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抗洪搶險(二)

章顯德講完,縣氣象局長宋安寧又向大家通報了氣象方面的情況,據上級氣象部門通報,說這次強降雨還將持續三天左右,如果降雨強度不減的話,白樹溪將暴發百年不遇的山洪,到時,整個白樹縣的水利設施和防汛工作都將受到嚴峻的考驗。

通報完情況後,大家議了議,最後章顯德進行了總結和安排:一、縣防汛指揮部的所有領導要高度重視此次的抗洪防汛工作,縣防汛指揮部人員二十四小時輪流值班。二、各鄉鎮防汛指揮部也要立即行動起來,二十四小時輪流值班,時刻關注所管轄區防汛動態,出現情況立即向縣防汛指揮部彙報。三、按照分工,各領導聯繫的鄉鎮,聯繫領導爲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實施該鄉鎮的防汛搶險工作。四、民政局要做好抗洪防汛物資的籌集和災後救濟物資的籌措,和水利局一起負責防洪物資的供應。五、交通部門負責確保全縣公路的暢通以及人員物資的運輸。六、通信部門負責保障通訊工作。六、縣武警中隊和民兵等組成的應急分隊隨時聽命,準備應付出現的緊急情況。七、所有縣防汛指揮部的人必須保證二十四小時開機,隨叫隨到。

開完緊急會後,劉思宇看到值班表上,自己明天下午纔到指揮部值班,就帶着陳亮回到白樹賓館,爲了方便,劉思宇讓白茹菊給蔣明強、陳亮和盛小兵開了房間,讓三人住在賓館裡。

大雨下了一個晚上,劉思宇讓陳亮打了兩次電話到楊灣水庫,第二次電話時,看管水庫的老王說楊灣的雨下得很大,水庫的水位急速上漲,已逼近了警戒線,沈萬新書記帶着鄉里的幹部打開了泄洪道。

陳亮告訴老王,讓他每二個小時,向自己通報一下楊灣水庫的情況,如果情況不妙,則一定要在第一時間進行彙報。隨後,陳亮又給沈萬新打了一個電話,要他一定注意楊灣的情況,有什麼問題立即給自己聯繫。

蔣明強則又給長嶺鄉的胡柱纔打了一個電話,詢問了長嶺鄉的情況,這長嶺鄉山洪暴發,已有幾處出現山體滑坡,好在住在附近的人早就在鄉政府工作人員的勸說下,提前撤離,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不過由於這些村民不大相信會出現山體滑坡,物資沒有及時搬出,損失了不少。

有蔣明強和陳亮輪流守候,劉思宇放心地去睡了一覺,早上起來的時候,天上還是黑沉沉的,大雨仍下個不停。他匆匆吃過早飯,帶着盛小兵來到城邊的白樹溪畔,看到渾濁的河水怒吼着向下流急速流去,臨近溪邊的幾次低矮的房屋已開始進水,幾個大約是城關鎮的幹部正帶着十多個人忙着用沙袋築堤壩。

劉思宇沿着河邊走看了一遍,發現除了幾處低矮的房屋開始進水外,其餘的暫時問題不大,不過如果河水繼續上漲,縣城的情況還是不妙,這主要是很多房屋都是臨溪而建,而溪兩岸又沒有築堤,往年水不大,倒也沒事,遇到今年這樣的強降雨,就有點危險了。不過這縣城的防汛工作由常務副縣長陳光中負責,劉思宇倒也不好多說。

剛回到辦公室,陳亮就跑了過來,神色緊張地說道:“劉縣長,不好了,剛纔接到楊灣鄉黨委書記沈萬新的電話,說由於上游山洪暴發,楊灣水庫的水位猛漲,水位超過警戒線,泄洪道無法完成泄洪,水庫有漫堤的危險。他請示怎麼辦?”

