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文成公主身世之秘

“此事,朕還不曾與人說過,王叔是唯一的一個,朕不想聽聞還有人得知此事。”李沐冷冷地囑咐道。

李道宗心頭一震,明白了李沐的意思,“陛下放心,臣必守口如瓶。”

“好了,此事到此爲止。朕要說的是,尉遲恭不僅僅與李慎、周道務聯絡,還派使者去了囉些城。王叔應該明白,這意味着什麼吧?”

李道宗是真震驚了,他當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吐蕃人一旦越過鬆州,那大唐西南將一片糜爛。

如果說之前李道宗還同情、憐惜李慎、尉遲恭、周道務,那麼現在,李道宗已經憤怒了。

家仇還可化解,國恨豈能容忍?

“竟敢……如此?”李道宗咬牙迸出這四字來。

“好了。和朕說說文成公主吧。”

“是。”李道宗應道,“文成公主並非臣之女,而是……李元吉之女?”

“什麼?”李沐驚愕道,“王叔再說一遍?”

“臣說,文成是李元吉之六女。”

李沐震驚了,世享美譽的文成公主,竟是李元吉之女。

李道宗見李沐發愣,喟嘆道:“這世間,若知道內情的,活着的,恐怕只有臣與……秦王了。”

“李元吉有六女。和靜縣主,嫁薛元超;壽春縣主,嫁楊豫之;文安縣主,嫁段儼;歸仁縣主,嫁天水姜氏長道郡公之第二子;新野縣主,嫁河東裴重暉。玄武門宮變時,巢王妃楊氏正帶着此女在臣宅邸,那時她才兩歲。驚聞宮變,楊氏便將此女寄放於臣家中,這一寄就是十五年,直到她被冊封爲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李沐問道:“楊氏爲何不將她領回去?難道秦王連女子都不放過?”

李道宗猶豫一下道:“秦王倒沒有加害侄女,否則元吉另外五女和三位長公主都不可能活到現在。”

“那是爲何?”

“哎……楊氏入宮,陛下難道……不知嗎?”李道宗艱難地答道。

李沐突然領悟到,這楊妃就是楊妃,李明的母親。

呃……李沐有種噁心想吐的感覺。

李道宗道:“楊妃入宮,其餘五女已經長大,可文成卻纔兩歲。臣說起來也是文成的堂叔,於是進宮陳請,獲准之後,留在臣家中撫養她長大,直到吐蕃前來請婚。”

李沐突然譏諷道:“所以王叔就將這沒家的女子送於外族?”

李道宗突然怒道:“臣沒有適齡的女兒,這十五年,臣視文臣爲己出。”

李沐一怔,忙道:“朕失言了,王叔千萬不要生氣。”

李道宗也一愣,揖身道:“臣失禮了。”

“王叔言重了,要說失禮,也是朕先失禮。王叔快坐,繼續說於朕聽。”

李道宗長吁了一口氣,“朝堂上一直不同意與吐蕃聯姻,秦王也不肯。只是吐蕃連年犯邊,令邊疆不寧,每次大唐出兵,吐蕃就退,可唐軍一撤,它又來犯邊。勞命傷財不說,邊界百姓是苦不堪言,沒奈何之下,朝堂只能選擇息事寧人,這纔有了文成遠嫁之事。”

“秦王自然是捨不得公主遠嫁的,便只能從宗室女子中尋找。而臣膝下除文成之外,沒有別的適齡女子,而秦王是知道內情的,自然是想都不用想,就指定了文成。臣千般不捨,奈何無濟於事,只能懇請秦王允准,由臣親自送文成出嫁……。”

說到此處,李道宗……哭了。

李沐明白了,輕嘆道:“朕錯怪王叔了。”

“可憐李媗,才十七歲就遠嫁吐蕃……哎,臣無能啊。”

李沐搖搖頭道:“既然朝堂都有了決議,不選她,自然還有別的宗室之女,換誰都可憐……王叔不必介懷,這就是命。”

李道宗抹了把淚道:“陛下問起文成,莫非是想……?”

李沐點點頭道:“正是。王叔也知道,如今長安兵力空虛,若真吐蕃來襲,局勢很是堪憂。”

“可她一介弱女子,又能做什麼?”

“她不是弱女子。”李沐的眼睛裡有一抹寒光,“她是大唐公主。”

大唐公主!

李道宗似乎有些懂了。

正因爲懂,他才傷心。

因爲傷心,所以痛哭。

哭因痛,才見悲。

“你究竟想讓她做什麼?”

李沐的眼睛中一片平靜。

死一樣的平靜。

“我要松贊干布死。”

一語出,天地爲之驚。

李道宗驚愕了,吐蕃不是党項,也不是吐谷渾。

吐蕃有着遼闊的疆土,有着數百萬子民,有着數十萬可以招之即來的控弦之士。

“大唐與吐蕃以姻聯盟,陛下三思。”

“三思?王叔啊,人家都打到咱家門口了,你還朕三思?”

“可畢竟還在家門口啊,陛下。”

“未得主人邀請,就算過門而不入,也是惡客。”李沐輕哼道,“朕無法忍受朕的胳肢窩天天豎着把匕首。況且,與吐蕃聯姻的是李世民,吐蕃人看來也只認李世民。既然如此,那朕只能打服它。”

“如果打不服它,那朕就滅了它。”

打不服,

就滅了它!

