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姓異動(一)

這三處馬周都特意報請李沐,各派了五十名神機衛維持秩序,以防不測。

同時,經民部尚書韓仲良奏請,皇上允准,此次募集之款項,直接封存戶部,交通監所需,皆須通過戶部撥付,如此可避免募集款所用非途,也可對交通監進行應有的監督。

所以,李世民特意派了六千禁軍,入駐三個募集處,以保障錢款押解入庫,不致給匪徒可乘之機。

凌晨寅時,馬周最後一次關照東、西兩市的經辦人員,一定要按所訂規矩募集。

之後,各就各位。

不得不說,這次的事先準備是充裕的。

按李沐所言,這應該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公開募集,將載入史冊。

馬周做爲具體經辦之人,名入青史已經是囊中取物一般。

事實上,募集開始之後,一切如計劃般進行着。

甚至比想像中更加順利。

排隊的百姓經過驗證身份之後,一手交錢,一手取證。

這張前所未有的股權證上,不僅有馬周的私印,還有兩個大印,交通監的官印,民部的官印。

沒有人對此有異議,在百姓看來,官府就是信譽的保證。

馬周甚至對韓仲良感慨,長安城不愧爲京都,天子腳下,連尋常百姓都知書達禮,都默默地排着隊,聽不到一絲吵雜聲。

就連交錢時,百姓與小吏配合着,將一輛輛板車上的銅錢稱重,都是熟練而快速的。

望着一車車銅錢、金銀運往民部衙門,馬周與韓仲良對此欣喜不已。

看來,原計劃三天的募集,現在只要一日就夠了。

而往往,完美的背後就是錯漏,而這錯漏更往往是致命的。

世事往往如此。

當夕陽西下,黃昏將至。

募集數量已經足夠,甚至還勸退了許多沒有來得不及申購的百姓。

馬周與韓仲良這才鬆了一口氣,相互對視一眼,爆發出暢快的笑聲。

確實,擔驚受怕了一整天,如今該是慶賀的時候了。

一千萬貫啊,如果都是銅錢,稱重量就得有三千多萬斤,幸好有一半是金銀。

也幸虧有六千禁軍安排護送。這要是稍有差池,那就真出大亂子了。

這可是朝廷近半年的歲入。

就在這時,有人突然衝進來,韓仲良一驚,剛要喚人阻攔。

“韓相莫驚,這人是下官所派,在城中各募集處探查。”

韓仲良這才放下心來,心道,還好,這都差最後一哆嗦了,別出什麼事纔好。

而馬周此時心中也驚,因爲他這時纔想起,自己派出了數人去各處探查,怎麼着之前就應該有人前來回報。

怎麼到現在天都晚了,纔回來一人。

馬周的心突然拎了起來。

被放進來的那人衝上前來,急喘道:“稟主人,出大事了。”

馬周眼一瞪,喝道:“快說。”

“有人在南城外設卡阻攔,所有周邊百姓都被拒之城門外。”

馬周聞言頭嗡地一聲炸了,百姓沒有入城,那今日一天所募集的錢財從何而來?這些前來申購的百姓又是怎麼一回事?

他厲聲喝道:“你怎麼到現在纔來回報?”

“小人是想前來回報,可城中各處也有人阻攔啊。”

“那你現在是如何回來的?”

“現在所有設卡之人都撤走了,小人才得以回來。”

馬周這下真驚了,他望着也是臉震驚的韓仲良道:“韓相,出大事了。”

而這時,又有數人急匆匆而來。

“稟主人,西城門外有人設卡阻攔百姓入城……。”

“稟主人,東城門外有人設卡……。”

……。

馬周與韓仲良面面相覷,什麼人有這麼大的手筆,這可是天子腳下啊,更何況這解進庫的一千萬貫,那是真金白銀不假啊。

完成申購的百姓們已經如水銀匯地,潮水般退去,消失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無跡可尋。

馬周突然驚醒道:“韓相,恐怕最壞的情況已經發生,茲事體大,與我進宮面聖。”

韓仲良也反應過來,“快,快進宮。”

……。

如果將時間撥回上早晨的南門外十里,最靠近長安城的官驛。

此時的官驛中,聚集了數十個統一制服的人。

沒錯,就是統一制服。

這制服說的不是官服,也不是軍服。

在這個時代,男人們的衣服除了官服和軍服,可以選擇的很少,基本都是圓領後翻袍,最多加個軟腳襆頭。

如果是平民百姓,需要下地幹活或者挑擔使力的工匠們,基本就是外罩交領右衽短衫。

所以,說它是制服,其實只是強調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人穿的衣服是統一的顏——白襟褐身鑲綠邊。