劉思宇一聽,頭皮一麻,這真是怕什麼來什麼,當初請水利局的技術人員設計泄洪道的時候,本來按劉思宇的意思,要照百年一遇的洪水設計,可是沈志新他們卻提出這樣太浪費,建議按五十年一遇的洪水設計,自己當時只是猶豫了一下,就答應了沈志新他們的要求,畢竟這樣一來,維修成本要少一些,沒想到這百年一遇的洪水,還這麼巧地趕上了。

昨晚的新聞聯播裡,現場直播了荊江大堤的抗洪搶險情況,很多部隊被中央緊急調了過去,參加抗洪搶險,中央的氣象專家稱這次的洪水,是百年一遇的,當時他就擔心楊灣水庫的安全。沒想到這隻過了十多個小時,果然自己的擔心成了事實。

他讓陳亮告訴沈萬新,立即啓動應急預案,在堤壩上築臨時堤壩,以防萬一,並隨時報告情況。

他隨後吩咐蔣明強留在縣裡,關注長嶺鄉的情況,自己帶上陳亮,直奔縣防汛指揮部。

章顯德已接到沈志新的電話,知道楊灣水庫出現了險情,現在這楊灣水庫裡已蓄積了天量的水,如果出現垮塌,不但對楊灣壩上的人是一場災難,就是白樹縣城,至少有三分之一房屋要被洪水淹沒,當他接到這個電話時,臉色頓時變黑。

看到劉思宇趕來,章顯德也顧不得客氣,直接說道:“劉副縣長,楊灣水庫出現險情,你知道了吧?”

“我剛接到彙報,就趕過來了。”劉思宇凝重地說道。

“楊灣水庫的重要性,我就不用說了,你現在立即趕往楊灣水庫,指揮那裡的抗洪搶險工作,一定要確保楊灣水庫平安無事,否則,後果就嚴重了。”章顯德鄭重地說道。

原來劉思宇提出對楊灣水庫進行加固維修時,自己還不以爲意,現在看來,當時劉思宇提出對楊灣水庫進行加固維修是多麼的正確,如果沒有及時對楊灣水庫進行加固維修,這個楊灣水庫肯定早就垮塌了,可能有人會說,這樣一來,這水庫裡也沒有蓄集這麼多水啊,其實不然,遇到這樣大的山洪暴發,水庫很快就會蓄滿水的,至少水庫也要等到蓄了三分之二的水纔會垮塌,這三分之二的水,足以蕩平楊灣壩子。

“章書記,你放心,我這就趕往楊灣水庫,一定盡全力保住楊灣水庫。”劉思宇目光堅定地說道。

“好,我已和縣武警中隊聯繫了,他們和公安局的幹警組成第一批搶險分隊,以做好了出發的準備,還有兩個水利局的技術人員隨行。我在這裡等你的好消息。”章顯德大聲說道。

劉思宇鄭重地點了一下頭,帶着陳亮轉身急步下樓,到了車上,盛小兵正要發動車子,劉思宇不容置疑地命令道:“你坐後面,我來開車。”

盛小兵看了一眼,只得下車坐在後面,劉思宇坐進駕駛室,熟練地發動小車,急速向武警中隊駛去。

盛小兵看到劉副縣長開車的動作比自己還熟練,這才放下心來。

到了武警中隊,幾十個武警兵已穿好雨衣,坐在兩輛軍車裡,旁邊還有一輛運送物資的汽車。

看到劉思宇的車駛過來,林敬業和武警中隊政委彭豐林迎了上來,劉思宇也顧不上客氣,直直地問了一句:“準備好了嗎?”

“隨時可以出發。”彭豐林大聲答道。

“出發。注意安全。”劉思宇斷然說道,然後返身上車,開着車往楊灣狂奔而去。後面跟着林敬業的那輛越野車和兩輛軍車,一輛運送搶險物資的車。

天上的雨仍下個不停,擋風玻璃前的刮雨器不停地划動,劉思宇全神貫注地開着車,靈巧地避開路上的小坑,小車像箭一般向前駛去,林敬業坐的雖然是一輛性能優良的越野,無奈駕駛員的技術和劉思宇相差不只是一個級別,很快就眼睜睜地看着劉思宇的小車駛出了視線,林敬業心裡着急,可是又不好催促,這時接到陳亮的電話,陳亮告訴他,劉縣長讓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着急,他趕過去看看。

