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

PS:感謝書友“legion”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常何這話倒是說得沒錯。

如果真以李世民所言,常何立下如此大功,從事變前的中郎將晉升大將軍應是題中之意。

並且,這些年也沒有聽說常何犯下什麼錯,被貶過職。

只是外放到涇州做了個小州刺史。

前兩年剛剛被調入京中做了右屯衛將軍。

從這方面來說,確實有疑點。

李沐問道:“你還知道些什麼,有什麼說什麼。”

“臣知道得不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是效忠太子的,還是效忠秦王的,當日參與宮變的僅僅只有秦王的十幾個心腹和秦王府數百死士。”

這話李沐倒是相信的,李世民確實爲當日宮變,封賞了不少立“大功”之人。

典型的代表者就是李靖和秦瓊等人。

他們沒有參與,卻被參與了。

李世民以此來彰顯自己被無數大臣擁戴的假象。

到了此時,李沐對常何已經信了六分。

“臣今日還有一件秘密要稟報殿下。”常何突然說道。

這話讓李沐和李安儼眼神一亮。

“講。”

“請殿下屏退衆人。”

李沐微微搖頭道:“不必了,他們都是孤的心腹,你不必諱言。”

常何猶豫了一下,再三看了看李師、李安儼。

“殿下,先太子曾經設有一個藏武庫,此事除太子之外,僅王珪與臣知道,是太子交代臣一手置辦的。”

這話一出,李沐對常何便信了九分。

如果常何真是李世民的人,那麼不管是論公論私,他都早應該將這寶藏稟報給李世民。

所以,如果這寶藏還在,那麼常何無疑是被參與的另一個“功臣”。

“藏武庫中有些什麼?”李沐平靜地問道,其實如今的他並不在乎什麼財寶和武器了,因爲就算有金銀和軍械,對於如今的李沐來說,都沒有什麼大意義。

而李沐這麼問,是在鑑別常何所說的真假。

如果藏武庫中財富和軍械少,那麼就極有可能常何與李世民串通製造了這個局,用意無非是將常何打入自己的核心罷了。

可如果這寶藏中的財富巨大,那麼常何就是可信的。

因爲如今朝廷經過錢莊擠兌、李承乾、李祐謀反和李世民親征高句麗之後,財力捉襟見肘,李世民的眼珠子裡最渴望的就是錢了,哪還會拿得出鉅額財富來設這個局。

當然,這寶藏經過了十幾年了,東西的陳舊度也能分辨得出來。

所以,只要這寶藏是真,那基本可以肯定常何所言是真。

常何回答道:“庫中有金銀約值三百萬貫之巨,且有儲糧二十萬石,另外軍械無數。”

李沐問道:“此庫在何處?”

常何看看李師、李安儼二人不說話。

李沐道:“但說無妨。”

常何這才說道:“滎陽城西北約三十里處的一座山腹中。”

李沐微微皺眉,滎陽屬鄭州,河南道。

父親怎會將寶藏設置得這麼遠,難道不應該設在京畿,更方便取用嗎?

常何象是看穿了李沐心中所想。

“先太子當時實力遠勝於秦王,根本用不到這些,太子的用意在於,爲防不測時,以洛陽爲據點,與秦王抗衡。況且,滎陽是太子妃的孃家,鄭氏世家在滎陽可以說一不二,取用起來方便。”

李沐微微點頭,這就有些意思了,鄭州距洛陽不遠,又是鄭觀音的孃家。

“這麼說來,太子妃是知曉這寶藏的存在了?”

“不,不。”常何搖搖頭道,“臣方纔說過,此寶藏除了太子,只有王珪與臣知曉。”

李沐瞥了李安儼一眼。

李安儼道:“某也知曉此事。已經稟報給殿下了。”

常何大驚,問道:“你是從何處得知此事的?”

李安儼道:“從先太子與王珪交談時得知。”

常何怔了怔,突然道:“殿下,還須迅速轉移寶藏,如果……如果王珪已經泄密,那寶藏很可能不保。”

李沐道:“王珪已經死了兩年,如果真泄密,朝廷早就得到寶藏了。”

“常何,此事你不用管了,孤自會安排人去處理。至於你嘛,隨孤去杭州後再作定奪。”

說完,李沐對李師道:“將常何看管起來,好吃好喝相待。”

“喏。”

常何急道:“殿下,太子曾派數十親衛在山腳處建了個村子,專門看管寶藏,沒有信物根本無法進入。如今十幾年過去,臣不知道這村子還在不在。”

李沐心中一動,問道:“什麼信物?”

常何想了想道:“好象是一枚先太子的私印。”

“毗沙門之印?”