最關鍵的在於短衫上邊,有着一個明顯的方形標識。

只是這個標識並不相同。

有的是“鄭”,有的是“王”,有的是“李”、“盧”、“崔”。

只要是眼睛不瞎之人,沒有人會懷疑這些人的來歷。

這世間敢冒充五姓的人不多,或許會有,但絕活不長。

五大姓能縱橫天下,靠得不僅僅yn威,更靠得是望,數百年養的望。

不誇張地說,在民間,五大姓的話遠比皇帝的聖旨更好使。

縣以下鄉、裡、坊、村的治理,靠得不是官府,而是世家。

五大姓掌握着最基層的話語權,這不是憑李世民一道聖旨可以改變的。

如果說朝廷的聖旨出不了長安城,這確實是誇張了些。

可要說朝廷的聖旨到不了鄉、裡、坊、村,那就一點都不會含糊。

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其實後世也一樣。

武斷地去指責五大姓殘暴虐民,是不準確的。

因爲對百姓來說,五大姓就是他們的衣食來源。

你看,當一小撮百姓推着板車朝着官驛而來,越來越近。

這時,官驛的那羣人中,出來一個胸口標識着“崔”字的中年漢子。

他身上並無武器,只是雙手後背着,慢條斯里的衝着迎面而來的百姓喊道:“來的可是王打鐵家的?”

迎面而來的百姓聞言就停住了。

爲首一個半老漢應道:“老漢正是王打鐵,敢問……咦,這不是崔爺嗎?怎麼,您也來購買那直道份子麼?”...“”,。

第七百十八章 錢成了燙手山芋第五百八十三章 顧慮重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隱太子李建成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四百四十二章 掠奪人口第五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慎被激起復仇之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會罵人的許胤宗第二百三十七章 親衛常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吃飯的有,不吃醋的沒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舔犢之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爲君,牧何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能背黑鍋的幹才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第三百零二章 鄭觀音(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七百五十六章 肅清遼東第二百九十八章 嗣王府(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有了自己的思想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擠兌潮第四十三章 少監楊務廉第四百八十章 長孫無忌的陰謀第三百二十九章 魯縣子的跋扈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三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七百八十四章 底線?!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賊欺人太甚第一百七十章 神秘之人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孫明月報信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圓桌會議(三)第七十七章 突破口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穫的季節第八百六十九章 我有兒子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沐包圍網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四章 別樣的父愛第八百三十九章 你究竟是何意?第八百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韋家沒落(二)第五百十章 孫華的敘述(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軍令狀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發大招(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秦心的身份第八百九十八章 養寇自重?第三十章 有心種花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一百零四章 效仿桃園五結義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九百八十三章 人性本惡第二百六十七章 君臣密謀第九百六十二章 功成身退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來三將第三百四十六章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第九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終於死了第十七章 李靖的背書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六百六十三章 韓仲良脫離險境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八百九十三章 目標突厥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九百二十八章 朕要是崩了呢?第八百四十五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八百三十章 朱邪克勒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廷辯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沈氏的身世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七百七十八章 長安亂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時政之爭第九百章 煙花三月下杭州第八十二章 拍馬入天牢第九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含笑而死第九百四十八章 人命如草芥!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九百六十五章 朕不是這世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薩那港海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零五章 李沐的戰術(三)第五百零五章 江南東道大總管第六百八十七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按牌理出牌第八百零七章 你不虧第五百三十四章 樑仲業再次與長孫無忌密會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
第七百十八章 錢成了燙手山芋第五百八十三章 顧慮重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隱太子李建成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四百四十二章 掠奪人口第五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慎被激起復仇之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會罵人的許胤宗第二百三十七章 親衛常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吃飯的有,不吃醋的沒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舔犢之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爲君,牧何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能背黑鍋的幹才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第三百零二章 鄭觀音(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七百五十六章 肅清遼東第二百九十八章 嗣王府(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有了自己的思想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擠兌潮第四十三章 少監楊務廉第四百八十章 長孫無忌的陰謀第三百二十九章 魯縣子的跋扈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三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七百八十四章 底線?!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賊欺人太甚第一百七十章 神秘之人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孫明月報信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圓桌會議(三)第七十七章 突破口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穫的季節第八百六十九章 我有兒子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沐包圍網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四章 別樣的父愛第八百三十九章 你究竟是何意?第八百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韋家沒落(二)第五百十章 孫華的敘述(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軍令狀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發大招(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秦心的身份第八百九十八章 養寇自重?第三十章 有心種花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一百零四章 效仿桃園五結義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九百八十三章 人性本惡第二百六十七章 君臣密謀第九百六十二章 功成身退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來三將第三百四十六章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第九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終於死了第十七章 李靖的背書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六百六十三章 韓仲良脫離險境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八百九十三章 目標突厥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九百二十八章 朕要是崩了呢?第八百四十五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八百三十章 朱邪克勒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廷辯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沈氏的身世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七百七十八章 長安亂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時政之爭第九百章 煙花三月下杭州第八十二章 拍馬入天牢第九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含笑而死第九百四十八章 人命如草芥!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九百六十五章 朕不是這世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薩那港海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零五章 李沐的戰術(三)第五百零五章 江南東道大總管第六百八十七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按牌理出牌第八百零七章 你不虧第五百三十四章 樑仲業再次與長孫無忌密會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