沈萬新自從接到縣防汛指揮部的電話後,心裡就一直砰砰跳動,似乎有什麼事要發生似的,他召集全體鄉幹部,傳達了縣防汛指揮部的指示,好在楊灣鄉政府已按劉思宇的要求做好防洪預案,這時啓動緊急預案,倒也有條不紊,所有鄉幹部按事前的分工,各司其職,沈萬新和秦初平更是把指揮部搬到了楊灣水庫老王那裡,帶着人隨時關注水庫的情況。

昨天晚上水庫的水位到了泄洪的位置後,沈萬新帶着人打開了泄洪道,滾滾水流順着泄洪口急速流下,水庫水位上升的勢頭得到遏制,沒想到早上時候,上游的水流陡然大起來,泄洪道無法及時泄洪,水位開始逐漸上升,只差一米就要到堤壩頂部了,而且看形勢,上游的山洪還沒有減弱的跡象,頓時沈萬新和秦初平的額上開始冒汗,一邊組織人員在壩頂築臨時堤壩,一邊向防汛指揮部報告,同時打電話向陳亮進行了彙報。

劉思宇邊開車,邊吩咐陳亮打電話到水庫,詢問水庫的情況,接電話的是鄉政府的胡春豔主任,她聽到陳亮說劉縣長正往這邊趕,急忙把情況彙報了一遍,劉思宇聽到水位離壩頂還有50釐米,沈萬新和秦初平正帶着全鄉的幹部羣衆在堤壩上冒雨築壩,就讓陳亮轉告她,說縣裡的應急分隊正在路上,要他們一定要保護好大堤。

劉思宇趕到水庫的時候,水位離壩頂只有二十釐米了,好在上面已築起了三十釐米高的臨時堤壩,無數的人正的水庫的堤壩上來回忙碌着。

沈萬新看到劉縣長的小車來了,急忙迎了上來,正要去拉開車門,卻發現劉思宇從駕駛座上跳下來,同時迅速穿上雨衣,他沒想到劉縣長竟然親自駕車,不容他多想,劉思宇已迎了上來,和他握了一下,急急地問道:“情況怎麼樣?”