李沐的聲音不大,卻在甘露殿的空曠中迴響。

李道宗確實有些悲痛了。

他是軍機大臣,太清楚如今的局勢了。

長安兵力空虛,僅有八萬軍隊,滅吐蕃?談何容易。

自保都無瑕啊。

李道宗一直認爲李沐的軍制改革太過激進,如果沒有突然裁撤府兵之舉,那麼如今尉遲恭等密謀造反、吐蕃來犯,西疆便有兵來徵發。

如果禁軍不被裁撤,那麼長安城中就有可調之兵,不管是東北戰,還是如今西疆戰事,都不至於象現在這麼被動。

“陛下,東北戰事正緊,若兩線開戰,長安……危矣。”

李沐緩緩起身,來到殿門前,看着殿外天空,“朕今日已經派人令李沂回師,有蘇定方在,固守應該不會太難,東北戰事……先停停吧。只是大軍撤回需要時間,怕是來不及了。”

李道宗更加驚愕,李沐竟繞過軍機處,直接向東北大軍下令。

這……這太不把軍機處當軍機處了吧?

沐突然回頭,看着李道宗,“王叔心裡想必是在埋怨朕,爲何那麼激進,非要在今年全部裁撤各地府兵和京城禁軍吧?”

“臣……臣不敢。”

第六百八十七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九百十三章 高陽一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靖的隱忍之道第一百十九章 祥瑞(二)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頭講道理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青年第六百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一)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彈指一揮,生死之間第五百四十二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三十三章 養虎未必爲患第八百九十一章 那就捏捏吧第五百五十三章 所圖甚大第三百七十章 受封會稽郡王第九百二十五章 殺!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六十六章 李道彥的怨念第七百八十三章 相打無好手,相罵無好口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槓?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時刻(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南軍校第七百章 李沐死了嗎?(加更)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爲君,牧何民?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是曹?誰是漢?第一百一十章 震懾(第五更 求訂閱)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時刻(三)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時就是一種毒藥。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穫的季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紅袖添香伴讀書第九百零一章 這是陛下設下的局?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七百零一章 李沐,你就死了吧!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二百四十一章 孤聽舅舅的第七百六十九章 新羅王的貪念第六百三十章 欲燒三把火(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倖免者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八百三十六章 長林衛,風起長林第九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有啥?第七百六十三章 李義府的“奸計”(一)第六百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貪婪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一)第九十五章 長孫府的女人們第二百三十三章 養虎未必爲患第六十四章 再立新功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五百九十八章 驅虎吞狼之計第四十四章 身世之謎(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滎陽之行(三)第八十八章 探監(二)第九百零六章 魏徵死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二)第二百零八章 庶女可嫁第四百七十四章 吳越軍校第八百十六章 子承父職第八百零四章 平衡第三百八十六章 許之以利第七百十四章 京兆韋家沒落(五)第二百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八百九十二章 倭國滅亡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爲君,牧何民?第六百九十五章 有時動手比動口更有說服力第五百四十一章 房玄齡入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六十章 拉攏第九百八十五章 二崔叛亂第六百三十三章 軍令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個兒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八百零二章 內閣第九百九十三章 彼此彼此第二百七十八章 常綠雲的手刀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挑撥(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零一章 送金送銀送僕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時就是一種毒藥。第八百八十章 桃李滿天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含笑而死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南軍校第三百二十章 而我,便是聖骨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無忌自盡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駁旨第五百三十章 長孫無忌密會樑仲業
第六百八十七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九百十三章 高陽一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靖的隱忍之道第一百十九章 祥瑞(二)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頭講道理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青年第六百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一)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彈指一揮,生死之間第五百四十二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三十三章 養虎未必爲患第八百九十一章 那就捏捏吧第五百五十三章 所圖甚大第三百七十章 受封會稽郡王第九百二十五章 殺!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六十六章 李道彥的怨念第七百八十三章 相打無好手,相罵無好口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槓?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時刻(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南軍校第七百章 李沐死了嗎?(加更)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爲君,牧何民?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是曹?誰是漢?第一百一十章 震懾(第五更 求訂閱)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時刻(三)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時就是一種毒藥。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穫的季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紅袖添香伴讀書第九百零一章 這是陛下設下的局?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七百零一章 李沐,你就死了吧!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二百四十一章 孤聽舅舅的第七百六十九章 新羅王的貪念第六百三十章 欲燒三把火(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倖免者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八百三十六章 長林衛,風起長林第九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有啥?第七百六十三章 李義府的“奸計”(一)第六百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貪婪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一)第九十五章 長孫府的女人們第二百三十三章 養虎未必爲患第六十四章 再立新功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五百九十八章 驅虎吞狼之計第四十四章 身世之謎(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滎陽之行(三)第八十八章 探監(二)第九百零六章 魏徵死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二)第二百零八章 庶女可嫁第四百七十四章 吳越軍校第八百十六章 子承父職第八百零四章 平衡第三百八十六章 許之以利第七百十四章 京兆韋家沒落(五)第二百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八百九十二章 倭國滅亡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爲君,牧何民?第六百九十五章 有時動手比動口更有說服力第五百四十一章 房玄齡入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六十章 拉攏第九百八十五章 二崔叛亂第六百三十三章 軍令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個兒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八百零二章 內閣第九百九十三章 彼此彼此第二百七十八章 常綠雲的手刀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挑撥(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零一章 送金送銀送僕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時就是一種毒藥。第八百八十章 桃李滿天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含笑而死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南軍校第三百二十章 而我,便是聖骨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無忌自盡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駁旨第五百三十章 長孫無忌密會樑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