荊州纏綿十幾年的生死大仇。

後來孫策起家,以傳國玉璽質押,才從袁術手中得到了自己父親的舊部,從而憑着這些兵席捲江東,打下了如今的江山。父親因此死,兒子因此興,孫家的緣生緣滅,這和氏璧可是在其中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但是,無論如何,臣子私藏國寶總不是什麼好事。如今此子以此相激,明明是暗諷孫堅私藏和氏璧,有不臣之心,身死乃咎由自取之意,凡是江東人物,身爲吳侯治下,可有能忍得住氣的?這出言的士子看着年紀輕輕,但是口舌之利,實在是有勝於劍!

此話一出口,果然對面二人面色轉青,已是怒極。只是臣子私藏和氏璧,畢竟是有虧大德之事,二人便是渾身有百張口,也不可能將其顛倒黑白。若不是這和氏璧被袁術所得,又怎麼可能有後來的袁術稱帝之事!這東西,可是真真正正的天下大寶,龍氣所種啊!

此時旁邊那中年人終於開口說話,抱拳一禮說道:

“在下顧雍,草字元嘆,不知對面誰家才子,果真俊傑也!能否大名告知?”

這面幾個年輕人一聞此人姓名,忙肅容行禮回答,卻原來是諸葛亮字孔明,崔鈞字州平,孟建字公威,石韜字廣元是也,俱是來自荊州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

顧雍聞言,先是讚歎了幾句:”久聞水鏡先生門下高足,皆是不凡,如今一見之下果然名不虛傳。只是剛纔孔明賢弟所言,未免有失厚道。當日吳侯在洛陽時,周圍羣雄都是何等樣人,袁紹袁術,篡權賊子兄弟,張揚等人,巧取豪奪之徒,便是名士張邈,最後不也兵敗身死被人吞併,環顧四周,難道要吳侯,將之交給董卓麼?漢家天子失位,中原逐鹿,天下糜爛不堪,當時吳侯私藏,實在是事關重大,不得不爲之耳!”

這話一說,卻總算是爲吳侯一門挽回一點聲面。周圍衆人唏噓,都道是言之有理,當時董卓之亂,羣雄討董之時,情勢也確實如此,以現在看來,圖謀變亂者多矣!這傳國玉璽,歷來是天子掌管,當時漢天子式微,野心謀亂者不知凡幾,突得至寶,倉促之間又能交予誰,不管是誰,恐怕都會立刻萌生篡位之心,後果恐怕更是大亂。這孫堅此舉,也確實有幾分不得已之意。這顧雍,身爲江東名士,大儒蔡邕之徒,不愧是思慮周詳之人。

“呵呵!”豈知正在此時,又是一聲竊笑,“顧元嘆好一張利口!不愧是蔡邕的高徒!硬生生是指鹿爲馬,顛倒黑白!”

衆人聞聲,卻看見大堂一角上坐着三人,一看就是名門高士的打扮,卻是頗爲低調的坐在一角,顯然也是不欲惹人注目,只是此時,這一句話說出,立刻便成爲衆矢之的。

這句話大膽之極,直接辱及顧雍的先師蔡邕!讓顧雍氣的嘴脣發抖,但急怒之下,顧雍仍然是保持了儀態舉止,先行了一禮言道:“兄臺有指教,儘管說來?明人不做暗事,何必遮掩行徑!”

“好!既然如此,某便指教與你了。”這個小年輕倒是天生狂悖,不顧旁邊兩人拉扯,硬生生站了起來,大聲說道:

“某乃楊修,字德祖,身邊這兩位,一位司馬朗,字伯達,一位司馬懿,字仲達,是河內名門司馬氏子弟。我等三人,可否?”

“莫不是昔日父子三公,弘農楊氏子弟?”顧雍強忍着怒氣,依舊是彬彬有禮問道。

“然也!”楊修卻是趾高氣揚,顯然是爲自家名門自豪!