“水位還在上漲,不過上漲的速度已開始變慢了。”沈萬新急忙介紹道。

“好,我們去看看。”劉思宇說完,率先向水庫堤壩走去

第360章 請陳遠華幫忙第329章 大家都在算計第241章 你才哭鼻子第331章 兒子取名劉銘昊第177章 婚禮(三)第39章 高手就是高手第65章 好事多磨(二)第317章 趕赴燕京第466章 兩大省委常委第267章 我要見祝書記第7章 有美女邀請跳舞第550章 姜小平主任第532章 別人誰也不行第420章 舊城改造的方案第45章 捐款儀式(三)第332章 有償劃撥第133章 人事變動第83章 縣裡成立了指揮部第325章 身上的擔子很重第560章 民主測評第428章 中午約人吃飯第220章 醒酒湯第278章 常委會的兩個議題(一)第394章 有人用槍指着劉思宇第67章 小梅的離開第247章 熊局長的苦衷第589章 郭易來了第432章 沒有線索第216章 李娟成了企業處處長第502章 新的方案第46章 李副市長的考察(一)第293章 春節的忙碌第41章 中學校長被人打了第73章 海東之行第383章 難道他有貴賓卡第226章 黑河新茶第189章 寧湖的夜第109章 張中林縣長被調離第63章 自己的自制力是不是有點差第622章 黎樹調到燕京第14章 這路真爛第573章 送刀第401章 彭青的決斷第438章 郭書記來了第281章 財政局的朱世財第397章 搜查(二)第506章 陳原發和賈仁俊第236章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第76章 城牆失火,殃及魚池第268章 真相第415章 到沿海考察(三)第447章 農民工要工資第102章 萬畝茶園(一)第360章 請陳遠華幫忙第457章 洪碧江請吃飯第169章 我的兒子我就要管第34章 省城行(上)第80章 省水電集團第133章 人事變動第590章 書記會第641章 又是一年過去了第377章 菜籃子補貼第286章 投資敲定第339章 省報記者第496章 羅良民被雙規第213章 你就把我當成你哥第156章 省財政廳報到第375章 金卡還是銀卡第629章 薛大律師第598章 黨校生活(二)第405章 從市裡到省裡第166章 王志玲到平西第618章 我去熱菜第566章 馬永華的事第483章 雅間名叫桂皮居第498章 富連市的人事大變動第475章 結識關副秘書長第623章 送周遠致上任第338章 驚動了陽市長第271章 鄭直民的威嚴第465章 邀請省裡的領導第261章 抗洪搶險(一)第623章 送周遠致上任第566章 馬永華的事第310章 沒發現問題第615章 地遠公司的底細第377章 菜籃子補貼第644章 談崩了第502章 新的方案第449章 該安排的還得安排第125章 班長嶽大朋第305章 紅光機械廠的問題(三)第345章 康水平任副縣長第543章 羅琴在鬥氣第97章 省裡的扶貧項目(三)第492章 陳勁鬆喊喝酒第427章 隨便走走第209章 有人拖走程小倩第213章 你就把我當成你哥第464章 常委會上定方案
第360章 請陳遠華幫忙第329章 大家都在算計第241章 你才哭鼻子第331章 兒子取名劉銘昊第177章 婚禮(三)第39章 高手就是高手第65章 好事多磨(二)第317章 趕赴燕京第466章 兩大省委常委第267章 我要見祝書記第7章 有美女邀請跳舞第550章 姜小平主任第532章 別人誰也不行第420章 舊城改造的方案第45章 捐款儀式(三)第332章 有償劃撥第133章 人事變動第83章 縣裡成立了指揮部第325章 身上的擔子很重第560章 民主測評第428章 中午約人吃飯第220章 醒酒湯第278章 常委會的兩個議題(一)第394章 有人用槍指着劉思宇第67章 小梅的離開第247章 熊局長的苦衷第589章 郭易來了第432章 沒有線索第216章 李娟成了企業處處長第502章 新的方案第46章 李副市長的考察(一)第293章 春節的忙碌第41章 中學校長被人打了第73章 海東之行第383章 難道他有貴賓卡第226章 黑河新茶第189章 寧湖的夜第109章 張中林縣長被調離第63章 自己的自制力是不是有點差第622章 黎樹調到燕京第14章 這路真爛第573章 送刀第401章 彭青的決斷第438章 郭書記來了第281章 財政局的朱世財第397章 搜查(二)第506章 陳原發和賈仁俊第236章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第76章 城牆失火,殃及魚池第268章 真相第415章 到沿海考察(三)第447章 農民工要工資第102章 萬畝茶園(一)第360章 請陳遠華幫忙第457章 洪碧江請吃飯第169章 我的兒子我就要管第34章 省城行(上)第80章 省水電集團第133章 人事變動第590章 書記會第641章 又是一年過去了第377章 菜籃子補貼第286章 投資敲定第339章 省報記者第496章 羅良民被雙規第213章 你就把我當成你哥第156章 省財政廳報到第375章 金卡還是銀卡第629章 薛大律師第598章 黨校生活(二)第405章 從市裡到省裡第166章 王志玲到平西第618章 我去熱菜第566章 馬永華的事第483章 雅間名叫桂皮居第498章 富連市的人事大變動第475章 結識關副秘書長第623章 送周遠致上任第338章 驚動了陽市長第271章 鄭直民的威嚴第465章 邀請省裡的領導第261章 抗洪搶險(一)第623章 送周遠致上任第566章 馬永華的事第310章 沒發現問題第615章 地遠公司的底細第377章 菜籃子補貼第644章 談崩了第502章 新的方案第449章 該安排的還得安排第125章 班長嶽大朋第305章 紅光機械廠的問題(三)第345章 康水平任副縣長第543章 羅琴在鬥氣第97章 省裡的扶貧項目(三)第492章 陳勁鬆喊喝酒第427章 隨便走走第209章 有人拖走程小倩第213章 你就把我當成你哥第464章 常委會上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