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

(榜第三了,不過和後面距離太緊,某花危險,好吧,俺終於獸血沸騰了!名次再上升一名,就加一更!)

青神百姓最爲津津樂道的段子,莫過於陳三郎點石成金、幫助瀕臨破產的債務人翻身致富的故事。

那被尊爲廚王的蔡傳富,已經親口承認,陳家三郎便是自己的授業恩師。在自己走投無路之際,傳授給他炒菜的技藝,並教會他如何經營酒店。沒有陳恪的出現,自己可能早就投河自盡了,絕不會有今天唯我獨尊的來福樓。

那生產黃嬌酒的李簡,也已經親口承認,自己都準備上吊了,是蔡傳富帶着一罈橘酒出現在他面前,這纔有了熱銷蜀中的黃嬌酒。起先他以爲,這酒是蔡師傅的手藝,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陳家三郎所授!

不僅那姓張的橘園主,全青神縣的橘農,都要感謝黃嬌酒,更感謝陳家三郎——自此他們不再爲銷路發愁,酒場會以原先兩倍的價格,敞開收購他們種植的椪柑。

姓塗的醬商也有話說,他從一個瀕臨破產的臭賣醬的,一下成爲各家酒樓的座上賓,產品逐漸遠銷各州,皆是因爲蔡傳富爲他改進了生產工藝。

因爲食鹽專賣,鹽價昂貴,宋代普通人家,都是用各種豆瓣醬、甜麪醬來調味。最初是作蘸醬的,隨着醬製作工藝的進步,後來逐漸發展出一種烹調菜餚的方法,即醬法。醬法也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民間最主要的烹飪方法。

北方人食用以小麥粉爲主要原料的甜麪醬,南方以及蜀人則食用豆瓣醬。塗醬商所釀的自是後者,但在大名鼎鼎的郫縣豆瓣醬面前,塗家的貨色簡直是弱爆了……在苟延殘喘多年後,終於快要倒閉了。

然而蔡傳富讓他稍微改進了豆瓣醬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延長了發酵時間,使豆瓣發酵爲醬醪。然後將醬醪在磨盤上壓榨出汁,得到一種亮黑色的**。蔡傳富管它叫——醬油。

雖然豆醬和醬油就差一步,但醬油的出現卻是在南宋。這不是說北宋以前的人,就笨得不知道把豆醬榨汁,而是烹飪技法的原因——燉菜、蒸菜、煮菜、以及醬菜,豆瓣醬都可以勝任。

只有炒菜,用豆瓣醬容易糊鍋,就算不糊鍋,端上來黏糊糊一大灘,讓人看了不吐就不錯了,怎能升起食慾?所以在炒菜普及的南宋,醬油應運而生。

而青神縣,在這年代,就成爲名副其實的炒菜之城。廚師們自然需要一種更美觀、更容易掌握的調味料,來替代豆瓣醬,在炒菜中得到醬香。

醬油的出現,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自然受到各家飯館的。而且正如當年陳恪所預料的,炒菜技術簡單易學,無法長久保密,果然在一兩年前,炒菜之法已在青神縣基本傳開,成爲居民們的主要烹飪方法。

估計也只有汴京那些大廚,纔有足夠的手法和心機,把一門小手藝吹成神技,藏得嚴嚴實實。

但無論如何,炒菜方法的普及,對醬油的銷售大有裨益。青神縣也新生出一個詞彙,叫‘打醬油’。

到了今年,炒菜之法已經在臨近州縣傳開,雖然只是簡單的小炒之法,卻依然需要醬油的參與,於是塗家醬油也成了暢銷產品,塗老闆看到這行當的前景,一下開了十個釀造池,雖然還沒發達,但已經看到日進斗金的未來了。

至於剩下的兩位,姓錢的炭商和姓賀的竹園主,打聽到連醬油都是陳家三郎的傑作。自然坐不住了,提着厚禮到陳家求債轉股……兩人也不知從哪裡打聽到,只有讓陳家三郎有乾股拿,他纔會真心實意的幫忙。