常何驚詫地望着李沐,應道:“正是。只有憑此印進入村莊,纔會由人帶入山腹取其中庫藏。”

李沐點點頭道:“孤知道了,如果驗證此事是真,孤會給你一個交待。先委屈你了。”

常何躬身道:“臣不敢言委屈。”

李沐令蘇定方先領着鄭觀音等人率軍返回杭州,自己留在蘇州等待結果。

……。

在李沐離京的第三天,李世民就下旨冊封了李治爲太子,並舉行了盛大的慶典。

長孫無忌的趙國公爵被長孫衝承嗣,長孫無忌其餘各子皆有封賞。

許國公高士廉改封申國公,晉爲太傅。

長孫無忌的兩個兄弟,長孫恆安被封爲神策右衛中郎將,長孫安業爲神策右衛左郎將。

這在長安城內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

畢竟李世民三個嫡子,如今只剩李治一人,不選他爲太子,難道去選庶子不成?

而長孫氏的恩寵更是題中之意。

吳王沐當衆宣佈長孫無忌是與漢王李元昌一起撥亂反正的功臣。

而長孫無忌當場爲自己的從逆而悔恨自盡。

從哪一方面來說,李世民重賞長孫氏都不爲過。

由此,長孫氏新一代顯赫朝堂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了。

李靖的兒子李德謇因參與李承乾叛亂,被革職流放至西州。

這還是顧及到李靖,否則斬立決是逃不了的。

李靖藉此再次上疏請辭。

這次,李世民允准了李靖的請辭,僅保留了李靖衛國公的爵位。

不久,李靖帶着次子李德獎在狼牙衛的幫助下,悄悄離開長安,南下杭州。

這件事對朝廷的震動非常大。

第三百五十二章 候君集驟然發難第一百十二章 再謀財源(第七更 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何牧民?第七十九章 兵發越王府?第七百十六章 褚遂良第六百六十二章 另類的馬拉松第二百九十五章 收回酒樓第四百四十八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來三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頭講道理第一百五十二章 惱羞成怒第八百四十七章 這廝還有什麼不想要的?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七十六章 賣身契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圖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沂被扣押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六十九章 私唔長孫渙第六百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二百五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皇乞和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明達有巧思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怕的吞金獸第六百六十七章 做不得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朱邪克勒第四百八十八章 兄弟相殘第七百三十三章 妖精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七百零二章 推拉高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雞敬猴?第三百十一章 想着想着就想多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孫無忌認罪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長安第八百六十章 家宴(二)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麥地那第七百四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百十三章 滅百濟?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有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二十五章 絕計第八十二章 拍馬入天牢第八十六章 破繭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走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事要看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九百二十五章 殺!第八百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十八章 常玉暴露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餘杭縣令張士衡第五百六十七章 新仇舊恨第一百五十一章 諍臣魏徵第一百十九章 祥瑞(二)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是怪臣背主求榮嗎?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九百七十八章 難辯雌雄第六百七十五章 功成返京第三十三章 暮年的李淵第六百三十七章 捨棄底線(二)第五十九章 忌憚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二)第九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含笑而死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二百零九章 你待怎地?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一十章 敲竹槓第四百四十三章 高昌生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劫獄(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七百五十一章 高延壽獻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勝利者總喜歡與失敗者聊天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駁調息令?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中之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門八字開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靖的隱忍之道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四百六十七章 訂婚儀式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四百十八章 軟玉生香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六百七十四章 滎陽之行(四)第九百三十一章 也是個怕老婆的第五十五章 誓師出征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
第三百五十二章 候君集驟然發難第一百十二章 再謀財源(第七更 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何牧民?第七十九章 兵發越王府?第七百十六章 褚遂良第六百六十二章 另類的馬拉松第二百九十五章 收回酒樓第四百四十八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來三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頭講道理第一百五十二章 惱羞成怒第八百四十七章 這廝還有什麼不想要的?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七十六章 賣身契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圖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沂被扣押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六十九章 私唔長孫渙第六百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二百五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皇乞和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明達有巧思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怕的吞金獸第六百六十七章 做不得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朱邪克勒第四百八十八章 兄弟相殘第七百三十三章 妖精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七百零二章 推拉高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雞敬猴?第三百十一章 想着想着就想多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孫無忌認罪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長安第八百六十章 家宴(二)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麥地那第七百四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百十三章 滅百濟?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有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二十五章 絕計第八十二章 拍馬入天牢第八十六章 破繭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走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事要看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九百二十五章 殺!第八百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十八章 常玉暴露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餘杭縣令張士衡第五百六十七章 新仇舊恨第一百五十一章 諍臣魏徵第一百十九章 祥瑞(二)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是怪臣背主求榮嗎?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九百七十八章 難辯雌雄第六百七十五章 功成返京第三十三章 暮年的李淵第六百三十七章 捨棄底線(二)第五十九章 忌憚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二)第九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含笑而死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二百零九章 你待怎地?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一十章 敲竹槓第四百四十三章 高昌生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劫獄(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七百五十一章 高延壽獻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勝利者總喜歡與失敗者聊天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駁調息令?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中之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門八字開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靖的隱忍之道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四百六十七章 訂婚儀式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四百十八章 軟玉生香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六百七十四章 滎陽之行(四)第九百三十一章 也是個怕老婆的第五十五章 誓師出征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