這弘農楊氏,也是當今名門,絲毫不下於汝南袁氏,從初代楊震太尉起,歷任三公,四世太尉,和袁氏並稱爲天下名門,後世許多楊氏名人,其淵源都源出於此。而這楊修,正是曹操在位時前太尉楊彪之子,說起根底,當世之中果然是一等名流!

到了此刻,小小客棧中,衆人不由心驚。

荊州名士,江東俊傑,弘農楊氏,河內司馬,這天下間,年輕俊傑,俱都聚集於此了嗎?這許都人文薈萃,竟至於斯!衆人不由得暗暗打量周圍,看看還有什麼人,藏於其中!一時間客棧中衆人屏息靜氣,氣氛極其詭異。

只聽那楊修言道:

“江東孫氏,歷來便是不通禮教,粗鄙之徒。從起家時期,就動不動就擅自攻伐,擅出州郡,違逆上官,妄自屠殺名士,荊州刺史,南陽太守,具死於其手,這樣的狂人,於世間又有何用,比謀權亂政的董卓之流又能強到哪裡去?哼哼!私藏玉璽?以孫文臺的狂悖!恐怕是早就有謀逆之心了,若不是劉景升,焉知孫文臺回到江東,不會自立一個什麼陽明皇帝?哼哼!一屆赳赳武夫而已,還自詡忠貞?不過五十步而笑百步!”

這番話一出,頓時小小客棧中一片譁然,孫堅號稱英雄,竟然實際上是這樣的一個亂賊一般人物?

楊修利口,果然善斷人心。孫堅此人行事,確實如此,其人在歷史上,在靈帝時期,就經常不經朝廷,沒有合適理由,擅自跨越州郡行事。後來羣雄討董時,就更是愈發囂張跋扈,便不說和袁術互相勾結,圖謀瓜分豫州荊州之事,就說其出荊州時,擅自攻掠州郡,屠殺上官,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諮,而佔據豫州,烹殺潁川郡太守李旻之事就更是令人髮指。這樣的惡事,就是董卓之流,都沒有敢輕易犯過,若是說他是個忠臣,呵呵!那真的是連黃泉之下的董卓都會被跳出來再氣死一回。

這一片血粼粼的歷史,被楊修揭了開來,人們才終於意識到,這世間,早已經不是大漢時候的安定和平,曾經以爲的所謂英雄豪傑,都不過是一羣以天下爲食的兇殘野獸而已。

如今的這個許都,一片繁華景象,入其中幾乎能讓人忘掉世間任何的煩亂。但卻也絲毫不能掩蓋,它是經歷了何等的一番戰亂,才能獲得如今的一片和平的。

說起來李哲入許都,還真的是歷代羣雄中屠殺最少的,幾乎是最快的效率,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掌控了城池內外。入了城池,也沒有搶掠屠殺百姓,就是對一直作對的曹操軍的諸位大臣也沒有擅動,反而是給許都帶來了更加繁榮的和平。

就是一直到現在,明知許都內外,存在着無數暗地裡對其不滿的士子名流,卻也沒有采用連根拔起的屠殺策略,只是以諸般制度,造成天下的大勢變動,以勢相逼。比起昔日曹操的執政,也是絕對堪稱一個仁字。

難道這李哲雖然出身草莽,卻實際上竟然是一個數得着的有道仁君不成?