按說陳家已經不差錢,陳恪沒必要再理他們。但他需要兩人幫自己一舒心中塊壘,便一口答應下來。

成了兩家的股東後,他不僅幫他們聯繫銷路,讓自己能影響到的所有商家,都採購錢家的竹炭,還煞費心思的幫着改進燒炭之法。

陳恪一到這個世界,就是降臨在炭場,自然對這個年代燒竹炭的方法不陌生。他又到錢家炭場實地參觀,只見工人們往火門裡裝滿燃料,然後將曬乾的鮮毛竹放入窯中烘焙七日後再文火煅燒七日,煅燒後又自然冷卻七日出窯,僅從裝窯到出窯,就耗費二十多天。

但他上一世,幼年所住的山區裡,亦多竹林,自然也有燒炭的炭窯。他曾經觀看過工人們燒炭,在印象中,似乎只用十天就燒一窯炭,絕對不需要二十多天這麼久。這裡外裡,差了一倍的生產效率,足以要人老命了。

陳恪仔細回憶,後世的工人們,似乎先把竹材烘焙幾天,然後加火一燒,很快便悶窯熄火,隔絕空氣。待到兩三天後開窯,便可得到黑色的竹炭。

這樣想來,似乎比傳統的燒窯法還要簡單,但萬事都是知易行難。錢家炭場按照陳恪的法子燒製,但總是憋火燒不出炭,白白浪費了竹材。反覆失敗幾次,錢炭商看陳恪的眼神都變了,要不是銷路全指着他,估計直接讓這孩子哪涼快哪待着去了。

最後還是陳希亮指點了迷津。陳家可是燒炭世家,雖然小亮哥以讀書爲主,但對燒炭工藝十分熟悉。在聽了陳恪的描述之後,想一想,他淡淡道:“炭窯是爲文火煅燒設計,你想這麼短時間就熄火,必須得提高爐溫。”陳三郎茅塞頓開。

提高爐溫,好辦!他找潘木匠訂做了超大號的風箱,又給炭窯開了風口。然後找兩個身強力壯的工人,輪流往窯裡送氣,好傢伙,這個下整個窯裡熱浪滾滾、紅彤彤十分壯觀,直接把一爐子竹材燒成了灰。

但這只是火候問題,在燒第二爐的時候,減小了送風量,果然看到木炭在烈火中漸漸成型。

“封爐!”隨着他一聲令下,工人們用泥封住了窯口。

三天之後出窯,就是純體力活了。

看見燒出的木炭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陳恪和錢炭商都鬆了口氣。

錢炭商拿起一塊竹炭,仔細觀察了半天,連連點頭道:“和老法子燒出來的炭,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了?”

“色澤更亮,形狀更完整。”錢炭商道:“看上去好看多了。”頓一下道:“而且出炭也好像多了。”

果然,過秤之後發現,一千斤竹材,出了三百斤炭,比老法子足足多了一百斤。

但這都是浮雲,炭是用來燒的,燃燒效果不好,一切都是白搭。

兩人忐忑地裝了一盆炭,回到屋子裡點着了。便見純淨的火苗在炭盆中跳動,看不到一絲煙,但是兩人同時**鼻子,錢炭商一臉狂喜道:“你聞到了麼?”

“嗯。”陳恪點點頭,意外道:“這種炭燒起來,竟可以散發清香!”

“這下發達了!”錢炭商緊緊抓着陳恪的手道:“三郎,你就是菩薩在世啊!”

陳恪抽出手,笑道:“快給它起個名字吧。”

“當然是你起了。”現在錢炭商眼裡,陳恪已經不是人,是救苦救難觀世音了。

“那好,既然它燒起來香遠益清,聞之令人神清氣爽,就像荷花一樣。”陳恪想一想道:“我們就叫它蓮花炭吧。”

當年冬天,青神縣城各家飯店,給客人取暖的火盆中,全都用上了蓮花炭。這種燃起來滿室清香,令人如墜荷塘的竹炭,立刻引起了食客們的強烈興趣,紛紛打聽是產自何處。

短短三天,錢家炭場燒製的蓮花炭就被搶購一空。待到第二年,它便取代石灣村的竹炭,成爲青神縣的頂級產品,而且憑着出炭量大,基本上霸佔了高端竹炭的市場。到今年,成都城的達官貴人們,徹底摒棄了石灣村的竹炭,轉而用這種清香宜人的蓮花炭,否則都不好意思讓人來家做客。

人人都愛陳三郎,因爲他總能爲人們打開財富之門。而且關於他,只有入股纔會幫忙的說法,很快便被證實是謠傳。

前街的潘木匠就證明,陳恪沒有入股,但還是幫自己用幾年功夫,從一個縣裡的小木匠,一躍成爲益州路數一數二的木器商。潘木匠拍着胸脯說,咱們縣出了陳家三郎這樣的好人,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碼頭上的包商畢老闆也有同感。青神縣繁華起來後,他十分苦惱於碼頭吞吐量的劇增,聽說陳恪的大名,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去求助。結果按照他的方法,在裝卸貨時,用滑輪和槓桿取代人力,還給搬運工人增加了休息時間……用沙漏計時,每搬運一刻,便休息一刻,結果吞吐量硬是提高了兩倍,大大緩解了碼頭的壓力。

就連本縣的養豬戶們,也從他那裡學到了一種秘法,可以讓豬無慾無求、只知道悶頭吃食,一隻只生得肥頭大耳,比原先重好幾百斤。

關鍵是,這種豬的肉煮出來香噴噴,沒有尋常豬肉煮後的怪味,甚至直接把羊肉都比下去了。所以青神縣的豬肉也出了名……

-----------------------------------------------分割----------------------------------------

解釋一下,陳恪燒炭的法子,其實就是乾餾法,這方法南宋纔有。而宋代人之所以不喜歡豬肉,是因爲他們養的豬,肉有股子騷味,而宋代以後吃的豬肉,沒有這股子味,區別就在於,那斷子絕孫的一刀……不僅公豬,母豬也要吃這一刀。

好了三年裡陳恪的功績倒敘完了,下章開始進劇情。榜再上一位,就加更。

第308章 捺鉢(中)第108章 迴歸第285章 獻土(上)第150章 手術第356章 制科考試(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上)第18章 謀生艱難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306章 使遼(下)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下)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361章 人選(中)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140章 又忍不住了第332章 經筵(下)第126章 無言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7章 眉山尋父第306章 使遼(下)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下)第349章 夏(上)第276章 傳臚(中)第262章 水刑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56章 制科考試(中)第34章 美酒飄香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上)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3145章 返京(上)第32章 茱萸第251章 主考第357章 祥瑞(中)第324章 真相大白(上)第93章 歐陽修第284章 刺陳(中)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109章 移民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上)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348章 春(下)第35章 給力!第18 九章 遇刺第5章 算計第281章 大理國(上)第378章 賓天(中)第205章 老薑辣第3145章 返京(下)第375章 困擾(中)第361章 人選(上)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197章 計將安出第321章 點兵(中)第55章 惡霸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318章 雲詭(中)第239章 入股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217章 壯士斷腕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206章 皇帝的初戀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下)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中)第309章 遼主(下)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60章 反制第304章 虛張聲勢(下)第361章 官司(上)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255章 不屈第261章 判卷第276章 傳臚(下)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348章 春(下)第230章 用錢壓死你!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22章 乾股第358章 日食(上)第170章 以其人之道第249章 新酒賦第297章 滇銅(上)第76章 清白第16章 天生大廚第95章 狄漢臣
第308章 捺鉢(中)第108章 迴歸第285章 獻土(上)第150章 手術第356章 制科考試(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上)第18章 謀生艱難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306章 使遼(下)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下)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361章 人選(中)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140章 又忍不住了第332章 經筵(下)第126章 無言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7章 眉山尋父第306章 使遼(下)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下)第349章 夏(上)第276章 傳臚(中)第262章 水刑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56章 制科考試(中)第34章 美酒飄香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上)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3145章 返京(上)第32章 茱萸第251章 主考第357章 祥瑞(中)第324章 真相大白(上)第93章 歐陽修第284章 刺陳(中)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109章 移民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上)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348章 春(下)第35章 給力!第18 九章 遇刺第5章 算計第281章 大理國(上)第378章 賓天(中)第205章 老薑辣第3145章 返京(下)第375章 困擾(中)第361章 人選(上)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197章 計將安出第321章 點兵(中)第55章 惡霸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318章 雲詭(中)第239章 入股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217章 壯士斷腕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206章 皇帝的初戀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下)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中)第309章 遼主(下)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60章 反制第304章 虛張聲勢(下)第361章 官司(上)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255章 不屈第261章 判卷第276章 傳臚(下)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348章 春(下)第230章 用錢壓死你!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22章 乾股第358章 日食(上)第170章 以其人之道第249章 新酒賦第297章 滇銅(上)第76章 清白第16章 天生大廚第95章 狄漢臣