第34章 水師第30章 升級換代第28章 休閒一百五十七章 論道第67章 小丑一百七十一章 夜襲兩百零八章 滅絕一百八十章 鮮卑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64章 築基第37章 袁大頭的革命一百六十四章 掌心的日本兩百三十九章一百七十三章 遭遇第136章 宴會第86章 東江改編第22章 軍火貿易一百九十九章 渡河一百七十二章 對陣兩百二十二章 虛擬和現實第14章 海面上一百八十九章 開啓全面戰爭上第71章 戰略下一百六十三章 秋山山本原敬第三十五章一百八十章 燧人兩百一十三章第6章 馬尼拉一百二十三章 紛爭第40章 狙殺第56章 銀子第105章 四將一百六十四章 激變第84章 皮島上第39章 大敗曹仁一百一十四章 噴發一百七十四章 長安第91章 馬尼拉灣下第103章 變化第29章 古代人和對講機的第一次親密接第19章 女王和生理人第91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4章 四海下一百五十六章 展品第37章 震驚兩百一十一章 智能體的自吹自擂第141章 祥瑞,稱王第64章 佈局一百八十五章 時代的敵人第50章 試探性合作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兩百二十一章 仙門第15章 奪堡,排炮第82章 襲遠兩百一十二章第118章 前線,身後第77章 武器第42章 高加索會戰第31章 鄉下人周瑜一百三十二章 徵倭八一百九十三章 蓬萊艦隊和公孫康第22章 會議兩百四十八章第30章 升級換代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庫克敦第130章 擴張第48章 劇 變兩百零六章 打響一百八十二章 2013年的隆盛木業第19章 清理一百七十三章 陌刀陣第96章 出發兩百一十八章第33章 急速升級,輜重營一百一十二章 地火第95章 神棍王朝第114章 序第100章 會議第132章 封賞第91章 馬尼拉灣下第96章 危機第44章 突變一百八十一章 燧人二第68章 美人勸諫一百四十四章 國宴上第24章 詭詐,所謂趙雲兩百一十四章第28章 埋伏第63章 疑團第57章 覆滅第68章 追根第99章 手尾一百一十六章 空襲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第3章 相逼一百八十一章 非洲第18章 各思第58章 小事第42章 安排第131章 嬗變的局
第34章 水師第30章 升級換代第28章 休閒一百五十七章 論道第67章 小丑一百七十一章 夜襲兩百零八章 滅絕一百八十章 鮮卑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64章 築基第37章 袁大頭的革命一百六十四章 掌心的日本兩百三十九章一百七十三章 遭遇第136章 宴會第86章 東江改編第22章 軍火貿易一百九十九章 渡河一百七十二章 對陣兩百二十二章 虛擬和現實第14章 海面上一百八十九章 開啓全面戰爭上第71章 戰略下一百六十三章 秋山山本原敬第三十五章一百八十章 燧人兩百一十三章第6章 馬尼拉一百二十三章 紛爭第40章 狙殺第56章 銀子第105章 四將一百六十四章 激變第84章 皮島上第39章 大敗曹仁一百一十四章 噴發一百七十四章 長安第91章 馬尼拉灣下第103章 變化第29章 古代人和對講機的第一次親密接第19章 女王和生理人第91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4章 四海下一百五十六章 展品第37章 震驚兩百一十一章 智能體的自吹自擂第141章 祥瑞,稱王第64章 佈局一百八十五章 時代的敵人第50章 試探性合作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兩百二十一章 仙門第15章 奪堡,排炮第82章 襲遠兩百一十二章第118章 前線,身後第77章 武器第42章 高加索會戰第31章 鄉下人周瑜一百三十二章 徵倭八一百九十三章 蓬萊艦隊和公孫康第22章 會議兩百四十八章第30章 升級換代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庫克敦第130章 擴張第48章 劇 變兩百零六章 打響一百八十二章 2013年的隆盛木業第19章 清理一百七十三章 陌刀陣第96章 出發兩百一十八章第33章 急速升級,輜重營一百一十二章 地火第95章 神棍王朝第114章 序第100章 會議第132章 封賞第91章 馬尼拉灣下第96章 危機第44章 突變一百八十一章 燧人二第68章 美人勸諫一百四十四章 國宴上第24章 詭詐,所謂趙雲兩百一十四章第28章 埋伏第63章 疑團第57章 覆滅第68章 追根第99章 手尾一百一十六章 空襲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第3章 相逼一百八十一章 非洲第18章 各思第58章 小事第42章 安排第131章 嬗變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